一個風雪交加的寒冷冬日,琴繪帶著行李來到了北海道一個小鎮,找到了男主人公亙理所在的牧場,手中是關於這個牧場的採訪照片,上面寫著:能看見大海的牧場,被幸福的風環繞。
琴繪問,「要怎樣才能留在這裡工作呢?」
亙理說,「這個,想留在這裡的話,我倒是還缺一個媳婦兒,哈哈,開個玩笑。」
琴繪一臉鄭重地說,「以後請多關照。」
然後他們兩個就生活在了一起,還有了一個可愛的女兒潮莉。
這是電影《天空餐廳》的開場。琴繪這麼幹脆利落的有了愛情、婚姻、女兒和田園牧歌式的生活,我異常佩服,也因為這種敬佩之情,我一口氣看完了這部日本小清新電影。
電影中小鎮上的人們從事著真正的農業工作。
男主人公亙理經營著一家牧場,出產鮮美的牛奶和牛肉。
朋友阿芳種植的香料、蔬菜、番茄都是純天然低農藥的,即使是嚴重過敏體質的人,吃了也不會有任何問題。
大谷叔有一個製作奶酪的手工作坊,裡面有著獨一無二味道的奶酪。
東京的淺田主廚,週遊全國尋找食材,無意中來到這裡,發現了寶藏。這些食材,基本上不需要特別加工,就已經讓吃到食物的主廚變了臉色,好吃的不知道如何表達。
電影中的故事發生在海邊牧場,一個風景優美,人際關係簡單,類似烏託邦的存在,一個適合現代人逃離的世外桃源,即便劇情簡單,也有一種讓人慾罷不能的詩意。
琴繪寫給畫家左彌子阿姨的信也充滿了詩意:
院子裡的牛至(一種香料),爭著吵著要快快長大,聽說牛至代表喜悅,所以今天我想用牛至和阿芳家的西紅柿,烤一個飽含著喜悅的特製蛋糕,要是製作成功了,送去給您品嘗。
一切都挺美好的,他們商量著要開一家法國餐廳,讓小鎮上所有的人都能夠品嘗到主廚的美味料理。但是一直照顧提攜後輩的大谷叔生病去世了,這對男主人公亙理來說是個巨大的打擊。
他想關了牧場。十年前因為做奶酪的大谷叔需要他牧場的牛奶,他因為這種被需要才用心經營著牧場,並跟著大谷叔學習製作奶酪。現在父親一樣的大谷叔去世了,亙理不知道自己還能做些什麼。
在朋友們的幫助和勸解之下,亙理重新振作了起來,繼續經營牧場,並且製作出了獨屬於亙理的美味奶酪。
他們在遠離喧囂都市的海邊,風吹草低見牛羊的牧場上,開了一家叫做「天空」的法式餐廳,希望天上的大谷叔能夠感受到他們在用心生活。
大部分時候,我喜歡有著強烈戲劇衝突的電影,喜歡帶著侵略性的表達方式,嚮往掙扎的,痛苦的,複雜跌宕的生活。偶爾看看這種描述日常的電影,會有一種歲月永遠靜好的感覺。
我喜歡他們對待生活的態度,每餐之前,琴繪一家三口先對著窗外大聲齊喊「感謝賜予食物」,回到餐桌後,雙手合十恭敬地說一句」我要開動了「,然後,開始享受美食。
他們說,小鎮出現過UFO,如果你沒有看到過,那一定是你沒有仰望天空。他們會跳一種奇怪的舞蹈,召喚UFO。
這部電影的主角其實是小鎮上所有認真生活的人,以及他們的生活本身。
電影結束的時候,也沒有揭秘琴繪的過去,我們依舊不知道她為什麼要來到這裡?從哪裡來?
就像《眼鏡》中那個每年春天都會出現在小島的櫻子小姐,她帶領大家在海灘上做感恩操,製作異常美味的刨冰,享受一手櫻花,一手梅子的愉悅,然後在夏天來臨的時候悄然離開。
似乎琴繪和櫻子小姐,就是這樣理所當然的出現了,這種未知也是電影魅力的一部分。
《天空餐廳》和《眼鏡》都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好電影,但是它能在某幾個瞬間打動我,觸碰到那些深藏心底的脆弱和感動,我很享受電影結束時眼中有淚臉上帶笑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