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個子女相繼畢業於哈佛耶魯,這位「神仙媽媽」是如何做到的?

2020-12-24 騰訊網

她被譽為「韓國首席媽媽」!

她用自己的方式震撼了世界:她將6個子女全部培養成哈佛大學和耶魯大學的博士。子女們畢業後分別擔任著名大學的教授、院長和美國白宮衛生部長助理等要職。

這位了不起的媽媽就是全惠星。她是前任耶魯大學教授,現任東巖文化研究所理長。曾獲得韓國國務總理獎、KBS海外同胞獎、美國康乃狄克州總督獎等榮譽。

長女——哈佛畢業,麻省理工學院理學博士,現任韓國中央大學化學系教授

長子——畢業於耶魯大學醫學院,曾擔任美國麻薩諸塞州衛生和公共服務部部長,現任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副院長

二兒子——中學獲得美國總統獎。哈佛大學醫學博士和麻省理工哲學博士

三兒子——哈佛大學畢業後留學英國牛津大學,後又返回哈佛大學獲得法學博士學位。之後成為耶魯大學法學院首位韓裔客座教授。現擔任耶魯大學法學院院長,柯林頓執政期間曾出任美國助理國務卿,主管人權事務

二女兒——哈佛大學法學博士,曾任哥倫比亞大學法學院副教授,現任耶魯大學法學院臨床法客座教授,是耶魯大學聘請的首位非白人女性客座教授

小兒子——哈佛大學社會系畢業後,在波士頓美術博物館和紐約視覺藝術學院獲得了美術學領域的最高學位——MFA(藝術碩士)

這一家子的學霸,是不是你也感到了震驚,創造奇蹟的全惠星女士,成為全球媽媽的典範。

《紐約時報》評論她的家庭:「這個成功的家庭,可與美國歷史上著名的甘迺迪家族相媲美。」

《華爾街日報》把她的孩子稱作「震撼華盛頓特區的第二代韓裔權利精英兄弟」

他們還是美國教育部選擇的「亞裔美國人家庭教育研究對象」

全惠星出生於1929年的首爾,本科就讀於韓國梨花女子大學英文系。大二的時候以全額獎學金作為交換生去美國迪克遜大學學習社會學,後進入波士頓大學攻讀社會學和人類學雙料博士學位。

1960年韓國發生四一九軍事政變,進入了長達27年的軍事統治(題外話,那一次軍事政變的領導者樸正熙就是韓國前任總統樸槿惠的父親)。在這次政變中,全惠星身為外交官的丈夫被軍政府通緝,後申請政治避難帶著全家輾轉來到了美國。

來到美國後,夫妻倆一起在耶魯大學教書,他們是耶魯大學首次聘請的亞裔教授。後來全惠星在美國成立了東巖文化研究所,該研究所致力於研究韓美文化差異和加強韓美之間的文化交流。

無論是作為學者還是母親,無論是在職場還是家庭,全惠星都獲得了巨大的成功,那麼她的秘訣是什麼呢?

0

1

不要為了孩子犧牲自己

全惠星說:「我懷上第一個孩子的時候,心情很焦慮。我日思夜想怎樣做個好父母,怎麼才算好父母,加上當時又沒有別人的指導,連相關的書籍也找不到。我陷在這樣的焦慮中,不能自拔。後來,我想起了我的父母,回憶起他們對我的教育過程,瞬間,不只是育兒問題,就連人生問題也好像是重新聚焦了一樣,變得清晰明朗起來。

我的父母不是為孩子無條件犧牲的人。他們始終在學習、進步,充實自己的人生,他們的生活態度和世界觀影響到了很多人,也成為孩子們的榜樣。

很多父母愛孩子至深,可能認為要一切為了孩子,無條件為孩子犧牲,這樣才能保證孩子全方位受到呵護。但是我不這麼認為。

作為父母,關鍵在於如何能夠成為孩子們的引導者,幫助他們看到未來、走上屬於自己的人生道路。」

2

恩愛的夫妻,更容易成為孩子的榜樣

父母互相尊重,會對孩子產生決定性的影響。而常常吵架的父母,尤其是常常當著孩子面吵架的父母,他們孩子的成長肯定會出現問題。

互相尊重中會產生忍耐力,這是夫妻相處時很重要的一點。遇到分歧,要懂得尊重和認可,嘗試用溝通來解決問題,而不是粗暴的大吵大鬧。

全惠星的母親曾告訴她一句話:「夫妻之間有差異是好事,這樣才會彼此珍惜。」

所以全惠星在和丈夫有爭執的時候,都會告訴孩子們這是父母之間差異造成的,要允許差異的存在,這樣對家庭有好處。

此外,妻子也要維護和樹立丈夫在家庭中的權威。如果妻子不尊重作為父親的丈夫,孩子也就不會認可父親的權威。反之亦然,丈夫也要尊重和樹立妻子作為母親的威信,這樣孩子才會尊重媽媽。

教育孩子的過程,也是夫妻相親相愛的過程;感情好的夫妻,肯定會教育出更成功的孩子。

3

懂得聆聽孩子的心聲,並適當的給予建議

全惠星的二兒子在醫大做研究員的時候,有個財團提出了研究課題,他馬上積極響應,提出了一整套計劃方案。但最後,研究費用卻被在他看來比自己差很多的人得到了。兒子覺得心裡很不平衡,就給全惠星打電話。

「那人的水準比我差遠了,結果我的申請被拒絕,他卻拿到了項目。怎麼能有這麼不公平的事。」兒子一開口就抱怨上了。

全惠星跟他說:「孩子,不要認為這件事是你跟這個財團的最後一件事,要把它當做你們合作的開始。畢竟最終結果還沒有確定,你還有努力的機會。如果你真的對自己的研究項目有信心,那就接受結果吧。

不要在背後抱怨,那無濟於事。去聯絡評價你研究項目的人,問清楚被拒絕的理由是什麼,再找機會說明你方案的優勢吧。」

聽了母親的話,兒子特地去找了項目負責人,將自己的方案再次闡述。最終兒子拿到了更大的資助。

很多家長抱怨,說孩子一長大就跟自己有了隔閡,什麼事情都不願跟父母說,而他跟同學、朋友卻好像無話不談。

遇到這種情況,父母首先應該反省這到底是誰的問題。全惠星認為,孩子不跟父母溝通,主要是因為他覺得跟父母溝通沒有意義。一來,父母不理解他,總是從自己的角度教育他;二來,父母不能提出建設性或者啟發性的建議。

如果跟父母說心裡話,父母總拿自己的經驗大做文章,聽不進孩子的想法,不尊重孩子的選擇,那麼怎麼還能希望孩子願意跟父母交流呢?

孩子喜歡有力量的父母。只有當父母了解孩子的世界,才有能力去幫助孩子,走進他們內心的世界。

在引導孩子的過程中,父母既要放低自己,同時也要抬高自己。

放低自己是說,父母要跟孩子一起面對他們的人生問題,而不是高高在上,指手畫腳。

同時抬高自己是說,父母要善於把握方向,從更高遠更周到的角度給孩子提出建設性的建議和指導。

父母是孩子的同行者,但同時也是孩子的燈塔,照耀前行的方向,讓孩子更清晰地看到自己的路。

4

在家裡營造讀書氛圍

全惠星說:「無論在家裡的哪個角落,都有學習的氛圍。這一切都是我先生所營造出來的。不用強求他們去學,孩子們的眼裡只能看到書桌和正在學習的家人,他們就會覺得學習是我們家庭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剛結婚的時候,在我們租住的公寓裡只有一張書桌。我和先生都是喜歡學習的人,對我們來說,一張書桌是遠遠不夠的。所以,我說我可以先在茶几上學習。但先生馬上反對,說那樣的小茶几怎麼能用來學習呢。

 

然而,我們當時的經濟情況並不允許我們購買更多的書桌。所以,我先生只要有時間就去二手市場,希望能給我找到一個合適的二手書桌。終於有一天,他用很便宜的價格買回來了一張看起來不大卻很別致的高檔書桌。

 

在我們家,書桌並不僅僅是單純的裝飾家具,而是用於學習的特別家具。先生費心為我準備書桌,是因為他不但將我看做他的妻子,更將我視為一名學者,所以這張書桌才顯得更加珍貴。

 

父母只要讓孩子們懂得學習並不是什麼特別的事情,而是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就等於是為孩子做了一切有關學習的事情了。如果父母能夠自然地坐在書桌前,孩子也會跟書桌親近起來的。

 

比起說「你學習吧」,更有用的是說「我們學習吧」。

我並不是說讓所有的父母都將書桌搬進房間。我只是想告訴大家,如果想要讓孩子們學習,要做出怎樣的實踐,以及這樣的實踐需要什麼樣的精神。」

5

讓孩子有個強健的身體

全惠星對孩子的系統教育都從3歲開始。與眾不同的是,全惠星是從鍛鍊孩子的身體開始的。大兒子京柱出生後身體較弱,有時一個月去看大夫十多趟。抱著生病的小寶寶,精疲力竭的全惠星下決心使孩子強壯起來。

從秋季開始,全惠星每天讓孩子接觸一次涼水,先是用涼水洗手,再洗胳膊。堅持一個月後,孩子漸漸適應了,就開始用冷水洗雙腳雙腿。

孩子的四肢適應了冷水,下一步就準備洗冷水澡了。第一次,全惠星把水溫調在25℃,孩子並沒有感到多麼不適。第二天,她把水溫調低了1℃,第三天,再調低1℃。一個月後,孩子已經可以承受0℃的冷水浴了。從那以後,小京柱再也沒有發過燒。就這樣,全惠星如法炮製,結果,6個孩子幾乎從未得過病。

全惠星查閱歷史上的名人偉人,發現一個很明顯的特點:這些非同尋常的大人物,都是身體非常強壯的人。沒有強壯的身體,即使掌握再多的知識,也不能成為大人物。

為此,全惠星制訂了一系列「魔鬼訓練」計劃,讓孩子們每天堅持。當時,家對面是著名的尼爾斯湖。每天早晨天剛亮,全惠星就把孩子們從睡夢中叫醒。頂著寒風,孩子們開始了每天一次的3000米長跑。

此外,全惠星還要孩子們從事各項運動:攀巖、壁球、跆拳道,甚至舉重。

全惠星的大女兒、現任韓國中央大學化學系教授的慶信深有感觸地說:

在大學裡,與同學們相比,我並不聰明,但我強壯的身體,使我能夠在實驗室裡連續待上兩天兩夜而不休息,這是我成績名列前茅的原因。

母親對我們進行的強化身體訓練,就像給我們身體裡安裝了一臺超強馬力的發動機,使我們能夠長期工作而不疲倦。

6

尊重小人物,爭做大人物

全惠星在調查中發現,很多望子成龍的家長,會用一些例子來告訴孩子們做個小人物生活會如何如何不容易,人生會如何如何痛苦,以此來激勵孩子們上進。全惠星非常反對這種做法。

她的做法是:尊重小人物,爭做大人物。

全惠星買來一本《林肯傳》讓孩子們閱讀。然後,全家開會討論讀書心得。林肯的父親想當一個農民,所以,他就成了一個好農民。林肯想成為一個偉大的政治家,所以,他就成了一個偉大的總統。願望,決定了這對父子人生的差距。

她問道:「你們希望做林肯呢?還是做林肯的父親?」孩子們當然希望做林肯,可是,又感覺辦不到。

全惠星說:「美國沒有更多的總統位置來讓所有人去做總統,但是,美國有眾多的議員職位,足以使得好多年輕人美夢成真。在其他行業也是一樣,都有足夠的位置在等待著成功者的到來。」

全惠星要求孩子們了解大人物,爭做大人物,但她並不要求孩子們非得做哪一種類型的大人物。

她認為,在人生的舞臺上,孩子們是自己劇目裡的主角,只有他們自己才最明白該做什麼,能夠做什麼。家長只起到一種引導的作用,而不是去給孩子們規定某一個人生軌道。

所以,她的6個孩子,長大後都根據自身的興趣和愛好,選擇了不同的專業方向。但不論他們選擇的是什麼方向,由於他們在身體上,心理上,智能上,都具備了足夠的成功基礎,所以,最後取得成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回憶培養6個孩子的歷程,全惠星認為,每一個孩子都是一個「特殊」的個體,都有自己獨特的要素。來自家長和社會的硬性要求,只能使他們感到不適,或者限制了他們的自由發展,或者誤判了他們的潛能所在,結果事與願違。

家長最需要做的不是別的,而是讓孩子有一個強健的身體,有一種極強的學習能力和成為大人物的強烈願望。做到這樣,天賦普通的孩子也會成為一個成功者。

圖文源於網絡 |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精彩推薦

「最美教師」張文宏2020最新演講(附視頻):教育的本質是對人類尊嚴的極大認同

單親奶爸帶4歲女兒騎行西藏,700多萬網友羨慕哭了!

相關焦點

  • 生6個娃,全部上哈佛耶魯,這位韓國首席媽媽的成功經驗竟然源自中國!
    「 在很多人看來,金惠星媽媽就是一位「成功媽媽」,因為她的六個孩子全部上哈佛耶魯,她是怎麼做到的呢?
  • 智慧女人福三代:看一位溫柔母親,如何養成6個哈佛耶魯博士
    全惠星是一位在美國和韓國都享有盛譽的母親:她的六名子女皆畢業於哈佛大學和耶魯大學,其中兩個兒子在歐巴馬政府中擔任副部長級職務,被《華爾街日報》譽為「震撼華盛頓特區的第二代韓裔權力精英兄弟」;他們還是美國教育部選擇的「亞裔美國人家庭教育研究對象」。
  • 鄧文迪崇拜的「虎媽」,把女兒送進哈佛耶魯,老公卻翻車了?
    她和老公傑德都是耶魯教授,父親蔡少棠更被譽為「非線性電路之父」,兩個妹妹也都是哈佛耶魯畢業,可以說是「滿門高知」。不過蔡美兒當年火出圈,還是因為《虎媽戰歌》這本書。此書讓她收穫了不少粉絲,連鄧文迪都追著她見面請教育兒問題,甚至還上了《時代周刊》。
  • 耶魯教授「虎媽」,兩個女兒都進了哈佛,真相居然是這樣!
    虎媽名叫蔡美兒,1987年畢業於哈佛大學法學院,是耶魯大學法學院的華裔教授,外號虎媽得名於一本引起轟動和爭議的著作《虎媽戰歌》。
  • 虎媽女兒哈佛畢業後, 選擇哪一行?
    2011年初,這位耶魯大學華裔教授出版的《虎媽戰歌》一書,在美國和中國都引起極大的轟動,人們對她的育兒理念褒貶不一。近日,大女兒索菲婭於哈佛畢業,並將進入耶魯法學院,然後去美國軍隊接受鍛鍊和開始職業生涯。索菲婭以優異的成績畢業,又選擇如此挑戰性的職業,確實令人尊敬,這也從一個側面說明了她的野心和不同一般的志向。
  • 哈佛第一,耶魯第二,第三是個文理學院?!
    其中,16人畢業於常春藤,32人畢業於其他大學。 有八位美國總統都曾就讀於哈佛大學,首先是約翰·亞當斯(John Adams),其次是約翰·昆西·亞當斯(John Quincy Adams),兩位羅斯福總統和約翰·甘迺迪(John F. Kennedy),後者甚至獲得了哈佛大學的6個本科學位。
  • 虎媽女兒哈佛畢業後,選擇哪一行?
    虎媽(耶魯大學華裔法學教授蔡美兒(Amy Chua)所著《虎媽戰歌》一書後被稱為虎媽)的大女兒索菲婭今天哈佛畢業,這是一位哈佛家長上午電郵給我的照片。照片應該是哈佛畢業典禮中同學或家長用手機從畢業班的介紹材料裡拍攝後傳閱的,隨後被告之它來自哈佛家長的微信群。縱然照片給出不少信息,但是我們還是不明白索菲婭的畢業去向。
  • 參加耶魯大學畢業典禮,是怎樣一種體驗?
    2015年,女兒在耶魯大學經過4年的學習,終於畢業了。我原來不太了解外國人對子女畢業典禮的重視程度,所以女兒在新加坡高中畢業的典禮沒去。耶魯的校園真不是蓋的。也許是自私的偏見,相對於哈佛清一色的新羅馬式建築,耶魯的建築要多樣化得多。而且各種風格的建築相得益彰,完美地融入了學校的整體風格,我更喜歡耶魯。好多遊客也是這樣評價的。(我隨後還會寫一篇美國名校遊的文章,介紹各學校的體驗)
  • 《虎媽的戰歌》作者蔡美兒女兒哈佛畢業後的職業選擇
    虎媽的大女兒索菲婭今天哈佛畢業,哈佛家長上午電郵給我了張照片,該照片應該是哈佛畢業典禮中同學或家長用手機從畢業班的介紹材料裡拍攝後傳閱的,隨後被告之它來自哈佛家長的微信群。縱然照片給出不少信息,但是我們還是不明白索菲婭的畢業去向。
  • 什麼樣的申請條件,能被哈佛、耶魯、賓大、伯克利同時錄取?
    錄取分數哈佛、耶魯、賓大都是在商科、醫學、法學、教育等領域拔尖的高校,伯克利更是加州系乃至全公立高校中的佼佼者。那麼,能被這幾所頂尖高校的頂尖專業同時錄取,得具備什麼樣的神仙實力?看看小編帶來的這個案例。(大家也可以順便衡量一下自己與大佬之間的差距......)
  • 在哈佛大學與耶魯大學的Battle中,我為什麼選擇排名低的耶魯?
    再大些,很多優秀的同學定下出國留學的目標之後也開始彷徨選擇哈佛大學還是耶魯大學了。今天我就帶大家好好盤一盤耶魯大學有什麼過人之處。據2020年U.S. News Best Universities 數據統計,耶魯大學與哥倫比亞,麻省理工大學齊頭並進,成為優秀的探花選手。
  • 2018耶魯大學畢業演講 | 希拉蕊·柯林頓:真正優秀的人,堅韌的超乎想像
    感謝耶魯大學校長Peter Salovey和Marvin Chun院長的盛情邀請。感謝主持人Alex同學。感謝各位畢業生的親友親臨現場,感謝各位通過網上直播收看畢業典禮的同學們。最重要的是,我要恭喜2018屆的各位畢業生們,雖然我知道你們中有三個來自密西根州的同學沒有在2016年大選的時候準時投票,但無論如何,恭喜你們!
  • 哈佛、耶魯校長:對孩子最好的教育,是讓他掌握這3種能力
    同樣的教育思想在哈佛大學、耶魯大學的校長身上也有所體現。 這位哈佛校長在演講中提到:孩子見識世界的時間應該早點、再早點。 只有孩子見過了世界,才能將學過的課本知識真正運用到實際生活中。
  • 世界名校宣傳片:哈佛辛普森出鏡 耶魯歌曲串燒
    世界名校宣傳片:哈佛辛普森出鏡 耶魯歌曲串燒 2015-06-01 09:18:18來源:長江日報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唐云云   名校宣傳片  我們歷史悠久,我們改變世界  哈佛大學  辛普森  友情出演   2011 年,哈佛大學迎來375周年校慶,學校發布的官方視頻《成為哈佛曆史的一部分》(Be a Part of Harvard History
  • 講座|耶魯媽媽帶你教孩子如何用「耳朵學英語」
    Hi,還記得「耶魯媽媽獨家教育觀」嘛?講座播完好評如潮,寶媽們紛紛私信留言報名下次耶魯媽媽講座!
  • 「創作開運禮」18歲上耶魯,25歲念哈佛,靠的就是三個字!
    分享親子快樂,交流教育知識,歡迎關注陸北老師近日,一位18歲考上耶魯,25歲就讀哈佛的學霸--李柘石在網上引起了廣泛關注。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李者石只用了簡單的三個字來解答大家的疑惑,這三個字就是不認命。對於出生於一個普通家庭的李柘石來說,考世界名校根本不在他的人生計劃裡。不過在看到「人大附中少女勵志耶魯,上海某中學生被哈佛錄取」這些新聞後,一向不認輸的李柘石便悄然改變了想法。
  • 何家如何成功培育一對高顏值霸子女?
    何家如何成功培育一對高顏值霸子女?何家一對少爺千金何超欣、何猷君最近成為風頭足!與幾位90後的哥哥姊姊不同,賭王子女何超欣Alice為人低調、不過質地卻不簡單:與哥哥何猷君一同入讀麻省理工MIT,兩兄妹都是學霸。先講何超欣。
  • 斯坦福學霸,也是入籍中國的滑雪天才:這位混血少女為什麼這麼牛?
    說起谷愛凌,這位中國滑雪界最有前途的希望之星,絕對是一個傳奇般的存在。她是中美混血兒,也是滑雪小天才,3歲接觸滑雪,9歲便奪得了全美少年組冠軍,各種獎項拿到手軟。2019年,她宣布加入中國國籍,成為中國滑雪界的首位歸化運動員。
  • 美國司法部起訴耶魯大學!哈佛也有類似情況,原因與川普有關?
    耶魯必須遵守該法律才能獲得聯邦資金,政府稱聯邦資金包括每年從美國衛生與公眾服務部獲得的逾6.3億美元。 耶魯對該訴訟沒有立即置評。 美國司法部2020年8月曾致函耶魯大學律師團,信中列舉校方招生過程的詳情,要求立即停止在招生過程中,將種族做為錄取標準之一。 耶魯大學當時否認歧視指控,稱其「毫無根據」,並表示已配合政府的調查。 無獨有偶,哈佛大學之前也面臨相似的問題。
  • 看娜塔莉·波特曼是如何讓哈佛畢業生沸騰的
    更令人難以想像的是,女神長得美,還學習好,是哈佛學霸一枚。五月,33歲的波特曼受邀在回母校哈佛大學在2015畢業典禮發表演講演講,這位2003年畢業於哈佛大學的學霸影后講述了她曾經的心路歷程。她以「Make Your Inexperience An Asset」作為當天演講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