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附中語文特級教師黃榮華:語文考試中的閱讀命題,「閱讀意義...

2020-12-22 教育信息速報

CFP 考試是每個人學習乃至工作過程中都會多次經歷的事,所以考試在學生成長道路上可說具有「過程性」意義。那麼考試除了檢測學業情況,是否能夠承擔更多呢?是否能夠在學生的精神成長層面引領學生不斷成長呢?

身為教師,我們期待學生在學校中經歷每一項活動,都能收穫成長,即便是考試,同樣也應該具備此種功能,尤其是語文考試中的閱讀試題,更應該具備提升學生閱讀水平,成為學生成長過程中的共同記憶。不過,要實現這一目標並不容易,需要命題的老師突破考點、知識點的控制。

因為很多時候,一提到考試命題,老師思考的常常是,題目是否具有檢測應考者掌握考試知識點的價值,而不是看是否具有引領學習者成長的意義。語文考試中的閱讀試題應引領學生閱讀水平的提升,否則,那些文質兼美的佳作,就不能置於同學考試的筆下,不能成為同學可能會最用心閱讀與思考的對象,不能在也許最需要閱讀的群體中流傳。這對學生來說是極大的損失,也是我們教育極大的損失,更重要的是,這迎合了教與學中很不好的一種傾向,那就是聚焦提高考分的技巧和套路,而不是全面能力的提升。

雖然要讓考試真正發揮出引領學生成長的功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不能因「非常之難」,就放棄考試超越考試的意義。

考試既是為了檢測學習效果,更是為了提升學生的能力和水平

長期以來,我們在選取可製作試題的文章時,似乎總被框住,以至選文範圍較窄,錯失許多優秀文章,自然大大削弱了「閱讀試題」的「閱讀意義」。

究竟是什麼限制了我們呢?

其一是「思想性」。好文章當然具有思想性,會有好思想。但什麼是「好思想」呢?確實很難有確切的定義。就目前來看,許多老師在製作試題和考卷時,往往會放棄那些關注現實、針砭時弊、反思社會、審視人生類的文章。這就將許多思想性很強的文章剔除了。

其二是「藝術性」。好文章必然具有藝術性。但什麼是「藝術性」呢?也無確切的定義。當下,許多非典型記敘文、議論文、說明文、小說、散文等文章,往往在老師命題時,被排除在具有藝術性的好文章之列。這也就將許多頗具藝術性的好文章淘汰了。

其三是「考點」。閱讀命題發展至今,形成了許多固定的「考點」,主要表現在語法知識、修辭知識、文章學知識以及文學常識等方面。如果一篇文章在這些方面不具有典型性,往往會被命題者忽略,再好也不會出現在語文試卷上。

顯然,如果要將更多好文章帶到語文試卷上,使「閱讀試題」更具有「閱讀意義」,我們就一定要突破這些限制。

更多具有更強「思想性」、更強「藝術性」的美文佳構就會出現在我們命題中;同樣,當我們能夠超越「考點」,更多更具考試價值的「考點」就會出現在我們收藏的考點題庫中。

倘能這樣,我們「閱讀試題」的「閱讀意義」,一定會有很大的提升。

當考試只關注考點時,那麼學習也更容易流於學會應試

所謂「因文制題」是與「因考點制題」相對的。長期以來,我們製作試題是依據考點開展,這種「因考點出題」往往也會使老師的教學受限。

「比喻」「對比」是考點,這次就考「比喻」與「對比」,然後去尋找有比喻、對比的文章,不管這是不是這篇文章的重點,反正是一定要考的。所以,僅以語文中的閱讀試題而言,所選文章基本都是為考點而存在,其「閱讀意義」卻往往被忽視。

真正好的閱讀命題應該依據文章的個性特徵,從理解、欣賞的角度,看文章的哪些地方是閱讀的重點、難點,然後據此設計題目,看考生能否把握這些重點、難點,能把握,表明其閱讀能力強、水平高,反之則表明其閱讀能力弱、水平低。

好的閱讀命題不以考查考生是否掌握考點為目標,而以考生是否能把握文章的個性特徵為指歸,是否具有高階的閱讀能力為目標。它要求考生用真正有用的知識而非僅為考試而準備的套路對文章的個性進行解讀,考生的情感是否豐富、思想是否深刻、邏輯是否縝密、審美是否高雅、個性與創造力是否突出,就在他對文章的審美表達與文化闡釋中得到檢測。

這也使選文的範圍大大拓寬,將各類文質兼美的好文章帶到同學的考卷中,大大提升「閱讀試題」的「閱讀意義」——在檢測學生閱讀水平的同時,引導學生提升其理解、欣賞文章的能力與水平,真正走向閱讀的廣度與深度。

而且,好的命題不是摒棄考點,天馬行空,而是根據提升學生能力的要求,既隱含考點又超越考點。用「語文的方式」落實考試需要落實的「語文學習的意義」,甚至包括提升考試分數。

如果我們堅持用「語文的方式」去落實「閱讀試題」的「閱讀意義」,雖不以考點為出發點與歸宿點,但因為它在落實「閱讀意義」的過程中,隱含考點又超越考點,這樣的命題,就能有多重意義,其中提升考試水平是其最小的那一部分意義。

語文學習是為了理解一種文化,需要消除三種誤解

語言文字是交際的工具,又超越交際的工具,同時還是人類的文化方式。語言不是孤立存在的,語言與某個社會群體的認識方式、道德規範、文化傳承、價值標準、風俗習慣、審美情趣等特定的文化因素緊密關聯。

語言運用得體,既要遵循語法規則,又要遵循文化邏輯。如果學習語文只去追求其交際工具的意義,而忽略了交際意義背後的文化邏輯,是很難學好語文的。

同樣,要做好閱讀題,僅去關注考點,其實也是很難真正解決問題的,它更需要去關注文章本身意義的理解與獲得。只有在理解文章本身意義的大情境中,在感知並理解文章語言背後的文化邏輯後,才能真正看清那些考點所求的答案,才能真正解決閱讀問題。

因此,我們一定要消除幾種誤解:將「考點意義」等同於「閱讀意義」;將「考點能力」等同於「閱讀能力」;以為掌握了「考點」就掌握了「分數」。

應當說,「閱讀意義」遠大於「考點意義」,「閱讀能力」遠強於「考點能力」,「分數」遠多於「考點」。以「大」的「閱讀意義」去解釋小的「考點意義」,以強的「閱讀能力」去釋放弱的「考點能力」,以多的「分數」去配置少的「考點」,就會舉重若輕,無往而不勝。

王安石曾對曾鞏說:「經而已,不足以致經。」大意是:如果只讀經書,不能夠達到對經書的完全理解與把握。言下之意是:必須讀經書之外的諸子之書等,才能真正理解與把握經書的意義。

在此想模仿王安石的話說:考點而已,不足以致考點。因此,即使只追求對考點的掌握,也一定要超越考點去做真正的「閱讀」事業。

倘能消除上述三個誤解,「閱讀試題」的選文範圍一定會大大拓寬,命題的方式一定會向「因文制題」傾斜,我們就一定能提升「閱讀試題」的「閱讀意義」,自然就能做到「在獲得『閱讀意義』的過程中提升考試水平」。

【來源:文匯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母校語文老師感嘆:應試教育培養不出這樣的孩子
    之前看她答題就覺得特別厲害,沉穩乾脆利落,很棒母校特級教師感嘆:在應試夾縫裡傳承傳統文化有多難?就在武亦姝的母校,有一位著名的語文特級教師黃榮華,他在十幾年前就開始在學生中推廣《傳統文化讀本》。不過,在他看來,在應試的夾縫中,推廣這套讀本的過程並不容易。一些學生表示: 「高考語文一共才6分默寫分,背書的時間可以多做好幾道理科題,分數早回來了!」
  • 圖文及視頻專題|浦東復旦附中分校:「文如其人」張大文老師從教60...
    2020年10月29日下午,由上海市浦東復旦附中分校主辦的"文如其人"——張大文老師從教60周年教學研討會暨浦東新區語文教學研討活動在上海市浦東復旦附中分校順利舉行,圓滿結束。 蒞臨本次研討會的領導和專家有:語文特級教師步根海老師,復旦附中老校長、語文特級教師過傳忠老師,上海市語文教研員、語文特級教師曹剛老師,上海市教委教研室教研員陳祳老師,《語文學習》執行主編易英華老師,《上海課程教學研究》記者焦婧茹女士,浦東新區語文教研員餘錫寶老師、沈燕老師,復旦大學附屬中學校長兼浦東復旦附中分校校長吳堅老師,復旦大學附屬中學黨委書記郭娟老師,蘭生復旦中學副校長李海靜老師
  • 「詭異的光」引熱議 語文閱讀有標準答案嗎?
    2017年高考已落下帷幕,但輿論中的高考話題並未退熱。日前,浙江高考語文題中,一篇現代文閱讀持續引發網友熱議,該文作者一句「標準答案沒出來,我怎麼知道我想表達什麼」,更被媒體稱為「高考閱讀打敗原作者」。  那麼,高考語文閱讀題究竟在考查考生哪些能力?
  • 「整本書」閱讀怎麼教?特級教師剖析,包括哪些書、怎麼指導和評價...
    - 這是好老師 2020年的第533 篇文章 -「整本書」包括哪些書、怎麼指導和評價整本書的閱讀呢?特級教師剖析「整本書」的閱讀範圍以及如何教如何評價的問題,建議老師們收藏好好看看!「分享」課就是把個人的閱讀收穫——所建構的意義——變成集體的豐富多彩的閱讀智慧。
  • 2020寧夏教師招聘考試小學語文模擬試題
    【導讀】華圖寧夏教師招聘考試網同步未知發布:2020寧夏教師招聘考試小學語文模擬試題,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如有疑問請加【2019寧夏教師招聘考試交流群匯總】 ,更多資訊請關注寧夏教師微信公眾號(ningxiajsht),寧夏教師招聘考試培訓諮詢電話:0951-6028571/6027571 18295188220,微信號:ht18295188220   中小學教師公開招聘考試——小學語文模擬題   考試時間
  • 語文:得分差距主要在文本閱讀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編者按 再過一個多月,初中2020屆的學子們將迎來他們人生中的一次大考——中考。受疫情影響,今年中考時間有所推遲,經歷了居家學習後,學生在最後備考階段選擇複習方向、把握複習著力點和提高複習效率尤為重要。 哪些內容是複習重點?如何有效運用考試技巧拿高分?
  • 語文成績優秀,學生除了閱讀好積累多,應對語文考試也找到了技巧
    關注語文教學發展,解決語文學習困惑。語文成績好的孩子,必然是在日常的學習過程中注重閱讀。有家長說,為什麼我們家孩子都愛閱讀,每天也沒少看書,語文成績怎麼很難進步?因為閱讀影響成績的改變有很多種情況,有的是積極的,有的是麻煩的。優秀的學生,在閱讀和語文實踐中找到了轉化點,知道如何為自己積累語文學習素材。閱讀好積累多,語文成績就能提高,兩者缺一不可。我們說,愛閱讀的學生,語文成績差不了,但想保持一個進步的狀態,不斷提分,在每一次考試的節點上,都能給人驚喜,還需要對語文考試掌握一些應試技巧。
  • 著名小學語文特級教師賈志敏逝世,享年81歲
    我國著名小學語文特級教師賈志敏先生因病醫治無效,於2019年2月5日13:53分在上海不幸去世,享年81歲。2月6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從賈志敏家屬處獲悉了這一消息。賈志敏曾說:要當一個好的小學語文老師,需要一輩子的奮鬥。
  • 名師談名著閱讀:親子閱讀具重要意義
    談及青少年在成長中的名著閱讀,北京八中高級語文教師翁莉表示。由作家出版社舉辦的「名師支招:陪孩子讀懂名著的多種色彩」沙龍活動日前在北京舉辦。「閱讀名著之後,回想時會有種模糊的感覺,我們和名著之間有一層窗戶紙,看得見,摸不著。」
  • 著名特級教師總結:學好語文,就一件事!
    於永正,全國著名特級教師 提高學生的語文成績其實就是那麼簡單:「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 此事被李校長知道了,於是他請高一的老師出一張語文試卷,讓他讀小學六年級的兒子和讀初中一年級的侄女也參加這次高中一年級的統考,這兩個孩子並沒有學過高中的語文課本,但是平時一直堅持閱讀。 結果,李校長的兒子考了83分,侄女考了84分,均高於平均分(那次考試的平均分是80點幾)。李校長笑問:「我們講了那麼多,有用嗎?」老師們默然。
  • 高考語文卷讓人直冒冷汗:閱讀寫作佔比90%!
    預計未來高考中,命題人會在更大範圍內採取更加靈活多變的題型來考查學生的名著閱讀、文化經典閱讀情況。 」全國語文教材的主編溫儒敏2017年扔下的這番話,如今已既成事實。考的都沒講,講的都不考?百度知道上,有人提了這樣一個問題:沒錯,誰都知道語文作為主課,很重要,在高考中,也是「得語文者得天下」。但是,每次提到語文考試,很多家長和孩子都覺得無從下手。因為,課堂上學的課文  常常不會考,而課外的內容卻佔據了語文試卷的大部分比例。
  • 2021河南鄭州清華附中學校中小學教師面向社會招聘62名公告
    2021河南鄭州清華附中學校中小學教師面向社會招聘62名公告 http://henan.hteacher.net 2020-11-16 09:46 河南教師招聘 [您的教師考試網]
  • 小學語文特級教師賈志敏告別儀式13日舉行賈志敏10句經典語錄
    ­  2019年2月5日,全國著名小學語文特級教師賈志敏先生因病醫治無效,於13:53分在上海不幸去世,享年81歲。­  賈老師曾說:「當年,我為了生活走上這三尺講臺。今天,我離開這三尺講臺則一刻也無法生活。」­  是的!先生一生與講臺同在,現在先生離去了,但他曾在講臺上播下的種子都已經開花!
  • 閱讀不止關乎語文,全學科閱讀怎麼做?這裡給出答案
    近年來,閱讀在教學和考試中的比重持續增加,閱讀不再只是語文一個學科的事情,全學科閱讀的重要性逐漸凸顯。全學科閱讀該如何開展?日前舉辦的「學科閱讀與育人方式改革」第三屆北京市閱讀課程建設推進會上,專家們齊聚北京一零一中學共同出謀劃策。
  • 高考語文試卷引領考生 觀家國發展 述自我責任
    有的考生就在作文中,講述每一個人在抗疫中的不同責任,不同作用。   北京教育考試院專家表示,今年的作文題以小切口,大主題的命題思路,引發考生認識個人如何與國家同呼吸,共命運,同發展。考生既可以強調「每一個」的重要,又可以思考「每一個」在整體中的作用,感悟責任擔當,培養家國情懷。
  • 三人行語文孫老師教你閱讀題速答技巧
    基礎知識、閱讀與作文是語文考試的三大塊,其中閱讀理解佔比很大,也很容易丟分。並且課程改革後,加大了考試中的閱讀量,很多學生和家長和孫老師反映說做題時間很緊張。快速做好閱讀理解題,可以幫助孩子在語文考試中保持出色的成績,與其他考生拉開差距。閱讀理解的答題很有技巧,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學學吧!
  • 溫儒敏劇透高考語文改革方向
    「部編本」語文教材的總主編、北京大學語文教育研究所所長溫儒敏的話乍一聽有些聳人聽聞。  2018第五屆「北大培文杯」全國青少年創意寫作大賽啟動儀式現場,100多名對文學充滿理想的名牌大學中文教授和各地著名中學的語文特級教師,擠在北京大學的會議現場。  啟動儀式上,3人對話環節在中學教師中最具人氣。
  • 孩子閱讀名著總犯難?北京八中、人大附中等名師助力「親子共讀」
    作家出版社副總編輯王松,「中學生名師導讀文庫」叢書主編、北京八中高級語文教師翁莉,《格列佛遊記》導讀者北京中學高級語文教師房樹洪,《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導讀者北京八中高級語文教師劉嘉揚,《高老頭》導讀者北京八中語文教師馬楠圍繞「中學生名師導讀文庫」,支招讀懂名著。
  • 語文老師:掌握閱讀理解「答題套路」,期末考試輕鬆多拿10分!
    有家長留言說,兒子今年上初一,小學成績一直不錯,各科成績都保持在90分以上,上初中後,經過幾次考試,發現語文成績下滑了很多,孩子學習態度上沒問題,一直挺用心的。但是語文成績總是提不上去。在後面的交流分析中得知,孩子語文基礎知識還是不錯的,考試中丟分不多,每天持續保持課外閱讀量,作文板塊得分也不錯,但是閱讀理解部分丟分比較嚴重。我們發現閱讀理解是同學們普遍丟分嚴重的板塊,很多同學答題寫了不少,自我感覺答得不錯,但是每次收到試卷,總是處處被扣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