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火工種月薪過萬!最嚴垃圾分類政策催生網紅職業+新生產業

2020-12-22 驕陽網

近期,垃圾處理器安裝工月入過萬成上海最火工種的新聞上了熱搜,起因是由於上海率先實施最嚴垃圾分類政策,能分解剩飯剩菜並排出下水道的廚...

近期,「垃圾處理器安裝工月入過萬成上海最火工種」的新聞上了熱搜,起因是由於上海率先實施最嚴垃圾分類政策,能分解剩飯剩菜並排出下水道的廚房垃圾處理器銷量大增,安裝工也供不應求,據說輕鬆月入上萬。

隨著全國各地陸續實施垃圾分類政策,廚餘垃圾處理器的市場也將持續火爆,這就直接導致安裝工緊缺,平時當天預約就能上門安裝,現在,最快也要排到一周之後。為了避免用戶長時間的等待,廠商必定會加大招工力度,因而薪資待遇也將得到提升。

無疑,這對勤勤懇懇的「打工人」來說是一大福音,對於摩拳擦掌的創業者來說也是一次難能可貴的機會,抓住時代的紅利,人人都能起飛!

但是我們也不能盲目跟風,在決定做垃圾處理器安裝工之前,須對垃圾處理器的品牌、品質有一定的了解,比如:訂單量是否充足,聽聽垃圾處理器運行時是否會產生巨大的噪音,研磨功率是否超過500W,看是否有足夠的安全保護等等。

阿詩丹頓廚餘垃圾處理器

1、高強度研磨力,層層粉碎不堵下水道

2、560W大功率,3000r/min轉速,碾磨能力強勁

3、1.4L超大容量,7人家庭安享無憂

4、消音抗震,運行全程低於50分貝

5、銀離子細菌吸附劑,抑菌率高達99.9%

6、免打孔無線開關,一鍵啟停更便捷

7、五重安全設計保障,老人小孩安全無虞

阿詩丹頓廚餘垃圾處理器,好品質成就未來!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相關焦點

  • 濟南垃圾分類從試點到即將強制實行催生新興職業 垃圾桶邊來了職業...
    2012年年底,濟南開始試點垃圾分類,督桶員正式登上「泉城歷史舞臺」;2017年,46個重點城市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系統,濟南名列其中,督桶員開始擴招;2019年起,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全面啟動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督桶員正在變成一項新熱門職業……前輩們8年前,最早「督桶員」是義務勞動
  • 濟南垃圾分類催生新職業:督桶員!月薪2000+,有大學生入職
    2012年年底,濟南開始試點垃圾分類,督桶員正式登上「泉城歷史舞臺」;2017年,46個重點城市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系統,濟南名列其中,督桶員開始擴招;2019年起,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全面啟動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督桶員正在變成一項新熱門職業……前輩們8年前,最早「督桶員」是義務勞動
  • 垃圾分類催生家用垃圾分類桶熱賣 摺疊式分類桶搶手
    垃圾分類催生了家用垃圾分類桶的熱賣。記者探訪多家商超及電商平臺發現,各式家用分類垃圾桶銷量倍增,其中帶有分類標識的垃圾桶最受歡迎。還有不少市民選擇購買多色垃圾袋,自製分類垃圾桶。  摺疊式分類桶搶手  在位於草橋的物美大賣場內,各式各樣的垃圾桶擺在貨架的熱賣區。
  • 環保概念股近期紛紛大漲 最嚴政策催化而來的「桃花期」?
    北極星固廢網訊:近日來,環保概念股以「不斷掀起漲停潮」的股價走勢引人注目。從消息面上來看,環保板塊近期紛紛大漲,主要是得益於「史上最嚴垃圾分類政策」出臺的利好。具體而言,7月1日起,《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將正式實施,屆時上海市的生活垃圾將分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溼垃圾和幹垃圾。
  • 垃圾分類的紅利期還依然存在麼?
    垃圾分類關係廣大人民群眾生活環境,關係節約使用資源,也是社會文明水平的一個重要體現。近兩年,隨著各城市不斷推行垃圾分類相關政策,催生一批想要站在紅利檔口的企業。實踐表明,購買企業提供的專業化服務可以推動垃圾分類工作的全面、快速展開,但如果政府減少或取消垃圾分類補貼,企業則難以實現可持續發展,最好的方式是政府引導企業打通垃圾分類和資源回收之間「全產業鏈條」的方案。隨著社會快速發展催生「網際網路+垃圾分類回收」。廢品回收看起來很簡單,無非是低價回收那些資源,然後分類處理,再次出售或加工變現。
  • 北京迎垃圾分類大考:強制分類時代的柔性政策能否走更遠?
    去年7月1日,上海作為首個將生活垃圾分類列入人大立法的城市率先開展了試點工作。一時間,被調侃為「只有靠豬才能分清」的「史上最嚴」垃圾分類規則在全國人民的朋友圈裡刷了屏,每天定時定點投放分類垃圾的要求更是讓一眾日常加班的「社畜」叫苦不迭。同上海相比,北京的垃圾分類多了許多柔性措施,如不區分乾濕垃圾,不要求定時定點投放,不強制破袋等等。
  • 首部職業分類規範成型保險費率將按工種確定
    原標題:首部職業分類規範成型 保險費率將按工種確定  不僅是年齡和身體健康狀況,你所從事的職業和工種,今後也將成為影響你保單價格的關鍵因素。上海證券報昨日從相關渠道獲悉,由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組織編制的《保險行業職業分類標準》目前已形成徵求意見稿,這將是保險行業首部職業分類規範,也是我國保險行業標準體系框架的重要組成部分。
  • 「海歸精英」創業新路徑:從底層做起,催生垃圾回收新模式!
    自2019年以來,「垃圾分類」成為熱點。特別是從去年7月1日開始在上海全面推開,這一都市生活新時尚也催生「垃圾回收」行業成為了朝陽產業。垃圾分類進入強制時代是社會發展進步的大趨勢。12月1日,《合肥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正式實施,由「倡議分類」變為「強制分類」。垃圾分類習慣的養成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不少發達國家做到垃圾分類也是用了幾十年的時間。
  • 58同城1-8月家政就業數據:垃圾分類員成熱門職業,月嫂月薪高達...
    其中,垃圾分類員招聘需求同比增幅排名第一,達到183.83%;送水工求職需求同比增長21.01%。在今年的特殊環境下,出入辦公樓、商業區、住宅區都要掃描「健康碼」,測量體溫,有些甚至要出示通行證,嚴格的封控管理要求加大了市場對保安的需求,因此該職位排名招聘需求榜首位。
  • 高薪職業月嫂、育兒嫂排第一 好孕媽媽免費培訓重磅開啟
    美甲看上去簡單而且高薪,實則也是一門技能工種,需要有一定的天賦並且有一定的美學素養、藝術造詣、繪畫技能、時尚嗅覺等,只有經過技能培訓和不斷的實踐與創新才能成為美甲師。  排名二:按摩師,月薪7000~8000元  按-摩-師在新藍領女性高薪資行業排名二,想必在大家意料之中。
  • 讓「網紅」產品做成「紅火」產業
    不少特色農產品都具有「網紅」潛質,發揮各方合力,因地制宜挖掘潛力、開發潛能,讓這些特色產業茁壯成長,連接城鄉,富裕農民  螺螄粉火了!近年來,這種味道獨特的地方小吃受到不少人的歡迎,上熱搜、進直播間,帶來了產品銷量大幅提升。
  • 分類後的垃圾去哪了?——深度體驗在「垃圾回收公司」上班的一天
    2019年7月1日,上海正式施行垃圾分類政策,至今已半年有餘。隨著全國大中城市對該政策的跟進,「你是什麼垃圾」的梗已經不再專屬於上海,越來越多的人扔垃圾前都要受到這句靈魂拷問。出門前可以不談天氣、不談時事,但不可以不談垃圾分類。
  • 簋街如何垃圾分類?網紅餐館發明的這個「神器」亮了
    「垃圾分類不是那麼簡單的,我也在慢慢熟悉。」在一家炸雞店門前,商戶一邊說,一邊把一塊小黑板掛在了玻璃門上。小黑板的正面寫著「正常營業」4個大字,背面貼有一張垃圾分類詳細示意圖。剩菜、玻璃瓶、廢燈泡、包裝袋等「雜七雜八」的垃圾該怎麼分類,只要參照綠、藍、紅、灰4種顏色就一目了然。商戶在用餐區域打掃衛生時,抬眼就能隨時「複習」。
  • 廣州這個社區因為垃圾分類變網紅?原因是……
    近日,廣州市垃圾分類網紅小區評選活動」最終結果出爐,夏港街青年社區評審結果名列前五,獲得「全市垃圾分類網紅小區」榮譽稱號。餐廚垃圾破袋投放率達95%以上據了解,開展垃圾分類後,夏港街青年社區撤除樓道及梯口原有垃圾桶點35處,合理配置7處人臉識別智能垃圾分類集中投放箱體,具備自動開閉、洗手、除臭、宣傳等功能,通過後臺甄別,記錄居民每天分類投放垃圾的準確率和餐廚垃圾破袋率。
  • 深圳市垃圾分類百度搜索大數據:小程序識別垃圾超2萬種,廚餘垃圾最...
    隨著垃圾分類的不斷深入,深圳市民在藉助搜索和AI等科技手段快速高效識別垃圾的同時,環保意識也在不斷提升。9月1日《深圳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實施後,深圳垃圾分類正式進入「強制分類」時代。百度搜索大數據顯示,9月1日深圳市「垃圾分類」相關內容搜索熱度上升201%,整體搜索熱度居廣東省第一,福田、南山、龍崗、寶安、龍華等區搜索熱度居深圳市前五,垃圾分類吸引市民大量關注。
  • 偶像歌手轉行牙醫年入200萬:35歲後,讓你走上坡路的3種能力
    據知情人說,許君豪現在事業發展順利,年入200萬以上,完成了華麗的轉身。可能和偶像明星比,牙醫賺的並不算多,可是40歲的許君豪早已過了明星的巔峰期。相比殘酷又浮躁的娛樂圈,做一個受人尊敬的牙醫,其實也是另一種精彩。
  • 2020年中國垃圾分類行業發展現狀及發展趨勢分析(附概念股)
    2020年中國垃圾分類行業發展現狀及發展趨勢分析(附概念股)北極星固廢網訊:各大城市接連實施生活垃圾分類管理,中國已經逐步進入垃圾分類「強制時代」。2020年是我國垃圾分類政策落地的關鍵期,受政策利好,當前我國垃圾分類行業發展怎麼樣?
  • 陌陌主播職業數據:24%月薪過萬,年輕高學歷者收入更高
    來源:經濟觀察報經濟觀察網記者 任曉寧本來被認為風口已過的直播業,2019年因為李佳琦、薇婭的爆火重新進入大眾視線。近期發布的幾份數據報告顯示,主播依舊是一個不錯的職業,尤其在年輕人中,主播的職業認同度很高。
  • 最嚴「禁捕令」 共護一江魚
    如何提升長江流域漁政執法監管能力,確保史上最嚴「禁捕令」落實落地?怎樣徹底斬斷市場銷售產業鏈,保護長江流域生態安全?記者為此進行了調研。今年起,這一「禁漁令」升格為史上最嚴的十年禁捕。  為全局計、為子孫謀。史上最嚴「禁捕令」的執行,成為沿江各地踐行「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理念的一次絕佳契機。  湖北荊州市荊州區李埠鎮龍洲村村民陳中國祖祖輩輩以捕魚為生。長江禁捕後,他上交了漁具、漁網、漁船,成為全村最早一批主動上交漁船的漁民。「為了子孫,想得通也放得下。」陳中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