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心語
在邁進採訪間的最後幾分鐘裡,《這!就是街舞》(以下簡稱《街舞》的總導演陸偉依舊在刷自己的微博留言。一小時之後,他拿起手機再看,微博新消息2416條。
這是他生活中的一部分:每天固定地刷四次微博、豆瓣和知乎,分別在吃早飯、下午進剪輯機房前、晚上審片改片前和睡覺前,再用零碎的空餘時間爭分奪秒看一眼。
優酷《街舞》項目的總負責人劉棟吐槽他是「職業病」——陸偉的另一個身份是燦星主管宣推的副總裁。在成為《街舞》的導演之前,陸偉在東方衛視做過社會新聞出鏡記者,後來轉做娛樂,再之後擔任燦星製作的宣傳總監,再到如今帶團隊轉型做導演。
在做街舞第一季的時候,陸偉對街舞完全沒有了解。他靠讀書惡補了整個街舞的體系認知,又一遍遍刷不同水平的舞者視頻來訓練視覺認知。如今街舞做到第三季,陸偉自稱已經到了「可以去講課」的水平。
《這!就是街舞》的豆瓣評分也從第一季的8.7、第二季的8.8升到了這一季的9.0。對於系列綜藝節目而言,三季節目的評分能節節攀升是一個不小的奇蹟。續作想要出彩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這意味著,它需要有更創新的想法、更強烈的刺激,去突破觀眾對原有模板的想像力。
外界可以觀察到街舞第三季賽製得到了翻新,展現了更快節奏、更富有觀賞性的對抗;在接連而來的多重意外之下,仍然挑選出了令人眼前一亮的導師和選手。據優酷數據顯示,截止到2020年3月31號,《街舞1》和《街舞2》這兩季在優酷平臺的總觀看人數超過1.3億。在第三季開播首日,街舞帶來的會員轉化數更是突破優酷歷史單日轉化會員紀錄,是第二季首日轉化會員數的近10倍,《街舞3》60%的用戶為新用戶。
「你要不斷否定自己,這個很重要。」陸偉如是總結過去三季的經驗,「你不能讓自己處在一種安逸區。就是你每一季要做的事情不是想怎麼樣延續之前的成功,而是怎麼樣打破之前的。你得給自己洗腦,你這麼玩兒今年肯定會失敗,所以這種危機感會迫使你不斷地做出改變,改變是有風險的,但是不改變風險更大。」
不能讓觀眾感覺到我們要幹什麼
陸偉總結過三點關於節目系列化的思考,第一是創新,第二是主旨,第三是充分重視專業領域的專業性。
在第三季開始之前,他對節目組提了個要求:「不能讓觀眾感覺到我們要幹什麼。」
「因為如果呈現出來的東西是觀眾能想到的,那麼這個東西對於觀眾的刺激就不夠,或者你不能給觀眾驚喜。」
在第三季中,從海選開始,每個賽段的表演方式和主題都進行了調整。
比如,將舞者按地區進行分布。一方面,來自同一個地區的舞者更為熟悉,聚集在一起的氛圍會更好,另一方面,」講得實際一點,每個地區的人的訴求都是一致的——希望在疫情過後開舞蹈培訓班等等,會引起更多的關注。他們相互之間又形成了競爭關係。「
而在100進49中的賽制中,採用了自由組隊的方式。一共產生了40組選手,最少的一個人,最多的五個人,其中有來自同一地區、同一廠牌或是師傅徒弟的組合,也有來自天南海北,比如有一組的breaking齊舞,五位選手分別來自中國的東西南北中五個區。而在第一季中是舞者的個人表演,如果沒有全票通過過,就要接受其他舞者的battle;第二季第一賽段是一半人贏一半人輸,贏的人可以表演作品,輸的只能battle。
「其實比賽現場很多選手都說,這輩子battle場上對過無數次的,從來沒有在一起跳過一次舞。」在陸偉看來,這是一個難得的機會,」希望通過這樣的作品,更多地呈現出舞者們之間的情誼,讓觀眾看到他們的整體面貌,以及感情和情意。「
在這一場中,也誕生了陸偉眼中街舞三季裡最佳的雙人舞《囍》——夫妻檔舞者楊文韜、張燦在嗩吶聲中起舞,將一對新人之間的大悲大喜詮釋得淋漓盡致。最終播出後,這支舞蹈衝上了微博熱搜第一。
「其實我們街舞第一季的賽制可以一直用到現在,也沒有關係,因為第一季賽制很成熟沒有什麼漏洞和BUG,相反第二、第三季改了之後,因為改之前好像想得都還可以,改了之後總會出現小的BUG。但是你完全不改觀眾很容易審美疲勞。」陸偉表示。
街舞第三季定下的主旨是「為愛而戰」,這個主旨對所有人而言都是有實在意義的,在陸偉看來,當你明確表示主旨以後,所有的舞者也好,所有的隊長也好,他們都知道你要做一件什麼事情。導演可以更加大膽將舞臺放給專業的選手和編舞老師。
「真人秀節目裡,人的自如自在的表達是非常重要的,有時候你得尊重這個表達,尤其他們是專業領域非常厲害的舞者。那就讓他去表達自己,儘管這個結果不可控,但是我選擇的是相信他們。」
最後一刻被放棄的全球海選
「戰鬥」的概念從節目籌備開始就注入了每一個人心理。
海選環節,節目組就被疫情敲了當頭一棒——按照原本的設想,《這!就是街舞》的第三季從海選開始就開設了海外賽場,節目全程策劃中邀請了不少的國外選手,如今該怎麼辦?
做好兩手準備的方案被迅速拿出來討論,「對於我們來說節目最痛苦就是你不確定的事情一定不能發生。」陸偉說。
一手是保證進入錄製之後,所有的海外選手能夠處於待命狀態。因為國外的選手普遍有自己的課程和安排,需要提前溝通檔期和日程。幾乎每個星期,節目組都要跟100多位選手重新溝通,「你這個星期不行了,可以把下個星期放在這兒。」
節目組想過雲錄像,甚至分別在亞洲、美洲和歐洲三個大賽區的幾個國家中,找好了當地專業的攝影團隊和攝像團隊,在當地完成海選的錄製。「因為海選可以接受的,當地的實景可以了,通過視頻的方式讓隊長給毛巾就行了。「陸偉說,」但是一旦你做開始這件事情,意味著下次錄像或者組戰隊的時候他們必須得來,不來不是白選了嘛。」
這個方案在確定開機前的最後一刻被放棄了。
另一手準備是留給編舞和本地選手的。國際編舞師同樣因為疫情被阻隔在海外,節目組必須要和國際編舞師在雲端緊密合作,再通過中國的編舞師的學習,教給每個戰隊跳。而如果沒有國際選手的話,在國內海選的基本量和後續的錄製工作都需要保證,「你最終要定哪一天通知所有的人,包括你定好哪一天錄像之後,哪些必須參加隔離的,哪些可以核酸檢測,而且疫情隨時發生變化,這個工作量極其大。」
最終的方案是,通過優酷自己的平臺,並聯合抖音和快手一起進行雲海選,一方面實現節目的預熱,另一方面也是為參與的各方增加節目錄製節目信心。
但在這個艱難的開局正在慢慢熬過去時,陸偉反而對困難有了新的想法。
這一季街舞的主題是「為愛而戰」,戰的其實就是困難,你要和你的困難去battle,以往兩季的更加展示的街舞精神裡的和平、尊重與愛,但這一季更強調的是battle。陸偉說:「因為大家都面臨困難,你如何激發全中國的人跟已有的困境battle?我希望我們街舞能夠在這點做出些貢獻,將這種精神傳遞出去。」
他開始有意識地為節目增加難度。
比如,在組隊環節,用24小時編出2支35人的大齊舞——一般而言,35人體量的齊舞至少需要編排二十天。而在戰隊對抗環節中,節目組耗費巨資增加了水舞臺和火舞臺的場景挑戰。
水舞臺專門鋼筋混凝土搭了極大的混水池,引入了世博系統的噴泉體系,讓舞臺可以以較為均勻的速度,不斷地在臺上噴出水柱用,最終需要舞者在沒過腳踝的水中起舞,「對於舞者最大的難度是他沒有辦法像過去平地跳舞一樣發力,因為地板很滑很滑,這個難度很高的。」
「每次我們都在給戰隊和舞者製造困難,它的隱含的寓意就是你要敢於去和突如其來的困難進行battle,你要能夠戰勝它才能獲得最後勝利的榮耀。」陸偉表示。
贊助商給的想像力
而街舞進入第三季,支撐起陸偉想法的,是越來越多的贊助商。
」我們自己開玩笑會說貧窮限制了導演組的想像力,這是一個實際情況。其實我們有時候想做的東西有很多,比如前兩年我哪能做水舞臺?哪能在外灘做那麼大的秀?「陸偉直言。
在節目側,《街舞》的所有身份客戶已經售賣完畢,而小牛以1200萬的價格拍走了決賽第一順位的中插廣告,劉棟說:」我們現在不能說具體數額,但是一定是今年整個綜藝行業裡面賣得最好的一檔。「
而在IP開發側,原定的舞蹈班和巡演因為疫情的原因受到了一定的影響。但關於街舞IP本身,優酷有了新的想法。
比如這季的節目後期,會有動漫二次元的內容融入進來——四個二次元的舞者代表,分別代表地火水風元素,水是青龍,火是朱雀,地是玄武,風是白虎;而陸偉已經寫完了針對這四個形象的番劇劇本,「我們會針對《街舞》一個或者多個人設計情節,而且會引出大家熟悉的選手,他的個人故事可能都會融入進去。」而在關於街舞的大電影,也相中了一個導演,目前正在推進中。
在衍生品方面,今年阿里做了一個街舞的自營品牌——SDC,同時跟Burberry進行了合作;並打算進行嘉賓潮品、潮玩的製作。
「產業化的這一塊兒開發,我們定目標至少要做到2億的流水,整體的收入利潤是要破千萬的,而且現在已經破千萬了,但是這個流水我們希望做到2-3億。」劉棟表示。
而從阿里整體出發,目前優酷市場部建立了一個專門的中臺,負責與阿里生態聯動。在優酷放出項目之後,會有其他BU的團隊通過這個部門找到優酷,進行合作。
比如這就是街舞與盒馬,以及贊助商雪花啤酒和雀巢茶飲推出了宵夜套裝和下午茶套裝,夜宵主打是盒馬的手搖小盒,雪花推出了一個戰隊款的500ml和330ml的啤酒來一起做宵夜套餐;下午茶則是四款毛巾卷蛋糕配以雀巢的茶飲。
盒馬的手搖小盒現在每天賣得特別好,特別是節目上線的當天晚上,部分口味全部售謦。劉棟介紹道,對贊助而言,最主要是品牌曝光,「如果能通過這樣的合作把銷量帶上去更是一舉多得。通過這種合作讓客戶和製作團隊能夠感受到跟優酷背靠阿里生態的獨特平臺優勢,能夠帶來更大的想像空間。」
而對《街舞》系列而言,第三季仍然是一個全新的開始,無論是節目本身的賽制、戰隊乃至導師、選手和商業化空間,街舞系列的未來有著長足的想像空間。
「第四季的樣子和大家想像中的樣子應該很不一樣。」 陸偉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