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保基金豈能被當作搖錢樹? ——安徽太和多家醫院涉嫌騙保輿情

2020-12-24 民主與法制網

  輿情綜述

  近年來,醫保領域欺詐騙保行為時有發生,關乎著人們群眾的切身利益,影響醫保事業的健康發展。今年8月份,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發布《重點領域正風反腐觀察  深挖徹查醫療腐敗》一文,聚焦醫療腐敗相關問題,直指要斬斷醫療領域腐敗利益鏈。

  從近期相關輿情看,各地醫保部門處於高壓態勢,公開了諸多行業違規、違法典型案例。例如,租用他人社保卡套取醫保藥品牟利、利誘指使參保人員開藥再回收銷售牟利以及醫療機構騙取醫保基金等。

  不久前,《新京報》對安徽太和縣多家醫院醫保資金的調查,揭開了當地以「免費」套路拉攏無病或輕症老人住院、病歷造假等手段套取醫保基金的面紗。其中,「醫院騙保」「沒病住院」「病歷造假」等詞彙迅速引起熱議,各級監管部門出擊之快,令公眾期待值大大提高。

  事態發展

  12月14日,《新京報》發布了《安徽太和多家醫院疑騙保:沒病變「腦梗」,有人一年免費住院9次》的報導。文章揭露,當地多家醫院以「免費」套路,拉攏無病或輕症老人住院、病歷造假等手段套取醫保基金。

  當天下午,太和縣成立聯合調查組,安徽省醫保局與省衛健委組成聯合檢查督導組趕赴太和縣,全程跟蹤督導迅速徹底查清違規事實。

  12月15日,國家醫保局基金監管司負責人表示,針對太和縣多家醫院涉嫌騙保問題,國家醫保局已第一時間派出工作組,赴太和縣進行現場督辦。同時,在全國範圍內,部署開展欺詐騙保行為集中專項整治工作,強化基金監管高壓態勢。

  12月16日,據安徽紀檢監察網消息,安徽省紀委監委已派員赴太和縣,指導督導市縣聯合調查組對媒體報導的多家醫院涉嫌騙保問題開展調查。

  12月17日,國家醫保局、國家衛健委兩部門聯合發布《關於開展定點醫療機構專項治理「回頭看」的通知》,直指太和縣部分定點醫療機構誘導住院、虛假住院等問題性質惡劣,影響極壞,並提出如何重拳出擊、強化監管的工作要求。

  截至12月19日,太和縣公安機關已刑事拘留8人,太和縣第五人民醫院院長已被紀委監委審查調查並採取留置措施。普濟中醫院、東方醫院、和美醫院等三家民營醫院的主要負責人正在接受調查,醫院騙保的具體金額尚在進一步核查之中。

  現象剖析:「騙保」形式五花八門

  太和縣涉嫌套取醫保資金一事被媒體報導後,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報導稱,當地有醫院招攬無病或輕症人員免費住院,並開出「管吃管住、免費體檢」的條件,這些人一旦登記住院,就成為醫院套取醫保基金的工具。

  採訪中,一位住院老人直言,自己一年在3家醫院免費住院9次。此外,中介專車還搜羅老人送往醫院,醫生可「量身定做」假病歷。

  這些聽起來奇葩的事,目的均為騙取群眾的「救命錢」。針對此事,有網友稱應徹查,補足監管漏洞;有的則認為這是普遍現象,不只發生在太和縣。

  記者檢索發現,一些人將醫保資金當成搖錢樹已不是秘密,在一些官方通報中,均可看出騙保亂象頻發,整頓刻不容緩。比如,12月13日,江西省資溪縣醫療保障局通報了八起典型案例,直指鄉鎮衛生院違規使用限制性用藥、搭車開藥,以套取醫保基金。

  又比如,12月17日,黑龍江省醫療保障局統計,該省醫保部門共解除醫保協議102家,暫停醫保380家,移交司法機關9家,拒付醫保基金3239家,行政罰款51家,約談413家,限期整改714家,通報批評1057家,其他違規行為130家,追回醫保基金12296.25萬元。可以說,涉及醫療機構之多、金額之大,令人震驚。

  記者梳理發現,騙保主體一般分為定點醫療機構、定點零售藥店、醫保經辦機構、用人單位、參保個人等。從騙保的情形來看,大致可分為三種。

  第一,作為參保人,通常以偽造、變造報銷單據,冒用他人社保卡就醫,或將社保卡出借給他人,以謀取不正當利益。

  第二,作為醫院,往往通過低標準入院、超限制性用藥、違規收費以及採用免費夥食、免費接送病人誘導住院,以套取醫保基金。

  第三,參保人與個別定點醫藥機構串通,辦理假住院、假就醫,通過空刷社保卡套取醫保基金。可以說,一些中介、醫生、醫院已形成了一條黑色利益鏈,在利益的驅使下,無孔不入。

  解決之道:如何標本兼治保障醫保基金安全

  12月18日,國家醫保局、國家衛健委聯合發文,要求重拳出擊,強化監管,堅決杜絕此類問題再次發生。

  記者注意到,專項治理內容包括利用「包吃包住、免費體檢、車接車送」等名義或者通過「有償推薦」等方式,誘導不符合住院指徵的參保群眾住院等騙取醫保基金的行為以及採取掛床、冒名頂替等手段,對實際未住院治療的患者,通過編造診療項目、偽造醫療文書等手段,騙取醫保基金。

  有業內人士指出,太和縣個別醫院騙保行為暴露出行業弊病,重拳出擊能給社會帶來示範、警醒作用。而以往醫院騙保行被發現後,若未產生社會負面效應,通常只會承擔一定的行政處罰,鮮有「吊銷醫療機構許可證」或「吊銷執業醫師許可證」等觸及騙保者根本利益的懲戒。

  此次,將在全國範圍內開展專項治理工作,對於懲戒方面強調,定點醫療機構經查實存在欺詐騙保行為的,由醫保部門責令退回醫保基金,並處騙取金額2倍以上5倍以下罰款;責令定點醫療機構暫停醫保定點服務或解除服務協議;對定點醫療機構相關醫務人員,由衛生健康部門依法給予處罰;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依規給予處理。

  醫保、衛生健康等部門工作人員經查實存在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的,要依法依規嚴肅追責問責;涉嫌違反相關法律法規的,移交有關主管部門依法處理。

  同時,兩部門提出要強化社會監督,明確提出積極舉報欺詐騙保問題,要完善舉報線索處理流程,充分利用舉報線索,以舉報線索為切入點,舉一反三將轄區內類似問題、類似醫療機構一併納入核查範圍;落實舉報獎勵措施,依法依規重獎快獎,營造全社會關注、參與、支持基金監管工作的協同監管氛圍。

  而公開曝光典型案例,旨在進一步震懾欺詐騙保行為,樹立醫保部門敢管、嚴管的形象,展示醫保部門維護醫保基金安全的決心。

  此外,有專家指出,打擊騙保行為的同時,也要尊重市場和醫療產業規律。現實中,地方一些醫院存在生存難的困境,這也是其不惜鋌而走險、鑽法律空子的原動力。對此,相關部門應直面醫療市場的結構性問題,為醫療資源過剩找到出口,完善相應舉措,合理規劃地方醫療資源,提升醫院自身造血能力等。

  

  

相關焦點

  • 安徽太和多家醫院涉嫌騙保:刑拘8人,一醫院院長被紀委留置調查
    12月14日,新京報獨家發布了《安徽太和多家醫院疑騙保:沒病變「腦梗」,有人一年免費住院9次》的報導,報導指出在安徽省太和縣,多家醫院以「免費」套路拉攏無病或輕症老人住院,涉嫌套取醫保基金。報導發出後的當天下午,安徽省太和縣成立了多部門組成的聯合調查組,安徽省醫保局與省衛健委組成聯合檢查督導組赴太和縣,全程跟蹤督導太和縣迅速徹底查清違規事實。
  • 安徽太和多家醫院疑騙保:沒病變「腦梗」,有人一年免費住院9次
    實際上,「病人」大多是身體健康的老人,享受城鄉居民醫保政策,他們住院一周左右,即使花費數千元,醫院也只收取200元甚至免費。近日,新京報記者調查發現,在安徽省太和縣,多家醫院利用這種「免費」套路拉攏無病或輕症老人住院,涉嫌套取醫保基金。中介專車搜羅老人送往醫院,醫生「量身定做」假病歷。
  • 多家醫院涉嫌騙保 公安機關已刑拘8人
    近日,安徽太和被曝多家醫院以"免費"的套路拉攏無病或輕症老人住院,涉嫌套取醫保基金。 截止19號,太和縣公安機關已刑拘8人,太和縣第五人民醫院院長已被紀監委調查並採取留置措施。
  • 太和多家醫院騙保疑案需要法律交待
    近日,記者調查發現,在安徽省太和縣,多家醫院利用這種「免費」套路拉攏無病或輕症老人住院,涉嫌套取醫保基金。中介專車搜羅老人送往醫院,醫生「量身定做」假病歷。一位住院老人直言,自己一年在3家醫院免費住院9次,「在家無聊才來住院,像遊玩一樣。」
  • 「太和事件」背後的醫院騙保往事:十年544份判決
    「太和事件」背後的醫院騙保往事 本報記者崔笑天北京報導一篇騙保報導,引發了全國醫院的排查風暴。12月14日,新京報報導了安徽太和多家醫院疑似騙保,利用「管吃管住、免費體檢」套路拉攏無病或輕症老人住院,並點名了一家公立醫院——太和縣第五人民醫院,與太和普濟中醫院、太和東方醫院、太和和美醫院三家民營醫院。這迅速引起了有關部門的重視。
  • 安徽太和騙保實地調查:利用五保戶貧困戶優惠政策的騙保生態圈
    小小的縣城有兩家大三甲實力懸殊的醫療生態多位醫保人士認為,在國家醫保局2018年開始進行打擊騙保的專項檢查之後,太和的醫院還敢這麼「明目張胆」的拉人頭住院,實屬罕見。安徽省打擊欺詐騙保的力度,綜合排名一直處在全國第一方陣。
  • 多家醫院涉嫌騙保,手法隱秘且「專業」
    近日,安徽省太和縣多家醫院涉嫌騙保問題引發關注。 據媒體報導,安徽省太和縣多家醫院利用「免費」套路,拉攏無病老人住院,涉嫌套取醫保基金。12月20日,安徽省太和縣縣委宣傳部部長表示,上述情況基本屬實。截至12月19日,太和縣公安機關已刑事拘留8人,太和縣第五人民醫院院長已被紀委監委審查調查並採取留置措施。
  • 4家醫院涉嫌集中騙保,國家醫保局最新表態!|四川|飛行員|太和|騙保...
    國家醫保局派出工作組督辦安徽太和縣多家醫院騙保問題】12月15日,針對安徽太和多家醫院騙取醫保事件,國家醫療保障局基金監管司負責人表示,已第一時間派出工作組,赴安徽省太和縣進行現場督辦。同時,在全國範圍內部署開展欺詐騙保行為集中專項整治工作,強化基金監管高壓態勢。【詳情點擊】(人民日報)
  • 這家醫院攤上大事了!幾位醫生自己舉報醫院瘋狂騙保!
    近日,多家媒體報導廊坊市中醫醫院多名醫生舉報自己醫院瘋狂騙保。 據該院醫生向媒體舉報稱,有人隔三差五拿著六七張離休醫保卡過來開單刷藥。由於離休醫保無上限,經常是一次開出10多萬元的器官移植等藥品,堂而皇之的用三輪車拉走,然後轉手低價賣出,從中牟取暴利。
  • 醫保咋就越繳越高?醫院「騙保」浮出水面,專家:這還不是全部
    醫院"騙保"浮出水面,專家:這還不是全部如今距離2020年已經只有10多天的時間了,筆者相信還有很多的農民朋友可能還沒有交,想要交的朋友可要抓緊了,因為真的快要截止了,這就意味著如果明年出現了什麼意外,明年就沒有相應的保障了。筆者也知道很多農民朋友選擇不再繳納,就是因為心裡有個疑問,就是醫保咋就越繳越高?
  • 醫保也能貪?沒病變「腦梗」,有病不能治……起底醫院的騙保套路
    繳費參加醫保是在為我們隨時可能到來的疾病風險提供保障,國家的初衷也是為了減輕病人的醫療費用負擔,防止患病的社會成員「因病致貧」。可讓人沒想到的是,近年來,越來越多的醫院開始鑽起了醫保的「空子」,各種騙保、套保的事件層出不窮。
  • 黑龍江曝光16起欺詐騙保典型案例
    今年以來,黑龍江省各級醫療保障部門持續加大打擊力度,依法依規查處案件,形成打擊欺詐騙保高壓態勢。17日,我省醫療保障局曝光欺詐騙保典型案例。全省醫保部門共解除醫保協議102家,暫停醫保380家,移交司法機關9家,拒付醫保基金3239家,行政罰款51家,約談413家,限期整改714家,通報批評1057家,其他違規行為130家,追回醫保基金12296.25萬元。
  • 我省16家醫院、藥店被曝光!因為幹了這事...
    全省醫保部門共解除醫保協議102家,暫停醫保380家,移交司法機關9家,拒付醫保基金3239家,行政罰款51家,約談413家,限期整改714家,通報批評1057家,其他違規行為130家,追回醫保基金12296.25萬元。
  • 曝光:黑龍江這16家醫院、藥店被查處!
    曝光:黑龍江這16家醫院、藥店被查處!) 2020年以來,黑龍江省各級醫療保障部門持續加大打擊力度,依法依規查處案件,形成打擊欺詐騙保高壓態勢。
  • 南寧市第六人民醫院召開打擊欺詐騙保維護基金安全專題培訓會
    為更好貫徹落實醫保政策,切實加強醫院醫療保險管理工作,堅決打擊欺詐騙保違法違規行為,規範醫療保險基金使用,強化臨床醫務人員醫保管理意識。12月7日,南寧市第六人民醫院在急診樓四樓會議廳召開打擊欺詐騙保維護基金安全專題培訓會,會議特邀請南寧鐵路局醫保社保處處長歐陽仲平進行現場培訓及工作指導,會議由市六人民醫院院長趙紅洋主持,醫院全體中層領導幹部參加培訓。
  • 違法違規使用醫保基金,青島121家醫藥機構被暫停醫保業務!
    半島全媒體記者 肖玲玲1月9日,青島市醫保局曝光10起醫保基金使用違法違規典型案例。據悉,2020年以來,市醫保局持續保持打擊欺詐騙保高壓態勢,組織開展了漠視侵害群眾利益問題專項整治、打擊欺詐騙保綜合治理、集中宣傳月、扶貧領域專項檢查等多輪行動。截至2020年底,全市共現場檢查定點醫藥機構6395家,扣撥追回醫保基金11889.06萬元。
  • 1人拿7張醫保卡開藥,一年套走上百萬醫保基金,醫生舉報還遭「死亡...
    每次開的藥都多到要用三輪車拉走,一年下來至少套走上百萬元醫保基金…… 近日,一篇題為《我們的醫保基金被人偷走了》的舉報信在網上流傳。發文舉報的是河北省廊坊市中醫醫院特病科的一名醫生。該醫生爆料,河北省廊坊市中醫醫院長期存在大規模有組織套取醫保基金情況。
  • 「醫保騙局」揭秘:監守自盜騙保金額佔一半
    就在今年年初還曾爆出,河南永城市5名醫保中心工作人員分別利用更改參保人員信息、辦理或者註銷正式和臨時醫保卡的職務便利,在短短數月時間內,先後將2011名暫停參保人員的信息修改到指定的醫保卡內,夥同4家醫保定點藥店的老闆,通過藥店醫保刷卡系統盜刷參保人員個人醫保帳戶資金共計173萬餘元。
  • ...開展醫保定點醫療機構規範使用醫保基金行為專項治理行動「回頭...
    為繼續保持醫保基金監管高壓態勢,持續加大打擊欺詐騙保行為力度。
  • 定製假病歷、免費住院9次,騙保是在碰紅線
    近日,有媒體報導了安徽太和縣多家醫院現騙保亂象。這些「假病人」住一次院,醫院就可以從醫保基金支付幾千塊錢,而治療成本就是給病人輸點維生素之類的藥品。類似情形,此前在安徽省已有發生。據報導,2018年1月,安徽合肥某公立醫院被曝存在代病人刷社保卡、掛床住院等涉嫌騙取醫保基金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