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太和多家醫院疑騙保:沒病變「腦梗」,有人一年免費住院9次

2021-01-10 新京報

臨近中午,一間擺了近四十張病床的病房喧鬧起來。穿著便服的「病人」們聊天打趣,或乾脆圍在一起打撲克。這裡很少看到來問診的醫生,更像一間免費的賓館:包吃包住、免費體檢。

實際上,「病人」大多是身體健康的老人,享受城鄉居民醫保政策,他們住院一周左右,即使花費數千元,醫院也只收取200元甚至免費。

近日,新京報記者調查發現,在安徽省太和縣,多家醫院利用這種「免費」套路拉攏無病或輕症老人住院,涉嫌套取醫保基金。

中介專車搜羅老人送往醫院,醫生「量身定做」假病歷。一位住院老人直言,自己一年在3家醫院免費住院9次,「在家無聊才來住院,像遊玩一樣。」

醫院拉來「假病人」:老人自稱一年免費住院9次

11月中旬,原本在太和東方醫院病房陪床的孫大爺和王芳(化名),意外成了「病友」。

孫大爺強調說自己沒有病,是在醫生建議下,衝著免費體檢才答應住院。「哥哥精神狀況不好怕他走丟,我就陪他一起住院。醫生說先給我哥辦住院,晚兩天就給我辦住院。」

三十多歲的王芳稱,她來醫院照顧住院的母親,在醫生建議下,自己也住上了院。「醫生說我太年輕,不夠住院條件,就給我病歷上寫了高血壓、腰疼、腰間盤突出。」

王大爺則是這裡的「常客」。看起來身體硬朗的他,在中介的安排下,今年已經第三次在東方醫院住院。相同的是,他們不會得到真正的「治療」,即使住上十來天,也只需繳納兩百元甚至免費。

這種現象在太和縣並不少見。新京報記者調查發現,當地至少3家醫院存在招攬無病或輕症人員免費住院的情況。為此,醫院開出「管吃管住、免費體檢」的條件。

長期關注醫保亂象的公益人士吳淮軍告訴記者,這些醫院抓住了老年人希望得到免費體檢、保養身體的心理,「這些人一旦登記住院,就成了醫院套取醫保基金的工具。」

太和縣第五人民醫院北區的超大病房。 新京報記者 韓福濤攝

11月12日,新京報記者又在太和縣第五人民醫院遇到了前來住院的王大爺,而3天前,他剛從東方醫院出院。「和美醫院住了兩次,東方醫院住三次,公安醫院(太和縣第五人民醫院)住四次。今年總共住九次了,差不多住了三個月,哪家醫院不花錢就去哪家。」王大爺對自己的「住院」經歷並不避諱。

同樣在第五人民醫院「住院」的一名老人直言,自己為了打發時間才來住院,「在家沒事幹,幾個月來一回醫院,散散心。」

家住太和縣舊縣鎮的張先生告訴記者,年初他曾在第五人民醫院看病,「病房裡住滿了人,隔一陣子換一批,有時候一個村的老人、小孩一起來,都是假治病,保養幾天就走了。」

11月13日,太和縣第五人民醫院病房裡,幾名「病人」聚在一起打撲克。 新京報記者 韓福濤攝

醫生現場造病歷:健康人成「腦梗」

新京報記者調查發現,為了拉人住院,醫院的醫護人員會主動「亮起綠燈」。

11月7日,新京報記者以家屬身份陪同一名當地老人前往太和東方醫院。導診臺前,老人告訴護士自己身體並無不適,聽說這裡可以「免費住院」,希望能夠留下住院。

護士並沒有對此感到詫異。「能住一個多星期,掛水保養,全身檢查,管吃管住。五保戶全免,普通新農合交200元就行。」

接著一名護士帶記者和老人去門診找醫生。「讓醫生看看有沒有啥大病,有大病的醫院不收。」三樓的一間門診室內,醫生給老人量了血壓,簡單詢問健康狀況後,就表示可以辦理住院。

辦理住院手續時,醫生現場為老人「編」了一個病歷,「給你定個腦梗,這樣你就能免費做腦CT檢查,有人問你,你就說你頭蒙、胃酸、乾嘔。」

護士引路、醫生「看病」。不到半天時間,這位健康的老人就順利住院,成為一名「腦梗患者」。其間,醫院護士甚至還發出邀請。「你在村裡發動發動,看你能不能發動三五個人,如果他們願意跟你來住院,可以給你二三百元。」

在太和普濟中醫院,新京報記者也見證了同樣的情況。11月14日,做了簡單檢查後,該院的接診醫生認為老人身體情況不錯,然後交待另一名醫生為老人辦理住院。

他隨口給老人定下幾個病症。「一個是眩暈症,但他不太符合眩暈症的指徵,按眩暈症收,或者按腦供血不足、頸椎病收。」

太和普濟中醫院的醫生給一名胃痛老人辦理住院時,勸說老人將病情登記成腰痛病。 新京報記者 韓福濤攝

11月12日,新京報記者在太和東方醫院陪一名「病人」辦出院手續。結算單顯示,這名「病人」住院期間一共花費1817.32元,其中醫保報銷1318.83元,個人需支付498.49元。由於入院時一次性繳納500元押金,辦理出院手續時醫院返還了300元,住院6天實際花費200元。

採訪中,多位「病人」告訴新京報記者,他們被拉到醫院住院後,除了常規檢查和日常住院,並不會按照病歷治療,但是出院的結算清單上,會有一些「虛構項目」。

新京報記者從一位「假病人」處獲取的一份出院記錄顯示,醫生將患者診斷為腰間盤突出,在診療經過一欄,記錄了醫生曾採用推拿治療、穴位貼敷治療,溫針灸治療和穴位放血治療等治療方法,實際住院的這名當地居民表示,住院期間並未得到這樣的治療。

太和縣醫療行業人士趙凱(化名)向新京報記者透露,對於這種住院病人,「醫院會假戲真做,有一套完整的病歷和單據,查也查不出毛病。」他們在醫院住一次院,需要從醫保支付幾千塊錢,而醫院的治療成本很低,「就給病人輸點維生素,一瓶水十來塊錢,正常人也可以輸。」

太和東方醫院的醫生查房時,叮囑「病人」最近有檢查少外出。 新京報記者 韓福濤攝

中介的「老人生意」:專車接送吃回扣,冒名也能安排住院

在「免費住院」的風氣下,當地衍生出一種專門「搜羅老人」的中介。

當地一名醫療行業人士告訴記者,中介每往醫院送一名老人住院,可以從醫院拿到幾百元的好處費。「只要想住院,給中介打電話,他們專車接送。」

11月14日,在太和普濟中醫院,新京報記者目睹了一名女醫生和中介語音通話的過程:中介「老陳」前一晚給醫院送來一名五保戶住院,但該院住院病人中五保戶、低保戶的比例已經達到30%,不能再為五保戶辦理住院。「最近別送五保戶低保戶了,超標了,儘量送新農合。」醫生叮囑老陳說。

老陳的「業務」,就是搜羅願意住院的老年人送往醫院。新京報記者從多名住院「病人」處了解到,老陳合作的醫院除了當地的民營醫院,還有太和縣第五人民醫院。

在向記者介紹自己的業務時,老陳聲稱,可以安排老人冒用別人的貧困戶身份住院。「普通新農合需花幾百元,如果能借到五保本、低保本,那就一分錢不用花。」

為了驗證老陳的說法,第二天,一名當地居民帶著借來的貧困戶身份證與老陳取得聯繫。之後,老陳將他送到太和縣第五人民醫院,如其所說,直到出院,這位冒名的居民也沒有被「發現」。

中介「宮主任」還把業務擴展到了外地人身上。 「外地人也可以借用本地人的身份證住院。現在醫保局查得嚴,只有通過我們內部人士可以弄。」

11月12日,在「宮主任「的幫助下,一名外地人拿著一張本地身份證,也在太和縣第五人民醫院順利住院。

公益人士吳淮軍也表示,實際過程中,「病人」並不關心花費,直至出院都不知道其住院的花費情況。這意味著,醫院承擔了一部分原本應由個人支付的費用,「但醫院不可能虧本,必會從醫保基金或其他途徑把錢賺回來。」

11月15日,兩名老人從太和縣第五人民醫院出院後,中介開車到醫院接回。 新京報記者 韓福濤攝

不可觸碰「騙保紅線」:多家醫院曾涉案被查

上海交大社會醫療機構研究所副所長郭驚濤對太和醫療行業現狀有所了解,他稱,太和的醫療資源相比於周邊地區略豐富一些,「縣裡僅三甲醫院就有兩家,這兩家大醫院吸引了多數病人,其他醫院的生存空間受到擠壓,一些醫院就鋌而走險,觸碰騙保紅線。」

事實上,這類「免費住院」的套路近幾年時有發生,還有地方政府出臺文件禁止醫院的「騙保」行為。

公開報導顯示,2018年1月,安徽合肥某公立醫院被曝存在代病人刷社保卡、掛床住院等涉嫌騙取醫保基金的問題,聯合調查組經過調查認定:這是一起發生在民生領域性質較為嚴重、社會負面影響較大的違法違規事件。醫院多名責任人員被問責。

為保障醫保基金安全,2018年4月,安徽省出臺了《安徽省基本醫療保險監督管理暫行辦法》。其中規定協議醫療機構及其人員為參保人員提供基本醫療保險醫療服務,應當核驗基本醫療保險憑證、身份證明,不得違反疾病診療常規、技術操作規程等,為參保人員提供過度或者無關的檢查、治療,不得採取虛假住院或者虛假治療等手段騙取基本醫療保險基金。

國家醫保局曾於2019年1月通報了8起欺詐騙取醫保基金典型案例,其中提到多起因誘導住院而被查處的騙保案例。通報中提到四川省達州市仁愛醫院,採取免收病人自付費用、車輛接送、出院贈送棉被和藥品等方式誘導病人住院,通過多記、虛記費用的方式騙取醫保基金9.03萬元。查實後該院醫保定點醫療機構資格被取消,醫院的《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也被吊銷。公安部門依法逮捕2人,取保候審1人。

對此,清華大學醫院管理研究院教授、就業與社會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楊燕綏認為,醫院住院零門檻,吸納輕病甚至無病人員住院,「既違反了醫院的運行規則,也違反了醫保制度,涉嫌騙保。」

在她看來,這是一些醫療機構在醫保制度還有待完善的當下,渾水摸魚。隨著醫保智能監控系統的引入,定點醫療機構協議管理以及行政監督的逐步完善,騙保現象將會大幅減少。

在衛生領域工作多年的陝西省山陽縣衛健局副局長徐毓才分析稱,醫院涉嫌騙保的行為之所以會出現,與地方醫療機構床位擴張過度有關。「近幾年隨著全國開展醫保飛行檢查,打擊濫用醫保基金力度加大,這種現象已經得到有效遏制,如果有醫療機構出現這種行為,肯定是死路一條。」

新京報記者 韓福濤 編輯 李明 校對 吳興發

相關焦點

  • 安徽太和多家醫院涉嫌騙保:刑拘8人,一醫院院長被紀委留置調查
    12月14日,新京報獨家發布了《安徽太和多家醫院疑騙保:沒病變「腦梗」,有人一年免費住院9次》的報導,報導指出在安徽省太和縣,多家醫院以「免費」套路拉攏無病或輕症老人住院,涉嫌套取醫保基金。報導發出後的當天下午,安徽省太和縣成立了多部門組成的聯合調查組,安徽省醫保局與省衛健委組成聯合檢查督導組赴太和縣,全程跟蹤督導太和縣迅速徹底查清違規事實。
  • ——安徽太和多家醫院涉嫌騙保輿情
    不久前,《新京報》對安徽太和縣多家醫院醫保資金的調查,揭開了當地以「免費」套路拉攏無病或輕症老人住院、病歷造假等手段套取醫保基金的面紗。其中,「醫院騙保」「沒病住院」「病歷造假」等詞彙迅速引起熱議,各級監管部門出擊之快,令公眾期待值大大提高。
  • 安徽太和騙保實地調查:利用五保戶貧困戶優惠政策的騙保生態圈
    12月14日,在新京報的報導中,利用「管吃管住、免費體檢、車接車送」套路,拉無病或輕症老人住院的消息讓全國醫保系統人士感到意外。在國家醫保局集中打擊騙保的幾年後,「像太和這樣明目張胆地拉人頭住院的情況,實屬罕見。」廣西某地市醫保局官員感嘆。
  • 定製假病歷、免費住院9次,騙保是在碰紅線
    「量身定做」假病歷,沒病秒變「腦梗」;有老人一年來來去去,免費住院9次;中介每送一名老人住院,可以拿到幾百元好處費;不僅本地人可以假住院,外地人也可以借用本地人的身份證住院。近日,有媒體報導了安徽太和縣多家醫院現騙保亂象。
  • 沒病變「腦梗」,有病不能治……起底醫院的騙保套路
    可讓人沒想到的是,近年來,越來越多的醫院開始鑽起了醫保的「空子」,各種騙保、套保的事件層出不窮。圖片來源:新京報診斷是假的,病人是演的,沒病的被寫成「腦梗」,真正有病的反而得不到治療...在這些看似荒誕的現象背後,不僅是國家醫保資金的大量流失,同時還可能會導致有些真正急需治療的患者反而無法得到治療。
  • 太和多家醫院騙保疑案需要法律交待
    近日,記者調查發現,在安徽省太和縣,多家醫院利用這種「免費」套路拉攏無病或輕症老人住院,涉嫌套取醫保基金。中介專車搜羅老人送往醫院,醫生「量身定做」假病歷。一位住院老人直言,自己一年在3家醫院免費住院9次,「在家無聊才來住院,像遊玩一樣。」
  • 「太和事件」背後的醫院騙保往事:十年544份判決
    「太和事件」背後的醫院騙保往事 本報記者崔笑天北京報導一篇騙保報導,引發了全國醫院的排查風暴。12月14日,新京報報導了安徽太和多家醫院疑似騙保,利用「管吃管住、免費體檢」套路拉攏無病或輕症老人住院,並點名了一家公立醫院——太和縣第五人民醫院,與太和普濟中醫院、太和東方醫院、太和和美醫院三家民營醫院。這迅速引起了有關部門的重視。
  • 多家醫院涉嫌騙保 公安機關已刑拘8人
    近日,安徽太和被曝多家醫院以"免費"的套路拉攏無病或輕症老人住院,涉嫌套取醫保基金。 截止19號,太和縣公安機關已刑拘8人,太和縣第五人民醫院院長已被紀監委調查並採取留置措施。
  • 小小留置針一年「創收」500萬!多家醫院涉嫌騙保,手法隱秘且「專業」
    近日,安徽省太和縣多家醫院涉嫌騙保問題引發關注。 據媒體報導,安徽省太和縣多家醫院利用「免費」套路,拉攏無病老人住院,涉嫌套取醫保基金。12月20日,安徽省太和縣縣委宣傳部部長表示,上述情況基本屬實。截至12月19日,太和縣公安機關已刑事拘留8人,太和縣第五人民醫院院長已被紀委監委審查調查並採取留置措施。
  • 這家醫院攤上大事了!幾位醫生自己舉報醫院瘋狂騙保!
    近日,多家媒體報導廊坊市中醫醫院多名醫生舉報自己醫院瘋狂騙保。 據該院醫生向媒體舉報稱,有人隔三差五拿著六七張離休醫保卡過來開單刷藥。由於離休醫保無上限,經常是一次開出10多萬元的器官移植等藥品,堂而皇之的用三輪車拉走,然後轉手低價賣出,從中牟取暴利。
  • 4家醫院涉嫌集中騙保,國家醫保局最新表態!|四川|飛行員|太和|騙保...
    國家醫保局派出工作組督辦安徽太和縣多家醫院騙保問題】12月15日,針對安徽太和多家醫院騙取醫保事件,國家醫療保障局基金監管司負責人表示,已第一時間派出工作組,赴安徽省太和縣進行現場督辦。同時,在全國範圍內部署開展欺詐騙保行為集中專項整治工作,強化基金監管高壓態勢。【詳情點擊】(人民日報)
  • 醫院「騙保」浮出水面,專家:這還不是全部
    醫院"騙保"浮出水面,專家:這還不是全部如今距離2020年已經只有10多天的時間了,筆者相信還有很多的農民朋友可能還沒有交,想要交的朋友可要抓緊了,因為真的快要截止了,這就意味著如果明年出現了什麼意外,明年就沒有相應的保障了。筆者也知道很多農民朋友選擇不再繳納,就是因為心裡有個疑問,就是醫保咋就越繳越高?
  • 合肥49歲女子一年6次腦梗 竟是心臟有個「小洞」
    突然暈倒在地,失語、無法動彈……一年時間,韋女士6次腦梗。日前,在安醫大四附院,韋女士終於找到腦梗的「罪魁禍首」——先天性卵圓孔未閉。4月14日,該院成功為她進行卵圓孔未閉封堵術。韋女士也成為安徽首例因卵圓孔未閉引發多次腦梗,並成功接受介入手術治療的患者。
  • 黑龍江曝光16起欺詐騙保典型案例
    今年以來,黑龍江省各級醫療保障部門持續加大打擊力度,依法依規查處案件,形成打擊欺詐騙保高壓態勢。17日,我省醫療保障局曝光欺詐騙保典型案例。全省醫保部門共解除醫保協議102家,暫停醫保380家,移交司法機關9家,拒付醫保基金3239家,行政罰款51家,約談413家,限期整改714家,通報批評1057家,其他違規行為130家,追回醫保基金12296.25萬元。
  • 醫院僱沒病老人住院騙取醫保:免費吃午餐 在病房喝酒打牌
    醫生:拿這個到對面辦住院去。而另一位老人的診斷過程,就更加奇怪了。前臺工作人員:喂,院長。方姨介紹來的,她已經住四次了,但是在咱們這沒住過,行嗎?你還記得上次是什麼病入的嗎?病人:上次住的好像是內科。前臺工作人員:什麼?病人:內科?前臺工作人員:她說是內科什麼病,還記得嗎?
  • 女子心臟有「小洞」一年六次腦梗 醫生30 分鐘手術堵住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突然暈倒在地,失語、無法動彈…… 一年內,家住合肥的韋女士連續經歷6 次腦梗。日前,在安醫大四附院,韋女士終於找到導致腦梗的「罪魁禍首」——先天性卵圓孔未閉。記者從該院獲悉,4月14日醫院成功為韋女士進行卵圓孔未閉封堵術。
  • 39歲男子,一年三次腦梗,最終搶救無效離世,醫生:4件事害的|腦梗|...
    ,每年新增患病人數大概200萬,已成為危害國人身體健康的一大「殺手」,特別是一些中老年人更容易患上腦梗,有些腦梗患者,每年都會犯腦梗,一年中發作個兩三次。這天小張突然感覺頭部眩暈,手腳麻木,妻子趕緊打了120,醫生說是輕微腦梗塞,主要受小張20年煙齡影響,以後要多運動,控制血脂,避免復發。這是第一次腦梗。後來,小張再次因為抽菸進了急救室,這次出來後,醫生特地叮囑家屬:如果想多活幾年,就立即戒菸。這是第二次腦梗。
  • 我省16家醫院、藥店被曝光!因為幹了這事...
    全省醫保部門共解除醫保協議102家,暫停醫保380家,移交司法機關9家,拒付醫保基金3239家,行政罰款51家,約談413家,限期整改714家,通報批評1057家,其他違規行為130家,追回醫保基金12296.25萬元。
  • 曝光:黑龍江這16家醫院、藥店被查處!
    曝光:黑龍江這16家醫院、藥店被查處!) 2020年以來,黑龍江省各級醫療保障部門持續加大打擊力度,依法依規查處案件,形成打擊欺詐騙保高壓態勢。
  • 「在太和」送福利啦!說出你心目中的太和美食,獲得免費觀影券!
    2張獲得贊數最多的美食店  將獲得《太和美食》欄目組免費拍攝機會這樣一碗口味好,速度快,又營養的牛肉拉麵,一定是你的午飯好選擇!2張獲得贊數最多的美食店  將獲得《太和美食》欄目組免費拍攝機會備註:1.活動時間:即日起到5月8日00:00(點讚截止)2.中獎名單於5月9日在 「在太和」微信公眾平臺上公布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