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劃先行,項目為王,加強交流!德慶將這樣參與大灣區建設

2021-01-07 澎湃新聞
規劃先行,項目為王,加強交流!德慶將這樣參與大灣區建設

2019-04-22 21:4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過去一年,

德慶縣全力深化「三個年」工作,

大力推進鄉村振興,

積極發展全域旅遊,

成效顯著,成績喜人,

為肇慶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作出了德慶貢獻。

接下來,

德慶將如何打好「灣區牌」,

助推肇慶發展?

我們一起來關注一下吧~

全方位參與大灣區建設 全面推動德慶經濟高質量發展

一一訪德慶縣委書記陳元

德慶縣委書記陳元

「德慶被納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戰略,這是德慶千載難逢的重大歷史性發展機遇,也是決定德慶未來命運的關鍵因素,德慶將搶抓這次歷史機遇,以更高站位、更大格局、更積極的作為,全方位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全力以赴推動德慶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

▲ 陳劍彪 攝

如何搶抓歷史機遇,

全方位參與大灣區建設,

全面推動德慶經濟高質量發展,

德慶縣委縣政府早已

「下好先手棋,打好準備仗」。

注重規劃先行

「我們要牢固樹立灣區意識,找準德慶在大灣區的發展定位,以更加開放的思維全方位參與大灣區建設,以思想為先導引領推動德慶全領域發展。」

陳元強調

德慶將注重規劃先行,全方位對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規劃,緊密圍繞《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以及省、市系列配套文件,加快出臺《德慶縣貫徹落實〈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實施意見》《德慶縣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項目儲備庫》等政策文件,搭建德慶全方位參與大灣區建設的「四梁八柱」。

▲ 圖源 德慶縣廣播電視臺

堅持項目為王

「堅持項目為王,根據德慶實際及港澳特色,全面梳理、選準選好參與大灣區建設項目,強化全方位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項目載體。」

在未來的發展中,德慶還將主動對接大灣區產業體系,積極參與大灣區產業分工,全面承接大灣區核心城市產業鏈延伸和產業溢出,重點推動粵港澳大灣區肇慶(德慶)南藥健康產業基地、粵港澳大灣區裝配式建築產業基地建設,將其打造成德慶全方位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重大產業平臺。

▲圖源 德慶縣廣播電視臺

粵港澳大灣區肇慶(德慶)南藥健康產業基地,要重點抓好德慶南藥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省部共建國家級南藥批發市場、中國南藥大數據中心、南藥康養小鎮等項目建設,力爭打造成為大灣區、乃至國際南藥集散中心和南藥研發中心。

▲圖源 德慶西江潮

同時,德慶也將主動對接

粵港澳大灣區交通基礎設施網絡:

★ 全力配合汕湛高速公路德慶段年內建成通車。

★ 加快謀劃柳廣鐵路、德羅高速公路、國道G321線德慶縣城過境一級公路改建工程等重大交通基礎設施。

★ 持續提升西江黃金水道航運能力,縮短與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區的時空距離,為全方位參與大灣區建設提供基礎設施保障。

▲汕湛高速公路德慶段

推進交流合作

作為嶺南古郡,

德慶擁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

也有良好的自然生態。

充分發揮德慶特有的歷史文化、自然生態優勢,深化龍母文化、儒家文化等優秀傳統文化與港澳地區的交流合作也是德慶全方位參與大灣區建設的舉措之一。

接下來,德慶將:

★ 積極推進民生領域及傳統文化交流合作。

★ 盤活盤龍峽生態旅遊景區,打造成為灣區重要的生態旅遊目的地。

★ 深化「數字政府」綜合改革。

★ 紮實推進全國縣級文明城市創建,努力把德慶打造成為「最乾淨、最健康、最文明、最平安」地區之一。

★ 加快建設宜居宜業宜遊的粵港澳大灣區名縣。

▲圖源 德慶縣委辦

德慶將上下一心,步調一致,

舉全縣之力全方位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全面推動德慶高質量發展,

為肇慶加快建設粵港澳大灣區

連接大西南樞紐門戶城市

作出德慶擔當和貢獻,

以優異成績慶祝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

資料來源 西江日報(記者 蘇燕君 特約記者 張水木) 德慶發布

編輯 林雪瑩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深圳發布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深圳指引
    《指引》提綱挈領、圖文並茂地展示了《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發展規劃綱要》的主體內容,並從國家戰略、核心引擎、社會參與三個層面,對粵港澳大灣區現階段的空間布局、重大項目、重點領域,以及深圳提供的政策支持等基本情況作了詳細介紹,以引導社會各界更好地了解、支持、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深圳作為粵港澳大灣區四個中心城市之一,也是粵港澳大灣區的核心引擎。
  • 松山湖這個湖心島 將打造成粵港澳大灣區科技交流新地標
    記者今(15)日從松山湖高新區獲悉,在松山湖科技交流平臺項目城市設計與建築概念方案設計國際競賽中,由跡·建築事務所(TAO)提交的設計方案獲得競賽第一名,其近期公布的項目建設效果圖顯示,整體將根據松山湖南部湖心島的場地地形及自然植被特徵,劃分出四個區域巧妙布局會議中心、金融交流中心、音樂廳和湖畔酒店等不同功能的建築群。
  • 深化與大灣區核心城市全面合作!「十四五」順德將打造廣佛全域同城...
    未來五年,順德將緊抓「雙區驅動」機遇,積極參與構建區域協調發展新格局。建議稿提出,順德將搶抓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和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重大機遇,深化與大灣區核心城市全面合作,建設順德粵港澳協同發展合作區,密切國際經貿聯繫,將順德打造成為大灣區對外開放合作新前沿和「一核一帶一區」高質量發展新高地。
  • 廣州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區域發展核心引擎,六大關鍵詞來了
    從去年年初,廣東省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以2020年1號文出臺《廣州人工智慧與數字經濟試驗區建設總體方案》,到8月《中新廣州知識城總體發展規劃》獲國務院批覆,並由省政府印發實施,再到9月廣州出臺貫徹落實金融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行動方案66條措施……在加強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政策頂層設計方面,廣州可謂大動作連連。
  • 深圳「十四五」規劃建議出爐!不愧「先行示範」
    不僅如此,建議稿中「率先」「第一」出現的頻率非常高,可以看出深圳將「先行示範」的要求貫穿十四五乃至今後一個時期的發展戰略規劃中,這是一種自我加壓的勇氣,同時也是基於自身水平和能力的一種自信。經濟總量和居民人均收入大幅躍升,建成現代化經濟體系;粵港澳大灣區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先行啟動區全面建成,基礎研究和原始創新能力大幅提升,創新能級躍居世界城市前列;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引擎和資源配置功能顯著增強,國際交流更加廣泛,成為全球重要的創新中心、金融中心、商貿中心、文化中心,躋身全球先進城市行列;建成高水平公共服務體系,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以先行示範標準完成國家碳排放達峰行動任務,天更藍地更綠水更清,
  • 踩油門、加速度――香港駛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快車道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推出已約十個月,香港逐步駛入大灣區建設的快車道,越來越多同譚中皓一樣的香港居民也搭上了發展的快車,在這條坦途上越走越快、越走越好。多措並舉參與大灣區建設規劃綱要賦予香港新的歷史使命,確立香港是大灣區的核心城市之一,使其成為區域發展的核心引擎,繼續發揮比較優勢做優做強,增強對周邊區域發展的輻射帶動作用。
  • 第三屆粵港澳大灣區設計師峰會,首次打破規劃、建築、景觀、室內及...
    站在深圳特區40周年這個歷史關鍵節點,「2020第三屆粵港澳大灣區設計師峰會」暨「設計100」系列活動首首次打破規劃、建築、景觀、室內及工程師的邊界,匯集粵港澳大灣區三地乃至全國各地設計領域建築、景觀、室內等行業領軍人物、優秀設計師代表,通過舉辦一系列高規格、高品質的主題展覽、名家論壇、頒獎典禮、學術交流及紀錄片獻禮活動,加強空間設計互融互通,推進粵港澳大灣區設計界的交流與合作,以「大設計」助推「大產業
  • 深圳支持光明科學城建設 加速建設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
    去年8月,中央支持深圳建設先行示範區的意見中,明確提出要以深圳為主陣地建設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近期,科技部、發展改革委等國家五部委聯合印發的《加強「從0到1」基礎研究工作方案》中,首次正式提出「深圳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從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到深圳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國務院對大灣區尤其是深圳的高看一眼和厚愛三分。
  • ...灣區城際鐵路建設規劃珠西以江門站等為主 布局「三主四輔」樞紐
    江門日報訊 (記者/畢松傑) 國家發改委官方網站日前發布關於粵港澳大灣區城際鐵路建設規劃的批覆,同意在粵港澳大灣區有序實施一批城際鐵路項目,要求構建大灣區主要城市間
  • 新規劃!珠西物流樞紐中心產業新城、鶴山公園北片區等項目將這樣...
    新規劃!珠西物流樞紐中心產業新城、鶴山公園北片區等項目將這樣建設!其中,《珠西物流樞紐中心產業新城總體發展規劃》規劃定位為「一帶一路」國際物流樞紐重要節點,國家物流產業新城融合發展新標杆,面向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的核心物流基地,生態、宜居、宜業城市級副中心,分為珠西國際陸港、粵港澳城市配送中心、珠西國際物聯服務中心等9個功能區。
  • 民航局:到2025年基本建成粵港澳大灣區世界級機場群
    為貫徹落實《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近日,《民航局關於支持粵港澳大灣區民航協同發展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印發,提出以打造更高質量、更加協調、更可持續、更具國際競爭力的世界級機場群為目標,以構建統籌有力、競爭有序、共建共享、深度融合的民航協同發展新格局為保障,著力推進改革創新,不斷深化互利合作
  • 科大訊飛翻譯系統變身「隨身翻譯官」 助力粵港澳大灣區一體化交流...
    來源標題:科大訊飛翻譯系統變身「隨身翻譯官」 助力粵港澳大灣區一體化交流建設 今年,是深圳特區成立40周年,也是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全面鋪開、縱深推進的關鍵之年。
  • 這個決定對大灣區建設意義深遠(香江觀察)
    粵港澳大灣區是一片充滿希望的熱土。它總面積5.6萬平方公裡,人口約7000萬,經濟總量達10萬億元,是中國開放程度最高、經濟活力最強的區域之一。「一個主權國家下的兩種制度、三個法系、三個關稅區和三種貨幣」,是粵港澳大灣區的獨特之處,也是其機遇所在。
  • 南京審計大學粵港澳大灣區審計研究院落地珠海
    他表示,成立粵港澳大灣區審計研究院,既是圍繞審計、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進行校地共建的有益探索,也是以審計為特色和品牌的南京審計大學積極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服務國家審計事業發展的努力作為。他指出,南京審計大學與廣東省審計廳、珠海市人民政府有著共同的合作基礎、強烈的合作需求和美好的合作願景,力爭將研究院打造成一流的審計科學研究基地、審計技術創新基地、審計學術交流基地和審計人才培訓基地。
  • 2019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方向定了!發展規劃明年初正式出臺
    這意味著:中央對全國的區域協調劃了重點:京津冀、粵港澳、上海大都市圈,國家重大區域戰略融合發展這樣搞: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為「牛鼻子」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推動河北雄安新區和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設,探索超大城市、特大城市等人口經濟密集地區有序疏解功能、有效治理「大城市病」的優化開發模式。
  • 大灣區又一大規劃好消息來了
    《規劃》設置11個專欄36個項目,通過實施大灣區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工程,開展青少年交流重點項目、重點藝術交流活動,建設公共文化服務設施重點項目、文化產業園區和展會項目、文化協同發展平臺,開發特色旅遊產品、特色旅遊項目,推進濱海旅遊重點建設項目,完善旅遊資源推介平臺,深化旅遊人才培養等,推動大灣區在「十四五」期間構建和完善新時代藝術創作體系、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利用體系、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
  • 粵港澳合作加快大灣區建設步伐
    日,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見證《深化粵港澳合作 推進大灣區建設框架協議》籤署以來,廣東舉全省之力推動各項工作,攜手港澳推動大灣區建設邁出堅實步伐。       而在粵港澳三地攜手努力下,大灣區生態文明建設不斷取得新突破,優質生活圈加快形成。珠江三角洲水資源配置工程建成後,將實現從西江向珠三角東部地區引水,解決廣州、深圳、東莞生活生產缺水問題,並為香港、番禺、順德等地提供應急備用水源。
  • 不斷傳來交通建設好消息的從化,如何跑出大灣區生態核心區加速度?
    特別是,高速路將加快廣清兩地互動,促進從化鰲頭鎮重點建立健全園區與周邊農村協同發展機制,推動明珠工業園功能配套有序集約,打造城鄉產業協同發展先行區。 交通網絡的完善去年以來,位於廣州北部的從化不斷傳出交通設施建設的好消息、新進展。
  • 河源市委書記丁紅都:河源爭當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的生態排頭兵
    ,在更高起點上推進「示範區」「排頭兵」和「兩個河源」建設、打造生態經濟發展新標杆,全力以赴支持深圳建設先行示範區,為廣東打造新發展格局戰略支點作出河源努力、河源貢獻。談起全力打造支持深圳建設先行示範區的戰略腹地規劃時,丁紅都打開了話匣子,「依託深圳大學灣區(河源)研究院等重大創新平臺建設,河源將規劃建設一批高新技術試驗地和成果轉化地,同時積極引進產業生態主導型企業,形成『深圳總部+河源基地』『深圳研發+河源生產』產業協作體系。
  • 海南將加快推動「田字型」高速鐵路規劃建設
    中新網海南新聞1月9日電(記者 洪堅鵬)記者9日從2020年海南省交通運輸工作會議上獲悉,海南將加快推動「田字型」高速鐵路規劃建設。  會議提出,2020年,海南省將穩步推進海口城際鐵路等項目,加快推動「田字型」高速鐵路規劃建設,繼續推進「四方五港」建設,著眼海澄文、大三亞區域做好機場、港口、高鐵、輕軌和高速公路融合發展;以率先實現5G全省覆蓋為突破口,強化政策和資源支持,積極探索與5G融合應用的信息技術,加快推進「智慧交通」建設,構建與自由貿易港相適應的現代化交通基礎設施體系,服務全面深化改革開放試驗區建設;立足全域旅遊發展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