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若雪瓊枝
期中考試一過,學校發來邀請信,誠邀各位家長到學校開一年一度的家長會。我的內心特別糾結,不知自己了孩子考試成績咋樣?下午孩子放學回家,我不動聲色的問孩子考試成績,孩子回復我的話讓我很安心。「考得還可以」!我細問孩子考試各課成績單,給我的總體感覺,考得不錯!
星期三下午2點30開家長會,我如約而至,老師在細述了每個孩子的優劣之後,開始發放學生考試試卷,當我看到孩子各課成績單時,瞬間被氣爆了肺,原來孩子給我虛報的都是假成績,一點都不真實!
後來在我的「嚴歷」逼問下,為什麼要對家長撒謊?孩子只好坦白說,害怕家長知道自己真實考試成績會不高興,甚至會挨罵挨打。
得知這一情況,我強忍怒氣對他說:你考多少就說多少,考的不好,你可以重頭學起,爭取下次考到好成績,你千不該萬不該虛報假成績,這樣做的結果,只能使我內心氣上加氣,知道嗎?孩子唯唯諾諾並表示下次不敢了,以後出現類似情況,一定如實匯報。
這樣過了一段時間,我的心情略顯平靜,每到周未我都要詢問孩子在學校作業完成情況,孩子給我的回覆我也很滿意:
「作業都完成了」,「這周老師沒批評我」,「本周我的表現都不錯,老師表揚了我!」
聽到孩子這些話,我的內心很安慰。
至到有一天我看到桌子上放著的一張空白的卷子,打電話詢問老師是怎麼回事,老師的回覆徹底顛覆了我的預想。
「你孩子不交作業」「你孩孑上課不認真聽講」「你孩子根本不好好學習,我們管不了!」
聽到老師這些話,我真想扯住孩子狠狠揍他一頓,再問一遍他:「為什麼一直要撒謊欺騙家長,這樣做的目地是什麼?以後還會不會再撒謊?
可是一直到暑假來臨,這樣的情況一直沒間斷過,說實在,每一次出現的情況,我都想嚎啕大哭一場。
其實,說到底造成孩子撒謊的原因還因為家長過於強勢,而且總是不斷的對孩子高要求,這樣孩孑的心理壓力很大,勢必要造成撒謊的可能,這對於孩子的成長是極為不利的,可能會適得其反。
孩子總是「撒謊」怎麼辦?用對這3招,讓熊孩子,秒變「實誠寶」
01
有人說愛「撒謊」的孩子情商和智商都高於常人,為什麼這樣說呢?請聽我慢慢道來。
愛撒謊的孩子他經常用慣有的方式通過「撒謊」博取他人對他的歡喜和認可,通過這種方式他可以暫時能獲得一種認知的安慰,他明白只要自己不說誰也分辯不了,撒謊他只為了暫時的安全意識,不被他人識破,久而久之,撒謊成了他慣有的生活態度和安全隱患,如果他不撒謊有可能得到的是不喜歡或者說是更多的鄙視和懲罰,只有撒謊或許會逃過一劫。
那事實果真如此嗎?
也許對許多父母來說,撒謊的孩子最可恨,但你有沒有想過,孩子為什麼總愛撒謊?是不是你教育上有缺失,還是主觀上有偏差?
在教育上工作了數年的我,己經對每個孩子情況了如指掌,孩子是怎麼樣的人,家長就是怎麼樣的人。
如果一個家長對孩子期望太高,過於強勢,勢必會造成教育的嚴重缺乏,孩子的天性是貪玩,不愛學習,家長一直強迫其學習,可能會造成孩子的厭煩情緒,強勢的家長好比一隻貓,孩子見了肯定有畏懼心理,如果家長經常性的訓斥甚至打罵孩子,為了達到不被罰不被罵的境地,久而久之孩子學會了撒謊,因為善意的撒謊,也許暫時能逃過一劫。
「老鼠怕貓」是孩子慣有的性格特徵,強勢的家長勢必會造成孩子的緊張情緒。
上面這個孩子也許是一個很優秀的孩子,以前乖巧懂事,性恪也好,成績很好,但最近二年,學習成績一落千丈,原因是家長一直揪住學生的學習成績體罰甚至打罵,這個學生之前有自信心的人,但面對家長一而再再二三的打罵和威嚴,漸漸的散失了學習的主動性和自覺性,開始厭煩學習,從而喪失了學習的自信心,不管是面對老師和家長的責問,習慣了用撒謊的方式掩蓋事實的真相。
為此,我還專門找孩子談話,孩子告訴我,家長一直時不時抱怨他學習成績差,每當此時他的內心倍受傷害,他喜歡被誇獎被鼓勵式的教育方式,可家長一直損他,這讓他喪失了自信,失去了學習的動力。
孩子還告訴我,其實每個孩子都渴望寬鬆式的教育方式,不要逼得過分緊張,讓人透不過氣來,打罵式的教育只能使人雪上加霜,起不到任何本質的作用,還不如用鼓勵式的教育要好得多。
孩子總愛「撒謊」怎麼辦?用對這3招,讓熊孩子秒變「實誠寶」
02孩子「愛撒謊」隱藏的本性,究竟是什麼的?作為家長的你,你到底知道多少呢?
對於這個問題,私下我和多人進行過交流。「撒謊」的本意是好的,他只是為了老師和家長高興,不生氣,從而使自己瞞天過海,逃過一劫。那麼這背後究意隱藏的哪些問題呢?
一、「自我欺騙」的思想特點使孩子導致對正確思維的缺失。
「自我欺騙」的思想特點使孩子導致對正確思維的缺失。
在《孩子是慣出來的》一書中,指出「撒謊」的孩子是這樣講的:
他們的本意只是站在自己的立場看問題,發現問題,說什麼樣的話,別人聽了高興,自己還不挨罵,通常他認為「讓別人高興,讓別人接納和認可」。
就如前面講到的那個「愛撒謊」的孩子,他只是因為害怕挨罵或者挨揍,想博取他人的同情和喜歡,並沒有意識到他這樣的做法只能瞞過一時,並不可取,在他看來,只要家長和老師滿意,高興就可以了,沒有什麼是不對的。
其二,受家庭教育的影響
每一個孩子的背後必定有一個有影響力的家長。在《好孩子的行為習慣》一書中是這樣說的:
許多孩子的行為養成習慣都來自對於大人的模仿,有什麼樣的孩子就有什麼樣的家長,孩子的一切行為習慣都來自於家長,家長的行為很重要,家庭氛圍也很重要。
孩子在成長階段,對於是非判斷能力有明顯的誤差,他們的認知上的失誤還在成長階段,需要一個過程,當他身邊的人,或者說是最親近的人一旦犯錯,而作為孩子的他卻不知道大人犯錯的,他們也有可能去模仿大人的行為。
孩子總愛「撒謊」怎麼辦?用對這3招,讓熊孩子秒變「實誠寶」
其三,父母要求太高,管得嚴,孩子在過於嚴教的家庭裡透不過氣來
著名心理學家曾說過這樣一句話:
沒有一個孩子撒謊的本質和家長有關的,他的背後通常都站著一個高標準,高要求,高自律的父母。
高標準高要求的父母對孩子要求無議是嚴格的,他們自己犯錯,卻不容允了孩孑犯同樣的錯誤,孩子在這樣的父母面前無法表露自己最真實的想法,甚至在這樣嚴恪的父母面前學會了善意的撒謊,他發現這樣一種方式還能緩和一下緊張的情緒,久而久之,也成了習慣。
其四,「撒謊」雖然不可取,也是對父母無奈的一種抗議
為了博取他人的原諒和寬恕,孩子往往會撒謊,孩子出現這一狀況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孩子在高要求,高標準的父母面前,無法做到合格和圓滿,也無法得到父母及周圍人的關注,有些孩子只好用這種欺騙的方式對父母做一次無聲的抗議,以圖足夠的安全感。
孩子總愛「撒謊」怎麼辦?用對這3招,熊孩子秒變「實誠寶」
03孩子「撒謊」無法醫治?用對方法,才能徹底「根治」
第一,從主觀上引導孩子建立「言出必行」的道德意識。
所謂「言出必行」就是培養孩子「誠信」的道德觀念,說到做到,讓孩子擁有自尊意識,不騙人,不撒謊, 懂得珍惜與他人之間的關係,維護自己的權益,尊重自己的言行,帶給他人一系列的影響。
1.幫孩子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明確「撒謊」和「誠實」的本質。
父母一定要以身作則告訴孩子「撒謊」和「誠實」的區別,和他們之間帶來的一系列的後果。「誠實」是一個被人喜歡和接納的道德觀念,比如你說話算話,有什麼說什麼,你說了不好聽的話和別人在交往的過程中發生的不愉快的場景,不誇大其詞,而是如實道來,還原本來面貌。而「撒謊」給人帶來的最大危害就是不真實,欺瞞真相,這種形為帶來的後果是嚴重的,不切實際的,還有可能被誤判,是要承擔後果的。也許你聽過《狼的故事》吧?這本故事裡講述的道理是,熊孩子因為太愛說謊最終被狼吃掉的下場,讀來可悲可嘆。
2.給孩子灌輸「誠實」背後的人格規範
「言出必行」是每個人潛在的內在素質,並且一定要告訴自己的孩子,不管和什麼人交流都應該做到守信,今天我說了什麼話就應該對所說的話負責任,說到並且做到。和小朋友玩的時候,如果你不小心撞傷了,說了要陪他到醫院,就應該言出必行。
3.父母要以身作則,首先做到「不撒謊」
當你的孩子看到了一個很好的玩具向你提要求買的時候,你不可以用欺騙的口吻對孩子說:「等你這次成績上去了,爸爸一定給你買」,等過一段時間你卻忘了,孩子一旦被父母欺騙,從而也無形中學會了撒謊。
孩子總是「撒謊」怎麼辦?用對方法,熊孩子秒變「實誠寶」
第二,給孩子一個舒適的家庭環境,從日常行為上引導孩子樹立良好的人生觀
很多孩子在各個方面存在的缺點和錯誤,主要的因素在於他們站在了成人的不正確的「垃圾」觀念裡,這些垃圾無意識地汙染了原本孩子純淨的思維天空。
可見一個人的成長環境對孩子的養成習慣是非常有必要的。
在《孩子為什麼說謊》一書裡折射出的人性觀念是:
大人愛說謊,孩子必說謊,有一句很典型的金句是:有其父必有其子,還有一句是,有其母必有其女,它所論述的道理是一樣的,如果把孩子比喻成一瓶沒有汙染過的純淨水,那麼他的內心世界肯定是淨潔的,周圍的人從來不撒謊,孩子怎麼會成為「撒謊」者?
想必大家都聽過大人們講的《狼來了》的故事,裡面的情節令人扎心,悲劇原因都是說謊造成的,如果放羊的孩子之前改掉說謊的惡習,那麼悲劇就不會在他身上重演。
如果當初孩子的母親能教給孩子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創造好良好的學習環境,孩子也不會染上愛說謊的惡習,也最歸不會被狼吃掉,造成無可挽回的損失。所以作為為人父母,一定要淨化孩子周圍的環境,當孩子的認知出現問題的時候,我們一定要了解溝通,和孩子一同面對,以防「亡羊補牢」為時不晚。
孩子總愛「撒謊」怎麼辦?用對這3招,讓熊孩子秒變「實誠寶」
第三,傾聽孩子真實心理需求,從內心深處幫助孩子走出「愛說謊」的心理誤區
資深心理專家指出:
孩子出現的心理問題通常是在向父母訴說什麼,是渴望父母能切身體會自己的某些需求或者說是感受,如果父母真能體會,那麼改變的不僅是孩子,還有父母,由此,父母和孩子的關係也會進一步升華。
當孩子經常說謊,身為父母的我們,首先檢討的是自己,自己是不是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出現了偏差?也許是對孩子要求太高了?也許是對孩子管理過於嚴格,也許是自己自身就存在嚴重的心理問題。使孩子在高壓下患上了「撒謊」的毛病,也許是孩子的心理需求我們忽視了,等等一系列的問題。
父母對於孩子教育的不得當,孩孑行為出現異常,這是我們每個父母必須要重視的。
因此,作為為人父母的我們適時傾聽孩子的訴求,在有限的能力範圍內,積極有效的滿足孩子的正當需求,關注孩子的日常行為,在物質上精神上,儘可能給予孩子愛和支持,讓孩子無時無刻感受到來自家庭的關愛,而不是訓斥和打罵。
第四,愛是一切可以被升華的力量,愛可以使孩子健康成長的動力
在《愛和自由》這本書裡折射的觀念是:
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不要說是應當,而是切實的站在孩子的角度,給予愛和自由。
孩子在心理認識上出了問題,更多的是沒有得到父母足夠的愛和關懷,這個時候,我們應該及時地和孩子溝通,而不是一味的打罵和斥責。那樣只能造成孩子錯覺,父母不愛自己了,為了引起父母關注,經常利用「撒謊」掩飾自己的錯誤,更多的是希望得到父母的愛。
04
綜上所述,孩子「撒謊」背後的秘密是我們忽略的問題,而作為為人父母的我們出現這一問題,應當及時反省和自責,及時作出調整,積極和孩子溝通,然後耐心傾聽孩子心理需求,孩子在精神上給予了一定的支持和關愛,那麼「撒謊」的毛病也就不治而愈,自然也就不會在「撒謊」了。
本人若雪瓊枝,關注教育多年,對孩子教育理念有切身的感受,如果你的孩子有問題,記得留言關注,希望我們共同成長末來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