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孩子總會不自覺撒謊,應該怎麼辦呢?

2021-01-14 個人成長之旅

我的小天使不見了

最近有朋友和我說起一件煩心事:

我發現我家孩子最近經常撒謊,比如昨天晚上,我家二寶想吃蘋果,可是自己剝洗太麻煩,於是跑來找我:「姐姐想吃蘋果,你給她洗。」姐姐正在看電視,我問姐姐:「是你說想吃蘋果嗎?」姐姐說:「沒有呀,我沒說過。」回頭再看寶寶,居然毫無愧色。

朋友說她雖然表面上不動聲色,但心裡早已經翻江倒海了,以前那個可愛的乖寶寶怎麼就學會說謊了呢?

後來我和她做了教練討論練習,她也仔細的和我講述了一些平時在家裡的習慣,生活方式,發現這位媽媽經常在小寶要東西的時候指揮姐姐去拿,每當姐姐不願意的時候,媽媽就會對姐姐說:「你去幫媽媽拿吧,是我想要」,姐姐因為愛媽媽即使心裡不願意也去了,可是一來二去,小寶也學會了這種有求必應的方式。

每個孩子出生後都是父母心中的小天使,可是小天使有一天長得長得不知怎麼就成為小惡魔了,拆家打架,調皮搗蛋,還會撒謊撒潑,讓我們這些做父母的頗為頭疼,尤其當父母發現孩子居然開始撒謊之後,感覺簡直是五雷轟頂:

我的小天使怎麼變成了一個撒謊精呢?

別急,遇到這樣的事情不要慌,撒謊是每一個孩子都會出現的問題,而當我們做父母的遇到這樣的事情一定要先冷靜下來,認真分析,孩子為什麼而撒謊?

想想看,為什麼會這樣呢?

榜樣力量,你是否做錯了示範?

前邊的例子我們不難看出,是平時媽媽給二寶做了錯誤的示範,所以才導致孩子形成認知偏差:

開始他覺得這都是再正常不過的,從沒有覺得有什麼問題,生活中媽媽就是這樣做的。

後來認為我撒謊就可以得到想要的東西。

我們經常說的榜樣型的力量,在這裡起作用了

看到這裡是否是多少心裡有點底了呢?

所以呀,一定要警惕哪些你認為的善意的謊言!

很多時候我們大人會有一些善意的謊言,比如說公司加班給你打電話,你會推脫說自己生病了,可是在你身邊的孩子明明看你活蹦亂跳的呀?

比如說帶孩子去醫院打針,為了安慰孩子你不斷的說,「不疼,寶寶,可快了,一下子就打完了」,護士也為了哄孩子而附和你,「真的不疼」,可是孩子是能夠真真切切的感受到疼痛的呀,明明很疼,為什麼要和我說不疼呢?

於是就有了很多媽媽說孩子第一次打針還挺乖的,後來打針越來越不聽話,大哭大鬧,死活就不願意去,那是因為呀:

他已經發現了事實的真相,也知道你在哄騙他,又怎麼肯去呢?

我們也可以想想看,關於榜樣力量,我們是否也有做錯了示範的時候?

當然,帶來的影響遠遠不止於此,久而久之孩子就會發現,哦,原來這樣是可以撒謊的呀!下一次也許孩子的謊言也會用來安慰你了:「媽媽,吹吹就不疼了」,你還笑著說孩子越來越懂事了,再後來就有了哪些讓我們不可理喻的糟老公:「喝點熱水就好了」,因為他發現這樣可以哄你呀。

可見謊言的力量多偉大呀,能夠讓孩子們用一輩子呢,多可怕!

看到這裡是否有點心驚肉跳?別慌,說這些不是為了加劇你內心的恐懼心理,只是想說明任何習慣都不會無緣無故的養成,也許就是小時候一個不經意的小動作,就會影響到孩子的一生,其實你也可以反思一下,你的人生曾經是不是也被這樣善意的謊言曾經影響過呢?

光知道原因還不夠,我們還要懂得背後的真實原因,為什麼我們這樣做會讓孩子學會撒謊呢?我們來一起看看可能引起孩子撒謊的原因有哪些?

原因一:模仿心理

父母經常會說一些謊話來應對煩惱的人情世故,可是孩子不懂得這些,他的認知水平還沒有到這一水平,所以就會跟著父母說謊話。

有時候父母之間也會有一些小小的隱瞞,當你某次逛街買了口紅讓孩子問為什麼的時候(也可以是任意其他事情)你有沒有和孩子說過這樣的話呢?

「噓,寶貝這件事情不可以告訴爸爸哦,這是媽媽和你的小秘密」。

孩子爸爸也一定在某個害怕你生氣的時候和小小人達成某種共識:

這件事情媽媽知道會生氣的!

於是孩子知道了,為了避免媽媽或者爸爸生氣,是可以撒謊的。

原因二:說真話的成本太高

孩子拿了同學的錢(可能拿的時候他沒想那麼多,或者只是想買東西而已),但是後來同學發現錢丟了的時候,孩子會面臨兩個抉擇:

1.說謊話有好處

自己可以把錢花掉買自己想要的東西,還不用被責罰,於是對應著自己的謊話,他還會想辦法把錢悄悄花掉,而不讓你知道

2.說真話會受責罰

再加上我們中國式教育環境下父母都會潛意識認為孩子不責罵不能成才,孩子有錯就應該知錯就改,於是父母經常會情緒化、過激化教育孩子:

孩子認錯時說我告訴你,下次再敢這樣我非饒不了你,孩子死不承認的時候簡直暴跳如雷,輕則言語過分,生氣,情緒不良、重則打罵。

(誤區:家長這個時候往往會覺得:這孩子你是當我瞎嗎?因為孩子犯的錯誤在我們看來簡直閉著眼都知道是她做的,比如說明明把牆壁畫花了卻說是狗狗做的,但你應該知道,孩子還沒有你真的高明,她認為這樣說是可以的。)

原因三:爸爸媽媽是不是不愛我了?

如果大寶正興致勃勃地和你玩著遊戲,你卻因為小寶的哭聲而離他而去,那麼在他心裡,很有可能就已經下了錯誤的定論:原來,弟弟比我重要。

對應孩子會有很多隨之而來求關注的動作:

撒謊、打架、破壞東西……

(孩子可是聰明的很,她當然知道當她犯錯的時候你一定會責罵她)

如果你不了解背後的原因,可能就會為孩子冠上各種理由:叛逆、不聽話……

甚至很多家長會覺得這是孩子成長的必經之路,從而置之不理。

原因四:自尊需求

自尊心過強,為了維護好勝心,你要知道,孩子在外也是要有面子的。

我們經常會看到孩子說大話,尤其當別的小朋友有個玩具不給孩子玩的時候,孩子會說:哼,我家裡也有,我家的飛機比你這個大多了!

我爸爸可厲害了,能一個打十個!

我媽媽比你媽媽漂亮多了!

………

這個就和我們也愛面子是一樣的,孩子也不希望自己在外邊受到小夥伴們低看:

你家是不是很窮?

你是不是買不起?

你爸媽不給你買吧?

你爸爸怎麼從來不來?

你看我爸爸會做厲害的手工,你爸爸不會吧?

原因五:虛榮心理

其實這個和自尊需求也有一定的關係

孩子會假裝自己很厲害,從而獲得某種關注。

那個,還記得小時候把自己的五毛錢上交在班主任手裡………………說是自己撿的事嗎?

我記得我們小學的時候沒少幹,就因為老師會誇你這個孩子真是一個好孩子,拾金不昧。

尤其當老師還會當著全班同學誇的時候……

這種屬於有意圖的刻意說謊言。

原因六:滿足需求

想通過說謊來讓家長滿足自己的某種願望。

比如說想要一個特別喜歡的玩具,因為我們說考不好不給買,可是偏偏沒考好…………

於是你會發現卷子上的成績被悄悄改了……

想買好東西錢不夠的時候………

於是你會發現學校經常收學雜費,還不少

有沒有在學雜費、書本費上動過手腳的大朋友們呀?

反正我有,哈哈!

原因七:安全需求

因為不願意做自己不喜歡做的事情而說謊。

比如說有的孩子不喜歡和老人在一起,因為覺得太無聊,就撒謊如果自己肚子疼。

然後就偷偷找小夥伴們玩去了[捂臉]。

比如說害怕你知道他在學校受欺負:

害怕你有的情緒化行為導致他在生活艱難:

比如說害怕你知道他在學校受欺負。

1.怕你擔心

2.怕你去學校大吵大鬧,讓他丟人

我們做了家長後經常害怕孩子在學校受欺負,而且大多數都不和我們說,每次自己知道後真的是又生氣,又可憐。

可能大多數人忘記了,我們小時候也是這麼做的,

一來呢,你要是知道了肯定不是叨叨孩子,就是憂心憂慮,孩子怕你擔心,也嫌你叨叨就會選擇不告訴你。

二來呢,很多家長處理事情很情緒化,比如說一知道就要去找學生家長理論,要問老師為什麼不管

可是你是噼裡啪啦問完走了,可能孩子在學校就會多一個外號:媽寶

一來二去,孩子寧願你不知道這事。

原因八:看看你會如何回應

這個吧,屬於孩子的試探性關心,就是想看看你是不是還愛他?想看看你會怎麼做?

很可能是同學或者好朋友和他說了一個自己犯錯媽媽處理的特別好的例子,孩子也想試探一下,如果我撒謊了,爸爸媽媽會怎麼辦?

人人都有好奇心,孩子也不例外

對應解決方案

1.提高孩子的認知水平

2.正確引導好奇心

3.誘發孩子的智慧點

怎麼辦?

1.平心靜氣的了解事情始末

2.了解孩子撒謊的原因,發現孩子的真正需求

3.告訴孩子。撒謊的做法是不對的

同時作為家長也需要告訴孩子撒謊可能帶來的後果,適當的時候讓孩子去體會撒謊帶來的後果,並且讓孩子自己去處理撒謊所帶來的後果。

你在和孩子相處過程中有哪些讓你頭疼的事情呢?

相關焦點

  • 孩子學習不主動不自覺,該怎麼辦……
    大部分的孩子都有這樣的問題,大部分的媽媽都有這樣的苦惱,,那該怎麼辦呢?接下來我們寶媽成員一起來探討探討吧!言教身傳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找尋過您家孩子學習不主動不自覺的原因?想糾其正,必尋其因。我家孩子總結一下,有這幾點原因:畏難,貪玩,枯燥,乏味,沒意思。
  • 孩子總愛「撒謊」怎麼辦?用對這3招,熊孩子秒變「寶誠寶」
    星期三下午2點30開家長會,我如約而至,老師在細述了每個孩子的優劣之後,開始發放學生考試試卷,當我看到孩子各課成績單時,瞬間被氣爆了肺,原來孩子給我虛報的都是假成績,一點都不真實!後來在我的「嚴歷」逼問下,為什麼要對家長撒謊?孩子只好坦白說,害怕家長知道自己真實考試成績會不高興,甚至會挨罵挨打。
  • 孩子學習不自覺怎麼辦?機智媽媽用這3招,讓孩子主動拿起課本
    就算在做家庭作業的時候,小芳也是一次次提醒他要專心,不能寫半個小時,玩半個小時,但孩子似乎總是聽不進去,如果沒有提醒孩子做作業,那昊昊就不會主動拿起課本。為此小芳一直很鬱悶,孩子變成這樣也不知道該怎麼辦,孩子對待學習不僅無所謂,而且一點都沒有積極性。
  • 孩子五年級,寫作業不自覺,不盯不寫,誰是始作俑者?該怎麼辦
    我先分享一個故事,孩子才出生,媽媽反覆的向孩子引導家裡魚缸的位置,孩子到6個月就能隨著大人說「魚在哪兒」,就把頭轉向哪裡。然後大人喜滋滋的說,你看孩子多聰明。孩子兩三歲開始,繪畫班,舞蹈班,鋼琴班,一個班接著一個班的給孩子報。看著孩子稚嫩的畫筆,非常興奮的說,你看我孩子多麼有繪畫天分,長大了說不定是一個畫家。
  • 孩子撒謊成性?4個原因3大對策,解決孩子撒謊問題
    羅素曾說過:"孩子不誠實幾乎總是恐懼的結果 。"孩子因為認知發展得還不夠完善,還意識不到撒謊的嚴重性,所當做錯事之後,在面對"被懲罰"和"撒謊能避免懲罰"二者的抉擇中,他們總會選擇後者。當然有些孩子喜歡撒謊,是虛榮心在作祟,希望自己能夠得到更多的表揚,贏得更多同學的愛慕。除此之外,孩子還有可能會因為不喜歡做某事而選擇撒謊。特別是當有一樣誘惑擺在孩子面前,父母卻叫孩子去做其他事情的時候,孩子往往會為了逃避做事而選擇撒謊。2.
  • 微課堂(視頻)丨橫街鎮中心小學葛城城老師:孩子撒謊,家長怎麼辦?
    葛城城老師為大家帶來一課《孩子撒謊,家長怎麼辦?》不過路人比較生氣,認為家長太輕描淡寫,沒有好好教育孩子。對此,你怎麼看?站在路人的角度,可能教育的力度還有點不夠;但是站在孩子的角度,我覺得沒問題。這樣處理,家長向孩子傳達了以下幾點信息:(1)做錯事不撒謊,要勇於承擔責任,不逃避;(2)家人永遠是你堅強的後盾,說實話不會帶來不必要的懲罰;(3)事情一碼歸一碼,私人財產不應被侵犯;(4)小孩子犯錯在所難免,要體諒和尊重。
  • 孩子不自覺怎麼辦?你缺的是逼一把孩子的勇氣
    周末,朋友和我談到了關於孩子行為自覺的問題,我覺得有必要去說一說,在孩子成長的路上,究竟是需要依靠父母監督還是孩子的自律呢? 孩子因為年紀小、性格、心態等方面都不成熟,而且好奇心嚴重,所以需要家長進行一定的監督,這是無可厚非的,指望孩子去自覺的學習,顯然是很難辦到的。
  • 怎樣培養自覺的孩子?父母先放下「孩子應該……」的控制想法
    當成為父母之後,我們又想過,要把孩子培養成一個什麼樣的人嗎?當孩子一天天長大,變得叛逆,難以溝通,我們會焦慮,煩燥。想像小時候一樣管控孩子,卻發現事情已經脫離了掌控。到底發生了什麼?為什麼現在親子矛盾那麼多,因此也發生了許多惡性事件。怎樣避免我們的孩子,出現那些情況?怎樣培養自覺的孩子呢?也許《父母的覺醒》給了我們答案。
  • 何潔發飆:憑什麼說我孩子慣性撒謊?良心何在!
    卻有人據此做文章,說七寶是「習慣性撒謊」,並指何潔「還為此找藉口」。何潔當然被氣得不輕,於是發微博怒懟。而同樣身為媽媽,我也特別想說:你憑什麼說一個孩子是「習慣性撒謊」呢?明明,比起人家母子的互動,這樣輕易給孩子貼「撒謊」的標籤、扣帽子,才是育兒中最大的錯誤!
  • 孩子撒謊很生氣?想想鍾南山:小時逃課留級撒謊,84歲獲榮譽勳章
    而是聯繫了老師了解情況後,對鍾老說"你這麼做是不誠實的,你自己想一想,應該怎麼辦?"鍾南山聽到母親的批評非常內疚,痛苦的他一晚上都沒睡著。之後他再也沒有對父母撒謊,成年以後他變成了一個誠實,對人對事對科研都保持實事求是態度的優秀人才。
  • 看到羞羞的畫面時,為什麼總會不自覺臉紅?
    臉紅除了讓人尷尬、時不時出賣自己內心想法之外,好像也不是什麼缺點。可有時候我卻在想,為什麼我家的狗狗經常闖禍卻不會臉紅?而本夫人卻在看到電影中的激情畫面、與人爭執,甚至和陌生人對視上就會面頰發紅髮燙。臉紅=出賣自己為什麼臉紅只出現在我們人類身上?到底是什麼原因讓我們臉會變紅呢?
  • 何潔怒斥兒子被造謠「慣性撒謊」!孩子愛撒謊,這才是真相
    面對孩子撒謊,父母到底該怎麼應對才是正確的呢?是直接挑明,現場教育,還是像何潔一樣,給孩子「留一個面子」呢?今天我們積木育兒就來跟家長們探討一下這個問題。通常,專制型家庭的孩子更容易說謊,為了降低內心的焦慮和父母給予的壓力,從而不自覺地選擇說謊,如孩子不小心打碎了花瓶而說謊,也如文章一開頭小女孩告知爸爸自己沒有吃雪糕的行為等。對此,父母最好不要發脾氣,給孩子太多心理壓力,讓孩子過於自責或逃避。不妨就事論事與孩子討論這件事,並與孩子一起思考解決的措施或辦法。
  • 鍾南山自曝撒謊經歷,7歲女孩騙哭民警:孩子每個謊言背後,都是內心...
    因為不被看見,才需要急於用謊言去偽裝自己。 電視劇《不完美的她》中,小女孩蓮生慘遭媽媽男朋友的虐待,媽媽置之不理,還想遺棄她。可面對別人的詢問,她總會悄悄用袖子遮住傷痕,聲稱媽媽對自己很好,自己有一個非常幸福的家庭。
  • 鍾南山自訴撒謊經歷:讀不懂孩子的謊言,你永遠成為不了好父母
    「撒謊的傾向是一種自然傾向,它是如此自發、如此普遍,我們可以將它當做兒童自我中心思維的基本組成部分。」而且根據兒童發展心理學家李康教授的研究表明:撒謊往往需要讀心能力和控制能力,撒謊的孩子跟不撒謊的同齡人相比,有更加優越的認知表現。撒謊是正常成長的一部分,表明孩子正在發現「我知道你不知道」的事。
  • 孩子撒謊時,這句話父母一次都不能說!否則孩子越來越愛撒謊
    昨天晚上,朋友浩浩媽在朋友圈抱怨她家3歲的小崽子:說實話,看到這條朋友圈時,我就一個想法:你是不是對孩子撒謊有什麼誤解?圖源:寶寶呵護製作團隊來來來,且聽我詳細解讀如何把這個在危險邊緣可勁兒試探的小崽子扯回正道吧!其實,浩浩媽這樣的家長,肯定還有不少:一旦發現孩子撒了謊,瞬間不淡定。
  • 何潔爆粗口:「憑什麼說我孩子慣性撒謊!」孩子說謊究竟該怎樣對待?
    沒有調查沒有發言權,節目裡小孩就說了這麼一句,怎麼就能總結出一句「習慣性撒謊」?太不負責任了!撒謊是人的天性,別說的跟你沒撒過謊一樣……如果一個十幾歲的孩子撒謊成性,那是品性和教育出了問題。而一個四歲的小孩撒謊,是再正常不過的一件事。孩子撒謊,不應該認真嚴肅的批評教育嗎?
  • 為什麼孩子愛撒謊?撒謊原因有3點,家長要會引導孩子
    奶奶本以為多幾次這樣,孩子記性再不好也能記住了吧,可是之後再發生同樣的事情,孩子就不承認自己做過。很多父母都會覺得孩子撒謊是一種不可饒恕的壞習慣,但是養成孩子撒謊的原因有很多,而且隨著年齡不斷增長,孩子撒謊的動機也都各不相同。
  • 睡覺時,總會不自覺流口水?不容忽視,有可能是身體在「求救」
    生活中應該每個人都出現過在睡覺時流口水的現象,晚上睡覺時是趴在床上睡覺的,第二天早上醒來時,可能發現自己的枕頭和被褥都有潮溼的現象,聞上去還有種臭臭的味道。出現這類的情況。很多人都認為沒什麼事,但是其實是身體的某些部位出現了疾病的可能,需要大家警惕起來。
  • 孩子貪吃,總是偷吃零食,到底應該怎麼辦呢?
    很多家中有孩子的家庭都會有這種煩惱,孩子嘴饞總是要吃零食,而外面購買的零食並不乾淨,也沒什麼營養所以很多人都不會讓孩子吃這些零食,可是作為家中的神獸,父母不給吃就找爺爺奶奶,小孩子總有自己的辦法,那麼我們到底應該怎麼辦呢?
  • 作業沒完成,孩子裝病不去上學怎麼辦?
    有媽媽諮詢我,孩子小學一年級,因為作業原因裝病不去上學,問我應該怎麼辦?其實孩子小的時候因作業原因或與老師、同學等有一些關係問題導致不想去上學,是比較普遍的現象,基本上大部分的人在學生時期都裝過病。雖然這個方法很多人都用過,但畢竟不是一件好事,所以我們還是應該想辦法杜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