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道十幾年,何潔面對外界從來都是笑容燦爛、性格溫和。
7月1日凌晨,她卻在微博上「爆發」了,炮轟某自媒體「垃圾東西」、「良心被狗吃了」。
事情起因是在最近某期娛樂節目中,何潔兒子七寶的一些表現,被自媒體評價為「慣性撒謊」。
事情起因是這樣的:
《不可思議的媽媽》第2季最新一期節目裡,節目組對寶寶們進行「安全測試」,基本就是模擬一些情境,測試孩子會不會給陌生人開門。
臨出門前,何潔反覆叮囑兒子七寶「不準給陌生人開門」。
何潔離開後,節目組安排的「壞人」來到七寶房間,試圖敲門。
結果很多人也猜到了,基本就是七寶把媽媽的叮囑完全拋諸腦後,給陌生人開了門。
何潔從監控室返回房間,詢問七寶有沒有開過門,七寶搖頭否認。
最後,何潔並沒有當面揭穿七寶,七寶也默默回答「下次不會了」,或許也因此,被自媒體降這樣的親子關係評價為,「為孩子找藉口,也默認孩子撒謊」。
關於這件事,網友們的看法不盡相同:
何潔發火是因為被指出教育失敗而惱羞成怒。
蠻能理解何潔的,畢竟一個單親媽媽獨立帶倆娃真的很難,而且她性格又要強,樣樣追求完美,生怕一點做得不好被人說。
沒有調查沒有發言權,節目裡小孩就說了這麼一句,怎麼就能總結出一句「習慣性撒謊」?太不負責任了!
撒謊是人的天性,別說的跟你沒撒過謊一樣……
如果一個十幾歲的孩子撒謊成性,那是品性和教育出了問題。而一個四歲的小孩撒謊,是再正常不過的一件事。
孩子撒謊,不應該認真嚴肅的批評教育嗎?
寶寶有錯不指出來,可能會讓七寶覺得自己是對的,做錯事媽媽就會庇護他。對孩子成長不利。
這也是我們面對寶寶「撒謊」的常見態度:
嚴厲型:這還了得,說謊是不好的品質,好品質要從小培養,說謊這種行為要堅決杜絕,嚴肅教育,如果反覆出現並且情節嚴重,考慮揍到他再也不敢說謊為止。
佛系:孩子還小,不懂事,告訴他不對就行了,等長大了就好了,再說誰還沒說過謊呢?
吐槽型:孩子瞎說還不是跟大人學的,我老公啊婆婆啊慣孩子,我也拿他們沒辦法,鄰居還以為是我教的呢,說孩子品質不好,大人也不怎麼樣,我冤不冤啊,唉……(此處省略500字)。
但這些觀點,都是站在成年人的角度來看的。「撒謊」是大人的判斷。
而七寶只有3歲,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根本沒有「撒謊」這個概念。
是啊,你憑什麼說一個孩子是「習慣性撒謊」呢?明明,比起人家母子的互動,這樣輕易給孩子貼「撒謊」的標籤、扣帽子,才是育兒中最大的錯誤!
普普通通的母子之間互動,被扣上「習慣性撒謊」的帽子,也難怪何潔會發飆。其實這件事最值得父母們思考的是:孩子的「撒謊」究竟該怎樣對待?
三歲以後的寶寶清楚什麼可以做什麼不可以做,回答問題的時候已經知道迴避對自己的不利因素而撒謊,這是寶寶思維能力進步的一個表現。
這時候不要給寶寶貼上「愛撒謊」的標籤,要強化寶寶誠實的行為,比如只要寶寶承認,無論多大的錯誤父母首先要肯定他的誠實,然後指出他的錯誤。而且寶寶喜歡被褒獎,這樣的強化寶寶誠實行為的方式會引導寶寶克服撒謊的毛病。
所以,何潔的做法並不是「給七寶找藉口」,而是不去給孩子貼標籤的正確選擇。
學齡前兒童,還沒有形成基本的是非觀念,他們往往分不清社會道德層面的「好」和「壞」,而是從自己的感受出發。
所以,孩子在說謊時,也是從自己的感受出發,常見的心理就是:
孩子做錯了事情,比如弄壞了玩具,打碎了東西,往往害怕會受到父母的責備,孩子出於自我保護心理,往往不敢承認。
所以,如果孩子經常因為做錯事而說謊,父母也可以反思一下,平常對孩子是不是太過嚴厲了,讓孩子害怕承擔責任。
很多家長會發現,孩子上了幼兒園以後,經常「滿嘴跑火車」。例如,明明在幼兒園吃了飯,卻一直喊「媽媽我沒吃飽!」其實,很多孩子的目的,是回到家想吃零食。
再比如,朋友小晴的女兒,周末奶奶想讓她過去住一晚,可孩子一直粘著小晴,說「我不去,奶奶打我!」
這些事情當然沒有發生,這個時候和孩子討論「說謊」問題,不如聚焦他的「欲望」,孩子的「欲望」背後,往往藏著各種各樣的需求。而孩子最大的需求,可能就是父母的陪伴。
也許我們不能馬上滿足孩子,但依然可以注意到這些需求,做出一些改善。
有時孩子「說謊」,是為了讓自己更加出眾,獲得同伴認同和羨慕。例如「我們家有許多玩具車,有一千輛、一萬輛!」,又或者是「我爸爸遊泳特別好,他能一直遊到英國,遊到北極!」
這些類似「吹牛皮」一樣的話,恰恰說明孩子想像力的發展。另一方面,孩子希望自己變強,獲得肯定。
如果我們能在日常生活中,對孩子的優秀品質和行為,多一些肯定和鼓勵,不但能幫助孩子建立自信心,那些「牛皮」也會隨著孩子長大越來越少。
學齡前孩子的世界中,最主要的角色就是父母和自己。所以爸爸媽媽的關注對孩子來說非常重要,是安全感建立的基礎。
有些孩子說謊,恰恰是覺得自己沒能獲得爸媽的關心,但孩子發現,當做出一些錯誤行為時,卻能引起父母的注意。因此哪怕是被責罵,孩子都寧願一再地說謊。
如果是這種情況,父母就一定要引起注意並作出改善了。當我們能給孩子足夠的陪伴和關心,讓孩子發現「說謊」不是能獲得「愛」的唯一途徑,孩子自然而然就沒必要再這麼做了。
當發現孩子說謊時,最重要的,就是像何潔一樣,不去給孩子貼標籤。孩子撒謊並不意味著他未來就會成為一個品質敗壞的人。事實上,這個世界上有誰沒說過慌呢?
所謂的「謊言」不值得畏懼。比起一句謊話的對錯,靜下來去了解謊言背後的意圖,才能讓我們更進一步靠近自己的孩子,傾聽到孩子的心聲。
當我們滿足了孩子的合理需求,孩子會更願意向父母表露真實的自己,那麼,那些謊言自然都會如陽光下的泡泡一樣,自己破滅不見。
所以,請不要在對一個幾歲的孩子說「慣性撒謊」了。強加在孩子身上的惡意,要比那些童真的「謊言」可怕上一萬倍!
熊小貓英語面向於4-12歲少兒英語在線一對一學習,專業的師資力量以及國內唯一動態課程。
遊戲互動性學習方式,從小培養孩子的語感及英語思維。
讓孩子喜歡學,輕鬆學,玩中學!
點擊閱讀原文,免費領取價值288元的試聽禮包,內容包括:
25分鐘1對1在線直播課程
1份英語能力報告
1套學習規劃提升
1次英語能力測評
從零基礎到流利說英文的蛻變,一臺電腦、一部手機/Ipad即可在家學習,讓孩子像學母語一樣學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