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潔爆粗口:「憑什麼說我孩子慣性撒謊!」孩子說謊究竟該怎樣對待?

2021-02-10 哈嘍熊小貓

出道十幾年,何潔面對外界從來都是笑容燦爛、性格溫和。

7月1日凌晨,她卻在微博上「爆發」了,炮轟某自媒體「垃圾東西」、「良心被狗吃了」。

事情起因是在最近某期娛樂節目中,何潔兒子七寶的一些表現,被自媒體評價為「慣性撒謊」。

事情起因是這樣的:

《不可思議的媽媽》第2季最新一期節目裡,節目組對寶寶們進行「安全測試」,基本就是模擬一些情境,測試孩子會不會給陌生人開門。

臨出門前,何潔反覆叮囑兒子七寶「不準給陌生人開門」

何潔離開後,節目組安排的「壞人」來到七寶房間,試圖敲門。

結果很多人也猜到了,基本就是七寶把媽媽的叮囑完全拋諸腦後,給陌生人開了門。

何潔從監控室返回房間,詢問七寶有沒有開過門,七寶搖頭否認。

最後,何潔並沒有當面揭穿七寶,七寶也默默回答「下次不會了」,或許也因此,被自媒體降這樣的親子關係評價為,「為孩子找藉口,也默認孩子撒謊」。

關於這件事,網友們的看法不盡相同:

何潔發火是因為被指出教育失敗而惱羞成怒。

蠻能理解何潔的,畢竟一個單親媽媽獨立帶倆娃真的很難,而且她性格又要強,樣樣追求完美,生怕一點做得不好被人說。

沒有調查沒有發言權,節目裡小孩就說了這麼一句,怎麼就能總結出一句「習慣性撒謊」?太不負責任了!

撒謊是人的天性,別說的跟你沒撒過謊一樣……

如果一個十幾歲的孩子撒謊成性,那是品性和教育出了問題。而一個四歲的小孩撒謊,是再正常不過的一件事。

孩子撒謊,不應該認真嚴肅的批評教育嗎?

寶寶有錯不指出來,可能會讓七寶覺得自己是對的,做錯事媽媽就會庇護他。對孩子成長不利。

這也是我們面對寶寶「撒謊」的常見態度:

嚴厲型:這還了得,說謊是不好的品質,好品質要從小培養,說謊這種行為要堅決杜絕,嚴肅教育,如果反覆出現並且情節嚴重,考慮揍到他再也不敢說謊為止。

佛系:孩子還小,不懂事,告訴他不對就行了,等長大了就好了,再說誰還沒說過謊呢?

吐槽型:孩子瞎說還不是跟大人學的,我老公啊婆婆啊慣孩子,我也拿他們沒辦法,鄰居還以為是我教的呢,說孩子品質不好,大人也不怎麼樣,我冤不冤啊,唉……(此處省略500字)。

但這些觀點,都是站在成年人的角度來看的。「撒謊」是大人的判斷。

而七寶只有3歲,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根本沒有「撒謊」這個概念。


是啊,你憑什麼說一個孩子是「習慣性撒謊」呢?明明,比起人家母子的互動,這樣輕易給孩子貼「撒謊」的標籤、扣帽子,才是育兒中最大的錯誤

普普通通的母子之間互動,被扣上「習慣性撒謊」的帽子,也難怪何潔會發飆。其實這件事最值得父母們思考的是:孩子的「撒謊」究竟該怎樣對待?

三歲以後的寶寶清楚什麼可以做什麼不可以做,回答問題的時候已經知道迴避對自己的不利因素而撒謊,這是寶寶思維能力進步的一個表現。

這時候不要給寶寶貼上「愛撒謊」的標籤,要強化寶寶誠實的行為,比如只要寶寶承認,無論多大的錯誤父母首先要肯定他的誠實,然後指出他的錯誤。而且寶寶喜歡被褒獎,這樣的強化寶寶誠實行為的方式會引導寶寶克服撒謊的毛病。

所以,何潔的做法並不是「給七寶找藉口」,而是不去給孩子貼標籤的正確選擇。

學齡前兒童,還沒有形成基本的是非觀念,他們往往分不清社會道德層面的「好」和「壞」,而是從自己的感受出發。

所以,孩子在說謊時,也是從自己的感受出發,常見的心理就是:

孩子做錯了事情,比如弄壞了玩具,打碎了東西,往往害怕會受到父母的責備,孩子出於自我保護心理,往往不敢承認。

所以,如果孩子經常因為做錯事而說謊,父母也可以反思一下,平常對孩子是不是太過嚴厲了,讓孩子害怕承擔責任。

很多家長會發現,孩子上了幼兒園以後,經常「滿嘴跑火車」。例如,明明在幼兒園吃了飯,卻一直喊「媽媽我沒吃飽!」其實,很多孩子的目的,是回到家想吃零食。

再比如,朋友小晴的女兒,周末奶奶想讓她過去住一晚,可孩子一直粘著小晴,說「我不去,奶奶打我!」

這些事情當然沒有發生,這個時候和孩子討論「說謊」問題,不如聚焦他的「欲望」,孩子的「欲望」背後,往往藏著各種各樣的需求。而孩子最大的需求,可能就是父母的陪伴。

也許我們不能馬上滿足孩子,但依然可以注意到這些需求,做出一些改善。

有時孩子「說謊」,是為了讓自己更加出眾,獲得同伴認同和羨慕。例如「我們家有許多玩具車,有一千輛、一萬輛!」,又或者是「我爸爸遊泳特別好,他能一直遊到英國,遊到北極!」

這些類似「吹牛皮」一樣的話,恰恰說明孩子想像力的發展。另一方面,孩子希望自己變強,獲得肯定。

如果我們能在日常生活中,對孩子的優秀品質和行為,多一些肯定和鼓勵,不但能幫助孩子建立自信心,那些「牛皮」也會隨著孩子長大越來越少。

學齡前孩子的世界中,最主要的角色就是父母和自己。所以爸爸媽媽的關注對孩子來說非常重要,是安全感建立的基礎。

有些孩子說謊,恰恰是覺得自己沒能獲得爸媽的關心,但孩子發現,當做出一些錯誤行為時,卻能引起父母的注意。因此哪怕是被責罵,孩子都寧願一再地說謊。

如果是這種情況,父母就一定要引起注意並作出改善了。當我們能給孩子足夠的陪伴和關心,讓孩子發現「說謊」不是能獲得「愛」的唯一途徑,孩子自然而然就沒必要再這麼做了。

當發現孩子說謊時,最重要的,就是像何潔一樣,不去給孩子貼標籤。孩子撒謊並不意味著他未來就會成為一個品質敗壞的人。事實上,這個世界上有誰沒說過慌呢?

所謂的「謊言」不值得畏懼。比起一句謊話的對錯,靜下來去了解謊言背後的意圖,才能讓我們更進一步靠近自己的孩子,傾聽到孩子的心聲。

當我們滿足了孩子的合理需求,孩子會更願意向父母表露真實的自己,那麼,那些謊言自然都會如陽光下的泡泡一樣,自己破滅不見。

所以,請不要在對一個幾歲的孩子說「慣性撒謊」了。強加在孩子身上的惡意,要比那些童真的「謊言」可怕上一萬倍!

熊小貓英語面向於4-12歲少兒英語在線一對一學習,專業的師資力量以及國內唯一動態課程

遊戲互動性學習方式,從小培養孩子的語感及英語思維。

讓孩子喜歡學,輕鬆學,玩中學!

點擊閱讀原文,免費領取價值288元的試聽禮包,內容包括:

25分鐘1對1在線直播課程

1份英語能力報告

1套學習規劃提升

1次英語能力測評


從零基礎到流利說英文的蛻變,一臺電腦、一部手機/Ipad即可在家學習,讓孩子像學母語一樣學英語!

相關焦點

  • 何潔發飆:憑什麼說我孩子慣性撒謊?良心何在!
    卻有人據此做文章,說七寶是「習慣性撒謊」,並指何潔「還為此找藉口」。何潔當然被氣得不輕,於是發微博怒懟。而同樣身為媽媽,我也特別想說:你憑什麼說一個孩子是「習慣性撒謊」呢?明明,比起人家母子的互動,這樣輕易給孩子貼「撒謊」的標籤、扣帽子,才是育兒中最大的錯誤!
  • 何潔怒斥兒子被造謠「慣性撒謊」!孩子愛撒謊,這才是真相
    「慣性撒謊」,並斥責何潔為兒子找藉口。面對孩子撒謊,父母到底該怎麼應對才是正確的呢?是直接挑明,現場教育,還是像何潔一樣,給孩子「留一個面子」呢?今天我們積木育兒就來跟家長們探討一下這個問題。我們先來看一個爸爸跟女兒的小故事:一天回家,我掏出鑰匙開門,就聽到屋子裡爺孫倆的對話。爺爺:「快,你爸爸回來了。」孫女:「爺爺,雪糕給你,你不要跟爸爸說是我在吃雪糕啊。」等我進到家,孩子馬上跑過來迎接我,「爸爸,爺爺吃雪糕,我都沒有吃,可乖了。」聽到這話我心裡其實很生氣,這完全是說謊嘛。
  • 孩子說謊並不可怕,可怕的是為什麼要說謊
    但我堅信兒子不可能撒謊,要求看監控,不過我連續看了一段時間內兒子在幼兒園的視頻記錄,都沒發現有誰欺負他。  第一次經歷孩子撒謊的我,如臨大敵,心裡有一萬匹馬奔騰:「這麼純真無邪的孩子居然會說謊了!」  後來仔細跟孩子溝通才知道,他之所有會說謊,是因為不想去幼兒園。  身邊好幾位媽媽也表示,孩子為了不去幼兒園,會找各種理由。聽後我就釋然了:原來每個孩子都會說謊。
  • 孩子撒謊時,這句話父母一次都不能說!否則孩子越來越愛撒謊
    昨天晚上,朋友浩浩媽在朋友圈抱怨她家3歲的小崽子:說實話,看到這條朋友圈時,我就一個想法:你是不是對孩子撒謊有什麼誤解?◆ 害怕被批評3~4歲的孩子常會說這類的謊話:當然,他們可能並不知道撒謊是錯誤的行為,也並不是故意和家長作對,只是單純地希望事情沒有發生而已。◆ 為了達到某種目的這種類型的謊言,單純是為了自己。研究發現,部分2歲的孩子就已經會說這種類型的謊言了,孩子年齡越大,說謊的概率越高。孩子說謊的原因,很可能是因為結果對孩子很有吸引力。
  • 孩子總是說謊,打罵只會變本加厲,不妨這樣做
    明明是在家看了一上午的電視,卻撒謊說自己一直在寫作業......……孩子說謊就像是上癮了,越打罵,反而越變本加厲,最後硬是把家庭生活過成了「偵查與反偵查」。如果你的孩子也出現了持續性撒謊的問題,用怎樣的方式解決才最恰當呢?
  • 孩子撒謊是壞事?心理學家:說謊是心理理論和自我控制的健康發展
    孩子的說謊行為必然會讓每一位父母勃然大怒,說謊的孩子雖然不會像匹諾曹一樣鼻子變長,但是無論是在父母還是他人的眼裡,他們顯然都不能歸於好孩子一類,甚至有的人還會上綱上線,把撒謊和孩子的品性相結合,認為這樣的孩子是最失敗的。
  • 咘咘撒謊被指責心機girl:撒謊了就是壞孩子?別急著給孩子貼標籤
    咘咘似乎也意識到自己的不對,低著頭說「因為我想抱妹妹,所以我把她推開」。我當時開了彈幕,屏幕上布滿了網友的評論:「明顯就是吃醋故意把妹妹推開,馬上知道錯了就撒謊說想抱,小孩子也是有小心思的。」「我也這麼覺得,明明就故意推的還說謊,這也太壞了吧。」「妥妥的心機girl啊!」
  • 為什麼孩子愛撒謊?撒謊原因有3點,家長要會引導孩子
    閨蜜家的孩子一歲半,最近一段時間,媽媽開始教孩子要上廁所之前要提醒大人,才不會尿到褲子上。一開始孩子做的挺好,但漸漸沒有提醒孩子就忘記了這件事,奶奶總是指著溼的褲子跟孩子說,你看看你上廁所不告訴媽媽和奶奶,就會把褲子弄髒,下次要記住誰知道嗎?
  • 孩子撒謊是好事?聰明的父母這樣做,幫孩子度過謊言敏感期
    很多父母第一次發現孩子說謊時都很驚訝,我的孩子怎麼學會說謊了?好像昨天他還是什麼都依賴我,什麼都跟我分享的小寶寶呢。很多父母擔心孩子這麼小道德品質就開始變壞了,擔心孩子將來會犯罪,擔心孩子不好管。總之父母對孩子說謊的現象感到很緊張。
  • 鍾南山自曝撒謊經歷,7歲女孩騙哭民警:孩子每個謊言背後,都是內心...
    沒想到的是,母親非常認真地去學校核實,最後發現他撒謊了。鍾南山非常害怕,以為父母會狠狠地責罵他。 結果,一向嚴厲的父親只是對他說了句:孩子,你應該好好想想,這樣欺騙如此信任你、如此愛你的父母,究竟對不對。
  • 我的孩子總會不自覺撒謊,應該怎麼辦呢?
    我的小天使不見了最近有朋友和我說起一件煩心事:我發現我家孩子最近經常撒謊,比如昨天晚上,我家二寶想吃蘋果,可是自己剝洗太麻煩,於是跑來找我:「姐姐想吃蘋果,你給她洗。」姐姐正在看電視,我問姐姐:「是你說想吃蘋果嗎?」姐姐說:「沒有呀,我沒說過。」回頭再看寶寶,居然毫無愧色。
  • 孩子這個年紀會說謊,父母應該高興,學會正確引導你的「匹諾曹」
    有個經典的童話故事形象《匹諾曹》就講了小男孩只要撒謊鼻子就會變長,撒謊指的是有目的性的說假話來為自己謀取利益。每個小孩子都是單純且天真的,孩子為什麼會撒謊呢?當孩子開始說謊的時候,父母先不要生氣,小匹諾曹需要正確引導。
  • 「愛說謊」就是壞毛病?想要改變孩子,家長試試3個方法
    其實,大人很多時候也會撒謊,孩子撒謊的理由和我們是一樣的,無非就是怕家長責怪,或者是得到獎勵。閨蜜前兩天憂心忡忡的跟我聊天,說她家5歲的大寶忽然學會撒謊了。其實不然,當你發現孩子學會撒謊了,心裡反而應該高興。因為撒謊是一項高階技能,研究表示:越早學會說謊的孩子情商越高,而且自控能力越強。1、如果孩子想撒謊,那必須具備一定的語言表達能力,否則磕磕巴巴說出來的話不會讓人信服。
  • 為什麼孩子愛撒謊?孩子謊言背後的3個原因,值得父母深思
    父母教育孩子要有一個良好的品德,而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原則就是做人要誠實守信,不說謊。相信每一位家長也給孩子講過《匹諾曹》的童話故事——小匹諾曹只要一說謊鼻子就會變長。通過這個童話故事來告訴小朋友們做個不說謊的好孩子。
  • 孩子總愛「撒謊」怎麼辦?用對這3招,熊孩子秒變「寶誠寶」
    星期三下午2點30開家長會,我如約而至,老師在細述了每個孩子的優劣之後,開始發放學生考試試卷,當我看到孩子各課成績單時,瞬間被氣爆了肺,原來孩子給我虛報的都是假成績,一點都不真實!後來在我的「嚴歷」逼問下,為什麼要對家長撒謊?孩子只好坦白說,害怕家長知道自己真實考試成績會不高興,甚至會挨罵挨打。
  • 孩子撒謊成性?4個原因3大對策,解決孩子撒謊問題
    鄰居家的寶寶今年4歲,最近出現了一個非常讓人頭疼的問題:孩子開始學會撒謊了。前兩天鄰居發現放廚房裡的零食少了好些,問了自己的丈夫和保姆,都說沒有動過。於是鄰居又問了自家孩子,寶寶也是回答沒有。直到後來給孩子收拾床鋪的時候,鄰居發現孩子的床上出現了好多薯片碎屑,鄰居又問了孩子一遍,拿著床單和他當面對質,孩子才點了點頭。
  • 《二十不惑》關曉彤發現卷卷愛撒謊,孩子說出了真相
    ,但是有時候他們的戲似乎有些過頭,甚至開始有了撒謊的行為。Q2:遇到孩子說謊該怎麼辦?孩子說謊的背後隱藏著不敢說出來的希望、恐懼和要求。有寶媽說,我知道他為什麼說謊,但是我實在不知道要怎麼跟孩子溝通,如何去教育孩子。
  • 鍾南山自訴撒謊經歷:讀不懂孩子的謊言,你永遠成為不了好父母
    所以說,父母在看到孩子撒謊後,不妨先冷靜一下,尤其要學會跳出「撒謊就是品質問題」的圈子,對孩子更加耐心,去了解孩子撒謊背後的緣由,從積極正面的角度去認識「孩子撒謊」這件小事。①反省自己是不是在逼孩子說謊在看到孩子「說謊」後,很多父母的內心始終渴望孩子能立馬知錯就改、為時不晚,於是,開始各種引導。
  • 卓育英才:孩子為什麼總是說謊?別擔心,找準背後的根源才是關鍵!
    你的孩子撒謊過嗎? 是什麼事情?撒的什麼謊? 當時你們是怎麼處理的? 近期,後臺有一位媽媽留言說實在受不了孩子對自己說謊,但犯的並不是大錯,可孩子偏偏選擇隱瞞,而且怎麼兇都不改。
  • 匹諾曹的鼻子不斷變長,如何讓孩子停止撒謊?
    但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會撒謊,可能為了回家跟老師撒謊說肚子痛、可能為了逃避懲罰而撒謊說不是我做的、可能為了虛榮而跟同學吹牛。這裡有一則很有趣的孩子撒謊小故事:——「梅西納先生,我的孩子喬尼,今天不去學校了。」——「請問您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