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撒謊是好事?聰明的父母這樣做,幫孩子度過謊言敏感期

2020-12-25 騰訊網

很多父母第一次發現孩子說謊時都很驚訝,我的孩子怎麼學會說謊了?好像昨天他還是什麼都依賴我,什麼都跟我分享的小寶寶呢。很多父母擔心孩子這麼小道德品質就開始變壞了,擔心孩子將來會犯罪,擔心孩子不好管。總之父母對孩子說謊的現象感到很緊張。

首先,你的孩子不是特例,孩子說謊是普遍現象。多倫多大學兒童發展學學者研究發現,「不管性別、國家、信仰宗教,或是父母的教養方式為何, 到了2歲,30%的孩子會撒謊;3歲的孩子裡,50%會撒謊;4歲的孩子裡,80%會撒謊;4歲以上的孩子裡,大多數都會撒謊。」

其次,說謊不一定是壞現象。孩子開始撒謊,標誌著孩子自我意識的萌芽。哈佛大學兒科學榮譽教授貝裡醫生研究發現:每個孩子成長過程中都會經過一段撒謊敏感期。在這個階段裡,孩子的語言表達、邏輯推理、自我控制能力都得到了極大的發展。

那麼父母可以在孩子的撒謊敏感期裡做些什麼,如何讓孩子意識到撒謊是錯誤的,培養孩子誠實的品性呢?

1. 可以適當配合

其實,撒謊的樂趣在成年人的世界很常見。比如打橋牌、讀偵探小說、玩推理遊戲,這些都是有益處的謊言遊戲。可以鍛鍊人的語言能力,邏輯思維和判斷決策能力。

孩子剛學會說謊的時候,其實是把謊言當做一種遊戲。他們喜歡這種觀察大人會不會相信自己的試驗。這時候不需要太過嚴厲,適當的陪孩子玩一玩。一來可以給孩子帶來快樂和滿足感,二來可以讓孩子繼續發揮想像力。

2. 你也撒謊試試

孩子嘗到了撒謊的樂趣,大人卻不能一直鼓勵孩子撒謊。如何讓孩子意識到說謊是件不好的事情呢?不妨大人也撒一個謊。比如偷偷拿走孩子喜歡的玩具,說是丟了。又比如答應孩子一個要求,但是到時候不兌現。當孩子為此感到生氣、難過的時候,大人再抓住機會,跟孩子解釋說謊的壞處,及時教育孩子應該少說謊,做個誠實的人。

當孩子在動畫片、電影、新聞裡看到一些因說謊導致的嚴重後果時,要及時利用這些素材,強化教育。讓孩子意識到說謊的嚴重性,明確知道,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

3. 建立獎懲機制

當我們幫孩子樹立謊言是錯誤的這個意識之後,就要跟孩子約法三章了。不要只籠統的說撒謊是不對的。要跟孩子具體說明哪些謊言不可以說。比如跟小朋友鬧矛盾了,要把原因誠實的告訴大人,哪怕是自己的錯誤也不能隱瞞。又比如在爸媽不允許的情況下吃了零食,要老實告訴父母。

有了這些約定,必須要及時建立獎懲機制。否則好習慣難以養成。當然,如果孩子撒謊了,父母可能發現不了。即使發現了,也要給孩子留有餘地,不要過分羞辱。所以建議還是鼓勵正確的做法。比如孩子承認了錯誤,如實告知了家長,就要大力的表揚,要有實際獎勵。通過鼓勵正面行為來杜絕負面行為。

4. 給孩子足夠的信任

誠實是美德,信任也是。如果想讓孩子做一個誠實的好孩子,父母首先要做到充分信任孩子。如果父母整天向孩子投去狐疑的眼神,旁敲側擊的「審問」孩子,只會讓孩子更加想要逃避和隱瞞。你信任和欣賞的目光會讓孩子更加想要令你驕傲,不願意辜負你的信任。

即使是發現了孩子有說謊的現象,父母也不要急著去戳穿孩子。可以等一等,讓孩子自己來承認錯誤。有時候,孩子說謊可能是有隱情的。比如是善意的謊言,又或者是保護什麼人的秘密,有時候可能只是想給父母一個驚喜。這些善良的舉動,如果被父母無情的諷刺批評了,會大大的打擊孩子的積極性,拉開跟孩子的距離。所以,等一等,看看孩子說謊背後的原因到底是什麼。自己能不能幫孩子解決一些問題。

父母不應該是警察也法官,而是要做孩子最堅強的後盾。不輕易定性孩子的謊言,不斷然貶低孩子的品格,多理解,多幫助,才是我們面對孩子說謊現象時最重要的原則。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孩子愛撒謊?孩子謊言背後的3個原因,值得父母深思
    當孩子犯錯誤時,父母為警戒孩子下次再出現此類錯誤,便會對孩子進行嚴厲的批評與責罵,甚至是出手打孩子;因為父母過於嚴格的教育方式,使得孩子在犯錯誤時不敢和父母說真話,於是孩子便選擇用謊言來掩飾錯誤。想必每一個家長都面臨過這樣的事情,孩子身體明明很健康,可是孩子突然跟自己說自己不舒服,頭疼、肚子疼的,想要在家裡休息;這是應該所有家長都知道孩子是什麼」病「了。其實他們就是想通過「裝病」而不用去上學,因此謊言便成了孩子的第一選擇,並以此來逃避現實。
  • 孩子吃手流口水?有細菌?學會這3招,順利度過口的敏感期
    《抓住兒童敏感期 你的教育就對了》,作者魯鵬程從資深家庭教育研究者以及一線教師的角度去解讀敏感期,這樣的解讀更加的專業細緻,並且通俗易懂。這本書按照時間順序全面的解讀了孩子會出現的視覺敏感期、聽覺敏感期、口的敏感期、聽覺敏感期等敏感期的100個細節,並且書中還介紹了詳細的解決方法,一、什麼是口的敏感期敏感期,最早是由義大利著名教育家蒙臺梭利女士提出來的,這是孩子自身發展的內在需求,敏感期到來孩子會突然的特別熱衷於做一件事,這種狀態直到滿足孩子內心需求或者敏感度下降或被人人為的阻止之後停住。
  • 「媽媽,我輸了,可我不甘心」——孩子處在敏感期,聰明的父母對事不對人
    但想起我們的老師之前講過,孩子都有「敏感期」,所以來問問到底是什麼原因。今天我們給同樣遇到這個問題的父母,分享一下當孩子處在「完美敏感期」,父母應該怎麼辦。都說「3歲看大7歲看老」注意:敏感期內施教,事半功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什麼是孩子的「敏感期」。
  • 鍾南山自訴撒謊經歷:讀不懂孩子的謊言,你永遠成為不了好父母
    「從小就是撒謊精。」想起網友的一個提問:孩子出現哪些行為,讓你覺得最不能接受?五花八門的答案中,「撒謊」屢次被提及。的確,孩子撒謊可以說是父母最難容忍的一件事了。很多父母把孩子撒謊看成了天大的事兒,擔心孩子長大撒謊成性。孩子的謊言就像一根刺,深深地刺傷父母的心。
  • 孩子撒謊時,這句話父母一次都不能說!否則孩子越來越愛撒謊
    其實,浩浩媽這樣的家長,肯定還有不少:一旦發現孩子撒了謊,瞬間不淡定。圖源:寶寶呵護製作團隊其實不用慌,孩子早期的撒謊行為(7歲以前)和道德關係不大,咱們不必如臨大敵。更值得慶幸的是,早撒謊的孩子,可能更聰明!
  • 「小燕子」與兒子「搶老公」:做好三點使孩子平穩度過模仿敏感期
    我也時常聽到身邊的寶媽吐槽,孩子總是喜歡學習大人「照葫蘆畫瓢」,別人做什麼,他也跟著做什麼,那滑稽又可愛的小人模樣能把人逗得捧腹大笑。如果你家寶寶也正在經歷這些,或者已經經歷過這些,這正是孩子模仿的敏感期到來了,這一時期的孩子特別喜歡模仿,而且模仿的相似度還很高。
  • 孩子打人或被打,聰明的父母這樣做!
    手和口的敏感期是孩子認識世界的開始。當孩子熱衷於用手、用口探索世界的時候,他便進入了手口敏感期。因此,孩子無意識地咬、打等行為就會出現。爸爸媽媽可以在孩子的這個階段多多注意他的變化,並通過讓孩子觸摸您的皮膚、頭髮、衣服等動作增加孩子對外界的認知、轉移孩子的注意力,同時建立起他對周圍事物的信任感。
  • 5歲孩子認識1000個漢字,孩子的識字敏感期,父母要清楚
    孩子不同年齡,認字方式也是不同的老奶奶也說,她的小孫子在2歲左右的時候,就開始認字,但最後卻都失敗了,不僅讓小孫子越來越不喜歡認字,還讓孫子開始不喜歡看繪本了,但其實孩子認字階段也是有發展的,對於小孩子來說,在做什麼事情的時候,我們不要去逼迫他們,才是最有效的方式。
  • 孩子6歲前,三個重要的敏感期,父母應該怎麼做你知道嗎
    也就是說,孩子進入某一敏感期,會對某些事物格外感興趣,並樂於付諸行動,這樣以來,家長利用這些動作的重複,便能輕而易舉地讓孩子學會某項技能。一旦錯過良機,家長再想讓孩子掌握某個技能就會非常困難。所以,在孩子的各個敏感期,家長應該知道自己該如何去做。
  • 孩子一句話,爺爺很傷心,秩序敏感期如何應對
    女士,在自己書中對兒童的秩序敏感期的重要性是這樣描述的:兒童對秩序的熱愛是與成人不同的。當他在秩序敏感期,遇到很多這樣的事情,通過觀察大人的反應,就會逐步了解那些秩序可以隨機,那些秩序必須遵守。那麼作為父母我們該如何幫助寶寶順利度過這一時期並順利建立起秩序感呢?1、理解並尊重孩子的秩序敏感有次出門散步,聽到一對母女的對話,女兒要媽媽給他脫下外套,因為背著一個小斜挎包,媽媽想省事兒就調整了一下包,要給女兒脫外套。結果女兒不幹了,堅持要先摘掉包,穿上再脫一次。媽媽氣地衝她大喊:「真是麻煩,有什麼不一樣的。」
  • 我的孩子總會不自覺撒謊,應該怎麼辦呢?
    每個孩子出生後都是父母心中的小天使,可是小天使有一天長得長得不知怎麼就成為小惡魔了,拆家打架,調皮搗蛋,還會撒謊撒潑,讓我們這些做父母的頗為頭疼,尤其當父母發現孩子居然開始撒謊之後,感覺簡直是五雷轟頂:我的小天使怎麼變成了一個撒謊精呢?
  • 匹諾曹的鼻子不斷變長,如何讓孩子停止撒謊?
    但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會撒謊,可能為了回家跟老師撒謊說肚子痛、可能為了逃避懲罰而撒謊說不是我做的、可能為了虛榮而跟同學吹牛。這裡有一則很有趣的孩子撒謊小故事:——「梅西納先生,我的孩子喬尼,今天不去學校了。」——「請問您是誰?」
  • 孩子總是說謊,打罵只會變本加厲,不妨這樣做
    ,那麼他一定是個聰明冷靜智商極高的孩子。但是這並不等於我們就要鼓勵孩子去撒謊從而去證明他擁有一顆聰明的腦袋,因為長時間的說謊真的會上癮,最後演變為病理性的說謊,大腦和肌肉一樣也有記憶反應,持續性的說謊會導致最後你無法說實話,因為大腦已經習慣了掩蓋真相。為了不讓孩子說謊演變成一種習慣——(二)父母應該怎麼做呢?
  • 鍾南山自曝撒謊經歷,7歲女孩騙哭民警:孩子每個謊言背後,都是內心...
    有心理學家指出,撒謊,某種程度上是孩子的一種幻想與自我滿足,孩子用這種方法在表達自己內心的需求和渴望,並希望引起父母和外界的重視。 所以,當孩子撒謊的時候,父母先不要急著批評或指責,而是要聽聽孩子的真實想法,了解謊言背後的需求。
  • 孩子入學總擔憂?聰明媽媽這樣做,讓孩子輕鬆應對小學生活
    我其實很理解媽媽的這種心情,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受到最好的教育,但其實學習的意義在於自覺。所以與其幫孩子鋪好道路,不如教會孩子一些東西,讓他可以輕鬆應對小學的生活。教孩子簡單認字無論是學習還是做事,都需要提前做好準備。
  • 孩子撒謊是壞事?心理學家:說謊是心理理論和自我控制的健康發展
    孩子的說謊行為必然會讓每一位父母勃然大怒,說謊的孩子雖然不會像匹諾曹一樣鼻子變長,但是無論是在父母還是他人的眼裡,他們顯然都不能歸於好孩子一類,甚至有的人還會上綱上線,把撒謊和孩子的品性相結合,認為這樣的孩子是最失敗的。
  • 詛咒敏感期,三招解決孩子「罵人」問題
    原創作者:樂芽島|黃小安安對於處於「詛咒敏感期」的孩子,只要給他們更多的理解和釋放的機會,並通過講繪本、做遊戲的方式讓孩子更快、更順利地度過。3歲以後的小番茄,開始喜歡說一些很「粗魯」的話,比如:大便、臭粑粑、大笨蛋……自娛自樂地就像是在享受語言本身的樂趣。
  • 聖誕節要到了,聰明的父母可以陪孩子這樣度過
    我是佑佑兜兜媽媽,一年一度的聖誕節馬上要到了,父母有沒有為那一天的到來做好準備呢?自從孩子上了幼兒園之後,我就會關注各方面的一些節日,培養孩子的儀式感。雖然這是一個西方的節日,但是在我們中國也越來越流行了,並且很多的商家在12月初就開始做了聖誕節的預熱。
  • 何潔怒斥兒子被造謠「慣性撒謊」!孩子愛撒謊,這才是真相
    對此,我們應看到孩子的說謊帶有非常明顯的幻想痕跡,一方面,我們需要保護孩子的想像;另一方面,做引導時最好不要輕易對孩子說「你說謊呢」「不許說謊」,給孩子貼上這樣一個負面評價式的標籤,因為這樣做反而會強化孩子的不良行為。
  • 孩子喜歡鑽小洞洞?6歲之前孩子處於空間敏感期,父母別過多保護
    最開始進入空間敏感期的時候,孩子會發現原來,物體之間是分離的,因此孩子就特別喜歡扒拉東西、上躥下跳以及「躲貓貓」等,這些都可以給孩子提供直觀的空間感受。◇扒拉東西在我小時候,就記得自己特別喜歡拉開抽屜,只要一回家,就喜歡開抽屜。現在才明白,其實每個小孩子都喜歡這樣,要麼把柜子裡的衣服,全部給拉到客廳;要麼就是把抽屜裡的東西,全部給拉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