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南京麵條節#南京麵條湯頭、澆頭、麵條哪個更重要?

2021-02-16 老夏逛菜場

起初我覺得湯頭更重要,因為湯頭是一碗麵的靈魂。很多吃貨也表示跟著我說湯頭最重要,讓我很感動。例如@玉米糊糊 說:「湯頭吧,因為面都差不多,湯頭偏油,也不會喝。」@Cat 說,對於老滷麵來說湯頭更重要,老滷要的就是那個味兒,為面增鮮,為澆頭增味。@四魅造型潘潔 說,老滷麵應該是澆頭更重要,魚湯麵和雞湯麵才是湯頭更重要。@養生工作室 表示,南京老滷麵肯定是湯頭最重要,麵條和澆頭再好,老滷差了就不算好的老滷麵了,滷夠好,真的只要吃單面就很好吃了。

不過也有吃貨不以為然。@南京薛記小馬哥 說都重要。@桃樂曦 表示,應該是澆頭,大肉之所以好吃,大肉太重要了。

那麼湯頭、澆頭和麵條究竟誰更重要呢?


昨天有幸採訪到了原百年老店瞻園麵館面鍋大師張建生,他表示都重要,三者缺一不可。

其一湯頭。他說湯頭要清,有不少人認為湯頭濃重的甚至渾濁的才是好湯頭,其實錯透了。熬湯是可以放鮮貝、蹄骨和雞架子骨,絕不要放味精。

其二是澆頭,例如你大肉澆頭做的好,那你的湯頭就好。因為肉滷可以和老滷放在一起熬,你的湯頭肯定鮮香美味。


其三是麵條。除了制面外,下面很有講究。尤其大鍋下面,水一定要滾開才可以下面。他說他常常是10斤面下一鍋,碗碗筋道。另外老南京講究寬湯窄面,就是通常一碗麵是三兩,有的人希望一碗之下二兩。


張建生早年師從南京赫赫有名的張癟嘴,並成為夫子廟瞻園麵館的頂梁柱。失業後自己在殷高巷開了自己的店叫老店小瞻園,因為年紀大了不想幹了,於是轉讓給了菜場的小刀手。

南京的於總在和會街開了一家麵館請他幫忙,老張不得不復出,我明天一早就去品嘗他親自下的麵條,還有小籠包子。

相關焦點

  • 2018年南京麵條TOP5
    所有的澆頭調味都是以鹹鮮甜為主,是南京人喜歡的口味。跟外面很多漿得失去牛肉質感的牛肉絲相比,我更喜歡這種牛肚滷得比較入味,二十幾年的老滷滷得更是濃香並且沒有異味。牛筋煮得半透明,口感軟糯。和你在二十多年前在南京吃到的味道幾乎一樣。麵條鹼味重,而且幾乎沒有什麼甜味。年輕人不一定喜歡,但中老年朋友一定會吃得熱淚盈眶。一對高郵夫婦開的小麵館,門面很背,兩年卻做到南京麵條口味榜第一。主做高郵的陽春麵、魚湯麵,另外還有餛飩,青椒肉絲幹挑面等等。
  • 南京這10種麵條,都是你減肥路上的絆腳石!
    立足本地,南京吃喝玩樂情報上線啦!但南京麵館超多,口味有好有壞你們總不能一家一家去試小楠找出了這些麵條中的佼佼者湯頭是用豬豚骨經過12小時燉煮而成,吃麵前先喝口湯,保準你鮮的眉毛都要掉了!好幾屆南信大學子的午後聚集地,九爺換了地址後,門面離南門更近了些,生意也好了許多。
  • 看完這篇江蘇麵條攻略 誰還嘲笑南方不會吃麵?
    看完這篇江蘇麵條攻略 誰還嘲笑南方不會吃麵?自古以來,就有「南粉北面」的說法。拿生命在吃麵的北方人,對麵條有一種近似偏執的挑剔。江南人就不一樣了,他們自知在麵食本身沒有優勢,於是想方設法在澆頭上下功夫。
  • 【愉快地做個吃麵群眾】劇透江蘇19種讓人流口水的麵條!南通地區的「名面」是~
    至於煮鍋蓋的原因:一是為了開水不外溢,煮出的麵條勁道;二是杉木鍋蓋特有的木香來提鮮!真的是萬萬沒想到啊!鎮江鍋蓋面用的麵條是「跳面」,這種麵條有毛孔,滷汁易入味,吃在嘴裡耐嚼有勁。澆頭原料都為鎮江地產,長魚、腰花、餚肉、豬肝、乾絲、素菜等,燙在麵湯裡,香在碗裡。第四碗:無錫廣福寺素麵
  • 【城市生活】江蘇麵條研究報告出爐!你知道代表無錫的是哪碗面嗎?
    愛吃麵的無錫人,下面這份《江蘇麵條研究報告》,你可得收好了!看看哪一碗是你的最愛?第一碗:南京小煮麵——————南京的小煮麵已有50多年的歷史。很多外地人吃不慣這碗口感近似沒煮熟的小煮麵,但是南京人卻對它愛至深。你在南京任何一個背街小巷,都不難找到一家賣小煮麵的館子。第二碗:蘇州楓鎮大肉麵——————
  • 《2021南京人huai面指南》
    如果你問什麼最能代表南京的味道,我想除了鴨血粉絲小餛飩,應該還有一碗熱騰騰的大碗麵條。麵條很脆生,是老南京喜歡的熗一點的麵條,下面之前要先把麵條揉一揉,煮的麵條不散,才能煮出最合適的口感。不過,會涼掉的幹挑面倒不如一碗熱氣騰騰的餛飩麵。
  • 北京麵條澆頭,吃的就是那份講究!(上集)
    南米北面,北京也離不開麵食,麵條兒一年四季都要吃,說起面的吃法,北京最出名的便是那五花八門的「滷兒」了,可謂麵條的最佳搭檔,幾十種不重複,保管你吃得心滿意足。北京的滷,在南方稱為澆頭,一碗麵條,甭管粗的、細的、扁的、圓的、長的、短的,少了這勺澆頭,立刻就變得黯然失色了。北京的澆頭,菜碼兒種類要豐富,最好是符合時令,一勺實打實的滷,淋在麵條或者米飯上,瞬間令人食慾大振!
  • 南京著名小吃大賞
    在南京人眼裡,一碗上佳的大碗皮肚面,有不少 「門道」,比如:皮肚既要「泡泡的」吸飽了湯汁,又要「嗆嗆的」有咬勁;麵條分為白色不帶鹼和黃色帶鹼的,但是都必須要「硬正」;湯要大,料要足、味要鮮,最好在下麵條的時候就把辣油放進去煮,這樣才夠「入味」。撥幾勺火紅的辣油,淋幾滴噴香的陳醋,一碗味鮮料足的大碗皮肚面正式出爐。
  • 浙江人的麵條江湖,比北方更颯!23碗特色麵條好吃到湯都不剩!
    幾乎每個地方都有一碗特色的澆頭面:雪菜筍乾、炒牛肉、黑木耳、香菇……澆頭飄香,湯汁鮮濃,翠綠的蔥花如春日裡的一抹綠意,能讓人記憶一生。杭州的面,精髓其實在澆頭上而不在面上。其中首屈一指的就是片兒川啦,就連舌尖上的導演也曾被它迷倒過!一份地道的片兒川的澆頭主要由倒篤菜、筍片、瘦肉片組成。別小看這簡單的搭配,南方人特有的精緻就藏在這裡頭。
  • 浙江麵條研究報告
    「北方人重麵條,南方人重澆頭。」這是大多數人的刻板印象。浙江麵條卻自成一派,既保留北方性格,也染上江南風雅,既追求麵條本身的口感,也注重澆頭的鮮美與豐盛……總而言之,在麵條的江湖裡,低調的浙江麵條,也必須要留下姓名。
  • 南京最銷魂的50碗面,一天一碗,一個多月不重樣!
    碗大面大是特色,關鍵是麵條很有勁道,湯鮮美,皮肚吸收了湯的鮮味,加了腰花口味更獨特,木耳和綠葉菜恰到好處,加根油條再好不過了!長魚拆骨面最受吃貨喜愛,有料的澆頭、爆炒的黃鱔,拆骨...一碗鮮香濃鬱的麵條就能瞬間能勾住你的魂兒。 祁家麵館
  • 上海麵條研究報告
    陽春麵是上海名氣最大的麵條了。正因為沒有澆頭,所以對湯底要求非常高。陽春麵也有紅白湯之分。正宗上海陽春麵是白湯。陽春麵常見於街頭巷尾,是最親民的麵食。 爆魚面的澆頭爆魚,上海又叫燻魚,事實上爆魚和燻魚在製作工藝上有差別的。上海燻魚在青魚塊炸好後充分浸入醬汁,味重濃鬱,口感有韌勁。蘇幫面的爆魚味淡,更突出爆魚的皮脆柔嫩。上海爆魚面推薦德興館。
  • 2017麵條節,全場免費吃
    不過有一個回答定是大家都會會心一笑贊同的,那就是麵條! 活動報名方式見文末Eventbrite連結[ 2017麵食節,全場免費!全場免費!全場免費!重要的事說三遍!!!] 麵條據說起源於我國漢代,是一種擁有幾千年歷史的傳統美食,發展出許多做法,如杆、抻、切、削、揪、壓、搓、撥、捻、剔、溜等等,各地也頗具各地的特色。
  • 南京麵條地圖,愛吃麵的親收藏吧
    地址:山西路四衛頭,人和街43號對面。很多麵館都是自來水下面,而他堅持用骨頭湯調製老滷。"其實天生要做小排面,每次剔下來的骨頭都可以拿來吊湯,吊出來的骨頭湯本來就很香很鮮,所以就沒有必要再放味精了"。張老闆說,鱔魚面是當年瞻園麵館的招牌麵條,買回來的鱔魚也是要先將鱔骨剔下來吊湯,看上去湯色是乳白色的,吃起來麵條軟硬適中、鮮香入味,吃了還想吃。
  • 15元一位的麵條自助,自己撈麵,小菜和澆頭隨便加,會賠錢嗎?
    下文轉載自作者:sunshine美食屋麵條是北方人最喜歡吃的主食之一,很多北方人恨不得每天都吃上一碗麵條,感覺只有吃麵條才能夠吃飽飯,吃米飯的話,總感覺吃完沒多久就又餓了,在北方的街上隨處都可以看到麵條店,麵條的種類也有很多種,很多人吃麵條的時候,一碗都吃不飽,但是要兩碗的話又吃不完,這就特別尷尬了,於是街上就出現了麵條自助,只需要15元就可以吃到飽,不過麵條還需要自己撈才可以
  • 南京這家海鮮麵館,一碗麵賣到198元,麵條還不是手工擀的
    南京有一家閩南海鮮麵館,他家的麵條堪稱天價,1碗龍騰四海面賣到198塊錢,麵條還是機器壓的,不是手工擀制的,即便如此,這家店每到飯點也是座無虛席,還有不少人吃過之後不停的安利他家的面,說食材豐富,味道地道,還有就是他家的老闆娘特別漂亮。這家店的位置很偏僻,藏在一個深巷子裡,門頭也很小,店裡大概只有十張桌子,最顯眼的就是一排排的玻璃水缸,裡面養著很多活蹦亂跳的海鮮。
  • 蘇州最貴麵條排行榜
    鮑魚面必須提前1天預定,第二天到店裡,現殺現做端到顧客的面前!正宗的澳洲鮑魚,個頭比iPhone6還要大上好多,最終切成片上桌,配上一碗清清爽爽的頭湯麵,298元似乎也值了!趁面剛上桌立刻拌開,白面被金湯包裹,每一根麵條都沾上細膩的蟹黃,令人食指大動。將面送入口中,入口滿是蔥油的香氣和蟹油的鮮,大顆粒的蟹黃帶來舌尖上的顆粒感,鮮味直衝雲霄,實在是太好吃了!細韌的麵條裹上口感「沙沙」的蟹黃,再被一層薄薄的蟹油封住,油潤、細膩、軟彈,這瞬間的曼妙無法用語言來形容!
  • 江都首份美味麵條地圖!這15碗面你都吃過嗎?哈喇子都流下來了…
    哪家的澆頭味道最鮮?這都是吃貨的大學問!麵條扁扁,剛端上來時碗裡看見湯汁,筷子把麵條叉起來拌幾個回合,看湯汁被麵條吸收,OK,開吃!和面加雞蛋再製成麵條是秘方,多少麵粉加多少雞蛋?老闆笑而不語。地址:龍溪路,龍溪畔島對面
  • 春天最鮮美的麵條,仰頭喝光最後一滴湯!
    麵條所需的食材非常簡單,只有春筍雪菜豬肉三樣,但要做到出彩,也有很多小竅門。一人份食材:春筍1根,豬裡脊100g,醃雪菜(雪裡蕻)40g麵條80~100g,鮮湯350ml調料:醬油2ml,鹽1g左右,香油幾滴因是南方面,麵條儘量選擇細一點的,我自己用了超市的袋裝日式拉麵,幹掛麵之類的都可以用。
  • Hello,南京!I come from 常德!
    >我就要吐……毫無保留的吐……首先:米粉不同,粉有勁道,順滑有韌勁,筷子夾起來是不會輕易斷掉的,這跟原材料有關係,也跟下粉師傅的手藝有關係,時間短,粉心未熟,時間長,粉會軟爛,筷子夾不起來而且易斷。 其次:湯頭味濃鮮美,有濃鬱的牛肉湯的味道,喝的出來,是花了時間的熬製,湯裡還有牛油,鮮美異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