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21新健康
又一知名品牌因為代言人而哭暈在股市!
1月18日,鄭爽前男友張恆在網上曬出抱著兩個孩子的照片,引起網友熱議。
緊接著的一系列爆料顯示,這兩個孩子的母親很可能就是鄭爽。
不僅如此,在一段鄭爽、張恆父母溝通的錄音中,女方及女方父母還頻頻提出棄養和讓別人領養孩子的想法。
如若爆料屬實,那麼鄭爽不光涉及代孕生子,還反悔打算棄養孩子。
這兩種行為無疑都是在挑戰公眾的「底線」。
目前,鄭爽方並沒有對此做出回應,但股市卻率先有了反應。
截至今日港股收盤,Prada跌1.70%,報46.20港元,總市值1182.17億港元。
要知道Prada官宣鄭爽為代言人,也就一個星期前的事情。
結果眼下,還沒來得及享受當紅流量女明星的「帶貨效應」,就掉進了輿論的漩渦中。
有網友就調侃稱,Prada的品牌部負責人腸子估計要悔青了。
「美國代孕」是否違法?
1月18日,鄭爽前男友張恆發文,原意是對近一年來網傳詐騙、借高利貸、逃避債款、攜款逃跑至美國等傳聞闢謠。誰想無意間被網友發現其已有兩個孩子,現在一歲一個月大。
隨後,有網友曝出疑似鄭爽張恆孩子出生證明,兩個孩子於不同時間出生,但母親現用法定名字都為:「SHUANG ZHENG」。
一石激起千層浪。
對此,據鳳凰網娛樂報導代孕在中國境內屬於違法,但中國人到國外進行代孕,要看所在國、代孕地的法律,和中國國內法律無關。
由於美國50多個州的立法是不同,對於「代孕」的規定分為三種情況——一種是承認代孕合同合法性;第二種是禁止向代孕的母親給付超過其必要的費用的補償金;第三種屬於合同無效。
至於鄭爽和張恆孩子出生證明上所顯示的「科羅拉多州」,目前則沒有代孕的相關法律規定。鳳凰網娛樂查詢顯示,科羅拉多州在美國屬於沒有法律的「代孕友好州」,這也就意味著它雖然不在不在四個合法州範圍內,但是也沒有明確規定代孕不認可的說法。
Prada的眼淚PradaPrada地掉
值得注意的是,即便鄭爽、張恆的行為是合法的,身為中國人的我們,在倫理道德上仍然無法接受「代孕」。
要知道在看似「你情我願」的交易中,往往藏著弱勢的底層女性不得不為生存出賣器官、承擔生育風險的黑幕。
不僅如此, 「代孕生子」的行為,也意味著鄭爽的「清純」人設將不保。
受此影響,Prada港股盤中下跌。截至今日港股收盤,Prada跌1.70%,報46.20港元,總市值1182.17億港元。
Prada為啥會看中鄭爽?
Prada創立於1913年,是義大利奢侈品牌。
對於這樣的品牌,每一個合作明星都是對品牌形象的詮釋和宣傳,明星們的一舉一動也將烙印到品牌身上。
因此其在選擇代言人這件事上,必定是慎重的。
而作為90後當紅女星,鄭爽堪稱「話題女王」。
根據CBNData的數據顯示,去年1-11月鄭爽共上微博熱搜98次,位居女明星榜首。
就在前幾天,因為一檔綜藝的播出,鄭爽就因為在節目中的言行,同時上了五個熱搜。
最近一次上熱搜,則是因為「豪宅」的緣故。
1月8日,鄭爽曬出了上海新居的照片,很快就有網友發帖爆料稱,這個別墅的毛坯房的市場售價就高達1.5億。
Prada想來正是看中了鄭爽身上的流量。雖說作為奢侈品,其對依靠明星立即提升銷量的需求沒有那麼迫切,但藉助明星的粉絲效應可以讓更多的人認識品牌,以幫助自己更大規模走進中國市場。
另一邊,作為女明星的鄭爽,也需要高奢代言來提升自己的整體商業價值。
所以,如果沒有這次負面事件出現,Prada和鄭爽合作,雙方應該都是愉快的。
鄭爽事件會影響Prada銷量嗎?
某從事品牌傳播工作的專業人士在此前接受採訪時表示,「大型跨國企業形象不會因為一個明星銷量就受到明顯影響,理智的消費者不會因為這個就歸結品牌很差。更多對品牌的傷害還是形象上的。一般當明星的負面新聞曝出,我們都會有非常成熟的應急預案,首先表達遺憾,然後強調我們的品牌精神,以及多麼致力於為消費者服務。真正應該著急的,是演藝明星自身團隊吧。」
事實上,為了分擔代言人風險,頂級奢侈品牌往往會找多個明星一起代言。
1月11日,Prada官宣的代言人除了鄭爽外,就還有蔡徐坤和春夏。
而Prada這樣的頂級品牌,公關危機運作體系想必已經很成熟。
之所以現在還沒有動作,恐怕是在等鄭爽本人回應,以便據此做出相應的對策。
起底代孕市場黑幕
「你連人都沒生過,拿什麼質疑人生?!」《失戀三十三天》裡,大老王大罵黃小仙。
這句話的潛臺詞就是,你沒生過孩子,你的人生就不完整。
對於很多人來說,不生孩子大致有兩種原因:不想生和不能生。
中國人口協會2012年公布的《中國不孕不育現狀調研報告》顯示,目前全國平均每8對育齡夫婦中,就有1對面臨生育問題,不孕不育率達到12.5%至15%,接近發達國家的15%-20%,治療失敗的約佔66%。此外,隨著國內二胎政策的放開,對於一些想要孩子但已不能生育的人來說,「借腹生子」的需求明顯大增。
一個龐大的「地下代孕王國」由此「蓬勃發展」。
2月18日,以提供輔助生殖服務為主的四川錦欣生殖醫療集團有限公司(下稱「錦欣醫療」)謀求港股IPO,發布了一份招股說明書,引發了市場的軒然大波。
這份招股說明書提到,據美國弗若斯特沙利文公司的研究,全球不孕症患病率從1997年的11.0%上升到了2017年的15.0%,其中中國2017年也達到了15.5%。這就意味著,中國2017年約有47.7百萬對不孕症夫婦,預期於2023年將增加至約5620萬對。
而根據最新的人口統計數據,2018年末中國育齡婦女人數為3.46億人。
兩組數據結合意味著,每100名育齡婦女中,有近14人無法正常生育。然而,錦欣醫療稱,2017年中國的輔助生殖服務滲透率僅6.5%。輔助生殖被描摹成一個高速增長、前景廣闊的好生意。
事實上,代孕這項「產業」早已從海外蔓延進國內。
「海外代孕很麻煩,花銷也大,我們現在都轉做國內代孕了。」當21新健康記者以需要代孕為由諮詢某「地下」代孕機構時,工作人員說道。
而在代孕市場,「人」也變成了「人」的工具。
「我大學剛畢業,需要一筆錢出國,你們這邊還需要代孕媽媽嗎?」以想做代孕媽媽的名義,21新健康記者聯繫到了武漢的一家代孕機構。
「可以的,還在招人,」這名工作人員介紹道,「但是需要住在武漢,我們這裡會有保姆照顧。」
「生完孩子之後,你總共可以拿到20到26萬。」邊說著,該工作人員邊給記者發來了代孕的佣金介紹,林林總總共十幾條,詳細列出了對代孕媽媽的健康要求和報酬說明。
「個人隱私方面有保證嗎?」記者問道。
「放心,絕對保證您的個人隱私。」該工作人員信誓旦旦地表示。
21新健康記者了解到,目前國內存在大大小小的代孕機構,總共誕生了多少代孕嬰兒尚無法統計。但是國內創辦最早的一家AA69代孕網表示,其網站自2004年創建開創
中國代孕行業至今,已成功誕生1萬餘名嬰兒。
以下是21新健康記者整理的部分代孕機構的價格:
此外,還存在著各種五花八門的代孕服務。
21新健康記者走訪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和廣東省婦幼保健院(越秀院區)婦產科,發現在女廁所遍布著各種代孕產子的小廣告,即便是牆面上貼著醒目的「禁止貼(寫)小廣告,違者罰款5000元」,也無濟於事。如「試管供卵代孕包生男孩」、「包男孩、包懷上、包成功、不成功退全款、7周驗性別」等小廣告隨處可見。
記者聯繫到廣州的一家代孕機構,表示想做志願者,詢問價格。
對方以為記者是詢問供卵的價格,便要求記者將個人資料發過去。「看你的基礎條件,價格在1萬到5萬之間,你填完資料,我們會給你一個合適的價格。」
「代孕的話,代媽到手是17萬。」該工作人員對記者表示。
記者又以尋找代孕媽媽的名義聯繫到了成都的一家代孕機構,該工作人員熱情地給記者介紹了代孕流程。
「其實很簡單,來成都先考察我們的機構,然後籤單,促排卵,取的過程不會耽誤多少時日。」該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代孕媽媽百分百是中國人,可以選擇。」說著,該工作人員給記者發來了多位代孕媽媽的照片,包括居住環境。
值得注意的是,該工作人員發來的照片全是高清無碼,上圖馬賽克是記者自己打的。代孕機構所謂的「絕對保證個人隱私」可見一斑。
「全包的費用是多少呢?」記者問道。
「全包65萬,選性別的話是85萬,想要雙胞胎或龍鳳胎再加10萬,但不能保證成功。」該工作人員表示,「如果失敗就按照選性別包成功85萬計算。」
對此,某三甲醫院生殖健康科醫生對21新健康記者表示:「顯微鏡+作業系統估計需要幾百萬的成本,以他提供的信息來看,性別是懷了以後看B超篩查,不是通過做pgd篩。對比醫院促排加取卵總共也就3-5萬、移植一次幾千元的花費來說,非常暴利。」
而對於實際操作過程中的風險問題,該醫生向記者說道:「類似機構可能會花錢從醫院請在生殖健康中心工作過的工作人員前來操作。」
據記者了解,「包生男孩」這一項,說起來容易,對代孕媽媽卻是極其殘忍的,因為一旦發現是女孩,就要做人流強行打掉。
中國醫學科學院生命倫理學研究中心主任翟曉梅表示,婦女與妊娠有關的死亡率很高。中介不會告訴代孕母親,給別人懷孕,有可能給她們軀體上心理上帶來長期風險。
「我們公司做這個已經8年多了,從未出現過代媽的問題,懷孕期間還有醫生的保胎和後勤管理。並且生產這塊我們從孕媽懷孕3個月開始就在三甲醫院建卡,直到出生都是全程醫院進行。當然,出生時是選擇順產還是剖腹產,是醫生根據當時的情況而定的。」上述成都代孕機構的工作人員介紹道,「整個體檢包括抽血,都是在三甲醫院,試管移植是在我們機構。」
工作人員還表示,「我們整個實驗室是層流的,做到百萬級空氣無菌淨化,視頻中有操作熱臺、培育箱、養囊箱。」所謂層流,就是空氣淨化無菌操作。該工作人員還強調,實驗室工作人員「百分百是三甲醫院臨床醫學專家」。
法律倫理風險大
2001年衛生部出臺的《人類輔助生殖技術管理辦法》第3條第2款指出:「禁止以任何形式買賣配子、合子、胚胎。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不得實施任何形式的代孕技術。」
然而,這一規定「形同虛設」。
在國內,不管是代孕媽媽還是僱主,他們與代孕機構籤訂的任何合同均不具備法律效力,並且由此可能產生的倫理問題也不能忽視。
2012年,《廈門一「失獨」家庭請人「代孕」引發撫養權官司》曾在網絡上引發熱議。來自廈門的王立(化名)是一家電子公司的老闆,在女兒因車禍不幸死亡後,原本幸福的一家三口變成了兩口,成了「失獨」家庭。
妻子年紀大,不能再生育,夫妻倆為了再要一個孩子,通過代孕機構認識了王娟(化名),請她幫忙代孕。
據王立介紹:「當時說好代孕期間生活費是每月5000元,抱小孩時再付20萬元,不過沒有籤書面合同,只是口頭約定。」後來,按照王娟的要求,王立每月給她的生活費提高到1.5萬元,先後給了20多萬元現金。
在妻子的默許下,王立和王娟保持了一年多的性關係,在2011年8月生下女兒小米。然而第二年3月,生下女兒的王娟卻以愛女心切為由,拒絕將孩子交給王立。王立一氣之下,斷了女兒的撫養費。
於是,王娟將王立告上法庭,要求獲得孩子的「撫養費」。
王立表示,自己與王娟之間存在代孕協議,理應獲得孩子的撫養權。然而,法院最終的判決結果是孩子的撫養權歸王娟所有。
21新健康記者從律師處了解到,《婚姻法》中關於父母與子女認定關係的確定是代孕現象沒浮於水面、沒引起關注的時候。把醫院出生證明作為確認關係的依據,一是證明了母體分娩,二是出生證明是便利又直接的證明方式。這個案件中,首先孩子是有代孕者的基因存在的,且代孕協議在國內不受法律保護。其次,就算代孕媽媽與孩子沒有血緣關係,法院判給僱主的可能性不大,因為一旦這樣做,就是變相承認代孕合法。
另一方面,代孕媽媽的相關權益也不一定能得到保障。2017年3月24日,代孕媽媽小西在廣州花都區婦幼保健院(胡忠醫院)誕下一對雙胞胎早產兒。孩子一出生便被送到保溫箱救治。得知是早產兒,僱主和中介都不管不顧,承諾的產後佣金也遲遲沒有到帳。
當小西聯繫僱主何小姐時,對方反問她「7個月大的孩子能要嗎?」
由於小西的個人信息和當初入院填寫的不一致,而且早產兒在保溫箱治療的後續費用高昂,預計要十萬元,因此她沒法順利出院。
無奈之下,小西聯繫了媒體。在媒體的介入下,中介才表示會將佣金打到小西卡裡。
富人的嬰兒工廠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海外代孕消費者「媽媽」對21新健康記者坦言:她在36歲時通過中介機構進行海外代孕,花費巨額請了美國白人進行代孕,在自己的朋友圈,選擇海外代孕消費人群相對經濟實力較強。
目前,國內代孕立法仍待建立和完善。而在印度,自2002年商業代孕合法化後,印度的代孕產業蓬勃發展,全國運營著超過2000家代孕中心。有機構估計該產業每年為印度創收23億美金,印度被全世界稱為「代孕天堂」。
而每一個「代孕媽媽」的背後,都是迫於生活的無奈和巨大的風險。
自2015年,泰國、尼泊爾等傳統代孕大國紛紛出臺禁止商業代孕的法規後,東南亞的代孕資源迅速向柬埔寨轉移。到2016年10月,柬埔寨內政部官員稱,國家再窮也不能靠代孕減少貧困,拒當「出售嬰兒的工廠」,針對商業代孕的禁令隨之發布。有些代孕中介轉入地下,有些則流竄他國。
在假裝尋找代孕媽媽時,記者也向代孕機構提出了法律方面的顧慮:「代孕會不會牽扯到法律問題呢?我先生不太放心。」
「國內2005年法律禁止代孕,2006年又刪除這一條款。目前國內這塊兒已經非常成熟,國家雖然沒有說允許,但是目前這一塊處於監管的灰色地帶。」該機構工作人員對記者表示,「不孕不育家庭國內一年以十萬家庭遞增,這些家庭如果不考慮這塊兒(代孕)就不可能有後代。」
然而21新健康記者查詢了國家相關規定,發現該工作人員的回答並不「專業」。
2015年12月27日,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了《人口與計劃生育法修正案》,草案中「禁止以任何形式實施代孕」的條款被刪除。而並非該工作人員所說的2006年就刪除了。
在「禁止以任何形式實施代孕」這一條款被刪除之後,國內曾掀起一場國家是否已經允許代孕的大討論。在生育低迷的特殊時期,代孕產業則屢禁不止。
潘多拉的魔盒已經打開,生物科技給人們帶來諸多便利,讓更多人擁有家庭的快樂,但工具的使用是否觸動人類本源的道德和倫理,成為人類在進步道路中不得不面對的問題。當擁有權利和金錢做選擇時,你又將怎麼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