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最大的瓜來了!
1月18日,鄭爽前男友張恆發布微博,澄清近期遭遇的詐騙、借高利貸等黑熱搜,同時表示目前自己滯留美國,是因為需要「照顧並保護兩個年幼無辜的小生命」,並曬出一張他抱著兩個小孩的照片。
隨後,疑似鄭爽張恆孩子出生證明曝光,兩個孩子於不同時間出生,但母親現用法定名字都為:「SHUANG ZHENG」。
圖片來源:網易娛樂
還有網友扒出疑似鄭爽張恆的官司將於3月22日開庭,名稱為:Dissolution & Permanent Orders,Dissolution為解除婚姻關係,Permanent Orders差不多是離婚案終審。
張恆發文後,一時間關於鄭爽「隱婚、離婚、代孕、棄養「的各種議論鋪天蓋地般襲來,不知是否受到該事件影響,由鄭爽代言的品牌普拉達(Prada)港股股價在18日下午開始大跌,最終收盤跌1.70%,報46.20港元,市值為1182億元港元。
與此同時,疑似鄭爽張恆兩孩子出生證明的曝出再次讓「代孕」成為了人們討論的熱點話題。
代孕背後,法律與倫理
隨著鄭爽張恆兩孩子出生證明的曝出,代孕又成為人們討論的熱點話題。
事實上,近一個月來,代孕相關話題已多次登上熱搜。先是陳凱歌導演的《寶貝兒》,撕開了代孕背後的倫理禁忌和法律問題,將「有償代孕」的灰色產業鏈帶到公眾視野裡。因將代孕拍得過分「溫馨」,短片引起了極大爭議,人民法院報甚至點名提醒:我國明確禁止代孕行為。
而近幾日,一則「首個遭代孕客戶退單女童無法上戶」的新聞也登上了熱搜。據了解,47歲代媽吳川川為財代孕,不料身染梅毒,遭客戶退單。她憐惜胎兒拒絕流產,跑回老家產女,因生活拮据賣掉出生證,如今謀求為3歲女兒上戶。
回想一下,上一次代孕引發人們大範圍關注還是在2017年年初。
2017年春節後,網際網路的第一場論戰就是關於代孕,有接近300萬人在新浪微博上參與了「代孕是否應該合法化」的討論。這場討論源於《人民日報》刊發的一篇名為《生不出二孩真煩惱》的報導。在報導中,有些專家表示,「應適當放開代孕準入」「倫理不應該成為代孕技術的負擔,而應成為促進技術有序發展的工具」。在當時,許多聲音認為,這是代孕即將解禁的信號,不過後來這個聲音不了了之。
代孕,是指在體外受精的卵子形成胚胎後,將其植入代孕母親子宮內,由代孕母親替人完成懷胎和分娩的過程,屬於人工輔助生殖技術的一種。俗稱「借腹生子」。
那時,人們對代孕的需求已經萌發,上世紀90年代的調查數據顯示,育齡人群中的不孕不育率僅為3%-5%,低於發達國家的5%-8%的比例。許多醫院看到了商機,一時間許多醫院出現了相應的業務。
相應的倫理討論也因此而來。有人認為,「代孕」是以往「借腹生子」模式的變種,會將人類的生育活動推向市場,使女性的生殖器官變成製造和加工嬰兒的機器,嬰兒也變成產品。他們甚至擔心這會形成一個新的階層,部分人靠提供身體的部分和產物給經濟上富裕的人生育為生。
關於醫院是否能夠繼續從事代孕的事情,也困擾著政府相關部門。2001年之前,政府曾組織倫理學家、法律界人士以及生殖專家等參與討論是否應該放開代孕,甚至還向國際社會上的專家請教。與會學者權衡利弊,一致認為要全面禁止代孕。
需要注意的一個前提是,在需求不多的背景下,當時私人代孕的形式還未出現,大家的討論的著眼點是禁止公立醫院從事商業代孕。在這個討論的支持下,2001年,衛生部頒布的《人類輔助生殖技術管理辦法》明確規定,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不得實施任何形式的代孕技術。代孕成為醫療禁區。並且我國明令禁止以任何形式買賣精子卵子、受精卵及胚胎。實施代孕技術的,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給予警告、3萬元以下罰款,並給予有關責任人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這裡禁止的主體是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並不是代孕技術本身。甚至違規者只要未構成犯罪,也只會處以警告及三萬元以下罰款。
對於有代孕需求的人群,沒有明確的法律禁止條文。
政策豁口還不僅體現於此。2016年,《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口與計劃生育法修正案》正式頒布,將草案中原本註明的「禁止以任何形式進行代孕」的條款刪除了。可見立法者對界定代孕本身是否違法依然存在爭議,所以採取了較為謹慎的觀望態度。
代孕因此一直處於灰色的地帶中,某種意義上來說,私人代孕機構的出現是一種鑽空子的行為,代孕各方也只能僅靠彼此之間籤訂的一份協議來作為彼此的保障,這引發出來了後續各種各樣的問題。
圖片來源:攝圖網
既然國內醫療機構禁止實施代孕,海外代孕就成了唯一的合法路徑。
我國對於海外代孕採取默許的態度。尤其是代孕孩子回國入籍這個環節上,幾乎沒有障礙,只要父母一方為中國公民,孩子就可以順利獲得中國國籍。
然而,在新冠病毒全球大流行的背景下,海外代孕也受到不小的影響。因很多國家限制出境,不少代孕公司被迫「囤積嬰兒」,甚至一些本該領走嬰兒的買家,因收入縮水,沒有足夠的資金付清尾款,臨時改變主意,造成「嬰兒拒收」的現象。
在海外代孕渠道受阻的情況下,已相當成熟的國內代孕黑產鏈似乎也越發「蓬勃」。
鄭爽代言的Prada股票直線下跌
網友:Prada的眼淚Pradaprada地掉
在張恆發文後不久,鄭爽代言的Prada股票直線下跌,網友調侃:現在Prada的眼淚Prada Prada地掉。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7天前的1月11日,Prada剛通過官方微博官宣三位品牌代言人,包括蔡徐坤 、春夏和鄭爽。
作為Prada品牌代言人,鄭爽於Prada一直保持著緊密的合作關係,並多次身著Prada服飾登上雜誌封面和出席活動。
1月18日下午,#Prada股價下跌#和#Prada的眼淚PradaPrada的掉#詞條也迅速衝上了熱搜。
目前,鄭爽方面和品牌方暫未對此事回應。
據公開信息顯示,義大利品牌Prada於1913年在米蘭創建。Prada提供男女成衣、皮具、鞋履、眼鏡及香水,並提供量身定製服務。2018年12月,世界品牌實驗室獨家編制的2018年度(第十五屆)《世界品牌500強》排行榜在美國紐約揭曉,普拉達排名第191。2019年10月,Interbrand發布的全球品牌百強榜排名100。
2021年1月5日普拉達(Prada)集團發布了最新業績數據。2020年下半年,普拉達集團銷售情況逐漸復甦,12月的銷售表現已恢復至上一年同期水平。其中,2020年下半年其中國市場銷售額出現了52%的增長。
實際上,2020上半年,中國市場就已成為普拉達挽救業績頹勢的重要驅動力。2020上半財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普拉達集團淨虧損1.8億歐元,營收同比下滑40%至9.38億歐元,而中國地區自4月起就開始錄得雙位數增長。
普拉達在中國市場的強勁表現並不意外。投行傑富瑞在2020年中國奢侈品市場研究報告顯示,2020年全球奢侈品市場萎縮23%,但中國內地的市場份額幾乎翻了一番,從2019年的約11%增長到2020年的20%。另外,貝恩最新發布的報告顯示,2020全球奢侈品市場萎縮23%,但中國境內奢侈品消費逆勢上揚48%,到2025年中國有望成為全球最大的奢侈品市場,而且電商作為增長引擎的趨勢仍將持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