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葉子棟(品牌內參主筆)
來源 | 品牌內參(ID:brand180)
隱婚、代孕、棄養、痛斥出軌,萬萬沒想到,短短兩三天時間,鄭爽憑一己之力就將2021年娛樂圈第一大瓜輪番上演了一遍。這兩天人民網等官方媒體點名批評,以及來自社會各界的吐槽抵制,都沒辦法讓鄭爽悔改和道歉,依舊堅持「在中國國土上」無犯法行為,且還將這樣一件挑戰道德和法律底線的事情,歸結為一件讓自己「傷心」的私事。隨後幾次的回應,卻模糊說詞、避重就輕,也絲毫未提及令人聞之膽寒的代孕,還有那2個孩子——連1.5億元豪宅都買得起,卻養不起的兩個孩子……但動作再迅速,造成的負面影響已然存在,Prada依舊和鄭爽連在了一起,短期內人們看到鄭爽便會聯想到Prada,可謂是得不償失,機智的網友甚至還借用了名劇《穿Prada的女魔頭》來形容Prada,稱其這次是搞到了真正的女魔頭。
當然,受到鄭爽醜聞波及的品牌也不僅僅只有Prada,還有LolaRoseWatch、稚優泉等等。
事實上,明星翻車,品牌買單的事情並不在少數,那麼品牌在選擇代言人時,到底應該注意哪些問題呢?
首先需要明確的是,在這個流量至上的時代,明星需要通過品牌來為自身商業價值加碼,品牌需要明星的流量來打通通往消費者的路徑,因此,品牌選擇代言人是目前最流行也最有效的營銷方式之一。
但明星與品牌之間是相互成就、相互制約的的關係,任何一方出現問題都會對另一方造成影響,尤其是在這些信息透明化的今天,不透風的牆早已不復存在。
所以,品牌要看重流量,但不能迷信流量!
那麼,品牌到底如何才能在代言人方面不踩雷區呢?
1、代言人形象氣質與品牌調性相匹配
品牌調性是品牌形象的高度概括,它和人的性格一樣,是一種評價型的印象概念,即品牌能讓消費者感受出來是什麼樣的形象,是活潑明豔,還是冷感魅惑,或是積極陽光等等。
代言人形象與品牌調性不相匹配,就會讓人感受到違和感,比如2017年,Dior邀請趙麗穎為代言人就遭到了粉絲的抵制。
作為演技派小花,趙麗穎的形象一直都是正面且積極的,但當時的她,自身的氣質卻與時尚氣質爆表的Dior存在著差距。
為了讓整件事朝著好的方向發展,Dior與趙麗穎的團隊用契合趙麗穎在演藝道路上的經歷為突破口,用「每一個平凡女孩的徵途都可以是星辰大海」為宣傳點,這對很多普通粉絲來說是極大的鼓勵,然而,不久之後,那一句「俺丟,窩特烏丟度佛辣五」讓一切變成了泡影。
好在,拼命三娘趙麗穎通過不斷努力,最終改變了這種不匹配,也最終徵服了消費者。
2、代言人口碑正向,且並非單純的由粉絲捧出來的
明星的口碑來自於他們所立的人設,以及為這個人設是否立得穩。
即他們的個人行為是否配得上「偶像」二字,以及是否有作品作為底氣,畢竟飯圈文化流行,粉絲的號召力積極強大,明星的成長都離不開粉絲的長期支持,明星如果沒有過硬的產品,就很容易陷入空有流量卻落不到實處的地步,並且在面對負面新聞時,很難有抵禦能力。
拿鄭爽來說,她在娛樂圈就是小仙女人設,然而這個小仙女在私生活方面卻經常被曝出負面新聞,說嚴重點,是偶像失格都不為過。
在作品方面也著實堪憂,大部分時間她都混跡於各種綜藝活動中,而綜藝活動中她表現出來的間歇性不配合活動以及時常性情商低,也讓人倍感不適。
這樣的代言人很容易暴雷,稍有不慎就會牽連品牌一同陷入負面新聞中,而空有流量就更不用再說什麼實質性轉化了。
總之,選擇什麼樣的代言人,最重要的還是看品牌的初衷——是想藉助明星影響力展現品牌的多種可能性,還是希望能夠提升銷售業績,都需要根據不同的訴求來選擇符合品牌調性且美譽度高的代言人,否則就得隨時面臨這如同Prada選擇鄭爽為代言人,卻最終被鄭爽坑掉的結局。
原創不易,如需轉載請後臺回復「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