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寧晚報-內容詳細
即日起,哈囉出行聯合南寧晚報·南寧寶新聞客戶端、雲聽開展免費派送總價值160萬元騎行卡券活動,讓市民可以暢快體驗綠色文明出行新方式。 隨著城市發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私家車保有量不斷攀升,交通擁堵隨之增加。為緩解交通壓力,助力智慧交通及智慧城市建設,南寧晚報·南寧寶新聞客戶端給大家送來了「上班不遲到」福利!
-
「讓文物活起來」 杭州市第三屆青少年文物守護人出爐
近日,「讓文物活起來」杭州市第三屆青少年文物守護人評選活動現場決賽暨頒獎典禮在杭州博物館舉行。大賽由杭州市園林文物局主辦,杭州博物館(杭州博物院(籌))、華數傳媒網絡有限公司承辦,杭州電視臺青少·體育頻道協辦。
-
單霽翔鄭州二砂文創園開講:讓「沉睡」文物活起來
(原標題:單霽翔: 讓「沉睡」文物活起來 實現對文化遺產的良性保護) 本報訊(鄭報全媒體記者 董佔卿 張改華 通訊員 張黎)昨日上午,鄭州二砂文化創意園包浩斯建築內高朋滿座,由故宮博物院前院長單霽翔先生帶來的
-
讓文物說話 講歷史故事丨臨夏市博物館:讓塵封的「寶貝」活起來
2019年12月25日,「國色初光——甘肅彩陶藝術展」在中國國家博物館開幕,甘肅省13家文博單位共展出精品彩陶文物195件(套)。其中,臨夏市博物館有7件彩陶精品首次在國博亮相展示。文物是5000多年中華文明的親歷者、見證者、倖存者,每一件文物都經歷了歷史的風霜雨雪自遠古向我們走來,每一件文物都期待著世人為其揭開塵封已久的秘密、重現其璀璨光彩。
-
博物館奇妙日,文物「活起來」了!
看過電影《博物館奇妙夜》的朋友們,想必一定會被裡邊活起來的文物、展品震撼到!那種奇妙的感覺,雖然只出現在科幻片中,但第五屆吉林雪博會的每一個「博物館奇妙日」裡,你也有這樣一個難得的機會,體驗文物「活起來」的美妙。吉林雪博會6號館正在進行的吉林冬季文博資源博覽會,刮來了千古風華的國潮。
-
「考古盲盒」:讓博物館裡的文物活起來
除了收穫的喜悅,這段「考古」經歷更讓她切身體會到考古工作的艱難:「挖盲盒已經很累了,而考古工作人員面對的是大範圍的探測和實地挖掘,對待真正的文物還要更耐心、細心。」除了莉莉開出的「馬首」,杜嶺方鼎、武曌金簡、青銅虎符等20餘件珍貴文物的迷你版也隨機分布在盲盒中。盲盒附帶的袖珍版洛陽鏟等「考古鑽探工具」、包裹著「文物」的洛陽北邙山土壤,更為這段「考古」經歷增添了幾分真實感。
-
影像志|讓歷史文物活起來—— 從紀錄電影《我在故宮修文物》說開去
■ 該片秉持「讓文物修復大師走到前臺、向工匠精神致敬」的理念,傳神寫照地映射出老一輩和年輕一代文物修復師精益求精、一絲不苟的工作狀態。■ 故宮近年來「讓歷史文物活起來」的探索,使那些在歷史長河中積澱下來的文化珍存,走向百姓、走進當代。■ 我們有責任讓豐富的文化瑰寶活起來,把歷史智慧告訴人們,堅定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信心和決心。
-
紀錄片《如果國寶會說話》熱播,總導演解讀:「讓文物活起來,但不能...
總導演徐歡表示,「我們要讓文物活起來,但絕不是、也不能譁眾取寵。」 紀錄片播出截屏 紀錄片《如果國寶會說話》共四季,在數量巨大的存世文物中精選出100件最具代表性的文物進行講述。其中,曾侯乙編鐘、越王勾踐劍等已在前兩季中亮相。第三季從18家博物館中遴選出25件國寶,聚焦魏晉南北朝到隋唐的盛世風貌。
-
高質量提升南寧「文化軟實力」崑崙關景區打造軍旅融合
南寧晚報記者馮梓劍 歷史是城市之根,文化是城市之魂。《關於全面落實強首府戰略的實施意見》中明確提出:將崑崙關景區建設成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 抗戰的槍炮聲早已遠去,作為廣西唯一的抗戰類專題博物館——崑崙關戰役博物館以各種形式紀念著這段歷史:先後徵集到抗戰期間中日雙方軍隊使用的刺刀、鋼盔、軍服、望遠鏡、槍械、彈藥及當時出版的報紙雜誌等文物1000多件(套),歷史圖片700多幅;開展了以「弘揚抗戰精神」為主題的圖片展板巡迴展覽、聯合展覽等活動近50場次,累計觀展人數達10多萬人次;在以崑崙關戰役為主要內容的基礎上,新增了中國抗戰及廣西抗戰的內容
-
《國家寶藏》:文物也能「說」故事
「讓文物活起來」是《國家寶藏》的主旨,「文物」怎麼能活起來呢?光是這一句話就讓觀眾充滿了好奇感,它不僅僅只是由文字組成的句子,更代表節目組的良苦用心。如果只是口號打的響亮,那麼這檔綜藝節目也不會獲得如此高的評分。
-
創新展覽方式讓文物活起來 遼博夜場演出延展「八大家」傳播力...
創新展覽方式讓文物活起來 遼博夜場演出延展「八大家」傳播力 展覽與演出相結合,是想讓文物更好地活起來《群星璀璨的歷史天空詩歌晚會》由遼寧省文化演藝集團(遼寧省公共文化服務中心)主辦,遼寧省博物館、遼寧文化藝術工程中心承辦。來自遼寧人民藝術劇院、遼寧歌舞團的專業演員與遼瀋地區的詩詞愛好者同臺演出了「唐宋八大家」的經典作品。
-
廈門深耕文博IP開發應用 讓文物活起來讓傳統潮起來
主辦方表示,策劃此次活動,是圍繞習近平總書記讓文物活起來的重要指示,從「讓歷史走進生活」的初心出發,以「國潮正當時」為路徑,通過深耕文博IP品牌,為博物館嫁接多元發展空間,為公眾提供多元文化體驗。賽事從滿足人民群眾多元文化生活新期待的角度,巧妙地應和著今年國際博物館日的主題——「致力於平等的博物館:多元和包容」。
-
看紀錄片如何講出文物的人情味
近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與國家文物局聯合推出「文物『潮』我看」大型融媒活動,該活動將用三個月的時間,以新媒體手段和「短視頻+移動直播」的方式,向受眾全方位展現祖國各地的文化遺產風貌、文物保護利用成果和文博工作背後的故事,用更加貼近受眾的語態解讀文物,拉近與受眾距離。
-
創新展覽方式讓文物活起來 遼博夜場演出延展「八大家」傳播力
李 浩 攝提示TISHI12月2日9時,「山高水長——唐宋八大家主題文物展」在遼寧省博物館開幕,18時30分,《群星璀璨的歷史天空詩歌晚會》在遼博一樓大廳舉行。展覽與演出相結合,是想讓文物更好地活起來《群星璀璨的歷史天空詩歌晚會》由遼寧省文化演藝集團(遼寧省公共文化服務中心)主辦,遼寧省博物館、遼寧文化藝術工程中心承辦。來自遼寧人民藝術劇院、遼寧歌舞團的專業演員與遼瀋地區的詩詞愛好者同臺演出了「唐宋八大家」的經典作品。
-
王瑞霞代表:建議國家文物資源納入新基建,讓更多文物「活」起來
王瑞霞代表:建議國家文物資源納入新基建,讓更多文物「活」起來
-
濟南華僑城微電影摘得2020講好中國故事山東分站賽桂冠
12月23日,2020「講好中國故事」創意傳播大賽山東分站賽結果揭曉,由濟南華僑城報送的微電影《讓文物活起來》經過激烈角逐脫穎而出,榮獲一等獎第一名。據悉,此部微電影將在齊魯壹點平臺進行持續展播,並與榮獲山東分站賽一、二等獎的作品一同代表山東分站賽參與全國大賽總評審。
-
《我在故宮修文物》上映 揭秘文物修復師背後的故事(圖)
一部講述一群「隱居」在故宮高牆內身懷絕技的文物修復大師的紀錄電影——《我在故宮修文物》今天登陸全國銀幕。清新乾淨的畫面,舒緩自然的敘事節奏,賦予了這部小成本電影寧靜內斂的氣質,並再次向「工匠精神」致敬。
-
【鳳凰故事會第36期】宋服之冠-黃巖南宋趙伯澐墓文物解讀(張良)
2017年7月7日的《鳳凰故事會第36期丨宋服之冠-黃巖南宋趙伯澐墓文物解讀》,如期展開,本期主講老師--張良。▲宋服之一▲張良和中國絲綢博物館館長趙豐(右)合影【本期故事導讀】一件距今800年的服裝在杭州G20峰會上驚豔世界,這是南宋黃巖趙伯澐出土的文物。
-
古文物穿梭千年時光上演奇幻漂流記
從古至今,一件文物的流轉過程,其實也是記錄歷史、見證歷史的過程。走進一層青銅器展區,18件精美青銅器文物靜靜佇立於展櫃之內,包括神面卣、遂公盨、倗季鳳鳥尊等孤品和精品。青銅器壁上不僅有千年歲月留下的幽深鏽跡,其造型、紋飾和銘文更是打開一段歷史的文化密碼。 位於28層的琺瑯器和銅佛造像展區則給人另一番體驗。
-
《漢字與文物的故事》:漢字與文物的對話
在最近出版的《漢字與文物的故事》(化學工業出版社)中,甲骨文專家許進雄從40多個博物館篩選了近800件文物,挑選了121個漢字,通過一個個故事,解析考證文字與器物的關係,從文物中尋找漢字的源頭。在這些流傳有序的文物背後,呈現出古代漢字的演變與社會文化的一次次革新。在許進雄看來,文字的意義有多種形態與結構,每一次演變,都代表著社會結構的重新調整與改變,背後具有文化的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