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聊幾句諾蘭的《信條》——燒腦是真的,但並沒有那麼難懂

2020-09-04 午夜場

// 本文不涉及劇透 //

// 本文不涉及劇透 //

// 本文不涉及劇透 //


【一】

諾蘭在我們這一代影迷的心目中,基本已經封神……

《記憶碎片》、《致命魔術》、《蝙蝠俠》三部曲、《盜夢空間》、《星際穿越》、《敦刻爾克》,大概每2年就會新作品推出,穩定的創作節奏,穩定的高票房和高評分。


最重要的是,他給影迷重新定義了「燒腦」!


於是,很多朋友,電影都還沒看,就開始擔心自己智商不夠用。


尤其是,這次《信條》的電影宣發,接連祭出「時空逆轉」、「熵增」、「熵減」、「麥克斯韋妖」、「祖父悖論」,一大堆的高深詞彙……


以及有著接二連三「逆向動作戲」,卻沒有真正關鍵信息透露的預告片,更加深了我們對這部電影「燒腦」的預期。


事實上,《信條》燒腦是真的,但並沒有那麼難懂。


簡單來說,情況就是——

  • 你可以不用在意剛才提到的,那一大堆的高深詞彙,甚至不用提前「做功課」,電影裡都會有清晰、接地氣的說明,很容易理解。
  • 觀影時,劇情線索、時間線索的理解難度,是循序漸進提高的,電影早段呈現一些很難被理解的情況,後面都會主動提供了解釋。
  • 電影的觀影時間線,是正向單線程,不會像《記憶碎片》那樣碎片化逆向敘事,也不會像《敦刻爾克》那樣多條時間軸並行敘事。


概括來說,就是你只需要順著電影的情節發展看下去,不要急於從一開始就看懂「導演玩弄的把戲」,那麼,故事的脈絡是很容易清晰的。


【二】


由於不想劇透,所以我們避開故事情節,說一下角色和演員——

  • 電影裡,角色之間的情感關係,表現都是比較弱的,沒有《盜夢空間》、《致命魔術》裡那樣的,緊密的連結,或強烈的衝突。
  • 當然,這點是可以理解的,畢竟在這部電影裡,更重要的是「概念」而不是「感情」,而即使是150分鐘時長,電影節奏之緊湊是也令人膛目的,確實沒有太多空間鋪墊情感。

  • 華盛頓飾演的男一號,角色代入感很弱,行事動機和背景性格,都被導演刻意淡化,在故事中更像是「工具人」的存在。

  • 帕丁森飾演的男二號,角色設計很可愛,看似小滑頭,其實是「雖千萬人吾往矣」的大英雄!作為曾經的「暮光」小鮮肉,我對他一直沒有關注,當他成為最新版《蝙蝠俠》的扮演者時,我還戴著有色眼鏡去看他,這次完全被打臉了,實在是有顏有藝的好演員啊!

  • 女主角——伊莉莎白·德比茨基,太美了,銀幕女神級別,在她的神顏之下,作為觀眾的理性和邏輯,還需要嗎?

最後這位借用一下《盜夢空間》,抱歉了

  • 麥可·凱恩老爺子,可能是諾蘭最愛的演員了,從《蝙蝠俠:俠影之謎》開始就沒有缺席過,這一次只有短短幾分鐘的戲份,但他還是精湛的演技向我們展示「老錢」風範(old money)。


【三】


文章開篇時,我就重複強調不涉及劇透,但其實,就算真劇透,大家也不用擔心,因為畢竟——克裡斯託佛·諾蘭,導演本人自己,從一開始,就已經劇透了!

TENET

(哎喲喂,真的處處在劇透,導演你這樣真的好嗎?)

類似的劇透和謎底揭曉,在電影裡,導演甚至多次通過刻意的鏡頭,向我們展示。


所以我才一直強調,這電影沒有那麼難懂。


很多導演,一輩子不論拍多少部電影,其實都是在重複拍著同一部電影。


在某種意義上,諾蘭也是這樣的一位導演——


除了三部《蝙蝠俠》,以及不是他自己沒有參與編劇的《失眠症》,其他電影都是《致命魔術》!


所以借用《致命魔術》裡,凱恩老爺子的一段說話,就可以拯救你被「燒壞」的腦子:


每一場魔術表演都有三個步驟——


首先是「以虛代實」,魔術師先展示一個真實的東西。


然後是「偷天換日」,魔術師利用這個普通的東西,做出令人嘆為觀止的表演。


但是你還不會鼓掌,因為把東西變不見還不夠,你必須把它變回來。


你說你想找出秘密,但是絕對找不到。


因為你沒有真正在看,你並不是真的想知道,你想要被騙

諾蘭,這位魔術師,他每一部電影,其實都是一場魔術秀——我們都知道不是真的,但都情況它是真的。


因為,我們就是那些想被欺騙的觀眾。


『 End 』

相關焦點

  • 《信條》是真的很難懂,還是諾蘭故作高深
    口碑也一路下滑,豆瓣評分從最初的8.4分下降至7.9分,成為諾蘭少數不上8分的作品。諾蘭的作品一向被貼上「燒腦」的標籤,看一次是沒法完全搞懂的——這已經成為所有觀眾的共識。只是《信條》出來之後,越來越多觀眾開始思考:到底是電影真的很難懂,還是諾蘭故意讓你看不懂?
  • 《信條》燒腦程度再升級!真就那麼難懂?
    《信條》其實就是一粒後悔藥!為什麼燒腦的《信條》就是一個簡單的後悔藥?《信條》將會是諾蘭燒腦電影中,燒得連灰都不剩的一部電影,僅憑預告片都覺得自己沒帶腦子,不過我們是去看電影的,不是去花Q補課的,所以別把電影想得太複雜,就好比你會開車卻不需要知道汽車的工作原理,簡單來說,電影《信條》像是一個後悔藥。
  • 《信條》算什麼「燒腦」片?諾蘭的套路沒有那麼深!
    不喜歡的人要麼不明覺厲,要麼直接在影院看睡著了…不過,今天條姐最想聊的,不是《信條》。而是拍出了《信條》的傢伙——克里斯多福·諾蘭。01話是這麼說,我們還是得從《信條》聊起。這部電影,最驚豔條姐的,其實是幕後花絮。
  • 諾蘭的《信條》口碑下滑到7.8,不是因為燒腦,而是太簡單了
    諾蘭的《信條》口碑下滑到7.8,不是因為燒腦,而是太簡單了 文|閒雲 友情提示:有劇透。 久負盛名的諾蘭,遭受著前所未有的質疑,爛番茄《信條》在豆瓣的口碑下滑到了7.8分,在imdb的口碑也不怎麼樣,7.9。
  • 諾蘭的《信條》口碑下滑到7.8,不是因為燒腦,而是太簡單了
    諾蘭的《信條》口碑下滑到7.8,不是因為燒腦,而是太簡單了文|閒雲友情提示:有劇透。久負盛名的諾蘭,遭受著前所未有的質疑,爛番茄《信條》在豆瓣的口碑下滑到了7.8分,在imdb的口碑也不怎麼樣,7.9。雖然成績也不錯,但用諾蘭自己的標準去衡量,你會發現《信條》的差距顯而易見。
  • 《信條》:諾蘭又一部燒腦大作,成就了概念,卻犧牲了情感
    《信條》作為諾蘭再度以腦洞大開的理論為突發奇想的作品,概念與視覺奇觀都讓人看得目瞪口呆,「時間」再度成為諾蘭電影不可或缺的元素,只不過這次諾蘭玩得更瘋、更緊扣該片命題,以往通過巧手剪輯所編織而成的非線性敘事魔法,這次直接升華到讓非線性敘事與正敘直接在同個畫面發生,畫面倒著轉與正敘的時間軸產生直接衝突,就是諾蘭此次非線性敘事的呈現。
  • 《信條》全國上映 | 諾蘭執導,燒腦來襲
    對於諾蘭這個名字,有些觀眾可能並不那麼熟悉,但提起《星際穿越》、《盜夢空間》,《致命魔術》、《記憶碎片》、《敦刻爾克》、《蝙蝠俠:黑暗騎士》相信大多數人都是印象深刻的。這些不同題材的電影,在他的手中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特別燒腦。
  • 諾蘭三連映,壓臺的《信條》最燒腦
    這部豆瓣排名第九的燒腦口碑之作復映當天空降票房榜第三,有人十年前錯過趕來補票,有人抓緊機會大銀幕重刷。 因此《盜夢空間》一度被影迷冠以「硬核燒腦」的標籤,很多觀眾沉浸在二刷三刷尋找細節、解構夢境的快樂中。
  • 諾蘭電影《信條》:弄清5個燒腦問題,就能看懂劇情了
    電影《信條》海報截圖。有好多網友都這樣說:刷了幾遍《信條》,還是沒有看懂劇情。其實,只要弄清以下5個燒腦問題,自然就能看懂了。01.如何「逆轉時空」?如果你對整部電影的故事完全一頭霧水,那麼你首先得去理解電影最基本的「逆轉時空」概念。
  • 諾蘭《信條》燒腦程度升級,玩轉時間逆流概念顛覆傳統
    諾蘭的《信條》一定是喜歡大場面視覺效果,喜歡燒腦片的觀眾絕對不能錯過的電影,但是去看之前你可以需要做好可能會看不懂的準備,畢竟燒腦是導演諾蘭的一貫風格。如果你喜歡諾蘭的一貫風格,那麼《信條》應該不會讓你失望,他很喜歡在時間上面做文章,這次時間這個梗依舊是他的賣點
  • 《信條》過於燒腦?別忘記諾蘭是懸疑片導演
    大部分人只知道諾蘭的大名,知道這個導演很厲害,而忘記了他是一名懸疑片導演,忘記了他拍的電影都是懸疑片,忘記了他的電影都比較燒腦的!但諾蘭卻能把它理解透,並自己設計出「超立方體」。總的來說,他這位懸疑片導演的作品特點就是:懸疑,燒腦,題材新穎,獨特,敘事創新!那他的《信條》值不值得看呢?
  • 天才導演諾蘭的十大經典電影,燒腦程度不亞於《信條》
    今天跟大家聊一聊,一位從不拍爛片的導演——諾蘭。豆瓣電影TOP250裡,他執導的電影就佔了7部,可以稱得上精品電影的保障。甚至有人開玩笑說,只要諾蘭活得夠久,整個top250裡都會是他的電影。近期上映的《信條》更是掀起了影迷的一陣熱議,電影是不是爛片我不知道,但燒腦是真的燒腦
  • 極度燒腦的《信條》,是「救世擔當」還是「水土不服」?
    那麼在中國呢?是否會如同國際市場一樣火爆?燒腦電影,究竟有多「燒」時空、概念、結構等是諾蘭電影中的經典元素。主人公穿梭於全球各地,開展特工活動,力求揭示『信條』之謎,並完成一項超越了真實時間的神秘任務。這項任務並非時間之旅,而是時空逆轉。」光憑這幾句簡介,其實都能嗅出其中的「想像力」。但看過影片的人都說,這部電影在燒腦程度上比十年前的《盜夢空間》有過之而無不及。
  • 諾蘭燒腦大片《信條》國內外電影評分
    《信條》是諾蘭又一部燒腦巨製,但並非單純的玩結構與技術,視覺呈現、敘事結構上諾蘭再賦新意,《信條》並不是簡單的描述時間逆轉和時空穿越,而是在一個畫面裡把正向和逆向時間同時呈現,起點即是終點,終點就是起點。
  • 諾蘭新片《信條》評分公布 這部最新燒腦大作你看懂了嗎?
    諾蘭新片《信條》評分公布 這部最新燒腦大作你看懂了嗎? 據說諾蘭闊別三年又帶著新片回歸了,就在昨天,《信條》在內地正式上映。我當然是第一時間去看了首映,你還別說,我第一反應是感動得差點哭出來: 別的科幻片都只知道用量子和黑洞,唯獨這片   原標題:來了來了!諾蘭新片《信條》評分公布 這部最新燒腦大作你看懂了嗎?
  • 科幻電影變成物理課堂,「燒腦」的《信條》錯在哪兒?
    上周五(4日),科幻動作片《信條》在國內上映,第二天票房過億,影片中出現的「時空逆流」「祖父悖論」「時間鉗形戰術」等物理學概念被網友刷屏分析;雙向時空場景中的槍戰、爆破、動作場景也讓觀眾大呼過癮。然而,只靠「燒腦」設定和視覺奇觀,能成就一部好電影嗎?
  • 科幻電影變物理課堂,「燒腦」的《信條》錯在哪兒
    上周五,科幻動作片《信條》在國內上映,第二天票房過億,影片中出現的「時空逆流」「祖父悖論」「時間鉗形戰術」等物理學概念被網友刷屏分析;雙向時空場景中的槍戰、爆破、動作場景也讓觀眾大呼過癮。然而,只靠「燒腦」設定和視覺奇觀,能成就一部好電影嗎?
  • 諾蘭再現燒腦大作逆轉時空!你對熱映新片《信條》的評分是?
    Hello大家好歡迎來到D站觀影團,看完刷完聊一聊,熱門評分少不了,本期我們聊聊諾蘭全新燒腦巨製《信條》。《信條》是由美國華納兄弟影片公司出品的動作科幻片,由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約翰-大衛-華盛頓、羅伯特-帕丁森、伊莉莎白-德比齊等聯袂主演。
  • 幫直男找自信的諾蘭,有那麼難理解嗎,《信條》你看懂了幾成?
    關於英國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及其新作《信條》,除了口碑的褒貶不一,網絡上還出現了一個耐人尋味的新梗,叫「他那麼平凡卻那麼懂諾蘭」。恰逢《信條》上映,以作品「燒腦」著稱的名導演諾蘭迅速成為這部分人彰顯優越感的墊腳石,他們的思路在於:看懂諾蘭電影就等於智商高,就值得旁人頂禮膜拜,因此哪怕連刷幾遍,提前做好功課,也得把劇情解析這關闖過去。
  • 信條:史上最燒腦諜戰片是對諾蘭的追捧,還是對智商的侮辱?
    信條:史上最燒腦諜戰片是徒有虛名還是實至名歸?附觀看方法大家對於諾蘭的印象可能還停留在《記憶碎片》和《盜夢空間》,確實是大手筆。近期,《信條》上映後,也是延續了之前的好口碑,豆瓣評分也來到了8.3。但出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這部被譽為了史上最燒腦的諜戰片,大家居然都說沒有看懂。到底是對諾蘭的追捧還是對自己智商的侮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