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學習習慣及方法心得,我總結出來啦!

2020-12-22 陳少學前論

今天聊的是學習習慣和方法。

開聊前需要明確一下:學習習慣和內驅力是不同的概念。

大家說孩子不願意學、學得漫不經心、吼罵都刀槍不入,這事更多和小孩的學習認同感,也就是內驅力有關。

內驅力聊起來可以單獨開一篇。

今天聊的學習習慣和方法,只集中在具體實操。也就是分享我覺得特別有成效的引導方法。

我們每天接觸小孩的時間有限,只集中在課餘時間。小孩校內表現,比如是否認真聽課、專注、主動學習,我們很難了解全面(你也不可能每天都去煩老師)。

所以我們在引導學習習慣時,要有清晰的目標感:

藉助手段側面考察孩子的校內上課情況——清楚以校內老師為主,家長也要為輔的定位;

引導小孩在家庭學習這塊養成好的學習習慣——老師管不來這塊,修行在於家長。

學習習慣培養的最好階段是一二年級。越往上難度越大。但反正想學,什麼時候也不晚就是了。大家也不要焦慮。

在我們家,抓得最緊的階段在一年級第一學期,隨後緩慢、逐漸地放手。

在我看來,學習習慣和方法安排可以分為兩大部分:

家長和小孩互動的部分;

家長獨自實施的部分。

一、家長和小孩互動的部分

好的方法就是一條捷徑。

指望孩子自行領悟所有學習方法,寄望有些高,往往容易造成自己失望。家長能夠給予方法指引,先抓緊再逐漸放鬆,是我比較推崇的方法。

(1)作息

一般開學、寒暑假開始前,我都會做好作息計劃表。即使是粗略預估,也要心中有數。

(我孩子一年級的一些計劃表。我一般都是設定最低目標,實際效果往往遠超計劃)

對於小孩吃飯、洗澡、睡覺、收拾書包等等時長,我會有心理預期,而且會梳理自己心中的底線要求,並逐一去和小孩溝通。

比如我們家,我的底線是入睡時間和運動。因為這兩者對上課質量和長遠發展影響很大。

一年級剛開學,我評估了一下作業後,便和孩子溝通:你這個年齡需要9點半上床才能夠保證睡眠。如果你拖拉,作業拖到9點半後完成,那我就不籤名了。麻煩你向老師單獨解釋。

我曾聽有些家長抱怨小孩各種拖拉,漏做作業,要晚上12點多才睡,結果第二天很困。

這事如果我碰上:

● 小娃我會直接趕上床,來一兩次教訓讓她吸收經驗;

● 娃大了需要更多尊重,我會和她溝通:是一晚的作業重要還是明日整天的聽課質量及作業精神狀態更重要。要趕也麻煩先睡覺,凌晨5點起床趕作業。我陪你。

這種例子的處理需要考慮更多細節。我提這事只是希望表達:

家長要有合理的作息計劃,還要有底線要求。最重要是把信念傳遞給孩子。這樣小孩才能夠逐步培養出自己的判斷及掌控力。

(2)作業次序及時間觀念

一年級剛開始做作業,我便給孩子強調時間觀念。它包括了哪些內涵呢?

分清主次:

按照小孩的脾性,他們會更喜歡畫畫手抄報作業。讓他們自己安排基本就是亂來了。

我給孩子灌輸的想法是:

● 先校內作業,再校外作業;

● 先完成文字的學科作業,再去弄畫畫手抄報或者手工作業;

● 先做最費腦的,再做輕鬆的項目。

時間有限,必須保證學科知識先吸收,而且保證校內作業先吸收。這樣哪怕發生啥計劃外事件,最重要的事情起碼完成了。

先改錯、複習,再寫作業;

寫作業前,先把前一天作業的錯誤訂正好,否則錯誤會一直延續下去。寫作業前先複習,作業效率會更高,也減少犯錯。

這種樸實無華的道理,可以多轉化成他們理解的語言去表達。

比如:

●你不改錯,今天再做錯,那就是一道錯題變兩道,要做的作業更多;

●你不複習,就容易錯。這種事本可以避免,最終浪費的是你玩耍的時間。

道理擺出來,小孩還是能艱難地進行最優選擇。畢竟誰不愛玩耍呢?

我還有一些發現想分享:小學階段,有時候你會發現,做作業前的複習並不是必選項。

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小學內容不算難,如果孩子上課吸收率高(比如好一陣作業正確度都很高),硬卡做作業前的複習,也不太科學。可以換用單元複習來卡學習效果,不必一條路走到黑。

但無論哪個階段,作業改正真不應該輕易放過。不然那些年錯過的題,都是白錯了。

要不要檢查?

最開始手把手階段,我會教孩子如何檢查,比如從上往下,從左往右查閱作業。

為了鍛鍊她的檢查能力,我會讓她先自我檢查一遍,我再檢查,看她檢查是否到位。如果有遺漏,一起分析下她的檢查方式是否存在問題。

孩子學會檢查方法後,我便再沒有替她檢查。

事實上,孩子如果課堂吸收率好,做題認真,基本會在做作業環節鎖定正確率。檢查是一種兜底行為。我們要更多關注第一次便做對的能力。

如果是粗心、不認真的作業交上去,老師的大紅叉會反饋結果。小孩記憶會更深刻。檢查這事是孩子和學校便可形成的閉環。所以我沒有在這事放太多精力。

有意識地對每項作業進行時間統計及預估;

時間規劃是每個成年人的必修課。實際上這事就該從娃娃抓起。

一年級開學,我會粗略記錄孩子每項作業的佔時。

這種操作能夠讓我即使不在她身旁,也能從做作業總時長推測出她的作業專注度。

比如預習生字、抄生字等作業,正常只需要花費30分鐘。她如果某天花了1個多小時,偏離均值太多,那我就會關心哪裡出現問題了。

說不出個所以然,那估計就是走神了。不一定要罵,但起碼敲打一下。

一直到現在,如果我感覺她某天思緒有些飄,開始做作業前,我會提醒她:麻煩在作業登記本記錄一下每項作業時間。她便心領神會,端正態度對待了。

記錄時間的儀器很多,有人喜歡番茄計時器。我個人喜歡使用Ipad的分段計時功能。小孩按一下便可以了。大家可以看看自己情況靈活安排。

(孩子進行PET考卷模擬也是使用Ipad分段計時)

(3)更多學習習慣安排

小孩在家做作業,在一年級習慣培養時期,我還有更多學習安排:

固定物品擺放習慣:

一年級剛開始做作業,孩子手忙腳亂,寫錯字找個橡皮擦要翻一遍書,找到橡皮擦又找不著筆了。

我看不下去了,給她固定下擺放習慣。比如:

●未完成的作業放左手邊,完成的放右手邊;

●橡皮擦、尺子統一放在作業本右上方位置。使用完固定擺放那。不可以隨意放。

這樣從嚴規範下來,孩子開始有意識控制自己行為。先緊後松,即使現在孩子有了自己的行為偏好,但也會有集中放置,讓自己更容易找的概念。

作業陪伴:

孩子一年級開學後好幾周,我都有陪伴她寫作業。最開始手把手的教導,再逐漸放手。

陪伴她寫作業,我會具體幹些什麼呢?

詢問她老師課堂講了什麼。請她複述一下要點;認真落實老師的作業,比如聽寫,我不僅會看正確度,還會觀察她的筆順、字體大小美觀度;帶領她進行複習,讓她知道複習方法是怎樣的;教導上文提及的主次安排、先改錯再做作業等具體方法;給她作業卡表,讓她有緊迫感和時間意識;每天做完作業都會給她反饋需要改進和值得表揚的地方;

經過上述和孩子的互動,我會大致了解老師上課內容及她的上課狀態。

雖然初期比較花時間,勞心勞力,冒著心梗風險在作戰。但這樣陪伴一陣,小孩能夠有基本學習習慣獨自前行,還是很值得。

家長一些態度原則:培養學習習慣過程中,家長還需要有一些態度原則。

比如寫作業:

不允許他們碰到不會的題目立刻跑來問。必須一氣呵成做完作業,再集中不懂的問題一次性討論;不允許他們隨意搭話;不允許邊吃東西邊做作業。再如獎懲分明:

和小孩約定學習計劃後,小孩如果實施得好,替自己爭取了更多時間。請把時間還給他們。讓他們徹底嘗到成功的甜頭。

家長要控制住再塞作業的衝動,寧可下次制定計劃前再進取一些。

但此刻,必須清楚小孩心中在乎的是什麼,保證他們的情感需求。

二、家長的獨角戲部分

在一些細微處,家長也可以加入小心機,為小孩更好學習創造環境。

比如我給孩子的書房布置,會遵循「最希望她看/最常用的書離她最近」的原則。

我們一年級大力猛攻英文時,離她最近的書架位,擺放的都是英文書籍,她一伸手便可以拿到。

我是想著也許某一天,深愛閱讀的她翻開一頁後便從此沉迷呢?希望總要走在前頭呀。事實我們做到了。

我還會購入各種文具收納好物,保證孩子書桌歸納有序整潔。而且絕對不會購買花哨的文具用品。純色文具是我們家的首選。

還有一些雜七雜八的點,比如家長輔導孩子千萬不要看手機,要用對待老闆的心態對待娃.....礙於篇幅,就不細細展開了。

最後再給大家囉嗦兩句:大家在這塊如果有很深的困惑,可以購置書籍進行專題學習。

可以在網上搜「學習習慣」關鍵詞,發現很多書籍都有討論這事。感覺可利用資源還是挺充分的。但我沒看過,實在不好推薦。只是提供一種解決問題思路給大家。

方法說得再多,也必須落地實施才有成效。希望對大家有啟發。我們都一起加油,協助孩子塑造更好的學習習慣。

相關焦點

  • 如何培養好的學習習慣?51Talk用戶三行詩式總結真相了
    "讓孩子從春節的'瘋子'/變成了/愛學習的學子"——這三行字情詩一樣的學習總結來自於51Talk新學員家長 Coco媽媽。近日,停課在家的Coco剛剛完成在51Talk第一周的課程,Coco媽媽在孩子的打卡分享裡寫下簡簡單單三行字,分享孩子的網課初體驗,寥寥幾筆,一個孩子專心學習的生動畫面仿佛出現在眼前。
  • 小學學習方法論(第一期)——學霸的秘密:知識、方法、能力和習慣
    本質上,學習和健身減肥一樣,都是「反人類」的,是符合人類好逸惡勞本性的。這個東西從來就沒有天生的,都是通過後天刻意訓練掌握的。 從今天起,我將分幾期拆解一下,作為一個學霸,通用的學習方法是什麼?供各位家長在雞娃過程中參考借鑑。
  • 關於初學者的我,學習騎車的心得與經驗總結
    雖然不帥,至少也不一般心得:1、它有助於我眼、腦、肢體的協調與配合;2、它有助於我自身潛力的激發和提高身體免疫力;3、它有助於我日常生活、學習、工作(提供便利)。小結:通過這幾天的學習,讓我對騎車有了濃厚興趣;同時緩解了我原先沒有嘗試時的恐懼;讓我對提高、完善自己多了一份信心。
  • 培養二子上清北,教師父母總結心得,教育孩子學習:要懂得4先4後
    本文由@學習方法寶典原創首發,未經允許不得轉載。全文一共1547字,閱讀大約需要3分鐘。文 | 學習方法寶典你認為什麼樣的家庭,才容易培養出學霸孩子?其中,有35%的孩子的父母是教師,近兩成的父母是公務員,還有12.6%來自工程師家庭。這說明了什麼呢,我認為是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所以今天,我們就帶來一位教師家庭,對孩子教育的經驗分享。孩子母親曾說:如果要說培養孩子有啥「經驗」,那就是從小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習慣養成了,學習成績自然就會不斷攀升。
  • 12個習慣決定孩子學習成績!有5個你就省心了
    如果孩子沒有尊重老師的習慣,很可能課堂效率不高;如果孩子沒有提問的習慣,很可能只能夠滿足被動的知識積累;如果孩子沒有總結思考的習慣,很可能撿起這個知識點,丟了那個知識點…  所以,對於家長來講,一定要先給孩子抓好習慣,再談成績!
  • 北師大教授教您如何培養孩子好的學習習慣與方法
    北師大教授教您如何培養孩子好的學習習慣與方法 2021-01-17 12:3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於藍榜】學習《重機甲戰士》教程後的心得總結與分享
    大家好,我是charming,今天給大家郭亮分享學習《重機甲戰士》教程後的心得總結與分享
  • 關於工作總結的心得體會
    在原單位上班的時候,每逢此時總是倍感焦急且絞盡腦汁地構思年度工作總結。畢竟是一年的工作成果,總得把好的展現出來,還要略顯謙卑,使讀者既讚賞又不至因自誇自擂而厭惡,所以寫工作總結是一件技巧活。算一算,從參加工作至今,寫過大大小小的總結不下百篇,每一篇都是以虛偽的謙恭來襯託那似亮非亮的工作亮點,想一想實在有違務實的精神。
  • 《漫畫技法》學習心得
    為什麼我要學習漫畫?看似跟我目前從事的工作不相關,也不是想成為XXX大咖,第一主要是興趣愛好,從小喜歡臨摹好看的東西,會讓自己的心平靜下來。
  • 教孩子畫畫10年,我總結出了3點經驗:這些畫畫方法,絕不能讓孩子碰!
    ,大家都有各自的經驗,比如:陪孩子看繪本;教孩子多觀察大自然……這些都是常用的方法。但是最近和媽媽們交流時,媽隊發現,孩子或多或少都陷入了學畫畫的誤區!所以,媽隊整理了這篇「誤區總結」,看看你家孩子學畫的方法是否正確吧!
  • 在不同階段要如何學習化學知識?高中學習方法總結乾貨來啦!
    我來啦!今天給大家看一組化學方程式,聽說好多學霸用它表白。化學不好的同學有看懂嘛,這到底是什麼化學反應呢?原來是「你的鎂偷走了我的鋅」。還有,氫氣和氧氣的愛情故事嘖嘖嘖,理科生的浪漫,含蓄又美好,十分動人啊。
  • 重慶高考狀元謝欣穎的爸爸分享經驗:小學就得狠抓孩子的學習習慣
    記者採訪謝欣穎時,她總結了道:最好的學習習慣,是要專注做好一件事;學習最好的「技巧」是要發自內心地去熱愛。 說起學習習慣,我深有感觸,孩子上小學之前,我非常享受陪伴孩子成長的時光。
  • 經過幾天的學習,孩子的ASA101證書到手啦!
    今天得到消息,孩子的ASA101證書已經從美國寄出來了。真的是無比興奮,孩子也開心得不得了。暑假給孩子報名了帆船夏令營,5天的時間,從帆船的理論知識到實操訓練,跟著專業教練從0開始學起。理論實踐相結合,孩子喜歡,學習的動力也足,儘管戶外天氣多變,但是學習帆船的盡頭絲毫沒有削減。
  • 有哪些每天堅持、效果顯著的高中學習習慣
    高中階段,有哪些每天堅持,效果顯著的學習習慣呢?作為高中老師,我總結了如下五條,供各位同學參考。(一)認真聽課的習慣1.高中階段,課程多、進度快、內容廣、難度大,而且所學知識,還要熟練掌握和運用。所以很多高中生學起來很吃力,尤其是高一的學生。那麼怎樣才能既學得輕鬆又學的好。
  • 「不要懶,一定要勤奮刷題」女學霸考上北大,學習心得值得借鑑
    文章原創,歡迎個人轉載分享對於我們國家的孩子來說,考上大學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之一,所以每年的高考狀元和學霸就成為了學弟學妹們崇拜的對象。2019年,考上北大的女學霸賀怡超在分享學習心得時,就曾說過許多重要且有效的學習方法。
  • 學習英語太痛苦?分享一點點心得體會
    一提到英語學習,很多人就會頭疼。記單詞讓人頭疼,聽聽力讓人頭疼,做閱讀讓人頭疼,就連翻譯寫作文也令人頭疼。當然我也是這些頭疼大軍中的一員,但是自己還是要咬牙堅持將英語學習下去。說實話,其實我也是這樣的。最近才發現記單詞其實還挺有技巧的,只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就能把單詞的意思猜個八九不離十。可以去學習一下詞根詞綴。比如「amusement」=amuse(使愉快)+ment(結果),也就是娛樂、消遣。把意思相近的詞歸納總結到一起,可能更方便記憶吧。單詞是基礎,只有單詞量積累的足夠多了才能理解文章。
  • 從業9年,帶團隊7年,我總結了一些工作心得
    作為一個管理崗位,營銷總監非常講究人的綜合素質:上要滿足老闆的需求,中要搞好和其他部門領導的關係,下又要管理好員工的工作;這還沒有完,營銷總監還必須要精進自己的業務,制定業務目標,並且要去思考怎麼完成業績目標……在這個過程中,不斷學習和總結,積累經驗,才能逐步成長,成為一名優秀的營銷總監
  • 打卡、拍照的在線學習,是在培養孩子「假學習」習慣
    如果我們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打卡、拍照這樣的外在形式上,甚至讓學生為怕忘記打卡而憂心焦慮,不得不將精力分散出一部分去想著打卡,想著自己啥時擺好姿勢讓家長拍照,那就走入了「留痕」的反面,讓孩子學習像那些「留痕旅遊者」一樣,上線打卡,中間拍照,聽了一節課,啥也不知道……最可怕的是,當前疫情形勢依然嚴峻,開學日期仍不能確定,教育部和各省市教育廳發文要繼續組織學生進行在線學習
  • 輔導孩子在家學習舞蹈的好方法,家長們收藏啦!
    無非都是「我還在繼續堅持前進,而你卻還在原地打轉」,甚至是倒退...特殊時期不能因為在家不用去上課,就敷衍練舞這件事。只要是在家堅持練舞的孩子,一但回來上課就能看出不一樣。動作記得嫻熟,軟開度也進步不少,成為班裡的小榜樣也是分分鐘的事。
  • 孩子宅在家,跟美國家庭學習製作檸檬汁
    大家好,我是小黃豆繪本館的娜娜老師,宅在家不能閒著,今天給大家分享一個生活小技巧,在家如何學習製作好喝又省錢檸檬水,一起深度體驗美國家庭的日常。【raz課堂1】長知識同時還能學習英語,最重要的是可以把這些學習資源免費帶回家,還有繪本送哦,記得看到最後領取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