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7月12日報導 美媒稱,為吸引新的粉絲,一家美國的歌劇公司離開歌劇院,前往地下墓窟。
據美國沃克斯網站7月8日報導,2019年夏天,總部設在紐約的古典音樂公司「經典之死」公司在一個墓窟裡上演了《狄朵與埃涅阿斯》。
報導稱,歌劇公司正越來越多地開始把他們的作品搬出歌劇院。
「經典之死」公司的《狄朵與埃涅阿斯》在布魯克林的格林-伍德公墓的墓窟中上演。(美國沃克斯網站)
據悉,「經典之死」公司是過去10年來嘗試非傳統歌劇上演方式的眾多音樂公司之一。最著名的試驗大概就是2015年由洛杉磯實驗歌劇公司Industry上演的一出「流動歌劇」《跳房子》。《紐約人》周刊也對此進行了大幅報導。
在《跳房子》中,觀眾乘坐著一隊豪華轎車穿過洛杉磯,音樂家們則和他們一起在豪華轎車上表演,演奏樂器,有時還會讓乘客們在一棟辦公樓前下車,然後上到屋頂去看一個場景。期間還會有一輛摩託車從豪華轎車旁駛過,司機通過在豪華轎車內的揚聲器唱歌。
如今,非傳統歌劇上演方式已成為一種可行的趨勢。「我認為這其實始於大約10年前,當時正值金融危機之後,」紐約現場歌劇公司的藝術總監埃裡克·艾因霍恩說:「地區歌劇公司處境艱難,它們正試圖以一種成本不會太高的方式來吸引日益衰落的觀眾群。」
「經典之死」公司的《狄朵與埃涅阿斯》在布魯克林的格林-伍德公墓的墓窟中上演。(美國沃克斯網站)
艾因霍恩說,把歌劇帶出歌劇院成為吸引那些對歌劇了解不多的年輕觀眾的一種方式。「你經常會聽人說,歌劇院的門檻太高了。人們覺得他們不屬於那裡。」
「對老一輩人來說,去一個大廳,點上一杯價格虛高的香檳,然後坐下來,從6000英尺開外聽上三個半小時的必修古典音樂就足夠了,這是很好的體驗,」「經典之死」公司的「天使所享」系列的創作者和負責人安德魯·奧斯利說。
「我不是在批評歌劇院,因為你在那裡能聽到高水平藝術家的聲音。」奧斯利接著說:「但除非你特別熱衷,否則不會有興奮的感覺。特定場所的歌劇正在試圖創造一種更容易理解、更激動人心的體驗。」
特定場所的歌劇是指不僅在不是歌劇院的地方(比如酒吧或圖書館),而且是在與歌劇本身有某種主題聯繫的地方上演歌劇。現場歌劇公司就在杜莎夫人蠟像館上演講述雕塑者愛上自己所雕塑作品的《皮格馬利翁》,還在社區花園上演了《莫扎特的秘密園丁》。
據悉,「經典之死」公司的《狄朵與埃涅阿斯》在布魯克林的格林-伍德公墓的墓窟中上演,這種經歷都旨在讓人們覺得自己進入了一個介於生死之間的過渡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