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中國大陸到2030年將成世界上最大半導體產地

2020-12-21 愛集微APP

集微網消息,華爾街日報3日刊文指出,預計到2030年,中國大陸將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半導體生產工廠。

不過時間回到在1990年,美國和歐洲生產著世界上四分之三以上的半導體,而現在,兩個國家(地區)的產量比重不到四分之一。

隨著日本、韓國、中國大陸和中國臺灣的崛起,美國的製造業在近幾十年來逐漸離開本土。部分原因在於,亞洲的國家政府會為晶片廠商提供補貼激勵政策,以鼓勵建造工廠,發展本土產業。與此同時,美國以外的半導體供應鏈不斷壯大,以及能夠操作高昂製造設備的熟練工程師隊伍不斷擴大。

因而近幾十年來,美國高科技製造業「外逃」一直是市場的一個話題。與其他高端製造業相比,流失現象在計算機硬體和消費電子產品領域尤為明顯。

(圖源:華爾街日報)

華爾街日報認為,如果按照目前的趨勢繼續發展下去,未來幾年中國大陸的產能迅速增長,而美國在晶片製造領域的份額將進一步縮小。在2030年,中國大陸預計將成為最大的半導體生產工廠。

(圖源:華爾街日報)

不過針對這種可能性,華盛頓做出了不同尋常的反應,即不斷對中國大陸半導體企業施加管制,甚至利用政治手段進行打擊。對此,中國政府也提高了對晶片產業的支持力度,在關鍵技術領域的投資規模空前龐大。

儘管報導指出,新冠病毒大流行進一步推動了美國讓晶片製造行業回歸本土的進程,但數年甚至數十年建立起來的生態系,晶片廠商當真能放棄嗎?(校對/零叄)

相關焦點

  • 外媒:在歐亞大陸的一個不毛之地,中國將建起世界上最大陸港
    外媒驚嘆,不毛之地建起了世界上最大陸港 中國東部沿海地區經濟發達,城市先進,但仍有不少內陸地區還相對落後許多,霍爾果斯就在其中之一。霍爾果斯位於中哈邊境,土地貧瘠,皆是草原,可以稱得上是不毛之地。當初中國決定在這裡開發建設的時候,也遭到了外界的質疑。
  • ...SEMI:12英寸晶圓廠投資激增,中國產能在全球佔比將迅速上升
    【芯視野】FPGA「易幟」之後2.SEMI:12英寸晶圓廠投資激增,中國產能在全球佔比將迅速上升3.華為助攻,SK海力士第三季度淨利潤飆升118%4.外媒:中國大陸到2030年將成世界上最大半導體產地5.摩根史坦利:國巨擴產不會使被動組件供過於求6.高通、博通等公司推動 臺積電28nm產能罕見滿載7.晶片製造從歐美轉向亞洲
  • 從數據看中國半導體在全球版圖中的位置
    中國臺灣2018年是6%,2019年還是6%,排名世界第四;日本2018年是7%, 2019年下降到6%,排名世界第五;中國2018年3%,2019年上升到5%,排名世界第六。從營收上看,目前中國最大的半導體IDM公司是聞泰旗下的安世半導體,做二極體等分立器件,MOSFET等,2019年營業收入為103.07億元人民幣,上年同期為104.31億元;2019年淨利潤12.58億元,上年同期為13.40億元。
  • 蘋果將投資世界上最大的陸上風力渦輪機 推進其到2030年實現完全碳...
    蘋果將投資世界上最大的陸上風力渦輪機 推進其到2030年實現完全碳中和的目標 來源:界面新聞 • 2020-09-04 11:47:30
  • 到2030年,哪國空軍將成最強大的力量?不出意外,中國穩居第二
    很多航空專家預測,未來能擁有強大空中力量的國家越來越少,而航空力量又將主宰戰爭的走向。大國的空軍在未來十年將繼續受到關注並得到強勁發展。特別是美國,俄羅斯,中國,以色列和英國將成為世界上空軍力量最強大的國家。這些國家的空軍力量正在從小型行動逐步轉型到大範圍全面戰鬥,並將現代軍用飛機的研發和更新作為重要的優先事項。這些國家都將空中力量的建設和更新作為其國家安全的重要一環。
  • 外媒預測:2030年的世界什麼樣?
    因此,根據2020年發生的情況,我們該對2030年有何期望?美國《快公司》雜誌專注於技術、商業和設計研究,就這一問題諮詢了零售、教育和社交媒體等各個行業的專家意見。過去的挑戰是消除一個世紀以來破壞我們環境的過度行為。而如今,社會公平、公共資源和系統性的福祉必須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 「世界越來越『依賴』大陸,臺灣怎麼辦?」
    編輯:拾遺眾所周知,中國自從改革開放以來就以飛速的發展,在經濟、文化、軍事等眾多領域都有著斐然的成績,臺媒也意識到世界對大陸的「依賴」正在不斷地加深,臺灣接下來將如何自處呢?根據外媒報導顯示,川普正在計劃一件大事,那就是要將大陸最大晶片製造企業中芯國際與大型國有石油公司中海油,正式地列入出口黑名單,這個決定將會對中國大陸帶來重要的影響。
  • 熊玠教授:2030年大陸「人均收入」將超臺灣,兩岸統一水到渠成
    據估算,預計在大陸2030年真正達成人均GDP超越臺灣的目標後,兩岸統一的問題也就水到渠成了。 而對於「兩岸是否會統一」這一問題,熊玠教授指出,中國統一的問題,不是能不能統一的問題,而是統一會在何時發生的問題。
  • 外媒:中國十大最值得關注的半導體初創公司
    中國半導體初創公司中國的半導體消費增長速度超過任何其他市場,在2019年約佔全球消費的60%。Changxin預計每月將DRAM晶片的產量翻兩番,達到40,000個晶圓,佔世界DRAM總產量的3%。執行長朱一鳴已經投資150億元人民幣(25億美元)用於技術和研發。該公司還專注於本地人才,每年大約招募500名中國大學畢業生以促進他們的人才發展。2016年5月,長鑫存儲的事業在 「創新之都」——安徽合肥啟動。
  • 大陸能創造出完整的晶片產業鏈嗎?張忠謀的一番話暗藏「心機」
    鑑於美國營造較為惡劣的晶片市場環境,大陸開始準備走晶片IDM模式,那麼能創造出完整的晶片產業鏈嗎?把設計、製造、封裝一體化,將這些產業內供應鏈都放在大陸,能不能實現?臺積電創始人張忠謀說出了自己的看法。
  • 風雨四十年,記錄中國半導體產業發展歷程
    目前,代表中芯國際最先進14nm工藝的晶片麒麟710A,已經搭載在榮耀Play 4T上,意味著中芯國際14nm在磕磕絆絆數年後,終於把良品率提升到可商用的級別了。前夜上海漕河涇曾是中國最早的半導體開發區。1988年也成為中國半導體企業集中出現的年份。一些種子,後來長成了參天大樹。
  • 《2020-2030年中國社會與經濟發展研究評估報告》訂閱介紹
    2020-2030年也許將是世界風雲變幻莫測的十年,這十年即將發生的一系列事情,也許將完全超乎我們的想像。國際局勢發生的深度變化,將改變現有的經濟格局,也將影響到每一個企業的未來命運!《2020-2030年中國社會與經濟發展研究評估報告》是一項大型研究報告,由通用軟工研究團隊提供;報告將從全球社會、政治、經濟等多個角度,深度研究中國社會、經濟未來10年的發展趨勢,為企業提供決策依據。本報告並不限於中國大陸經濟政策、市場數據、經濟現狀、意識形態等因素,而是站在全球角度進行研究和評估。
  • 中國半導體之父張汝京:被臺積電起訴8年,一山終究難容二虎
    他們回國以後都致力於中國半導體事業的發展,兩人都是半導體領域的泰鬥人物,一個創辦了世界第一的臺積電,一個創辦了世界第三的世大。 不同的是後者更像商業總裁,前者更像愛國志士,同樣的路卻開出了不同的花,還有一點不同在於,張汝京要比張忠謀年輕10歲以上,有更多的潛力。
  • 臺積電張忠謀的雙面人生:華為的金牌盟友 大陸半導體的冷面殺手
    任正非不用多說,經過川普的「另類宣傳」,如今在國內的名聲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他創辦的華為已經成為中國科技企業的一座「豐碑」。張忠謀出生於1931年,比任正非大13歲,畢業於哈佛大學和麻省理工,與半導體開山鼻祖以及英特爾創始人戈登·摩爾同年踏入半導體行業。1985年張忠謀從德州儀器退休回到臺灣任工研院院長,1987年創辦晶片代工企業臺積電。
  • 半導體行業的創「芯」:中國半導體所面臨的最大機會是什麼?
    中國企業最大的優勢是服務響應優勢非常快,越貼近客戶、響應速度快,根據他的研發需求做出來產品,相對來說比原來導入客戶的周期會短很多。所以,對於國內公司來講,打鐵還需自身硬,技術研發肯定要跟的上。我是友財投資的合伙人肖霽,友財投資是一家由中國民營企業作為第一批股東,同時也是出資人的投資機構。最早友財投資貸款基金有30幾億,其中80%左右的基金已經實現了完全退出,退出回報率還可以。我之前在半導體行業有十年的工作經歷,2001年到2010年,見證了行業以及上市公司一點點起來。和全球領先的臺積電、日月光公司有過重要的合作,是他們在國內最重要的客戶。
  • 淮安高新區打造半導體產業世界「芯」地圖上「芯高地」
    早於2016年3月,一期總投資150億元的德淮半導體成功落戶,淮安高新區半導體產業正式萌芽。時隔半年,一路之隔的總投資130億元的時代芯存半導體項目於同年9月落戶淮安高新區,以最快速度成為淮安高新區半導體產業「雙引擎」。  項目並非憑空落戶。緣起於更早,2015年,作為淮陰區的五大外資平臺之一,高新區開始將目光投向了半導體產業。
  • 前瞻半導體產業全球周報第18期:餘承東稱麒麟990 AI性能超過蘋果...
    臺積電擬擴大5納米晶片產能據外媒消息稱,臺積電將擴大5納米製程晶片的產能。今年7月,臺積電在季度財報會議上曾表示,其新的5納米(Nm)晶片製造工藝將於2020年上半年開始批量生產,使首批5納米晶片在明年這個時候上市。
  • 評臺積電大陸建廠:中國大陸的胡蘿蔔是用大棒做成的
    他是一個非常善於言辭的人,他一說話,整個半導體行業都得豎耳傾聽。作為世界最大晶片外包製造商的創始人,在智慧財產權與技術機密的保護方面,張忠謀為這家臺灣企業注入了美國式的偏執。可以說,張忠謀與「輕率或者有勇無謀」毫不沾邊。因此,當張忠謀本周最終決定與大陸南京市政府籤訂投資協議的時候,你能肯定的是,他不是輕易地就做出了上述決定。而在智慧財產權與商業機密保護方面,一向名聲不佳。
  • 張汝京和張忠謀:對中國大陸發展自己半導體代工產業看法的差異
    張汝京和張忠謀:對中國大陸發展自己半導體代工產業看法的差異。中芯國際創始人張汝京認為,中國大陸發展自己半導體產業機會很大,進步很大,也培養了一大批專業技術人員,中國應加快自力更生的能力。而臺積電創始人張忠謀認為,大陸可以獨立發展半導體設計,搞半導體製造不易實現超越。顯然,張忠謀不希望大陸半導體製造發展起來,就像美國人不希望大陸研發出兩彈來一樣的。張忠謀狀告中芯國際7年,重創大陸晶片產業,強行逼走愛國實業家張汝京。對我們來說,張真的不是個好東西。
  • 中方作出氣候新承諾,外媒特意引了這句話:中國歷來重信守諾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峰會並發表題為《繼往開來,開啟全球應對氣候變化新徵程》的重要講話,作出包括到2030年,中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將比2005年下降65%以上等新承諾。  「中國歷來重信守諾。」多家外媒在報導時,特意引用了中方的這句發言。英國《金融時報》表示,習主席的出席最令人期待,同時也是中方首次提出達到2060年碳中和目標的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