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冬天猶為寒冷,嶙峋的枝椏灰突突的詮釋著壓抑和凌厲,空曠的街市和大地讓50多公裡之外的家鄉格外遙遠。與世隔絕般的孤單和安靜,似乎預示著未來註定有一段不平淡的歲月要走。
於是,在窗欞之內,在幽冷燈光之下,歷盡了經年的忙碌和神傷,飽嘗了踽踽獨行的沉重和溫暖。暈暈乎乎跨過年輪的溝溝壑壑走到三十之上,深感歲月匆匆和不美麗的容顏也易老,背負著孩提時不一樣的艱辛和秘密。原來許久沒有看完一本書,著一篇文了,就連與友人微醺的快樂,也漸行漸遠。
新書,不易看。平味寡淡的情節,滿篇的強說愁,是時下暢銷書的永恒基調。拿起時封面如美人般鋪陳的驚豔,打開時字裡行間,也算疏朗曼妙。細品文字,如嚼蠟,如白水,如飄渺的虛構事,再加上讀書的節奏常被工作和生活瑣事打亂,好不容易有時間復讀,竟忘了那本不刻骨銘心的人物和情節,為何人何事?
新買一本老書,只因舊版隨著歲月泛黃如今到了染指即破的程度,那1986年就裝訂好的章章節節已不堪今日複雜空氣的侵蝕和蹂躪。只能與時俱進,淘到新版,卻還似年少輕狂時細細品讀,著實為已欣慰。飲酌家鄉紅酒,淺讀太虛幻境,不禁再次為《紅樓夢》中人黯然神傷。
少年聽雨歌樓上,少年閱讀《紅樓夢》只醉心於豔麗詞藻和工整篇章,感慨曹雪芹身世可憐卻下筆有神,感慨脂硯齋深諳雪芹才華高山流水般的批註,陶醉於「一字一注」的友情佳話和遣詞造句裡的巧奪天工。
如今翻看一些篇章,因記憶鐫刻沒了情節牽絆,閱讀便可隨著時間和生活節奏走。褪去了些許懵懵懂懂,細細考究十二釵、副冊以及又副冊判詞,不禁感慨傷懷。也同時不再去片面指責葫蘆僧的寡恩薄情,不再曲解寶玉的行為乖戾,原來一切都因前世因緣和情天情海,萬物都隨了那擊打抗拒亦不變的頑固宿命。
繁華落盡時,原來真應嘆息。人間相逢日,熱鬧似錦秀。曹公用橫豎撇捺搭建了一個文學的海市蜃樓,而當略略走過人生三分之一時再重溫,即便明知一切都是勾勒,難免感到深深的無力感和共鳴感。
邊讀邊飲,在渾渾噩噩中,也算是訪遍了大觀園的亭臺樓閣榭;邊飲邊讀,在迷迷糊糊中,竟一點點找到了自己的枝枝蔓蔓。
過去讀紅樓,只覺是在看戲中人,淺薄判斷書中事是矛盾激化和人生千帆過盡的急促縮影。直到再次看到那沒落傾頹的四大家族瞬間坍塌成斷壁殘垣,再次看到寶玉愛而不得的苦悶,再次看到金玉良緣和木石情緣的掙扎宿命,方知飄渺如思緒和願望在人生軌跡面前,也有恕難從命的境地。
倏忽間讀懂了席慕容那句:「今生今世我只是個戲子,永遠在別人的故事裡流著自己的淚。」
《紅樓夢》的悲是扣著「空」去寫的,《紅樓夢》的哀是扣著「無」去寫的。仿佛水消失在水中,只空空留下記憶蠶食這敏感的思緒和心智,往事再無跡可尋,故人也消失無蹤,一切都被時移勢易蕩平了,卻依然在內心翻江倒海,才是曠世大悲劇最奪人心魄的地方……
一杯紅酒,兩點心事,光陰流轉反反覆覆,心中的傷悲依舊被幾百年前天才文人的才華橫溢勾起,下一杯,還是敬那寫盡古今萬千事的——《紅樓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