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超小廚美食」比「食味阿遠」更有嚼頭、發展會更好?

2020-12-22 用心感悟每一天

食味阿遠、超小廚美食都是百家號自媒體裡的佼佼者,粉絲過50萬,日發視頻播放量輕鬆過10萬,可謂風光無兩。

為何他們的美食視頻這麼「火」呢?我認為原因有三:

一是他們開始做視頻自媒體時機恰當,起步於自媒體勃興之時。有人說,趕上了「風口」,豬也能飛起來。於是,他們做的風生水起。

二是他們選對了細分市場。有時候,選擇比努力更重要。專業做美食,把大批喜歡美食的粉絲籠絡在身邊。

三是堅持做精彩美食視頻。最怕一曝十寒,最怕認真。食味阿遠、超小廚美食都堅持每天發美食視頻,並且對視頻進行了恰如其分的剪切,讓粉絲能夠在不足十分鐘的時間裡滿足味蕾。有人說,要想徵服一個人,先要徵服他的胃,便是如此。

風光的背後,也有「危機」與「機遇」。在作者看來,機遇是屬於超小廚美食的,危機是屬於食味阿遠的,為什麼呢?

關注食味阿遠自媒體至少半年了,粉絲量增加不多,播放量也從單個視頻二三十萬目前的十萬左右。為何?因為食味阿遠更像「應付」:做上一點點菜,也不在吃飯時間,兩個人光吃菜;要不上千塊的美食。感覺脫離了「人間」;要不光吃不說,或者說著粉絲聽不到或聽不懂的話,好在字幕給了翻譯。

關注超小廚美食也有三個月了,始於疫情。超小廚美廚重在「有趣」、「有勁」。有趣,是超小廚的風趣和小楊的配合,與打情罵俏或哼歌一首中,讓粉絲愉悅了心情,脫離了平凡勞累的家常瑣事。有勁是超小廚大口吃飯大口吃菜很得勁,讓人感覺到了飯菜的「香」,給人食慾。事實也是如此,單個視頻播放量普遍30萬次以上,粉絲節節高。

綜合分析,超小廚美食更符合快節奏、高壓力下人們的需求,更能產生共振,贏得粉絲的喜愛。

當然,這只是對食味阿遠與超小廚美食的簡單對比。無論如何,作為喜歡的自媒體人,我都會一直支持他們的!

相關焦點

  • 湘味口水雞,口感香嫩爽滑卻不失嚼頭,吃完回味無窮,意猶未盡
    大家好,我是每天都準時與大家見面的美食小編食尚伍味。夏已至,天氣炎熱,涼菜變成了餐桌上最受歡迎的一類。最近剛好學會了一道著名的四川涼菜,今天就大膽地練第一次手。但是我今天打算做的是湘味版的口水雞,看看是不是另有一番風味。選用肥瘦適中的三黃雞半隻,家裡人多的話就買一整隻。去掉頭尾,爪子,再用清水浸泡1至2小時,泡過之後的雞肉更鮮嫩,容易入味還充份的去除掉了血水和腥味。準備一盆冰水。泡好的雞肉抹上鹽醃15分鐘,再涼水下鍋,放些蔥和薑絲,花椒,料酒。
  • 食在四川,味在樂山,樂山的特色美食小吃
    其實,樂山除了大佛, 美食也是一絕。 都說食在四川,味在樂山, 樂山是四川人公認的美食基地, 不少四川人專程來樂山, 就是為了吃。西壩豆腐是四川樂山的名吃。從樂山大佛順岷江而下20多公裡處,有一座千年古鎮五通橋區西壩鎮。早在明朝萬曆年間,鎮上的人就有吃豆腐之俗,而真正使西壩豆腐聲名遠播的,是老字號「慶元店」的第六代掌勺人楊俊華師傅。
  • 「食在廣州,味在潮汕」的潮汕美食有哪些呢?
    美食家蔡瀾先生,曾說過,「食在廣州,味在潮汕」,那《老廣的味道》,《舌尖上的中國》這些紀錄片,都不會缺少對於潮汕美食的描述,潮汕人不僅吃的東西雜,而且花樣也非常多,潮汕地區呢,本身就是共用一個揭陽潮汕國際機場,從機場坐大巴到潮州或者是汕頭,僅需要一個小時就可以了,所以很多來旅遊的朋友,他都會選擇一次性地去吃遍這兩座城市。
  • 「食」光有味,其名磁州
    這裡的人愛吃且會吃,幾千年的歷史沉澱出了豐厚的飲食文化,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土生土長的草根美食,擁有了獨特的小城味道和「食」光的故事。 這份「食」光風味是御路的白蓮藕
  • 「雲南包子王」創新多味摩登粑粑 為春城美食添新香
    近日,由雲南省綠色(有機)食品產業協會餐飲美食專業委員會,雲南嘉豐餐飲公司共同舉辦的「味豐源·慶豐裕·雲南包子王」創新多味摩登粑粑品鑑會,在昆明順城購物中心5樓蘭木肆·雲南菜主題餐廳如期舉行,為春城美食增滇味添新香。
  • 【有味貼】美食日劇!日劇美食!
    因為參與電影拍攝的芬蘭籍人員沒吃過飯糰,所以我想應該先讓他們嘗一嘗,所以一共做了100個左右的飯糰,夠所有芬蘭工作人員的份兒。」《dinner》dinner的義大利菜品也不錯, 一部既溫暖又美味的作品。
  • 詩詞丨所謂幸福,就是食之有味
    有人說,在這世界上唯有美食和愛不能辜負。的確,「吃」貫穿了我們的一生,與我們的生活品質戚戚相關。食之有味,生活才有味。其實,所謂幸福,就是食之有味。《豬肉頌》宋·蘇軾淨洗鐺,少著水,柴頭罨煙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時他自美。
  • 主播直播帶貨,大江南北美食匯集……看完食博會口水都止不住了
    今年食博會現場,直播帶貨、電商推廣等雲端效果顯現。主播現場直播帶貨展會向雲端發展蒙古早茶、貴州刺梨各地美味匯集  來食博會品嘗大江南北美食一直都是市民們的心頭好。在食博會上,由普洱茶加奶現場煮的奶茶被不少市民圍觀。美味不止於此,烏蘭察布市帶來了八大特色美食。包括:馬鈴薯、燕麥、酸奶、亞麻籽油、草原肉乾、豐鎮月餅、卓資燻雞、冷涼蔬菜等。在恩施展區,個頭相較普通獼猴桃小一圈,甜度不錯的野生獼猴桃,以5元一斤的優惠價格俘獲了不少市民的心。「今年吃的也不少,還是要慢慢淘寶。」已逛過多年食博會的張丹丹說,每年都會有新發現。
  • 食在粿香,味在潮汕
    小米粿粿,在潮汕地區發展為一種色、香、味俱全的小食。潮汕俗語有:「潮汕人,尚食粿,油粿甜粿石榴粿,面粿酵粿油炸粿,鱟粿軟粿牛肉粿,菜頭圓卡殼桃粿。」所以,潮汕的美食傳統,是與潮汕文化的傳統緊密相關的,是隨著經濟的繁榮而發展的。潮汕文化發軔於先秦,形成於唐宋,完成於明清、現代,完善於現代,美食文化自然也就與此同步了。晉人張華在《博物志·五方人民》說:「東南之人食水產……食水產者,龜、蚌、螺以為珍味,不覺其腥臊也。」潮汕原始先民為海民,靠海洋生活,便奠定了潮汕美食以海鮮為特色的基礎。
  • 研發智能炒菜機,「超小廚」想要解決中餐標準化難題
    而我們最近接觸到的「超小廚」則想優先突破「炒菜」這一中餐中最難標準化、烹製最複雜的方向。經過三年研發,超小廚推出了一套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智能烹飪設備,由烹飪機+淨菜盒組成,使用時將裝好主菜、配料的淨菜盒放在烹飪機上,在 App 中選擇相應的菜品,烹飪機會自動完成製作。
  • 海爾食聯網美食生態聯盟在青島成立
    有真正為用戶解決吃飯問題的方案麼?真有!  12月16日,2020食聯生態智慧美食平臺開發者大會在青島海爾洲際酒店開啟。會上,海爾食聯網聯合中國烹飪協會、惠發食品、中國食品工業協會、海優禾物聯科技等多方生態資源,成立了海爾食聯網美食生態聯盟。
  • 重大戰略品類橫空出世,2020食交會掀起蠟筆小新美食風潮
    第四屆海峽兩岸食品交易會暨第七屆閩臺(泉州)食品交易會線上線下展會(以下簡稱「食交會」)今天上午在晉江國際會展中心和豪新食品市場分會場開幕。蠟筆小新集團不忘初心,領勢前行,在強化果凍布丁市場優勢地位的同時,積極部署多品類的新品開發與創新突破。2020食交會上,多個重大戰略品類橫空出世,驚豔亮相,蠟筆小新展館掀起美食風潮。
  • 「食在廣州,味在西關」大眾點評必吃街落地泮塘路
    發揚西關文化 打造夜經濟特色街區泮塘原名半塘,因舊時遍布池塘,佔地一半有多而得名。作為廣州西關美食最具代表性的聚集地,泮塘路長約400米,街道兩旁美食商家雲集,無數老字號隱藏其中,擁有向群飯店、食豐收、鴻華美食和御品名店等本地特色老字號品牌和國家級五鑽酒家,是名聲遠播的老饕打卡聖地之一。
  • 勁爆美食 有約在「鮮」 食家私竇(73)
    據說是海鮮小食店中的戰鬥機價格實惠 方便 快捷比較適合上班一族哦~【德食關鍵詞】:【美食】【快捷】【新鮮】 勁爆特色海鮮坊 不過,當敏敏進到店內,發現~當家人原來是位大美女!不但有嚼勁 還充滿海鮮特有的鮮甜味~
  • 舌尖上的江南美食——魚味春卷
    舌尖上的江南美食——魚味春卷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蘇州幾千年的發展歷史,孕育了山清水秀的好景色,也造就了蘇州傳統名吃的豐富多彩,蘇州以美景著稱,以美食聞名,眾多的精美小吃讓蘇州足以稱得上美食之城。作為一個地道的蘇州人,可以說,我是吃著各種小吃長大的 ,說起來也是標準的吃貨一枚,而眾多的小吃中,我卻對魚味春卷情有獨鍾。春卷,顧名思義,是與春天的節日有關。很多地方,立春日,都會做許多的春餅和春卷的來分享食用,表示歡迎春日的來臨,而這樣的活動被稱為"咬春",代表著良好的的願望,希望一年的好運開始到來。魚味春卷,其實就是是用魚做餡料的春卷。
  • 4本有美食、有笑點的溫馨古言:妙偶天成、掌歡、美食記、食味記
    古言中時常有各種美食,還有很多點亮了大廚技能的女主,文中的她們常常為家人、為朋友做出美味的食物,讓他們或品嘗美食,或治療心情,或賺錢養家……這些情節幫助推動了故事情節的發展,也讓這些書中的人物們更加鮮活。
  • 海爾食聯網美食生態聯盟在青島成立
    12月16日,海爾食聯網聯合中國烹飪協會、惠發食品、中國食品工業協會、海優禾物聯科技等多方生態資源,成立了海爾食聯網美食生態聯盟,並發布了食聯網智慧美食平臺。據了解,在海爾食聯網美食生態聯盟裡,有提供原產地食材的海優禾基地;主打成品、半成品食材的惠發食品;提供專業烹飪方案的中國烹飪協會;還有提供智慧網器的海爾智家等,從食材端到菜譜端再到烹飪端,他們集中在三翼鳥智慧廚房場景中,讓用戶做飯只需要兩步,第一步通過智慧網器屏端或者智家APP端一鍵購買成品、半成品食材,第二步選擇菜譜啟動廚電網器一鍵烹飪,然後等待美食出爐。
  • 懷石—不僅是料理,更負有使命 食日談
    懷石來自於禪道;為了在長久聽禪中抵制飢餓,肚子抱石一塊,稱為「懷石」;後來就有了給聽禪僧人的茶點,再後來有了最負盛名的懷石料理。美食的創造,得益於抵制飢餓。神似前幾年的流行語——不吃飽飯,哪有力氣減肥。
  • 一人食餐廳!美食與孤獨的雙生花!
    越長大就會發現越孤獨平日忙工作朋友都有了另一半可能自己會形單影隻有時候孤獨是一種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