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雙11」購物狂歡大戲中,「買買買」的劇情暫告一段落,接下來將是「收收收」的劇情上演。
收快遞本是個開心事,但要是收到的貨物破損或被摔壞,簡直心疼死了!這其中,一部分原因是快遞暴力分揀造成的。
快遞小哥確實辛苦,但同志們「買買買」不僅熬夜,還燒了不少錢啊,可不心疼嘛!
不過,以後這個問題會越來越少啦!
據國務院法制辦公室網站消息,國務院法制辦公室今日起就《快遞條例(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徵求意見稿規定,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及其作業人員以拋扔、踩踏或者其他危害快件安全的方法處理快件的,將被處最高5萬元的罰款!
徵求意見稿中規定,用戶交寄快件,應當如實填寫快遞運單。快遞運單應當包括以下事項:寄件人姓名或者單位名稱等身份信息、地址、聯繫電話;收件人姓名或者單位名稱等身份信息、地址、聯繫電話;寄遞物品的名稱、性質、數量。
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應當對快遞運單信息進行核對,發現快遞運單填寫不完整或者信息填寫不實的,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不得收寄。情節嚴重的,由郵政管理部門責令改正,可以處5000元以上1萬元以下的罰款。
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應當按照承諾的時限完成遞送服務。因特殊原因導致承諾的時限發生變更的,應當徵得用戶的同意。
針對用戶信息安全方面的問題,徵求意見稿中專門作出規定:營快遞業務的企業應當按照國務院郵政管理部門的規定建立快件運單及電子數據管理制度,定期銷毀快件運單,確保用戶信息安全。
同時要求,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及其從業人員不得非法出售或者洩露快遞服務過程中知悉的用戶信息。在發生或者可能發生用戶信息洩露、毀損、丟失的情況時,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應當立即採取補救措施,並向所在地郵政管理機構報告。
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受用戶委託長期、批量提供快遞服務的,應當與用戶籤訂安全協議,明確安全保障義務。
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及其作業人員以拋扔、踩踏或者其他危害快件安全的方法處理快件的,由郵政管理部門責令改正,可以處1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處1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的罰款,並可以責令停業整頓。
另外,冒領、私自開拆、隱匿、毀棄、倒賣或者非法檢查他人快件,尚不構成犯罪的,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
徵求意見稿還規定,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及其從業人員在經營活動中有危害國家安全行為的,依法追究法律責任,並由郵政管理部門吊銷其快遞業務經營許可證。
小編瞬間覺得,很有安全感吶~不過安全感靠政策,也靠自己的良好習慣,在「收收收」的同時,你必須得知道:
快遞單上填寫的收件人私人信息處理不好就有洩露的危險,已有人因此喪命!!!
(網絡配圖,與本文無關)
據報導,2002年至今,國內至少已發生冒充快遞員犯罪案件35起,涉及受害者63人。因為快遞單洩露個人信息而遭遇入室盜竊、搶劫,甚至引發故意殺人的案例更是屢見不鮮。2011年7月,廈門一女白領因為經常將留有自己姓名、電話、地址的網購物品外包裝隨手扔到小區垃圾桶旁,結果被一男子無意中盯上。男子之後冒充快遞員,騙開房門,入室搶劫殺人。數據觸目驚心,案例更是駭人聽聞!所以,如何方便快捷地處理快遞單上面的隱私信息呢?教你幾招:
方法一:水擦
用手指沾上清水,塗抹在快遞單上有姓名、電話、地址的地方,來回摩擦。
快遞單沾水後,字跡慢慢有些模糊,用手指來回摩擦,字跡很快消失不見。
方法二:牙膏
用手沾上牙膏,均勻塗抹在快遞單上的姓名、電話、地址處,靜置10秒後,以畫圈方式塗抹摩擦。
30秒45後,字跡完全消失,但較費力,每一個字都要塗抹牙膏,同時用力摩擦。
專家分析:牙膏裡含有表面活性劑,可以讓有機物和水結合形成有機溶劑,消除字跡,結合手指的摩擦,將紙張表面的字跡除去。
方法三:花露水
將花露水噴嘴對準快遞單上留有姓名、電話、地址處,均勻噴灑。
剛噴上花露水,字跡似乎沒什麼變化;10秒後,開始慢慢變淡;26秒93後,字跡完全消失不見。
(圖中紅圈處為噴塗區域,親測有效哦~)
專家分析:機打快遞單字跡成分主要為染料,花露水含有機溶劑乙醇,可將染料成分溶解。(提醒:酒精、香水等含有乙醇的產品都有去除快遞單上字跡的效果,但使用時一定要遠離明火)
方法四:風油精
擰開一瓶風油精,輕輕塗在快遞單上姓名、電話、地址處。
風油精接觸快遞單的那一刻,神奇的事情發生了。剛抹過風油精的字跡立馬模糊起來,僅10秒左右,通通消失不見。
專家分析:風油精較花露水見效更快,要歸功於液態石蠟。液態石蠟是礦物油,相比乙醇更易將染料溶解。
方法五:紙沾水
只需用餐巾紙沾點水潤一潤,在快遞單上輕輕塗抹幾下,別說字跡了,就連條形碼都能抹得一乾二淨。
方法六:筆塗
簡單粗暴!!
方法七:不建議使用
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釋
轉自南方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