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以眼傳情
9月20日,梁朝偉最新大片《眼》的宣傳海報,在上海南京西路地鐵站亮相。其中,七張大型海報有六張聚焦在梁朝偉的眼睛上,受到眾人圍觀。除此之外,還有一張海報曝光了參與製作的頂級陣容。
之後,梁朝偉推出最新大片《眼》的新聞,被炒得沸沸揚揚:
有人說:15年前,王家衛說梁朝偉單靠眼睛就可以演戲。15年後,出演這部電影,完全契合了王家衛的稱讚;
有人說:梁朝偉終於決定要用眼神殺死我們了;
甚至有人指出:海報爆出當天正好是張曼玉的生日,是偉仔向張曼玉以《眼》傳情……
網上各種關於梁朝偉新片的說法,一時成為熱門。
9月25日晚上,千呼萬喚的梁朝偉新片《眼》,終於登上了大熒幕,擠上了周五晚的電視臺黃金時段。最終揭秘,這部眼戲大片,是梁朝偉和美妝品牌丸美合作的一部品牌宣傳片。
在三分鐘的大片裡,梁朝偉在屏幕上用深情雙眼對著全國女性說情話。廣告播出不到三小時,網絡上關於「梁朝偉」、「丸美」的搜索量急劇飆升,各大視頻網站點擊量累計突破3000萬,微博上#925看梁朝偉#的相關話題討論量也瞬間破億。
而隔日微信朋友圈廣告的投放,更是精準覆蓋全國女性,引發新一輪的刷屏效應,微博討論量直線上漲。
從地鐵懸念海報成功蓄勢,到四大衛視封屏聯播引爆品牌聲量,再到明星、公眾全民UGC,整體傳播節奏層層遞進,環環相扣,丸美此次營銷下了一盤漂亮的棋。
丸美此次營銷的成功,除了傳播上的排兵布陣,也離不開短片對「空白效應」的應用。
【二】
什麼是空白效應?
在心理學上,「空白效應」指的是:
人在感知事物時,如果感知對象不完整,便會自然地運用聯想,在頭腦中對不完整的感知對象進行自我補充。並且人們在進行這種聯想和補充的過程中,會產生更加強烈的心理效應,印象變得更加深刻。
「空白」也是藝術創作與欣賞中的一個概念,指的是:
創作者並不將心中的蘊意在作品中完整的呈現出來,而是留有一定的餘地,讓欣賞者自由的發揮想像的空間,這會比全盤託出取得更加好的藝術效果。
我們來看看此次「丸美」的宣傳,是如何充分利用這一效應的。
在宣傳初始,到處都看不到「丸美」的標識,只有充滿懸念的宣傳片,這使觀眾自然而然地浮想聯翩,留下深刻印象;而在時長3分鐘的廣告片中,全程只拍眼睛,極簡畫面輔以深情獨白;再者,作為一部護膚品牌的宣傳片,卻絲毫不提及產品、功能,直至最後一幀才「丸美」揭蠱……
「丸美」此次營銷,無論是宣傳手段還是短片本身都是對「空白效應」的完美演繹。也因此,「丸美」獲得了廣告片前所未有的成功。
廣告片,被臺灣電視媒體主動報導:「梁朝偉新片宣傳,只露電眼迷倒人」、 「眼神就是戲!偉仔渾身精湛演技」……
國內各大主流媒體也以《梁朝偉用眼神出招,粉絲表示初吻已給電視》為題,做了此次事件的整版新聞報導。
有句話叫「此時無聲勝有聲」,它是指在特定的環境中,語言變得蒼白無力,人們早已從作者描繪的場景,人物的心理活動、行為舉止了解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這興許就是對空白效應的最好詮釋。
【三】
為什麼無聲勝有聲?
華西村老書記吳仁寶曾說過這樣的話:
「什麼地方最好看?——沒到過的地方;什麼東西最好吃?——肚子餓的時候。」
這質樸的話語,道出了「陌生」對人的巨大誘惑力,這也是空白效應產生作用的原因。空白的奧妙就在於,它將人們的感知由被動變為主動的。
對於感知者來說,如果感知的對象一開始就將全部信息都無所保留地表達出來了,那麼感知者會覺得是被動的接受和感知所提供的信息;
如果感知對象的表現是留有餘地的,則感知者就會對空白進行自主的補充,在這一補充的過程中,感知者會覺得互動的參與讓自己更加有積極性和成就感。情緒及精神的積極投入,會加深印象,從而取得更加好的效果。
空白效應,也被運用到許多領域。
影視大片為了它續集留下懸疑,在該作品劇終時的故事情節,往往會埋下伏筆;
在商業上,通過「留白」手段刺激人們印象深刻,並激起消費者、客戶互動或者更加多的關注期待的例子不勝枚舉;
就連網絡流行語「你懂的」也是運用了「空白效應」的語言交流藝術。
當我們了解到空白效應的作用時,可以適宜的運用到生活工作中去。但是,要注意的是,要講究對留有空白度的影響,空白度留的多與少,要根據不同的情況給予靈活的空間。切記不能給人以畫蛇添足和故弄玄虛之感。
【四】
人際交往,需要留白
有這樣一則小故事:
有一個小畫家受到了人們的推崇,因為他的畫只畫在畫布的下半部分,而上半部分則是空的,人們對他的「半邊畫」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人們甚至猜測這個孩子在畫畫時刻意留白是為了給予他們更多的想像空間和意境去體會。
儘管後來大家發現原來是因為孩子個子太矮,夠不到畫布的上面而已,但是人們還是願意購買他的畫。等到這個孩子長大了,個子也足夠高了,開始滿畫布地畫時,他的作品卻反而無人問津了。
人際交往,也需要「留白」。因為有時候,不說的話比說出來的話,更蘊涵道理,更有智慧。
你是否發現?兩人交往,誰的話越多,他的話在對方心裡越沒分量;而越是話多之人,往往摯友不多。
一則話多總易誤傷旁人。二則心講得太明白,別人會減少了與你交心的興趣。你的人際關係是好是壞?如何提升人際關係?請點擊閱讀微課很可能,你是別人眼中的討厭鬼?!
真正有分量的人,只會講有分量的話。這一點,在社交關係中一定要牢記。如果你對面的某一位,看你的眼神中少了幾分的敬意,提醒你,可以減減自己的話量了。
【五】
留白,是生活的藝術
留白是一門生活的藝術,繪畫中有「計黑當白」,音樂有弦外之音,戲曲中有虛擬動作,詩文有意在言外,佛陀有拈花一笑……
陳道明年過六旬時,在文章裡寫道:不做無為之事,何以遣有涯之生?他描述了一個很美的畫面:有時我們夫妻倆就同坐窗下,她繡她的花草,我裁我的皮包,窗外落葉無聲,屋內時光靜好,很有一種讓人心動的美感。
生活原本不是乞討,倘若為了更好的生活,而把眼前的生活過成了乞討一樣,這樣的生活總歸是缺了什麼,好似一副黑白畫,少了一抹豔麗。
願我們在匆忙之中,能記得給生活留白。做無為之事,遣有生之涯。
【六】
《眼》
文章的最後,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丸美」此次的巔峰之作吧。
你認為「空白效應」,在工作生活中對你有幫助嗎?歡迎評論。
作者:精讀(微信/QQ公眾號:精讀)
在【精讀知識庫】裡能搜出什麼?
回復關鍵詞:夢想、迷茫、內向、隨機……
試試看,一秒看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