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而已》劇中被忽視了的橋段,此時無聲勝有聲

2020-09-24 邯鄲史記

文 | 果凍


三十而已》是一部非常接地氣的電視劇。

01 光


這部劇好在除了演繹三位女主人公的不同人生之外,也沒忘記反映底層普通人的生活。

劇中夫妻二人帶著兒子,也和三位女主人公一樣,在這座城市打拼,編織著屬於他們自己的心中夢想。


他們在電視劇中雖然只有短短的幾秒到幾十秒的時間,但從這些鏡頭裡我看到了希望。

小夫妻帶著孩子起早貪黑的擺攤,晚上再和送外賣老公一起收攤、回家,一家三口擠在只有幾平米的的房間。


這就是社會底層的普通人最真實的生活。
日子雖然清苦,但靠自己辛勤付出和勞動掙錢,一樣的快樂和滿足。

夫妻二人在一起共同打拼,就有了希望和動力。


再普通的平凡人也有他們的夢想,也有自己的歡樂和追求。


我是一個普通人,在我心中一直渴望一種普普通通的生活。


單位門口有對夫妻賣早點,春秋冬夏每天按時擺攤。一人炸油條,一人照顧客人,樣式還挺多,有粥,豆腐腦,豆漿,夫妻二人配合默契,忙的時候各自忙碌,相互兼顧,客人不多時忙裡偷閒,有說有笑。我送孩子上學時常路過,每每看到他們那種幸福感油然而生,夏天熱,冬天冷,我想對他們而言,幸福就是兩個人一起打拼,幸福就是同甘共苦。



《三十而已》劇中有一片段「光」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晚上小兩口帶著孩子收攤回家路上,小男孩的手伸開,路燈的光映射在孩子的手心上。

車子在移動,光也跟著走。


是啊,這就是生活,普通人的生活,需要光亮。


小男孩眼中有光,心中有亮。

其實生活無論如何,只要我們願意伸手去觸摸,就可以把光亮握在手心。


這就是希望。



02 在雨中


劇中用了一分鐘時間把鏡頭給了他們——溫暖有愛的幸福的一家三口。


在雨中,送外賣的男人在電話廳裡躲雨,只能利用這個間隙給老婆孩子視頻通話,互報平安。

老婆和兒子在三輪車搭起的臨時雨篷下等男人一起回家。



這樣的場景,我真的覺得好溫暖好幸福。



對他們而言,幸福就是等待送外賣的老公平安回來,幸福就是一家人在一起共同打拼。


《三十而已》劇中的顧佳為了能擠身於太太圈而費盡心機,極力討好的作態是幸福嗎?

王曼妮因追求物慾而分手前男友,而後又被海王欺騙感情以致丟了工作是幸福嗎?

鍾曉芹因貓和魚的問題雖已結婚卻經常得不到期望的浪漫與呵護是幸福嗎?


《三十而已》卻用無聲的鏡頭把簡單的幸福詮釋得淋漓盡致。


那普通的平凡的一家三口相比三位女主人公而言,無論是學歷、工作、地位、生活等各個方面都差距懸殊,但幸福與否和這些有關係嗎?


劇中的短暫無聲的鏡頭把普通人的幸福和三位女主人公追求的理想作反襯,以示提醒腳踏實地的切實自身實際的生活才是最真實的,也是告訴我們在追求幸福的路上,每一個人的都不要貪圖不符合自己的夢想光環。

顧佳的急迫追逐名利不惜代價的混進太太圈而遭挖坑的慘局,王漫妮因物質蒙蔽被渣男海王欺騙感情而陷入第三者的窘境,鍾曉芹的安於現狀不思進取而又厭煩平淡的生活選擇離婚的代價。



無聲的橋段用普通人的生活恰似諷刺又像是告誡,每個人追求自己想要的幸福並沒有錯,但切記不要離現實太遠,你伸手就可以觸摸到的幸福才是最真實長久的。


你追求的幸福是什麼樣子的?歡迎留言。

我是

一名教師,願意用文字傳遞溫暖。

相關焦點

  • 《眼》——此時無聲勝有聲
    有句話叫「此時無聲勝有聲」,它是指在特定的環境中,語言變得蒼白無力,人們早已從作者描繪的場景,人物的心理活動、行為舉止了解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這興許就是對空白效應的最好詮釋。【三】為什麼無聲勝有聲?
  • 此時無聲勝有聲,直把「抒情」作「婉曲」
    《涉江採芙蓉》表現了文化長廊中一個亙古不變的主題——愛情相思,作者運用意象表現、動作描寫、抒情人稱改換等一系列間接抒情方式委婉含蓄地表達了遊子思婦的相思之情與遊子一生功業無成的憂憤,筆法細膩生動,可謂「此時無聲勝有聲,直把抒情作婉曲」,堪稱婉曲含蓄的典範之作。
  • 《水底情深 The Shape of Water》此時無聲勝有聲
    每天都重複著一樣的作息,將水煮蛋丟入滾水、淮備午餐、洗澡自慰,然後上班,正常人都有生理欲望,導演沒有忽視。善良幸運的 Elisa 在實驗室裡有個相當照顧她的同事 Zelda,相識十幾年來雖然她像婆婆媽媽一樣老愛碎念,卻處處為朋友著想,緊要關頭都會二話不說伸出援手,也時常關心 Elisa 的身體和一切狀況。
  • 最後3分鐘 無聲勝有聲 溫暖而有治癒力
    電視劇《三十而已》從第一集開始到最後,每一集臨近結尾的時候,都會有一段煎餅攤子一家三口的畫面。有很多的人說,這個畫面看似沒有多大的意義,可是細細的看一下,這個煎餅攤的一家三口並不是與劇情無關,在劇中都有微小的細節穿插過。
  • 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 | 方明朗誦:琵琶行
    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曲終收撥當心畫,四弦一聲如裂帛。東船西舫悄無言,惟見江心秋月白。
  • 劉亦菲讀英語哲理美文《無聲勝有聲》
    神仙姐姐劉亦菲SuperELLE讀英文,她朗讀的是劍橋大學教授埃克哈特·託利(Eckhart Tolle)所作的Stillness Speaks(《無聲勝有聲Stillness Speaks《無聲勝有聲》Thoughts, emotions, sense perceptions, and whatever you experience make up the content of your life.
  • 人美聲甜 劉亦菲朗讀英文版《無聲勝有聲》
    以下的視頻中,劉亦菲朗讀了她喜歡的德國靈性導師、暢銷書作家《當下的力量》的作者埃克哈特·託利(Eckhart Tolle)的《無聲勝有聲》。2011年評選的世界百位靈性導師中,埃克哈特·託利名列首位。託利在世界各地旅遊講學,致力於將自己的心靈啟迪實踐傳授給世界各地的人。
  • 此時無聲勝有聲
  • 張雨綺無聲勝有聲的神操作,速讓口碑回血猛增,網友送外號張直爽
    張雨綺無聲勝有聲的神操作,速讓口碑回血猛增,網友送外號「張直爽」以前我們總是喜歡說上一句「無聲勝有聲」但該句話所代表的深意,並不是統一的。而是伴隨不同場景,不同人群,不同事件,相繼反射出不同的含義!不過,張雨綺卻將「無聲勝有聲」發揮到了極致!並且所散發出的威力還蠻大的!
  • 《影》:在黑白之中注入血紅,無聲勝有聲
    《影》是鄧超和孫儷領銜主演的電影,這部由張藝謀導演的電影,最突出的特點就是全劇的水墨畫風格,劇中的山水景物正是&34;。首先是孫儷,其次是劇中的男主鄧超。此次在拍攝影的過程中他一人分飾兩角。分別是沛國都督子虞和子虞的影子替身境州,兩個角色分明是一個人所扮演的,但卻給人兩個人的感覺,真真切切,毫無違和感。
  • 無聲勝有聲!看這所中學學子如何化解比賽突發狀況
    無聲勝有聲在這一刻展示的淋漓盡致,這是一次最為原生態、最為真實的視覺和聽覺體驗,「無聲」的大課間展示出的是雅麓師生們面對意外之時處變不驚的心理素質和樂觀自信的精神品質,它超越了所有花俏的演習展示。這一場素質和技能的綜合展示之所以能在突發情況下仍取得評委團的高度讚譽,源於該校把每一天的大課間活動都當作是一次華麗的藝術展示來進行。
  • 今日留聲機:此時無聲勝有聲
  • 【師生活】惠綠雁:雪落無聲勝有聲
    雪落無聲勝有聲,大美實驗大美情。
  • 孫立軍:中國學派的精髓是「無聲勝有聲」
    談到世界動漫中的「中國學派」,孫立軍強調中國學派的精髓不是水墨元 素,在於「無聲勝有聲」的假定性,這是東方文化中以虛為美的獨特形式。一、中國學派的精髓在於「無聲勝有聲」陳曉勤:對於本次展覽,有哪一幅作品是你特別喜歡的嗎
  • 蘇提達此舉也許無聲勝有聲!
    所以,鳳凰只在楓裡醉認為,蘇提達此番突然曬照,這個舉動頗有無聲勝有聲的深意。首先,蘇提達曬出瑪哈和小提幫功的玩耍回憶,是想向瑪哈表達立場。她很清楚丈夫對兒子提幫功的寵愛和在意,丈夫最在意的人也是她蘇提達最在意的人,她對提幫功的重視和關心一直都在,從來沒有變過,瑪哈提攜提幫功做接班人的苦心,她心領神會並一直貫徹落實,全力輔助,她對得起瑪哈當年的託付。
  • 《X檔案 第十一季》此時無聲勝有聲
  • 「我的扶貧故事」阿牛的感謝 無聲勝有聲丨冊亨縣高洛街道黨工委...
    我還記得有一次去看望王阿牛時,他向我豎了豎大拇指,我微笑回應著,體會到了人與人之間的暖意,我知道,此時無聲勝有聲。【人物小傳】黃永和,男,布依族,1978年6月出生,1998年9月參加工作,大學本科學歷,現任冊亨縣高洛街道黨工委書記。
  • 「中國默劇第一人」此時無聲,勝有聲
    有網友這樣說:他的默劇沒有在結尾的時候特意煽情,而是在不經意間給你一個點,有笑點有溫度,無聲勝有聲,堪稱"中國默劇第一人"大家對葉逢春可能都不太了解,他是上海滑稽戲的弟子,上海滑稽戲一種新興的漢族戲曲劇種。在抗日戰爭中期,由上海的曲藝獨角戲接受了中外喜劇、鬧劇和江南各地方戲曲的影響而逐步形成。它流行於上海、江蘇、浙江的許多地區,受到廣大觀眾的歡迎。
  • 無聲勝有聲
    耶穌在有聲與無聲中遊刃有餘。根據當時的情形,耶穌本可以不說話。因為審判過程中,犯人有權「保持沉默」,這沉默既不表示同意,也不表示否定,如此,便無法定罪了。但耶穌卻在猶太官長的催問下說話了。
  • 「中國默劇第一人」 葉逢春:做喜劇,也能 「無聲勝有聲」
    葉逢春很擅長挖掘小人物的閃光點,並用電影般的手法把他們融入到了自己的默劇中。 展現小人物溫暖的力量,是葉逢春的作品風格,也是所謂的「高級」。 從最初演著演著觀眾走光到得到大眾的認可,我無法想像這一路走來葉逢春承受了多少壓力和委屈,但還好,他終於還是用自己的專業能力向我們證明了做喜劇也可以「無聲勝有聲」。 今年,葉逢春已經43歲了。 然而,提起默劇,提起夢想,他的眼睛澄澈如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