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員請就位》的最後一張S卡塵埃落定。
溫崢嶸憑藉《梅蘭芳》中的福芝芳一角拿下了爾冬陞導演發出的S卡。
目前為止,節目組給出的8張S卡已經全部揭曉,分別由任敏、施柏宇、何昶希、王鏘、丁程鑫、胡杏兒、黃奕、溫崢嶸獲得。
這8張S卡的歸屬觀眾各持己見,大家認可大部分的獲得者,但對於何昶希的榜上有名也產生了巨大的質疑,同時,大家也為辣目洋子遺憾,沒能拿到實屬意難平。
雖然但是,「S卡」的發放還是引發了一波又一波的討論度,節目組也將綜藝效果拉滿,不由想讚嘆一句會玩。
僅從8位獲得者來看,他們代表了四位導演對演員選擇的不同偏好。
雖然是綜藝節目,遊戲成分大於表演本身,但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應出當下市場對頭部演員的評判方向。
S的標準是什麼?
節目組也並沒有給出絕對的規則,將這個權利完全給予了四位導演,他們可以將卡片發放給任何自己心儀的表演或者演員。
節目中陳凱歌導演提到過,S卡是對演員的一段表演所做出的評價的總結,也就是說,只看面前的表演,無關乎其他。
不同於製片人給出的級別劃分,S卡由導演發出這意味著更多的是從作品本身出發,暗含著導演們的審美。
即便是某些人不被觀眾認可,但是卻也在遊戲規則內。
1 陳凱歌:故事感、表現力
陳凱歌導演將S卡給到了任敏和胡杏兒。
任敏和胡杏兒一個是新生代初出茅廬的小花,一個是中生代成熟演員,在《少年的你》和《親愛的》中都貢獻出了優秀的演技,對人物和人物關係的把握是準確的,能在一段戲之內給觀眾以衝擊力。
雖然這兩位都不是普遍意義上的大美女,但她們的共同點是有實力、有靈氣,用陳凱歌的話來說是「會用演技講故事。」
這符合陳凱歌導演一貫的作風,不管是對以往作品的把握還是演員的選擇,他都有自己的一套範式,只要是他認定的就會堅持到底,毫不在意別人的看法。
2 爾冬陞:善於共情、給演員機會
爾冬陞導演則將S卡發給了黃奕、溫崢嶸。
這兩位都是市場上頻頻被談及的中年女演員,曾經都有著家喻戶曉的作品,現在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都已經很少頻繁在影視作品中和觀眾見面了,此次來節目都想再拼一把事業。
當然,她們也並沒有讓導演們失望,分別在《風月》和《梅蘭芳》裡都拿出了自己的拿手好戲。
爾冬陞善於發現女演員的光芒,很多女演員或通過他的作品拿獎、得到認可,或完成轉型,他的優勢之一便是能發現演員的特質,將合適的演員放在合適的角色上。
黃奕和溫崢嶸都屬於有實力但缺乏機會的類型,爾冬陞很能體會她們面臨的困境,也不吝嗇將自己手中的S卡發給這樣的演員。在給黃奕S卡的時候,他說希望她可以有更多選擇的機會。
3 趙薇:有潛力、情感自然真實
施柏宇和王鏘拿到了趙薇導演的S卡。
施柏宇在《少年的你》中表現的不說無可挑剔,但相比其他同齡的男演員依然是可圈可點,短板是臺詞沒有擺脫臺灣腔調,趙薇看到了他的可塑性。
王鏘的《以家人之名》也不是盡善盡美,但勝在情感真摯,爾冬陞導演稱他」瞳孔裡有靈魂,內心戲好」,趙薇認為他表演的有深度,讓觀眾能自然相信並接受劇情。
這兩位出道時間短,現有的作品數量不多,都是非常年輕的新生代演員。雖然資歷尚淺,但趙薇導演看中的是他們身上的潛力,以及在電影表演方面蘊藏的能量。
大膽給予新人機會,喜歡自然真實的表演,這符合趙薇的風格。在籌備自己的處女作《致青春》時,除了趙又廷小有名氣之外,剩餘的楊子姍、江疏影、鄭愷等人都是名不見經傳的演員,趙薇堅持用了這麼一批新人團。
4 郭敬明:外形優越、不介意白紙
郭敬明導演發給了何昶希、丁程鑫。
何昶希在《陳情令》中臺詞生硬、毫無感情,像在朗讀課文,非常不忍直視;丁程鑫整體尚可,也得到了肯定,但比較生硬,存在表演痕跡,還是會略顯刻意。
節目中和李誠儒的battle中,他提到自己發S卡的標準是未來是否想找對方拍戲。
雖然他選擇的演員都不是觀眾所認可的,但確實符合他說的這點。何昶希、丁程鑫跟以往郭敬明電影中的男演員類似,都有著出挑的外表,身上存著較濃的偶像氣質,即便沒有專業基礎也是可以被接受的。
無法判斷出他具體的標準是什麼,但可以確定的是,在發卡的過程中他沒有將演員實際表演與聯繫起來,完全陷入了自己個人審美的領地,這是引起觀眾憤怒的重要原因。
以上是四位不同導演在節目中呈現出的選擇標準,大家各有風格,關注點也不一樣。
但如果跳脫這8位演員在節目中的表現,從整個的市場來看的話,他們其實也代表了當下影視市場上對演員選擇的反饋和偏好。
潛力股,待打磨的演員
這8位演員中,除黃奕和溫崢嶸是成熟演員之外,其他6位都是相對比較年輕的演員。
如果將何昶希(雖然但是)、丁程鑫這兩人歸為一列,大抵和粉絲、市場這兩個關鍵詞脫不開關係。
他們身上有著強烈的個人標籤——「男團愛豆」,這也意味著他們這個群體自帶流量和關注度,這些人大多「身兼數職」,既是唱跳偶像,又能在影視作品中看見他們。
就演戲而言,可能他們無法擔當重任,沒有過人的天賦和豐富的經驗,當下市場上有大批量此類演員存在。
一方面能帶來最直接的熱度,另一方面又不會給到他們重要角色,綜合權衡之下,製片人和投資方也會考慮給其機會。
雖然很多人覺得讓他們演戲大可不必,但借用李誠儒老師的話,「存在就是有原因的」。這個群體佔據著市場的很大一部分,也不排斥他們其中就有不乏天賦的白紙,更不能用一刀切的方式看待問題。
以丁程鑫為例,2016開始演戲,參演的作品大多以輕鬆活潑的青春校園題材為主,以及所屬公司量身定做的迷你劇,嘗試的角色更多的是配角,其自身的青澀與角色能很好的匹配。
《演員請就位》算是他為數不多嘗試較為複雜角色的經歷,完成的不能說有多驚豔,但自信鬆弛,明顯有巨大的進步空間,被馬蘇稱讚老天爺賞飯吃。
在當下,這樣的年輕演員縱然青澀,但卻不妨多觀望觀望。
新生代,可塑性高質感演員
這些新生代演員中科班與非科班並存,大部分人出道時間不久,作品也並不是很多,但都在作品中曾經留下過令人印象深刻的表演,得到過市場製片人和導演等人的認可,是非常具有潛力的後備軍。
任敏、施柏宇、王鏘這三位就是此類演員,市場對於他們賦予了巨大的期待,希望可以看到他們能同時扛起作品和市場。
以任敏為例,在初評級的時候就被製片人們評為了S級,有不少製片人表示節目女演員中最想合作的是她,但找她拍戲的人非常多。
任敏2018年以《悲傷逆流成河》出道,雖然是大銀幕處女作,她也還只是個學生,但身上的靈氣令人驚豔,很快便開始嶄露頭角,在市場上「查有此人」。
之後又搭檔王俊凱、鄭愷等人主演了陸川導演的《749局》,能參與到這種配置的作品,完全新人是新人中的獨一份。
去年又搭檔王凱等人出演了電視劇《清平樂》中非常重要的徽柔公主一角,算是徹底打開了國民度,劇中她全方位的展示了什麼叫天賦越人,誰能不說這個妹妹妙?
儘管作品不多,但每一部的綜合表現都可圈可點,不到3年時間任敏就完成了由新人到當紅小花的迅速飛升。
這樣的新人演員勢頭正足,有極大的發展空間,不管是拿到導演的S卡或者是製片人S級的市場評級都是情理之中。
中生代,有持續創造力的演員
胡杏兒、黃奕、溫崢嶸這三位是市場上不可或缺的演員,有著別人比不了的資歷、經驗,人生閱歷,會是一部作品質量的保證。
她們拿到S卡很多人都覺得實至名歸,確實,這些人就代表著當今演藝市場的一個切面。表演水平能位列頭部,能撐得起一個重要角色。
曾經的職業生涯中,此類人群都擁有自己的經典角色,也不乏市場佔有率,但因為種種原因逐漸遠離核心圈層。
能被發放S卡,更重要的是她們身上擁有源源不斷的創作力。
胡杏兒在《演員請就位》之前的另一部比較大製作的戲可以追溯到2017年的《那年花開月正圓》,三年過去了她任舊可以在節目中展現出超強的業務能力。
港臺腔已經被她糾正的八九不離十了,取而代之的是在短時間內學習安徽話,迅速拉近和角色之間的差距,這樣的學習能力並不是每個演員都能擁有的。
別說胡杏兒三年沒有正經演戲,就算是再過多點時間,只要給機會應該沒有她做不到的吧。
任何時候,只要角色需要,就沒有什麼是做不到的。這對於在影視行業摸爬滾打多年的前輩來說是一種必備能力,也是頭部演員之所以長青的重要原因之一。
這是被發放S卡的三種演員,他們身後都有大批跟他們相似的演員,或有質感有潛力,或有流量也還可待開發,或者是行業常青樹。
三種類型的演員呈現出「三足鼎立」之勢,還原出了市場上最重要的演員構成。
但也不能說拿到S卡的演員就完全與真實市場成正比,藝術和商業之間也存在差別,《演員請就位》的S卡只在綜藝真人秀的情景裡才能引起共鳴,真正想要成為S級演員拼的是方方面面的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