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路出家」不能做電影?大師說:劇本、雜誌寫作是最好的「電影...

2021-02-08 中國青年報

  7月27日下午,一場上海國際電影節電影大師班如約而至。主講人、導演奧利維耶·阿薩亞斯通過在線訪談的方式,分享自己的電影經驗。

  奧利維耶·阿薩亞斯(OlivierAssayas)1955年1月25日出生於法國巴黎,曾編劇、執導20餘部電影作品。

  文學藝術專業出身的他,早年拍短片、寫劇本,曾為導演安德烈·泰希內創作。自1986年處女作《迷亂》在威尼斯影評人周獲獎以來,他的導演作品收穫了廣泛的國際讚譽。2016《私人採購員》獲坎城電影節最佳導演,2012年《五月之後》獲威尼斯電影節最佳編劇,2004年《清潔》中的張曼玉獲坎城電影節最佳女演員獎。

  令人意外的是,這位國際知名導演並非科班出身。「我沒有上過電影學院,也不想上電影學院。」這並不代表阿薩亞斯教不了什麼,與之相反,他以多重身份的交織,給這場電影學堂帶來多元化的分享與啟示。

  阿薩亞斯最早做編劇出身,如今仍然保持寫劇本的習慣。他喜歡從早上開始創作,一直寫到下午。因為家裡有個小女兒,等她放學後,阿薩亞斯就會停下筆來,花時間陪伴家人。

  寫作也像是拍電影的過程,有時,他會暢想選擇什麼場景、臺詞或分鏡頭。阿薩亞斯強調,劇本大綱非常重要。「至少先寫出大綱,把框架打好,即便有搖搖晃晃的地方,但也要在這之後才開始動手。」創作中有時也會改變故事走向,花時間來揣摩平衡劇本節奏。「我非常喜歡做編劇時的孤獨和專注。」

  他的最新作品《一次航行——馬賽到裡約1941》重現了他父親在戰爭時期的寫作以及傑曼·克魯爾一系列丟失的攝影作品,目前正在阿爾勒國際攝影節中展出。「我是1970年代長大的孩子,在我看來,父親和他們的朋友們一點都不夠雅痞。」阿薩亞斯早年學習油畫、素描,「相比攝影,油畫對我的影響更大,後來我一邊學油畫,一邊學法國文學。」

  直到30歲,阿薩亞斯才拍自己的第一部長片劇情片,為此經過了漫長學習過程。他坦言,非科班出身帶來一些創作上的局限,比如因為看的電影太少,會缺乏大局觀,或電影史的積累。阿薩亞斯受邀為法國電影雜誌《電影手冊》撰寫電影理論、報導與評論,這段經歷對他的電影創作來說非常重要。幾年工作下來,讓他有機會採訪景仰的電影工作者。「我一直以為劇本、雜誌寫作是最好的電影學院。」

  因為一次撰寫香港電影專刊的需要,阿薩亞斯第一次來到中國,由此發現了中國電影,對他的藝術創作影響很大。阿薩亞斯也是最早關注當代華語電影的西方電影人之一,發表過多篇關於侯孝賢、楊德昌、王家衛作品的研究文章,拍攝《侯孝賢畫像》紀錄片。

  「小時候不了解、看不到中國電影,一直到上世紀80年代我才看到中國電影,讀到中國電影史,讓我了解中國電影創作的生機勃勃。而且,我對動作片一直很感興趣,特別是打鬥和舞劍,那是一種身體的美。那種力度非常好看,這對我的視覺表現影響很大。」

  1984年,阿薩亞斯到了中國香港、臺灣,認識了侯孝賢、杜可風等許多電影人,「遇到他們對我來說很重要,我們志同道合,他們年齡比我稍大,教我怎麼看社會和世界,那也是我導演性格成熟的年代,這次旅程對我很重要。」

  有時候,阿薩亞斯會幻想同一部電影選擇不同演員,來翻拍不同版本,就像同一部話劇會在世界各地啟用不同的演劇人員,「這樣會對電影的靈魂有什麼改變?我們不妨試試。」當下流媒體平臺興起,他不排斥把自己的電影放到網上。在法國疫情暴發前,他剛剛拍完一部電影,「如果等不到院線,就直接上奈飛」。

  受疫情影響,阿薩亞斯無法親臨電影節現場,讓他感到遺憾。他很喜歡參加電影節,並不是為了放映自己的電影,而是為了看到其他人的電影,接觸到不同文化。

  「我是中國電影愛好者,想知道中國電影新動向。」他認為,威尼斯和坎城電影節歷史悠久,相比之下,上海國際電影節歷史較短,但有優越的地理位置,而且成長很快。

  「我很高興你們能參加上海國際電影節,得以接觸到國際電影潮流。電影和繪畫、寫作一樣,有些學校能學,有些要自己摸索,才能創作出值得一看的作品,要有耐心。」

【責任編輯:沈傑群    流程編輯:沈傑群】

相關焦點

  • 「半路出家」不能做電影?大師說:劇本、雜誌寫作是最好的「電影學院」
    文學藝術專業出身的他,早年拍短片、寫劇本,曾為導演安德烈·泰希內創作。自1986年處女作《迷亂》在威尼斯影評人周獲獎以來,他的導演作品收穫了廣泛的國際讚譽。2016《私人採購員》獲坎城電影節最佳導演,2012年《五月之後》獲威尼斯電影節最佳編劇,2004年《清潔》中的張曼玉獲坎城電影節最佳女演員獎。令人意外的是,這位國際知名導演並非科班出身。
  • ...出家」不能做電影?大師說:劇本、雜誌寫作是最好的「電影學院」
    奧利維耶·阿薩亞斯(Olivier Assayas)1955年1月25日出生於法國巴黎,曾編劇、執導20餘部電影作品。文學藝術專業出身的他,早年拍短片、寫劇本,曾為導演安德烈·泰希內創作。自1986年處女作《迷亂》在威尼斯影評人周獲獎以來,他的導演作品收穫了廣泛的國際讚譽。
  • 電影劇本寫作的格式
    首先明確一點,劇本區別於任何一種文體形式,我經常看到有的朋友把劇本寫成了小說或人物傳記,這是不對的,至少是不專業的。劇本有自己專署的格式,寫劇本從某種程度上說是個技術活。寫劇本也不是什麼很崇高的藝術創作,這只是一個普通的工種,劇作家和清潔工人沒什麼區別,都是很普通的工作而已,所以每個人都可以寫劇本,每個人都可以當導演。
  • 電影劇本大綱的構成與寫作
    在這之後,我就要開始寫作了,我會列一個計劃,做一個時間表。我會知道,比如說,「好吧,今天我可以把第一個情節寫完,明天我寫第二個和第三個,因為這兩個都比較短」,列好表之後,我就開始寫了。如果我覺得一切都還說得過去,就會寫一個粗略的大綱,把故事的精華和給我以靈感的部分先寫下來,這些在我腦中存在有段時間了。我的大腦就像放電影一樣一遍遍地回放這些情節,每一次我都會再往大綱裡加進一些東西。
  • 關於電影劇本,我們聊聊「原創劇本寫作」
    想要了解電影編劇行業?電影編劇如何進行劇本寫作?找不到靈感來源怎麼辦?1月2日,青年編劇陳舒以「原創劇本寫作」為題,開啟了中國電影藝術研究中心(中國電影資料館)2020年青年劇作扶持計劃系列講座輔導的第一課。
  • 電影劇本的幾種寫作格式
    一個好看的劇本包括簡潔、專業這兩方面,這樣製片方才會習慣使然地看下去,打個比方,一個做外衣的廠商會關注你麻袋怎麼編的嗎?雖然看起來工藝差不多,下面說具體的格式。1、你要在封面上寫上你的電影名,時間,第幾稿,編劇名。如果你是投稿的話,第幾稿就不用寫了,但是要寫圖片上標註的聯繫方式。
  • 電影劇本寫作之中心思想
    簡單來講,藝術是一種表達模式,是通過分享情感和意識來表達某種體驗的過程。作為綜合藝術的電影,也應是有所表達的,而這個影片想要表達的內容就是影片的中心思想,是影片的靈魂。沒有表達、或表達模稜兩可的電影,必定散亂無章、不知所云。我喜歡故事。從小學開始,讀完一篇故事就要總結中心思想。
  • 黃煒哲:我想做小而美的電影獨角獸
    ,半路出家的公司董事長黃煒哲在發布會上帶著這些項目,帶著想做「小而美的獨角獸「電影公司的夢想,終於走入了眾人的視野。3年前正是內地電影行業蓬勃發展的初期,大量的市場熱錢湧入電影行業,不少新電影公司成立,也發布了許多電影項目,不過黃煒哲沒有跟著這個趨勢走,作為半路出家的他清楚明白「自己沒有電影背景,沒有電影的經驗。」那怎麼辦?跟電影行業的前輩學習。有吃過虧麼?黃煒哲笑著說肯定是有過的,不過隨著對電影行業認識的不斷加深,自然也能分辨誰是靠譜,誰是忽悠的。
  • 世界最好的電影雜誌主編辭職了
    ·詹姆斯將在他為《視與聽》做主編的第二十一年辭職。」據詹姆斯自己表示,辭職是為了他的「作家夢」:「在為雜誌工作了23年後,(視與聽)為您帶來了最好的電影和電視文章,我決定辭去編輯一職。這是我個人的決定,為了我雄心勃勃的作家夢。當然這也伴隨著個人的傷感,長久以來,我為做出這份能給你們帶來快樂的雜誌(電子版和印刷版)而感到非常榮幸。
  • 劇本寫作的三個階段
    問一下自己,什麼是進入這一場面的最好方式。要相信自己,你會找到答案的。  如果你創造了一個難題,你應該為那個問題找到解決方案的。你所要做的就是把它找出來。   一個電影劇本中的問題,總是能得到解決的。如果你能創造它,你就能解決它。如果你束手無策,那就回到你的人物之中去,看一下人物的傳記,問一下你的人物,當他或她處在此種情境之中時,會怎麼樣做。
  • 電影劇本寫作基礎:電影劇本是什麼?
    電影劇本是什麼? 是一部故事片的指南或概要嗎?是藍圖嗎?是圖表嗎? 是一系列通過對話和描寫來敘述的形象、場景、段落等, 就像一串聯繫在一起的珍珠項鍊一樣嗎?是一幅夢境中的風景畫嗎,是一些思想的匯集嗎? 電影劇本究竟是什麼? 首先,它不是小說,當然它也絕對不是戲劇。
  • 了解微電影劇本格式
    初學電影劇本寫作的人常常會在最初提出這樣一個問題:電影劇本是 什麼樣子的?它有沒有通用的寫作格式?
  • 【Hollywood·乾貨】好萊塢電影劇本的寫作問題
    如果對照一下原文劇本,那個牛仔非旦沒有說 「 整裝待發 」 ,而且那句話連英語語法都不通,還帶南方口音(由拼音體現出來的)。大量這類外國劇本中譯本使我們的電影電視創作者產生一種誤解,以為外國的(包括好萊塢的)電影劇本也是講究 「文學性」 的。說老實話,我國電影界的外文翻譯根本不懂電影本體。他們甚至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不相信外國的電影劇本是那樣寫的:怎麼連一點文學性都沒有?
  • 編劇 劇本寫作的卡片系統
    來源丨《榮譽》修訂版導讀:電影的主體是主流電影。主流電影就是商業電影。電影是一種工業生產,只有有了票房,電影才有投資,電影才能存活。電影是一個形態,商業電影是主流的,主流之外才是藝術電影和探索電影。一、主流電影寫作 中國的主流電影做得很差。
  • 周傳基:好萊塢電影劇本的寫作問題及創作方法論
    如在一部西部片的電影劇本 ( 中國電影出版社出版 ) ,那個沒有文化的牛仔居然能說出「 整裝待發 」 這樣文縐縐的詞來。如果對照一下原文劇本,那個牛仔非旦沒有說 「 整裝待發 」 ,而且那句話連英語語法都不通,還帶南方口音(由拼音體現出來的)。大量這類外國劇本中譯本使我們的電影電視創作者產生一種誤解,以為外國的(包括好萊塢的)電影劇本也是講究 「文學性」 的。
  • 好萊塢電影劇本寫作「套路」之三幕劇
    如果你喜歡好萊塢電影,相信你在看完不少影片後會發現其故事情節大多遵循這樣的一個規律:主角們原先過著平淡的生活,不料碰上意外並陷入挫折,然後在困境中掙扎、對抗,最終結局則是解決危機、獲得成長。不論是《愛樂之城》、《七宗罪》、還是《變形金剛》、《星球大戰》或者漫威電影,這些故事背後其實都遵循了三幕劇的劇本寫作法則。
  • 短片劇本的7個寫作要點
    《幸福終點站》的編劇薩沙·傑瓦西(Sacha Gervasi)找到他的美國經紀公司,然後和夢工廠合作,完成了他編劇生涯的首秀,獲得了不少收益,這一切都源於他寫的一個精彩絕倫的短片劇本。這種事雖然罕見但也並非沒有可能。無論如何,短片劇本都是鍛鍊你寫作能力和展示你寫作技藝的絕佳方式。而短片劇本創作最初的特徵是寫,不停地寫,而不是挫敗感,當然這是對寫作經驗還不夠時而言。
  • 編劇圖書推薦:《電影劇本寫作基礎》
    《電影劇本寫作基礎》 (美)悉德菲爾德著 中國電影出版社悉德·菲爾德,是美國著名編劇,製片人,最暢銷的電影編劇著作作家。
  • 昆汀的8個劇本寫作指南
    「我認為人物不會做所謂的好事或壞事,他們只會做真誠或不真誠的事。」昆汀坦言,在好萊塢電影裡,他常看到許多一點都不真誠的人物,只因某些人擔心,人物如果做出太過忠於自我的事情,將會影響到電影表現出來的內容,並有可能惹惱部份觀眾,但昆汀對此不以為然。
  • 上海藝術電影聯盟|電影大師庫布裡克回顧展
    13歲生日那天,父親給了他一架照相機,庫布裡克很快便迷上了攝影,這也徹底改變了他的人生軌跡。庫布裡克在中學裡是學生會指定的校刊攝影師,專門負責各種重大活動、體育賽事的攝影工作。1946年,被大學拒之門外的庫布裡克成為了《Look》雜誌最年輕的專職攝影師。1949年起,庫布裡克對電影的興趣日漸濃厚,業餘時間常在現代藝術博物館觀摩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