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19 14: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林葉 春熙照相館
掃描二維碼
免費聽講座
風格?技法?標籤?
森山大道的揚名有相當一部分應該歸功於人們的誤讀。一直以來,人們對森山大道的理解總是囿於「粗糙、晃動、高反差」這幾個關鍵詞,似乎他僅僅憑藉著這樣一些標籤,便登上了攝影世界的巔峰。
事實上,森山大道從一開始就沒有刻意追求「粗糙、晃動、高反差」的效果,而且從上個世紀七十年代中後期開始,他就已經開始摸索新的創作方式,逐漸擺脫這些標籤化的攝影風格。
彩色的隱喻
2008年,森山大道也拿起了數位相機,開始拍攝數碼彩色照片,之後也出版了一些由數碼彩色照片構成的作品集。他不但擺脫了那些標籤,而且不再局限於黑白、膠片這樣的框架,更加自由地進行創作。
2016年,他在法國巴黎卡迪亞當代藝術基金會舉辦的個展「Daido Tokyo」中,展出了用數位相機拍攝的彩色作品《東京彩色》(Tokyo Color)與黑白作品《犬與網紋褲襪》兩個系列,數碼彩色作品在他的攝影系統中的重要性,由此可見一斑。
重新認識森山大道
那麼,我們應該如何理解這些與以往的刻板印象完全相悖的作品呢?是因為他憑藉自己的大師名號肆意妄為呢?還是因為他在古稀之年仍然在努力尋求創作上的突破與超越?抑或是數碼彩色作品對森山大道有著什麼樣的特殊意義?
從某種意義上講,森山大道的攝影並不僅僅是一種影像的生產,更是一種生活方式的體現,而他的數碼彩色攝影更是揭示出後現代狀態下影像與個體生活以及社會的關係。
/ 公 益 講 座 /
在本次講座中,攝影研究學者林葉將跳出國內讀者對森山大道的刻板印象,徹底撕掉標籤化解讀,從具體的作品入手,追溯森山大道的攝影譜系,並結合他不同時期的言論,把握他的攝影觀念與思考。
此外,林葉還將分析森山大道不同時期的攝影作品,探討他在不同階段對彩色攝影的理解與實踐。
精 彩 要 點
(1)什麼是作為生活方式的攝影?
(2)如何理解攝影中的記錄與表現之間的關係
(3)「數碼」「彩色」「照片」之間的不同意義與聯繫
(4)理解森山大道的攝影觀
(5)探討後現代狀態下影像生產與社會生活的關係
講 座 信 息
(1)講座時間:5月23日15:00—16:30
(2)講座形式:語音直播+PPT+互動
(3)講座平臺:千聊直播間—影藝堂
(4)報名方式:長按下方二維碼,即可免費報名
(5)講座支持永久回聽
長按二維碼,免費聽講座
/ 特 邀 嘉 賓 /
林葉
攝影研究學者、譯者、寫作者,主要從事視覺文化的研究與翻譯工作。出版譯著包括杉本博司文集(《藝術的起源》與《現象》)、《日本攝影50年》《私攝影論》《亞洲家族物語》等,譯作包括《日本藝術攝影史》(選譯)。
策劃私攝影研究專題(「私之向度」)、日本攝影論專題(「日本攝影論選譯」)、報導攝影專題(「報導攝影·國家·社會」)以及城市獨立空間實踐。
文章發表於瑞象視點、騰訊·穀雨、澎湃、《藝術當代》、Artforum以及《中國攝影》等雜誌與媒體。
/ 日 本 攝 影 課 程 /
日本攝影的零散知識和圖片,國內已經隨處可見,但浮光掠影遠遠不夠,重要的是系統地研讀和欣賞,如此才能釐清日本攝影發展的整個脈絡,進而看清攝影大師們如何「挑釁」前人,否定過去,創新時代。
攝影研究學者林葉將在8節課(12個小時)內傾囊相授日本攝影史,回顧日本攝影的黃金時代,聚焦「VIVO」和「挑釁」兩大攝影群體,重點講述東松照明、奈良原一高、細江英公、中平卓馬、森山大道五位寫真家,縱向探討他們不同的成長經歷、創作歷程(進而解決大家在面對日本攝影時遇到的具體問題),並在橫向上與整個時代大背景緊密結合起來,從而搭建全面、系統的知識體系。
課程已上線
原價499元,限時促銷價249元
長按二維碼,立刻學攝影
在課程《從VIVO到挑釁》中,攝影研究學者林葉從時代發展的角度出發,詳細介紹了日本攝影黃金時代的五位寫真家。在即將上線的課程《後挑釁時代的日本攝影》中,我們將承接這批「挑釁」攝影家,著眼於他們的「影響」,具體談一談20世紀八九十年代的日本攝影。
第一講
森山大道的弟子們:瀨戶正人、北島敬三、山內道雄與尾仲浩二
第二講
1980年代之後的日本景觀攝影:柴田敏雄、畠山直哉與宮本隆司
第三講
「藝術攝影」在日本:今道子、佐藤時啟與森村泰昌
第四講
日本女性攝影的崛起:石內都、楢橋朝子與潮田登久子
課程將於6月上線
原價299元,超值早鳥價79元
長按二維碼,立刻學攝影
點擊閱讀原文,進入日本攝影課堂
原標題:《是時候重新認識森山大道了!》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湃客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