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真耳環成爆款?警告飯圈女孩長點腦子,不要打雞血追星綁架偶像

2021-02-08 娛樂星聞精選
丁真同款耳環和圍巾成爆款

小編的話:隨著丁真的持續走紅,他那「7秒鐘過億播放量視頻」中的同款耳環也在理塘當地成為爆款!短短數日,佩戴的人數從兩、三成年輕人增至六、七成,還有丁真戴過的圍巾也流行起來。越來越多的遊客慕名而來,大家在欣賞理塘原生態美景的同時,也對青藏高原有了更全面地了解。丁真籤約的國企負責人杜冬坦言:「縣裡領導曾對籤約丁真提出過具體要求,杜絕做搞笑網紅,保護好理塘孩子的形象!」

丁真同款耳環成爆款

有人說「不明白丁真為啥能火?沒有覺得他很帥啊,打開各種媒體都被推送關於他的消息?」小編認為,關於他帥不帥是個人審美問題,總的來說,康巴漢子的帥是有共識的,至於丁真箇人,小編覺得他的少年氣息、眼神清澈、笑容純淨,膚色輪廓的獨特風情是能夠迅速風靡的原因。而他走紅之後能「持續走紅」甚至「更加走紅」,則得益於籤約國企的加持了。因為國企對他是本著培養和負責的態度的,而不像資本對網紅拼命榨乾之後拋棄的態度。無論檸檬精們酸不酸,丁真確實已經成為「川西旅遊」的一個符號!

丁真與弟弟尼瑪

丁真籤約的國企負責人杜冬接受「央視」採訪的時候表示:「丁真爆火後的半個月,手機響個不停。都是來談合作、商業邀約的。丁真非常淳樸,他不懂網上的這些東西。他才19歲,我們也不想讓他變得非常商業化,和網上一些紅了之後立馬參加商業活動變現的人一樣,更不想讓他的名氣像洪水一樣,來得猛去得也快。而是想維護他的這份純真,給他更好的生活。」小編這就放心了,純真的丁真有人保護了!

丁真籤約的國企負責人杜冬

「這是頂流啊,必然吸引資本和粉圈,都來了,我甚至已經開始等巴黎歐萊雅籤他割韭菜了!」網友們的擔心被部分解決了,因為國企對丁真有保障合同,那些想來割他韭菜的資本都被拒之門外。但是飯圈誰也控制不了啊,最近有粉絲拿著飯圈的那一套四處給丁真招黑,主要有三條:1.說其他村民蹭熱度賺錢,丁真的黑照傳自於村民手中必定有詐。2.公司太廢物拍的視頻太垃圾不出圈,不接其他外活讓丁真賺不到錢。3.嘲諷官博「不飯圈化」的說法,認為丁真需要粉絲維持熱度。這操作是不是好熟悉?有點「全世界都想害我哥哥」內味兒了!

丁真工作的「倉央嘉措微型博物館」

小編觀點:小編想警告那些混飯圈混得腦子瓦特了的粉絲們,如果想搞「粉絲行為偶像買單」這套,勸你還是算了吧!丁真自己沒有建立過「後援會」,也沒有搞什麼粉絲群體,也沒有脂粉帶領著小粉絲做數據啥的,人家在國企裡自有一套宣傳方案。不過也有很大概率是別家的脂粉在搞事情,因為丁真這種頂流,熱度高,而且直接進了國企,和當紅小鮮肉們啥的一比簡直降維打擊,難保有流量明星背後的公司搞小動作,偷偷給丁真搞個飯圈出來。反正已經看到有流量明星的粉絲開始罵丁真了……就很神奇!

理塘又被稱為「小瑞士」

相關焦點

  • 理性追星,不做韭菜|寫給被消費主義綁架的飯圈
    追星需要買買買,需要消費帶來的參與感、優質服務、內心滿足,但追星絕對不只是買買買。偶像本人帶來的作品、情緒價值,才是追星體驗的核心。沒有這些,追星還不如去追金牌銷售。把追星偷換概念成消費,其實更多是市場推廣消費主義、推銷商品的說辭。就像榜單要直白地說需要你花錢花精力,你肯定不幹。
  • 飯圈女孩的心思你別猜, 從這些「暗號」 開始了解飯圈
    最神奇的是還獨創了只屬於中國飯圈自己的語言體系,想說自己是飯圈OG,來對個暗號先。敲黑板,部屋君開始講例句了。「bhys,不管你們怎麼嘲,nh裡面我哥哥yjjc,吊打你們家完全ojbk,你家nbcs的野雞不要倒貼。」不要問部屋君為何出現了如此匪夷所思的中英文夾雜縮寫,要知道我們飯圈就是這麼任性!優秀圈層必須有自己專屬的語言!
  • 《所以,我就推你了》飯圈女孩追星圖鑑,也太真實了吧
    最近幾年,「飯圈文化」越來越盛行。粉絲們分工明確,前線、後期、反黑、控評、打榜…...為了自己的偶像越來越好,他們的應援可謂無微不至。飯圈女孩真情實感的追星,路人一臉懵的困惑飯圈在嗨個什麼勁兒,這已經成為現在的常態。
  • 飯圈女孩追星常用語科普
    飯圈女孩追星常用語科普時間:2020-03-12 15:59   來源:愛秀美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ggcw什麼意思什麼梗?飯圈女孩追星常用語科普 飯圈是隨著偶像明星而出現的一類追星族,飯圈與普通的追星族有著很大的差異,通常都是有比較年輕的群體組成的,這也讓其有著很強的朝氣和活力,而且在追星的途中更是有著頑強的毅力,這類追星族也經常的會語出驚   原標題:ggcw什麼意思什麼梗?
  • 揭秘真實的「飯圈女孩」
    一時間,外界開始討論「宗教化」的飯圈文化,高喊「粉絲行為,偶像買單」,甚至「飯圈無腦論」的評價也開始盛行,但「你沒有深入地了解過就下結論,不也是無腦的表現嗎?」 這個群體往往以集合出現,代表的是群體意志,燃財經本次採訪了9位不同職業的飯圈女孩,希望揭下一個群體被汙名化的標籤,了解每個個體最真實的追星心態。
  • 2017飯圈用語大全,不懂這些你憑什麼說自己是追星女孩!
    當然,這不光是我自己的內心聲音,廣大迷妹們也紛紛希望可以出本飯圈用語(縮語)大全,來拉近追星女孩的距離,不要自己嗨啊!適用語境:比如在別的偶像微博下刷自己偶像的東西,現在大多是粉絲之間互掐的飯圈用語。經常看到有人在彈幕裡也各種發ky,當時嚇死了,還以為是嗑藥的意思,弄半天是這個啊...
  • 飯圈追星的底線,究竟在哪裡?
    竟然能用象徵著「民族傷疤」的不平等條約,來表達自己已經淪陷在偶像的魅力裡。人人都有「吹彩虹屁」的權利,追星女孩(男孩)向心愛的偶像公開表達愛意本就無可厚非。但是,這樣的彩虹屁,是不是也太沒有底限了?2除了傳播無腦式文案,某些粉絲的追星「騷操作」只有你想不到,沒有他們做不到的。
  • 沒有規矩 不成「飯圈」
    崇拜偶像自古有之,只不過今日更甚。從前追某個明星,最多就是買專輯、看演唱會、追偶像出演的電視劇、電影,基本都是個體行為,並沒有形成圈層概念。近年來,隨著娛樂產業發展,粉絲群體不斷擴大,催生了一個追星新名詞——「飯圈」。「飯圈」到底是個什麼圈?「飯圈」即粉絲圈子,團隊中粉絲分工合作,各司其職,為所追偶像進行定向操作。
  • 我們的時代 | 養成系偶像遊戲——一個追星女孩的選擇
    陳文文就是被上述的目標群眾之一,屬於只是被舞臺吸引,不了解偶像運作,沒有打算投入資金的飯圈新人。「為了帶動、鼓勵大家集資,會有大粉設立一個目標,例如如果集資達到多少金額,自己就追加多少錢,參與人數也同理」,陳文文剛開始也沒打算為追星消費,但是到距離目標金額只剩一些時忍不住就加入了集資的行列。對養成系偶像的粉絲群體來說,投入越多的同時,對偶像各方面的期望也就更高。
  • 從「追星」到「飯圈」:人類偶像崇拜發展簡史
    「痛飲狂歌空度日,飛揚跋扈為誰雄」,用飯圈的話來說那就是「我家哥哥怎麼這麼不羈有魅力A爆了啊啊啊啊啊」可惜,這一腔深情李白表示「婉拒」,因為他崇拜的可是南北朝詩人謝靈運,在詩中引用謝靈運的詩句共110次,大概就相當於改了一百多遍QQ籤名吧。當然咯,謝靈運也有自己的偶像……停!禁止套娃!所以說,現代人的追星戲碼真的是不夠看的。
  • 飯圈女孩||以愛之名
    飯圈裡有很多大佬,他們高產視頻,高產同人文,高產愛豆精修美圖等。他們帶領粉絲打投數據,應援控評反黑,為愛豆的事業盡心盡力不求回報。甚至為了愛豆一怒集資幾十萬,只為牌面不輸他人。當然啦 梗梗子並不是 梗梗子是飯圈差等生罷了指混跡飯圈,但只是個湊人頭的。
  • 奇葩說黃執中剖析飯圈文化,你的宿舍有飯圈女孩嗎?
    論點是追星可以,不能太瘋狂,家都不回了,這太盲目了。在辯論過程中,我覺得黃執中的觀點特別好。他用了PPT來展示自己的三個論點:追星是只崇拜這個明星,而排斥其他所有的人嗎?你認為偶像做的是全部對的嗎?追星是盲目攀比和應援嗎?他這三個觀點提得非常好,指名了追星的正確方向。現在的大學生當中,有不少的飯圈女孩。我們來具體分析一下!
  • 日韓「飯圈」如何追星
    本報駐日本特約記者 許黛如 文 竹 本報記者 丁潔芸「追星潮流」早已覆蓋全球,無論是哪個國家的年輕人,都會有自己喜歡和支持的偶像。不過,近日在上海虹橋機場出現的大量粉絲因追星而擠碎扶梯玻璃的一幕卻讓不少人對於追星行為提出質疑。
  • 【飯圈女孩必備乾貨】關於追星的英文你知道多少?
    🧐⚲「追星」這個詞對我們這群00後來說可能真不陌生,關於追星這種在別人眼裡看來無腦行為自己卻以此為傲的活動可謂是風靡全球,你可知道,有一個自己真心喜歡並且崇拜的偶像多麼美好!大多數練習生們為了出道所參加的節目也基本都是淘汰制,就拿偶像練習生來說,節目開始的100人一輪一輪地淘汰到最後的9名練習生,這無疑是殘酷的。——————————————之前有小夥伴給我聊天她說;「飯圈那些縮寫不是陰間的東西!」我回;「哈哈哈哈哈哈xswl。」她打了連續五個問號;「xswl是什麼意思?????」
  • 飯圈女孩,兵荒馬亂又一年:她們甘當「被資本利用的韭菜」
    離檢票截止時間還剩1小時,女廁所外排起長隊,女孩兒們很容易就能辨別彼此的身份——手裡拎著各家的燈牌或者拿著數節電池。大家都需要把這些裝備不露痕跡地帶入活動現場。不出兩個小時,在廁所裡瞥見的燈牌,便會閃耀在容納18000名觀眾的凱迪拉克中心的各個角落裡。 這場盛會由500多名保安維持秩序,從下午3點開始工作,一直持續到夜裡9點半。
  • 【飯圈不能圈一切】如何正確追星?
    但我想說不能把所有追星的人都納入「飯圈」裡,因為追星不代表不理智、不代表沒有底線。現在媒體大多爆出的是一些不理智的追星行為,並大肆渲染其惡劣影響,更多的人看到的便是追星不好的一面,但其實也存在許多正能量的引導。比如這次疫情,有很多90後醫護人員在一線奮戰的時候,背上就寫著自己偶像的名字,只為了在面對困難時多給自己一份勇氣和堅持的力量罷了!
  • 人類偶像崇拜發展簡史:「追星」如何追出「飯圈文化」?
    最近,肖戰粉絲事件讓「飯圈文化」成功出圈,備受關注。而本文就從「飯圈文化」切入,對人類追星歷史進行了一番梳理,拆解偶像流行與粉絲追星之間的因與果。由此導致的一系列連鎖反應,直接影響了許多普通人的正常網絡生活,這也讓「飯圈文化」成功出圈、人人喊打。作為一個24k純度的「路人」,為了讓大家更有知識含量地吃瓜,我們對人類追星歷史進行了一番梳理,以更全面地了解偶像與粉絲的重重羈絆。01 刻在人類基因裡的偶像崇拜,並不羞恥追星、成為某個人的粉絲,並不是什麼新鮮的話題。甚至今天諸多狂熱粉絲的行為,可能都是前輩們玩剩下的。
  • 飯圈女孩驚天內幕之SM伸來的魔爪
    飯圈女孩,即追星女孩。大部分為95後、00後。
  • 飯圈追星行為圖鑑
    每一個粉絲剛入坑的時候都是以「快樂追星」為自己的追星第一準則,管他飯圈掰頭多紛擾,你只想每天安安靜靜地嗑愛豆美顏,有機會再去演唱會見見本尊,就是理想中的完美追星狀態。但等你一旦開始把追星這件事逐漸經營成自己生活主線的時候就會發現,追星這個坑真的是深似海,不同類型的粉絲也有著不同的境遇。
  • 其實你對飯圈女孩們的力量一無所知!
    有很多平時不追星的人,可能對這個群體一直抱有歧義,覺得她們不過是一群無腦的追星粉絲,更有人覺得追星女孩都是「腦殘粉」。這一次輪到偶像支持粉絲了。原本和很多人一樣,一直覺得飯圈的女孩們只會追星,不務正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