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進電影,關於導演的36本書
一部電影的精彩與否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導演,從電影的劇本到角色再到攝影一系列事情看似都有專門的人做,但少了導演這部電影就無法誕生了。我更願意把導演比作樂團的指揮師,儘管每個人面前都放著樂譜,可真到演奏的時候是不能沒有指揮的。
-
關於36個故事的電影
她根本不需要和大唱片公司的籤約歌手比賽發片速度,在華語樂壇最躁動的這15年裡,雷光夏卻一直在做關於寧靜的音樂,這不得不說是我們的一種福分。2010年,侯孝賢監製了熱門電影《第36個故事》,雷光夏專門打造了它的電影配樂《她的改變》。對於擅長畫面感營造與捕捉的雷光夏來說,這張作品也許是最能體現她思考表達深度與廣度的一次旅行。
-
愛國華裔張純如:只因寫了本書揭露了日本侵略真相,卻在36歲自殺
會展結束之後,她找遍了舊金山每一個圖書館,沒有發現一本有關於「南京事件」的詳細資料,甚至當初的作惡者,日本右翼勢力堅決不承認那段歷史,公認篡改歷史教科書。 記得美國哲學家喬治·桑塔亞納說過這麼一句話:忘記歷史的人將重蹈覆轍。這也是張純如最喜歡座右銘。
-
【書單】關於音樂劇的十本書.
如果我們能夠細細品讀本書並認真思考一下淺利慶太經營日本四季劇團幾十年的成功經驗,將會從中獲得許多頗為有益且令人深思與回味的東西,也可看到未來中國音樂劇的出路與發展方向……——著名音樂評論家 陳立 翔淺講述的「日本神話」是一個劇團的修行之路,對正糾結於劇團體制改革的人們,可謂一枚「他山之玉」。
-
【薦書】關於音樂劇的十本書
在音樂劇演出行業繁榮的今天,關於劇目的創作研究卻非常滯後。如何創作一部音樂劇?如何用音樂表達戲劇?有什麼路徑和方法?西方經典作品是怎麼做到的?因為摯愛(代序) 陶 辛國內第一本關於音樂劇創作分析的書從劇情、舞蹈、音樂切入
-
關於大法官金斯伯格的四本書
在性別平等問題上,她激發了關於平等報酬的立法。在持有武器權利問題上,她說第二修正案適用的是國家需要民兵來保存一個新國家的時期,在現代這個功能已經過時了。在公共話語變得日益暴躁的21世紀,金斯伯格是一個孤獨的聲音,她呼籲人們要溫和,但她在表示異議時毫不留情。」 《經濟學人》的訃聞中寫到,金斯伯格喜歡聽歌劇。她最覬覦的天賦就是美妙的嗓音。「她只能在淋浴時和夢裡歌唱。」
-
書單 | 關於愛情的打開方式,可以看看這6本書!
豆瓣有人評價這本書:寫人靜水深流、潤雨無聲,是自傳,更比小說動人。是實事,卻如春夢無痕。沈復和陳芸兩人都醉心於文學,尤其在閨房記樂的部分,他們夫妻二人一同探討李杜的詩歌,一起欣賞蘇軾的散文。這樣的一種感情,則是愛情最美好的形態。
-
2020·年度閱讀|關於美國資本主義史的11本書
本書出版後,曾在美國學界引發了強烈震蕩,不僅引發了馬派學者與主流史學間的激辯,也催生了一種多邊視角的美國早期史敘事。(雖然現在美國史學界多認為Jack P. Greene等人在60年代末到70年代創造了「大西洋史」這個流派,但Williams本書中對英-法-美-西印度之間貿易關係及其政治經濟後果的分析已經涉足這一領域。)可惜,中譯本已經絕版多年。
-
導演了:碟中碟,星球大戰7,星際迷航,LOST的導演J.J.艾布拉姆斯創作了一本書
,像《S.》這樣得到過電影大片般的待遇——今天這條超酷的視頻,是《星球大戰7》、《星際迷航》、《LOST》的導演J.J.艾布拉姆斯和他的團隊BADROBOT,為了《S.》中文版的發布而專門攝製的。全世界的紙書愛好者們,也紛紛將之視為必須收藏的一本書。現在,備受期待的《S.》中文版終於來了!先來看看這本書長什麼樣:
-
這3本書,關於生活與成長記錄
在這本書裡,收錄了朱先生寫給青年朋友的書信,還有諸多散文隨筆。這些文章極其富有生活色彩,即便是討論美、討論人生境界、討論性情修養和為人處世,朱先生都是從生活實處落筆,然後旁徵博引,論說道理。這種寫法既不脫離生活,而又高於生活,通過細膩、幽默的文筆引發讀者的思考。
-
關於電影、攝影、美術……這7本書將給你打開一個全新的世界!
該書是賈樟柯本人第一本有關電影創作的著作,是對其十餘年來導演生涯的梳理與總結,全景紀錄了這些年來其思考和活動的蹤跡。書中收錄了賈樟柯導演生涯各時期對電影藝術孜孜不倦的探索和獨特的思考,另有多篇與電影界、藝術界、媒體等多領域關鍵人物的代表性訪談。全書以賈樟柯所拍電影為綱,所有收錄文章以發表的時間順序排列,呈現出導演個人敏感而執著的心路歷程。發行其間還將由北大出版社出版賈樟柯的第一本電影專著,該書匯集了賈樟柯從影十二年裡所寫的心血文章和重要演講,對談實錄。
-
去不了北京不要緊,36個工匠耗時3年,一本書「打開」故宮紫禁城
細節還原到牌匾文字隱藏知識自己「翻」這本書分量很足,翻開它就像故宮在自己手中。把故宮微縮到樓盤的沙盤大小,巧妙的摺疊設計方便收納,不佔地方。故宮除了宏偉壯觀的大殿,還有設計精巧的各種局部建築。翻開書本,建築打開的瞬間可以感受到,古人在建築的設計上非常用心。
-
有志於拍電影,可以看看這10本書
關於這個問題,我也曾想過很久,至少在我的幻夢中,我向來很憧憬曾經那個「把攝像機扛到大街上去」的浪潮時代,但此時此刻,正在寫這篇推文的我,對於「拍電影」這件事並不著急,因為我還想再多補幾年課。這個關於補課的想法,便是得以誕生這個推薦電影書欄目的緣起。
-
關於南京大屠殺,最早在英語世界引起轟動的人,當屬36歲飲彈自殺的張純如
關於張純如寫作「南京大屠殺」,世人心中一直存在很多謎團和誤解。1994 年年底,她參加了在加州庫比蒂諾舉行的一次會議,並在那裡看到了許多南京大屠殺的照片。一個流傳最廣的神話是,張純如正是因為見了這些照片,才在彼時彼刻決定寫一本關於南京大屠殺的著作。這是一個美好的故事,但與事實恰好相反。在張純如還是個小女孩時,她父母講述的南京大屠殺就令她大為震驚。
-
說服力經典書籍推薦,關於說服的技巧都在這本書裡了
說服力無論是在職場上還是生活中都是一項非常重要的技巧,然而一個很奇怪的現象是市面上關於說服力的書並不算多,今天要向大家推薦的《溝通與說服必讀12篇》就是為數不多的與說服力有關的書籍中的經典之作。首先,這本書,給我的第一感覺是:它很嚴肅,沒有在開玩笑!為什麼要這麼說?因為很多溝通與說服方面的書籍大多缺乏專業性可言並且拼湊的痕跡嚴重,有時甚至讓你產生「到底是在看一本專業書籍還是在讀故事會的」錯覺。這樣的書讀起來自然好不費力,可是到頭來就如竹籃子打水一場空一般兩手空空、什麼都沒有學到,白白浪費許多寶貴的時間和精力。
-
讀張記:關於《今生今世》這本書
《今生今世》這本書,文章做得特別漂亮。說句實在話,我看《今生今世》,經常看得發懵,很多時候被他那些漂亮話給繞得一愣一愣的。隨便打開一頁,都是漂亮得有些過分的句子,比如開篇第一句「桃花難畫,因要畫得它靜」。很多人就是覺得這文章太花裡胡哨了,不喜歡。但喜歡的人呢,愛得入骨。有的人甚至把「胡蘭成」稱作文學水平的試金石。
-
宮崎駿新作已完成36分鐘,接下來3年內完成
關於宮崎駿新作《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三年又三年」的故事——2017年,鈴木敏夫:我們要做一部動畫,大概需要3、4年時間完成。2018年,鈴木敏夫:這部動畫大概還有3、4年時間上映。2020年,鈴木敏夫:目前做完了36分鐘,希望接下來的3年內能搞定。通過日媒報導的已知信息:《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是被鈴木敏夫稱為「可能是最後一次」的作品。
-
這本書讓人感到孤獨,但讀完我想去擁抱一個人
故事本身並不複雜:主角是一個36歲的單身禿頂男子,很衰,是一個「loser」。他暗戀辦公室的女同事,他和自己的母親既相互依戀又相互掌控。他被父親拋棄,從未見過生父。在他36歲時,生父寫來一封信,說我們也應該見面了。於是這就是一個吉米·科瑞根去見他生父的故事。另一條平行線是吉米的爺爺老吉米·科瑞根小時候被生父拋棄成為孤兒的故事。祖孫三代不單外貌長得極像,還都叫詹姆斯(吉米)·科瑞根。
-
電影《礦難36天》備案通過,導演王良用實力詮釋「演而優則導」
基於此,導演王良將目光聚焦在礦難和礦工身上,通過電影《礦難36天》,將真實的礦難和礦工生活展現出來。據悉,該電影備案已通過,即將進入拍攝期。天》是根據2015年山東平邑礦難改編,這場礦難的直接原因是由於地震引發 一石膏礦發生垮塌,其中的4名礦工在井下已經被困36天,而當年救援中採取的「地面大口徑鑽孔救人」是國內首例井上救援。
-
關於導演的「黑暗之心」
關於導演的「黑暗之心」2020年元月5日 越來越多喜歡電影的年輕人開始關注電影導演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