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北京脫離ECMO第一人忘不了的依靠!「雖然經過了鍛鍊,但肌肉...

2021-01-18 醫師報

來源:北京地壇醫院 作者:王燕

依靠

78歲的馬奶奶是北京市第一位成功脫離體外人工膜肺(ECMO)的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3月3日她成功脫離ECMO後目前正在康復中。照片中的她緊緊依偎在北京地壇醫院ICU病房蒲琳醫生的懷中進行坐位練習,ICU主任劉景院抓拍了這溫馨的一幕,並為這張照片取名《依靠》。

蒲琳,ICU病房主診組長,她在科內率先開展了小兒血漿置換、HIV陽性患者ECMO輔助、病毒性腦炎患者顱內壓監測等重症監測及治療技術。人感染H7N9禽流感、黃熱病、肺鼠疫、新冠肺炎,每一次疫情面前她從不讓鬚眉。

照片背後的堅守

「這張照片還是前幾天練習坐時照的,3月30日,馬奶奶已經能夠從輪椅上站起來了,護士扶著都能走好幾步了。」北京地壇醫院ICU病房蒲琳大夫目前是馬奶奶主診醫生,說起馬奶奶的病情恢復情況,她一臉喜色。從臥位康復訓練到坐位練習再到從輪椅上站起來,第一次進行站位行走鍛鍊,在與死神的對決中,蒲琳所在的北京地壇醫院ICU醫護團隊創造了生命奇蹟。

有著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等多種基礎病,又是高齡,2月5日馬奶奶入院時病情危重,血氧飽和度在高流量吸氧和無創呼吸機支持下血氧仍不能維持,當天就為她實施了氣管插管有創呼吸支持。在進行氣管插管機械通氣後,2月9日馬奶奶病情再次惡化,出現了呼吸功能衰竭加重、氧合不能維持,命懸一線之際緊急上了ECMO。為了把馬奶奶從死亡線上救過來,2月9日至3月3日,ICU團隊寸步不讓地與死神爭奪生命保衛戰,23個日日夜夜,死神終於偃旗息鼓敗下陣來,馬奶奶病情好轉,肺部病變逐漸改善,成功撤離ECMO。「她的命是醫護人員一分一秒『盯』出來的。蒲琳說,每一個危重患者病情的一點點好轉,背後都是團隊所有人無數個日日夜夜的努力。

「電視裡、人們的印象中ICU裡的患者都是靜靜地躺著不動,劉景院主任這次新冠重症患者的救治中,特別提出在患者器官功能得到改善後,充分評估能夠耐受的情況下,要對患者早期進行功能鍛鍊。」蒲琳說,這是近幾年重症醫學提倡的一個理念,這樣不僅能改善呼吸功能,有利於呼吸機撤離,也可以使患者改善出院後生存質量早日融入社會。於是脫離了ECMO、生命體徵平穩的馬奶奶走上了康復訓練之路。

「早日走出ICU病房」,醫護人員和馬奶奶攜手為這個目標而努力。ICU病房請康復師來會診,為馬奶奶制定了康復訓練計劃,康復師每天都會進入隔離病房為馬奶奶進行康復訓練。「除了康復師給予的被動訓練,我們還給馬奶奶制定了個性化的康復鍛鍊計劃,讓她進行主動訓練」,蒲琳和王宏宇護士長從網上找來康復鍛鍊的視頻,擴胸、抓握、上肢抬舉、下肢屈伸……臥位練習一段時間,馬奶奶的肌肉力量有所增強,於是開始坐位練習了。

剛剛練習坐時,馬奶奶因為長時間臥床,雖然經過了一段時間鍛鍊,但肌肉力量還是很差,頭不能太長時間抬起,只能緊緊抱著她。「抱著她練習,這個勁兒挺難拿的,太使勁兒達不到鍛鍊目的,鬆了她又坐不住。」就這樣,我們看到的這張照片,一個姿勢20分鐘的練習時間,馬奶奶緊緊依偎在蒲琳醫生懷裡。

「老人家的堅強特別讓我們感動」蒲琳說,ICU的患者有堅強的信念特別重要,所以我們特別注意對患者的心理關懷,誰走到馬奶奶床旁都會鼓勵她「加油!」「您今天又進步了。」護士經常用輪椅推著她出去曬太陽、看夕陽。還用病房裡的公用手機讓馬奶奶和家人視頻,為她鼓勁兒加油。老年患者,有時候就是一個「老小孩兒」得哄著。有一天,蒲琳和馬奶奶聊天:「您老退休前做什麼工作呀」,馬奶奶戴著呼吸機還不能說話,就在紙上和蒲大夫交流:「原來在單位是黨支部書記」,一聽這話,蒲琳連忙鼓勵她說,難怪您這麼堅強,您這股兒堅強勁兒,我們都得向您學習。馬奶奶聽到「表揚」開心地笑了,鍛鍊的勁頭兒更足了。

「目前正嘗試給馬奶奶脫掉呼吸機」,脫離呼吸機是馬奶奶能夠轉入普通病房,進而才能康復出院的第一步。馬奶奶能夠站起來身體又進一步康復後,蒲琳等醫護人員開始攻克下一道關卡。觀察呼吸頻率、血壓,評價能否耐受自主呼吸,最近這段時間,蒲琳每天都在給馬奶奶進行半個小時的脫機實驗,「目前還是有難度,馬奶奶上機時間比較長,肺部炎症還處於逐漸恢復過程中」,雖然幾次實驗都沒有成功,但蒲琳充滿了信心「見到曙光了,就在脫機邊邊兒上徘徊。」

生死一刀間

與蒲琳短短交流20分鐘,上午9點她就要進入隔離病房查房了,再出來最短也要3個小時以後了。N95口罩、防護服、手套、鞋套、護目,一套規範的穿防護用具過程,筆者看了看時間「3分鐘」。「穿時不用想流程,成條件反射了。」從2014年伊波拉發熱篩查人員收治,到去年11月的輸入性肺鼠疫,身穿防護服這種戰時狀態對蒲琳來說可不陌生,ICU裡的患者病情瞬息萬變,穿上防護服隨時衝進去搶救的情景時有發生。

有一天,一位已經進行了氣管插管的患者突然病情惡化,護士連忙呼叫醫生,蒲琳和劉景院主任穿上防護服衝進病房,「當時穿的更快,也就1分鐘吧。」患者人工氣道堵塞,咽部水腫出血,再次進行氣管插管損傷較大,失敗率也高,「馬上準備氣切」這時候對於患者來說立即進行氣管切開是最佳選擇,否則將面臨窒息身亡的風險。

氣切,對於ICU醫生來說是一項基本技能,但對新冠肺炎患者的氣切,每一次都是生死考驗。開放氣管切開的一瞬間,此時噴濺的體液會攜帶大量含病毒的氣溶膠在空氣中四散傳播,風險不言而喻,而且這樣的困難手術在穿戴厚重的防護用品的情況下,難度無疑會更大。

「我來」,「主任,還是我來吧」,氣管插管、氣管切開在新冠肺炎救治中被視為極高危的操作。面對危險,劉景院主任衝在前,蒲琳等高年資醫生也總是搶著上,「不是不信任年輕醫生,還是比較危險的,還是我們上吧。」最後,蒲琳「搶」到任務,為患者成功進行了氣管切開手術。刀尖上跳舞,這位柔弱、文靜,說話總是細聲細氣的女醫生在戰場上就是堅強、果敢的戰士。

小女子迸發大能量

從去年11月接診肺鼠疫病人,到作為醫院第一個承擔新冠肺炎救治任務的科室,蒲琳等ICU醫務人員一直連續作戰,幾乎沒有喘息的機會,已經在這種高強度的戰時狀態下堅守4個月了。作為國家衛健委專家組成員,蒲琳於1月17日至19日赴湖南省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情況進行督導檢查。返京後沒有休息,又迅速投入到北京的抗疫工作中。

誰說女子不如男?2017年,也是這位看似柔弱的「女漢子」,承擔了轉運途中唯一的醫生角色,歷經14小時,北京—三亞—北京將一名重症肺炎、呼吸衰竭患者,陸路、空中轉送到地壇醫院救治。自2007年5月來地壇醫院ICU工作至今,蒲琳十三年如一日,堅守在危重症一線,換回無數在絕望裡掙扎的生命,守護著傳染病人生命最後一道「防線」。

《依靠》照片中的她溫暖、充滿力量。筆者鏡頭中的她勞累憔悴。致敬,有責任又堅毅的她。致敬,有愛又溫暖的巾幗英雄。

相關焦點

  • 背部肌肉的鍛鍊很重要,4個動作鞏固背部肌群,鍛鍊出強壯肌肉
    導語:優秀的背部三角肌使我們的身材看起來更加有型,平時的運動項目是我們只能鍛鍊腹部和胸部肌肉,背部肌肉無法很好地訓練。那我們要如何使背部肌肉也更好地生長呢,就需要制定科學的背部訓練計劃。1、提升儀態塑造肌肉有一個優點,它可以結合肩部肌肉使我們的儀態變得更美。女性可以看起來更加有氣質,男性則是更加有魅力更加可靠。經常鍛鍊背部肌肉可以使我們的背部看起來更加緊實,比同齡人更加年輕。2、改善亞健康塑造背部肌肉的另外一個優點是,可以改善亞健康問題。我們平時工作或長時間低下頭看手機,會有腰酸背痛、肩膀痛的毛病。
  • 吃什麼可以更快地鍛鍊肌肉?
    通過優化營養,最大程度地增加鍛鍊後的肌肉成長。在本文中,一隻肌將介紹吃什麼來增強肌肉。你的鍛鍊可以為肌肉生長提供刺激,但是,你整天吃的增肌食品才是使肌肉恢復的所需的能量。一隻肌還將為你提供營養計劃,幫助你鍛鍊肌肉01步驟1:優化24小時蛋白質合成你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優化你的24小時蛋白質合成水平
  • 肌肉鍛鍊的好處?最好一周兩次
    一小時跑10公裡的人不在少數?對很多跑者來說,1小時也是天花板,很難突破,想要10公裡用更少的時間,依靠跑姿、個人狀態很難達到,這時在健身房鍛鍊身體的肌肉最好,網上介紹了最近的研究,進行肌肉鍛鍊的跑者跑步時間變快了。朋友們進行肌肉鍛鍊麼?
  • 王巍受邀《終結者》發布會 成「肌肉電影」第一人
    在發布會現場,郭帆導演表示,自己是因為《終結者》才有了拍攝科幻片的想法,而演員王巍則是因為施瓦辛格的影響而從健美冠軍走上演員的道路,十年磨一劍如今他已經成為國內「肌肉電影」類型片第一人。熒幕上的王巍永遠呈現出硬漢的模樣,殊不知他曾受傷肌肉萎縮幾乎殘疾,一度消沉自卑,對生活對未來失去希望。經過多次手術治療和漫長的康復之後,王巍不僅站了起來還多次成為全國健美冠軍。
  • 腰部肌肉鍛鍊應該怎麼進行?
    腰部肌肉鍛鍊應該怎麼進行? 腰部肌肉鍛鍊對於上班族似乎很難做到,除非抽時間去健身房做運動,不然自己平時很難找到鍛鍊機會或者說不知道該怎麼進行鍛鍊。腰部肌肉鍛鍊應該怎麼進行?小編總結了幾點建議,希望可以幫助各位做好相關準備。 1.腹腰部鍛鍊法。
  • 膝關節肌肉增肌該怎樣鍛鍊?
    生活中有很多人會用各種方法增肌,但是他們一般鍛鍊的是手臂肌肉和腹部,也有不少人會鍛鍊膝關節的肌肉。首先我們想說清楚的是,為什麼要增強膝關節周圍肌肉的力量?我們的膝關節不單純是骨頭和軟骨組成的,還包括其它很多附屬的結構,包括了關節囊,韌帶,軟骨,肌肉,肌腱,半月板。這些所有的結構一起組成了我們的膝關節,並維持膝關節靜止和運動中的穩定性,在關節運動的過程中,其穩定性更多的是依靠肌肉和韌帶的功能。所以增強膝關節周圍肌肉的力量是非常重要的。
  • 雖然不知道別的女星平時怎麼鍛鍊,但姚晨平時的鍛鍊,確實很硬核
    ,其實生活中她也經常會做運動,而且很賣力。姚晨的氣質非常優雅,這和她平時堅持鍛鍊身體有不可分開的關係,照片中的她身穿著一件運動背心,模樣看著非常柔美。雖然不知道別的女星平時怎麼鍛鍊,但姚晨平時的鍛鍊,確實很硬核
  • 醫學上ECMO是什麼意思 ecmo治療技術原理介紹
    醫學上ecmo是什麼意思介紹  ECMO(是體外膜肺氧和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的英文簡稱,它是代表醫療機構危重症急救水平的一門技術)進行治療。  ECMO(體外膜肺氧和)又被稱作「人工肺」,是一種醫療急救設備。
  • 【運動法】怎麼鍛鍊盆底肌肉縮陰方法
    首先建議大家如果鬆弛嚴重為了保證可以及時恢復,建議大家認準正規縮陰品牌,比如千黛斯,外用的,可以直接作用於陰道部位,哺乳期也可以放心使用,另外千黛斯能夠利用天然植物精華修復受損或者斷裂的陰道彈性纖維,自然收縮陰道緊緻,效果持久不反彈。
  • 完美肌肉鍛鍊
    完美肌肉鍛鍊 生活工具 大小: 2.92M
  • 你對柔弱美的固守落伍了,從女性健美第一人看健身颳起的時尚浪潮
    牟叢中國女性健美第一人把牟叢譽為中國健美女性第一人一點都不為過,2017年之前牟叢就奪得了國內健美公開賽和亞洲健美錦標賽的冠軍,在2017年又奪得了美國阿諾德傳統賽業餘組比賽的冠軍並取得IFBB職業卡資格,至此牟叢便成為中國家喻戶曉的女性健美運動員,也許你對健美不感興趣並不知道IFBB職業卡的意義,目前中國人取得IFBB職業卡的也僅有10幾人,而女性取得職業卡的人數更是屈指可數,牟叢作為第一個取得職業卡的女子運動員完全配得上中國女性健美第一人的稱號。
  • 這樣鍛鍊肌肉一個月,變化大到認不出來
    如何才能夠擁有散發魅力的完美身體想必是各路型男靚女一直苦苦思索的問題,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想要一副健美的身軀,就快快行動起來鍛鍊你的肌肉吧!腹肌對於女人的誘惑比一張帥氣的臉更為有吸引力,長期的辦公室生活,導致現在腰腹肥胖患者越來越多,想要更有魅力,那麼就開始虐腹吧!
  • 拉力器鍛鍊什麼 鍛鍊並塑形肌肉
    拉力器確實是不錯的健身選擇,而且拉力器能夠鍛鍊不少的肌肉呢?那麼拉力器鍛鍊哪裡的肌肉呢?拉力器應該怎樣使用比較正確呢?還有,拉力器對身體有哪些好處?一起看下!拉力器練習主要不是為了增加肌肉塊而是為了塑造肌肉的線條和形態。練習要準確到位,哪裡需要就練哪裡。不要擔心在訓練中增加一些拉力器練習,它只會為你的訓練增光添彩。
  • 鍛鍊肌肉需要多長時間?
    這些細胞中的每個細胞都很微小,在你的身體修復細胞,吸收並沉積新的結構和收縮蛋白後,每個肌肉細胞變得比以前更大。根據鍛鍊造成的微觀肌肉損傷程度,你的肌肉細胞可能需要一到幾天才能恢復到比以前更大,更強壯的狀態,這就是為什麼不建議在一段時間內進行相同肌肉群訓練的原因。但是,在開始新的鍛鍊最初幾周中,大多數力量增長實際上並不是肌肉蛋白質合成和肥大的結果。
  • 頸部肌肉的鍛鍊如何度過初始期
    小編在剛開始鍛鍊頸部的時候脖子痛了三天才緩過來,簡直要了半條命。一開始小編的鍛鍊是打王者打團的時候練,練到打團結束,一般也就一小會,遇到拉扯能力強的脖子人抖的手機都拿不穩。每天躺床上有事沒事就練一下,每天吃飯一日三餐都吃飽,不要熬夜,就可以發覺自己肌肉在整長,也不需要挪出大量的時間去鍛鍊,而是利用躺床上玩遊戲,追劇的時候的時不時做一下就可以練的時候因為要體現細節沒穿衣服上傳不了,小編畫個圖架空脖子並且後腦勺,脖子,腰,和大腿平行。
  • 我們為什麼要鍛鍊胸肌?有什麼好處嗎?這裡的肌肉應如何鍛鍊?
    根據我的發現,有很多人都不是很願意練胸部肌肉,一部分人是因為比較一些羞澀的原因,而另外一部分人則認為胸部肌肉是一個就算練好了也沒有什麼好處的地方。那我們到底應不應該鍛鍊胸肌呢?有什麼好處嗎?這裡的肌肉應如何鍛鍊?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下吧。
  • 關於女性肌肉與鍛鍊的真相
    肌肉產生力量與做功的能力可以用一個術語來表述——「肌肉質量」。只要選擇肌肉尺寸相同的實驗對象進行研究,你就會發現,肌肉質量在不同性別的研究對象之間不存在顯著差異。雖然在肌肉重量相同的情況下,男性的肌肉通常顯得強壯一點兒,但其差異僅有5%~10%。通過使用相同的訓練方案,男女提升肌肉比例與力量的效果大致相同。這裡說的不是絕對值,而是在男女自身基礎上的相對改變。
  • 中國健身兩大傳奇人物,鹿晨輝與吳龍,誰是健身第一人?
    隨著健身潮流的盛行,許多人已經逐步脫離了辦公室,越來越多人走進了健身房鍛鍊,希望自己能夠擁有一身更好的身材,同時也為了提高身體免疫力,而現在不管健身的大環境如何,在國內已經是越來越多的人正在把健身當成一條正確的道路執行,國內的健身事業也在快速發展中。
  • 健身房會讓肌肉不協調?想讓肌肉協調起來,先找到鍛鍊目標
    很多人不去健身房鍛鍊的原因是聽說在健身房練出來的肌肉不協調。其實這個回答是錯誤的。當然也有很多人在健身房鍛鍊出來的肌肉不協調,其實是沒有計劃性的去訓練,就比如我今天練胸肌,明天再練胸肌,一周我都在練胸肌,這樣訓練的話肌肉肯定不協調。在健身房訓練應該有一個全身性的計劃,讓全身都應該得到鍛鍊。
  • 健身計劃詳解:肌肉鍛鍊時,各肌肉部位怎樣分配訓練計劃?(下)
    健身計劃詳解:肌肉鍛鍊時,各肌肉部位怎樣分配訓練計劃?(上)。在本章,我們繼續來聊一聊「肌肉組合」——即肌肉鍛鍊時,各個部位怎樣分配訓練計劃?為什麼要「肌肉組合」?什麼是「肌肉組合」?很多人發現,在訓練中將彼此靠近的肌肉群一起練,會很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