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政從業者的工作環境較為特殊,需要直接進入到僱主的私人領域。一旦僱主家有財物丟失,家政人員往往是最先被懷疑的對象。杭州一位家政人員小陳到僱主家打掃衛生,其間進入臥室打掃了柜子。隨後,僱主發現丟了一塊手錶及數千元,懷疑是小陳偷得,報了案還發了朋友圈。小陳十分委屈,將此事反映給媒體力證清白。那麼拿走財物的,究竟是誰?
小陳在杭州從事家政行業。除了在官方平臺上接單之外,也會私下和多年來積攢的客源直接接洽。不久前陳小姐找上門,讓小陳到家裡打掃衛生。這是兩人的初次合作,小陳打掃了三個小時。見面之前陳小姐還特意給小陳帶了奶茶,兩人的初次合作較為愉快。鑑於小陳打掃得很細緻,很快陳小姐又預約了第2次服務。
上個月底,小陳第2次來到陳小姐家。到客戶家打掃時,小陳一般都習慣背個背包,提個工具桶。當天她將背包放於客廳,拿著工具桶分別打掃了廚房、臥室及客廳。從下午一直打掃到晚上七點半,工作了4個多小時,之後就回家了。
四天後,陳小姐突然找到小陳,詢問是否打掃過房間裡的衣櫃。小陳以為客戶在嫌棄自己打掃不細緻,連忙說打掃過的。第2天,陳小姐告訴小陳,櫃中的2000元及手錶丟了,總價值超過3000元。東西丟了,大多數人的第一反應是懷疑進入房間的陌生人。陳小姐的懷疑無可厚非,不過接下來她的舉動讓小陳有點接受不了。
陳小姐坦言,「不想錯過一個壞人」,準備報警,提醒小陳及時坦白為時不晚。被懷疑的小陳急於自證清白,馬上在微信上發起兩次通話邀請,均沒有得到回應。小陳發去簡訊,聲明自己不會動僱主家的東西,打掃時只會擦拭外表,不會打開柜子及抽屜等。
小陳言語坦蕩,說如果確實懷疑,她願意配合所有調查工作,並向陳小姐發去個人信息及聯繫方式。不過小陳的一番解釋沒能打消陳小姐的疑慮。隨後,陳小姐發了一條朋友圈,複述財物丟失的過程,言語中對家政人員帶有深深懷疑,甚至寫道「哪怕證據不足,也是嫌疑人,一輩子都帶著嫌疑人的標籤」。
小陳看到這些文字,心如針扎,作為家政從業者,最重要的便是口碑,被僱主如此懷疑,幾乎等同於砸了招牌。她希望警方儘快調查,還自己清白。但遲遲未接到配合調查的通知,於是將此事反映給媒體,希望媒體能還她一個公道。
記者陪同小陳來到陳女士家,進入她當天打掃的那間臥室。陳小姐稱,財物就放在衣櫃角落的抽屜裡,小陳打掃時將衣櫃的邊角都擦得特別乾淨,證明她確實動過這塊地方。小陳解釋她只打掃了表面,全程都沒有打開過抽屜。但陳小姐依然堅定自己的懷疑,說警方已經調查過,家中不存在遭賊痕跡,除了小陳外,不可能有除母親及兒子之外的其他人進過房間。
對於朋友圈發的內容,陳女士表示,自己並沒有指名道姓。小陳見洗脫不了嫌疑,心急如焚,執意要和陳小姐一起到警局接受調查,但陳小姐拒絕了。小陳只好隻身一人前往鄰近派出所,但被警方告知,等需要配合調查的時候會再通知。
小編想說:整個事件中,可以清楚地感受到小陳急於證明清白的焦急心理。但奈何僱主家中沒有監控,也不存在其他確鑿證據。一切懷疑只能停留在懷疑階段,無法確認,也無法抹除。希望警方能儘快調查,保護雙方利益。另外也建議僱主最好通過正規平臺尋找家政人員,一方面更有保障,另一方面,萬一雙方有糾紛時,平臺也能作為中間人幫忙協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