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本篇研讀2016年關於「貨幣」的論述。
統計:主要統計大文豪主動提及「貨幣」相關詞的次數。而粉絲留言提及,但大文豪答覆未直接提及的,視問題質量納入。全文搜索關鍵詞:貨幣、美元、人民幣、紙幣、外匯、外儲、利息、利率、等。
校驗:時間以最早提及為準。校驗結果大致分為:一致、不一致、待驗證。如大文豪提及具體時間,則按該時間作為校驗時點。即便延遲實現,也按不一致統計。
正文
關鍵點:
外儲購買糧食石油,是中國命門
央行不可能無限印鈔,外儲是錨
美元加息周期時,中國央行不可能放水
研讀:
老大哥真正的命門是外儲。從八十年代後,老大哥已經徹底融入世界經濟,生產低級必需品,然後換來美元,然後再從市場上購買各種石油,南美的大豆玉米等糧食產品,這是一個循環,現在每年老大哥需要從市面上進口高達幾千億的石油,三分之一的糧食產品依賴進口,糧食自給是一個大問題……所以你現在可以理解為什麼外儲才是一個生死存亡的問題。手中有糧,心中不慌。08年前,每年外儲增加多少都是要上新聞聯播大書特書的事情,因為這個是硬需求,樓市塌了可以咬牙還貸,可以上信貸黑名單,可以苦難行軍,但是吃不起飯,買不起石油呢?很多人沒有意識到,或者完全沒有想到這個問題有多嚴重:過去中國的外儲從高峰期下降了一萬億美金。我的理解:外儲可以理解就是國家通過出賣勞動力獲得的薪資收入,這麼大一個家庭,除了堅持自力更生,生產糧食。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還需對外買糧食,買油氣,都需要花錢(外儲),外儲是關乎生死存亡的問題。外匯用一年多時間就從高點的四萬億美元掉到三萬億,不用幾年就要借外債了,因此才說問題很嚴重。
註:近十年外儲走勢。
在過去的一年裡,外儲為什麼持續減少,絕不是離岸市場的問題,那裡的彈藥有限,外儲一旦要爆也是爆在國內,大家如果持續換美元避險,外儲絕對頂不住,但是這大半年時間內……外儲一月到二月持續下降,但是到了二月三月就徹底站穩了……按照道理說,匯市已經進入下行期,應該會越來越快才對,但是匯率雖然在節節敗退,但是這半年時間內,他絕不是在潰敗,外儲一直穩定在32000億左右,並沒有減少,外匯持續貶值,但是央行並沒有花掉太多彈藥。外匯的表現和房產樓市的周期是完全一致的,徹底站穩的時間也是樓市起飛的時間……這波樓市最大的成就就是徹底把社會遊資全部鎖在了一線房產,你想換美元?你沒錢了,你沒錢了,你沒錢了。我的理解:離岸市場人民幣較少,央行可以比較輕鬆控制局面,外儲減少風險主要在國內。假如有風吹草動,大量人民幣換匯流出,即便3萬億美元也是杯水車薪。特別是近些年天量貨幣堆積在房地產,這些錢都有高位套現外流的衝動。而按大文豪推理,2015-2016年那波漲價去庫存,全民瘋搶房產,錢都被鋼筋水泥鎖死了。即便後來美元加息,也無法在二手市場賣出外逃。
……一種論調,那就是中央會無限印錢,信貸猛增,所以未來一定是通脹,現在所有的人都抱著一種念頭,就是瘋狂搶購資產,等以後貨幣狂貶了之後扔一堆廢紙給銀行,問題是,未來真的會這樣嗎?……這件事有一個前提,那就是中國必須是一個閉關鎖國的國家,內外資本完全無法流通,否則你印錢好啊,那有什麼可怕的,你印到人人工資一兩萬,我出國瀟灑去啊,我出國購物去啊,樓市匯市只能保一個這麼簡單的道理你們都說的出來,為什麼你們會覺得無限印鈔這事可行?要是匯率不倒,印鈔有啥可怕的,到時候人人用雅詩蘭黛,人人開寶馬,人人背LV都不是夢,你們怕啥?
我的理解:如果央行無錨印鈔,大家就對手中的錢的沒信心。錢一到手裡就要瘋搶保值的東西,比如實物資產或其他堅挺的貨幣等等。換其他貨幣的過程就相對於大家搶購一種叫外幣的資產,這樣外幣自然就漲價(升值)而被賣出的貨幣就跌價(貶值)。
如果還要跟其他國家買東西,貨幣貶值意味著同樣的錢買到的物品少了。而無限印鈔則意味著沒人會接受你的貨幣,甚至沒人願意賣你東西了,又回到的上面外儲是命門的論述。
……08年全球金融危機,大量避險資金進入中國,所以推高了資產價格,央行可以印的出鈔,但是現在是2016年……美聯儲開始要進入加息的周期,在加息周期用寬鬆政策?這是嫌命太長嗎,這會直接刺破資產泡沫,導致資本進一步外流,你可以去翻翻央行過去的報告,看看外匯佔款的趨勢是什麼?沒記錯的話,這個月又少了一千多億,這就是大勢。在這種情況下,為什麼有人會認為這是一個通脹的周期,央行會無限印錢?也許有人說,那怕什麼,上手段啊,但是中國是一個產品輸出輸入大國,他無法隔絕外部的聯繫,這個月IMF給中國加入SDR後出具了首份報告,肯定了中國的一些努力和指出一些問題,可以看出閉關鎖國這絕不是高層的想法。我的理解:為何避險資金進入中國,央行就可以印鈔呢?中國是強制結售匯制度,每進來1美元換成6-7元人民幣,而假如避險資金去買資產,資產就會價格大漲。這時中國的貨幣量就會隨著外儲的增加而上升。而美元加息,這些貨幣便會跑回美國(限制外匯流出?資金自有渠道)。這時每流出1美元,就要註銷6-7元人民幣,且資產的價格也會暴跌。而此時還印鈔,那就助長人民幣出逃的動力了。因此大文豪說在加息周期用寬鬆政策,是嫌命長。下圖可以看出,90年代到2015年,中國貨幣的錨總體來自外儲的增長,2015年之後呢?後面再說吧。
上面描述的,實際就是貨幣的「三元悖論」(也有稱「」蒙代爾不可能三角理論):一國不可能同時實現貨幣政策獨立性、匯率穩定以及資本自由流動三大金融目標,只能同時選擇其中的兩個。下面這張圖眼熟吧,在討論投資的收益、風險和流動性時,也存在一樣的的悖論。
比如中國大陸,想保持貨幣政策(比如加息降息)獨立,同時自90年代朱總為了保出口而盯美元匯率,只能犧牲貨幣流動性,因此外幣無法自由兌換和進出大陸。
相關閱讀:
【合集】大文豪曼因斯坦文章
【研讀】大文豪曼因斯坦文章:序
【研讀】大文豪曼因斯坦文章:推薦書單
【研讀】大文豪曼因斯坦文章:把握主線
【研讀】大文豪曼因斯坦文章:黃金總結
【研讀】大文豪曼因斯坦文章:債務總結
【研讀】大文豪曼因斯坦文章:股市總結
【研讀】大文豪曼因斯坦文章:樓市總結
【研讀】大文豪曼因斯坦文章:周期總結
免責聲明:本公眾號所有文章及觀點,僅用於記錄自己研究和感悟。不構成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