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應臺:人生裡有些事,就是不能蹉跎 | 香港書展演講

2021-02-21 梅溪書院

7月22日,龍應臺在香港書展演講,主題是「人生裡有些事,就是不能蹉跎——《天長地久》讀書會」

梅溪書院的香港書展特派員海蒂也在臺下親歷了這場演講,並為我們發回現場的精彩報導。

今天與你分享這篇龍應臺香港書展最新演講的內容。

幸運的是,簡體版的《天長地久》也即將在大陸上市。預購此書,請留意文末關鍵信息。

龍應臺香港書展演講:

每個人的父母都是「沙漠玫瑰」

文 | 海蒂

綜合整理龍應臺7月22日香港書展演講內容

7月22日,2018年香港書展進入第5天,「名作家講座」系列迎來今年最受期待的嘉賓——臺灣作家龍應臺

當天下午兩點半,香港會展中心演講廳,龍應臺出現在門口,白色西裝,藍色V領衫,深色西褲,輕便皮鞋,利落短髮

她由2000個座位的中間徑直穿過走向舞臺,讀者的目光和掌聲漸次響起。

前七排都是龍應臺的友人。她曾在香港工作九年,同時以潤物細無聲的生命力影響著兩岸三地的讀者。

前來探望龍應臺的,既有從前的同事,亦有僧侶、傳媒界前輩、學者、作家以及公眾人士。

連並現場千餘位各地趕來的讀者,大家共同期待的,是這一次龍應臺久違的公眾見面。

2017年8月,龍應臺移居屏東潮州鎮,照顧母親美君,開始鄉居寫作。

2018年4月,《天長地久——給美君的信》正式出版。

2018年7月30日,《天長地久》簡體中文版,即將在大陸上市

「為什麼天長地久不是十九篇給美君的信構成?如果讀者只看到親情的部分,其實就只看到了一半。有了其他35則,才是全貌。」

19封寫給母親的親筆信飽蘸親情,另外穿插35篇客觀冷靜以母親年代為背景的文章,共同構成《天長地久》。

「這首詩,美君做了一個粉紅色的標籤貼在書上。這是美君每讀必哭的一段。」

從一首藏在美君心頭的詩開始,龍應臺開啟了這一次「真正意義上的讀書會」。

主會場的兩千名讀者,齊聲朗讀起這首被龍應臺摘錄進書中《樂府》一文的漢樂府詩歌:

十五從軍徵,八十始得歸。

道逢鄉裡人:家中有阿誰?

遙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從狗竇入,雉從梁上飛。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穀持作飯,採葵持作羹。

羹飯一時熟,不知貽阿誰!

出門東向看,淚落沾我衣。

龍應臺與讀者一起朗讀樂府詩

01

沙漠玫瑰

如何看待自己的母親,美君?

龍應臺用一個故事給出了答案。

「我寫過一個『沙漠玫瑰』的故事。有朋友曾從以色列給我帶來一把乾草,看上去是一捧雜草,他說你只要用水養著就好了。

我帶回家後放在一個盛水的盤子裡,過了幾天後,我發現它枯黃的底部突然有一點綠。

過了幾天,突然看到它綠的部分一直往上延伸,到了第八天,它整朵變成玫瑰型的綠色花。

當我發現它真的開展成玫瑰時,我的鄰居剛好在。

我對這朵玫瑰的反應是『驚人的美』,他的反應是,不過是雜草而已。

他對我的反應覺得錯愕,我對他的反應也非常錯愕。

差別在哪裡?因為我知道它的前面,知道它的歷史。但鄰居只看到了此刻。我們眼睛中看到的,是完全不一樣的世界。

美君其實就是一朵沙漠玫瑰。

你必須知道它前面是什麼,才能真正欣賞跟了解它真正是什麼。

事實上,沒有哪一個人的父親母親不是沙漠玫瑰。」

02

木頭書包

下面一段為龍應臺在《天長地久》中的一篇文章:

「安東尼墜機在利比亞沙漠的時候,十歲的中國女孩應美君正在跟父母談判:哥哥功課不好不是我的錯。如果我自己掙學費,你們讓不讓我去上學?

抽著水煙的地主父親饒有興味地看著這個強悍的小女孩,笑說:好啊。

美君就到佃農的花生田裡去挖花生,放在籃子裡到市場叫賣。花生其實賣不了幾毛錢,但是大人讓步了,而且母親還特別請街上的老木匠為美君做了一個木頭書包。

美君二十四歲那年離開了家鄉,從此關山難越,死生契闊。她不知道,為了建水壩,家鄉古城沒入水底,三十萬人被迫遷徙,美君的母親從此顛沛流離,塵埃中輾轉千裡。

二零零七年,我追美君的親人追到了江西婺源,表哥突然把一個木頭盒子交到我手上,說,「這是你媽媽的書包……」

歷史的憂愁彷佛湖中水草,在天光水影的交錯中隱隱迴蕩。

美君的母親,在女兒離開後,一輩子緊緊抱著這個木頭書包,發配邊疆,跋山涉水,墮入赤貧,但是到死都守著這個木頭書包。

我很慢很慢地打開,裡面竟然有兩行藍色鋼筆字:

此箱請客勿要開 應美君自由開啟


藍墨水清晰如昨日未乾的眼淚。」

前段摘錄自天地圖書出版《天長地久》,第98頁,《木頭書包》,龍應臺

木頭書包,是第二個解讀美君的關鍵詞。

這個出現在讀書會開頭視頻中,令全場觀眾共同了解到美君的木頭書包,是龍應臺打開母親的密碼,「此箱請客勿要開 應美君自由開啟」兩行字,更是串聯起母親這一邊的家族情感。

從母親美君,講到兩個兒子安德烈和飛力普,

在龍應臺的思維脈絡中,自己與上一代人或者下一代人的情感交匯,在某種程度上是互換的。

通過母親,更加理解親子關係的相處;通過與兒子們的交談,也從一定程度上,再次了解自己與母親密不可分的關係。

三代人,最常有的是體恤和不忍。

龍應臺話語輕柔,卻重重地把這句話扎在讀者的心裡。

如何體恤或者如何不忍?答案,亦因每個人的經歷際遇,有所不同。

03

黑盒子

「那一代碎片中走出來的人,心裡是關著緊緊的黑盒子的人。」

隱喻與隱喻環環相扣,作為大眾熟讀的作者,龍應臺靠近淺白,用日常意象呼喚讀者共鳴。

黑盒子是什麼?是上一代人的愛情或戰亂故事,是沙漠玫瑰變身前深處的沙漠,是我們每一個人解開自己家族史秘密的關鍵繩結。

「想了解你的母親和我的母親或者沙漠玫瑰,必須首先了解那片沙漠。我鼓勵美君寫回憶錄。我希望每一個人給你們家的『美君』做口述歷史。」

04

母親與母親

現場演講節選

做了母親後,《目送》裡寫,我第一次送16歲的安德烈去機場,他拐彎進入安檢,沒有回頭,我當時覺得好殘忍。

但我想想我23歲離開臺灣去美國讀書,美君是怎麼目送我?我有回頭看背後的美君麼?我一定沒有。

但是因為看到了安德烈16歲不回頭的鏡頭後,我很快有了自覺,馬上意識到,我要很認真做一件事情,單獨跟孩子去旅行

當你們兩個人,都從各自的環境裡拔出來到了第三地時,你們都會給彼此一定專注。

那個交流是其他完全不能比擬的高頻時光。此後我們有了旅行的經驗。

這種旅行,使得母子之間一年又一年成長,從少年變成青年變成成年。

而他們也得以看到自己的母親,從壯年進入初老進入老年。

這是一個非常珍貴的過程。

我很有自覺做了這件事對不對?可是我有沒有設身處地為我的母親做這件事?我沒有。

我的自覺僅限於我要從女性的box裡解放我自己,變成孩子的朋友。

我沒有做到,我身後也站著一個頭髮已經全白的女人,而且一輩子沒有打開心裡話

她從來沒有跟我說過思念我,從來沒有表達過:你竟然沒有回頭,我崩潰了。她沒有表達力,因為她沒有,我也沒有看見她。

等到我看見的時候,是什麼時候呢?

2015年初,我離開政府工作,變成自由人。

進入2016年,我有很多國內國外的朋友,很多事情。

到了2017年,我心裡有個聲音。雖然我在港大的9年,我也每兩周一次去看她,十五年如一日。

到了2017年,我覺得我兩周一次去看她是假動作。每次我坐在她旁邊,她已經不認識我,也不會跟我說話。我坐在她旁邊看書或看手機,好像打卡一樣。

不能夠這麼不誠實下去,這不叫作陪伴。

2017年4月,我在木棉樹鋪在地上的光跟影之間,突然有了決定,知道自己該做什麼。

8月1日,我開始了我的屏東生活。

在那麼長的過程裡,我一直在說我很自覺,把自己從母親的角色裡拔出來,讓兒子把我當朋友。我得到了我要的,但從來沒有一絲一毫想到我身後站的那個人。

等到我認識到,我從來沒有給她機會的時候,她,已經不認識我了。


我現在在屏東的生活中是怎麼樣的呢?

早上美君坐在沙發上,我看著她。我寫書看資料的時候,會帶著資料離開我的書桌,到她的沙發旁邊,用我的身體靠著她,我做我的工作,讓她感覺我的身體,體溫以及重量。

她雖然不知道我是誰,我完全相信她能感受到,這個體重是溫暖的。

我還做一件事情是,我不管看什麼語言的資料,都會朗讀出來。我要讓她聽到我的聲音,我不管她知道多少,但她聽到最親愛的人的聲音。

我這樣做,很圓滿麼?一點都不。我為什麼不早十年去做?她還有認知的時候,我完全可以帶著她到處走,就如同現在兒子帶著我走一樣。

我做得太遲了。

也是因為這種「太遲了」的感覺,所以這本書,我最希望現在20歲的人看。

我自己20歲的時候,如果有人寫了這本書給我看,至少不會「太遲」。

這個世界沒有任何天長地久,你必須把片刻當作天長地久,才是唯一的天長地久

05

文字和情感的力量能夠穿越所有硬的圍牆

從母親「美君」講到家族歷史,落到對自身的了解及兩代人平等尊重關係的觀照,龍應臺帶給這一天的香港以回歸人最本身的溫情與關懷。

演講的最後,龍應臺擲出結論:

我們這一代人還可以做的努力是什麼?

我自己深信,文字的力量,文化的理解,人的心與心的深刻的誠懇的謙卑的互相包容、原諒跟體諒,恐怕是唯一能夠穿越所有硬的圍牆的唯一的東西。」

回到聆聽本身,我們沒有聽到艱澀的詞彙與深奧的理論,但引人入勝的例子與充滿同理心的演講,本身已經達成與聽眾的生命共鳴。

我們穿梭在龍應臺的家族故事中,再一次平靜下來,追問各自的人生。

06

精彩問答

1.

讀者:您描述了上一代和上上一代的苦難。但是為什麼迴避,不去分析我們經受苦難的原因?

龍應臺:歷史跟政治學家在處理你說的問題,那個問題不是我要處理的。我最有興趣的是拋開這一切,看到人心裡隱藏的最深的受傷的部分,這是我感興趣的。

2.

香港中文大學前校長沈祖堯:我的問題其實是,為什麼你在書裡叫她「美君」,不叫她「母親」或者「媽媽」?是你要跟二十歲三十歲的母親講那個時候的事情,所以叫她的名字麼?

龍應臺:謝謝祖堯,問得那麼關鍵。一個很明顯的原因是剛剛講的,你要看得見沙漠才看得到玫瑰。

你要知道,她原來曾經是個女孩,曾經是個少女,後來是一個婦人。她心裡有各種各樣的情感、悲傷、孤獨、寂寞。

你如果能記得她是一個人,她有自己的名字,你對她的態度也是會不一樣的。這是最基礎的。

另外,這本書不是只講親情。其中有單獨一篇叫《借愛勒索》。

當兩代的關係,沒有一個開放平等的意識的話,那個愛,一滑就會變成勒索,跟愛的暴力,親情的暴力。

所以你會看到,飛力普對我「抗暴」那一段。

我因為工作到歐洲,要他到另一個城市跟我相處兩三天。他要求帶女朋友來。我覺得,哇,我好不容易半年見你一次,單獨相處都不行,你一定要帶你「小三」來?

這就非常考驗這個二十多歲的男人。

他選擇抗暴,他跟我說:我明白你要放手很不容易,但今天這個處境,我不能把她丟在家裡。所以,要不你接受我們兩個人來,要不然,我也不來了。

所以,我想要說的是,我稱她為「美君」的另外一個意思,是兩代之間除了一定要去有理解和承襲之外,相互程度的平等與尊重,透過我直稱為「美君」的這個象徵意義表達出來。

兩代之間,一方面是我說的對親情的理解和呼喚,另外一方面其實是在說,上一代人對下一代人的平等跟他對自己空間的尊重,這是必要的條件。

3.

沈祖堯:你書裡寫,人生聚散有時,無法索求,父母如此,愛人如此,子女也是如此。

你講的其實是活在當下,我們應該珍惜我們每一刻的時間。你剛才要我們跟爸爸媽媽做口述歷史。我開始做了,問題是我們的父母不願意打開自己,因為歷史裡太多痛苦了,你看這是一個問題麼?

龍應臺:我自己會覺得,上一代人之所以心裡有一個不可打開的黑盒子,其實不是因為不肯,是不敢,太痛的時候不敢打開。

更大的原因是,我們心裡最深的痛苦,對一個不了解你的人,打開是很尷尬、丟臉,很沒有意義的事情。

你藏得最深的記憶,打開給一個無所謂的人的時候,你羞辱了你自己。我覺得是因為這種感覺,使得他不打開。如果下一代的人了解這一點,你總會找到一個辦法,拿鑰匙打開。

4.

讀者:子女教育最重要的是什麼?


龍應臺子女教育,最重要的是「平等」。

當兒子跟我反抗,我必須要能夠接受。

比如飛力普「抗暴」的時候,我當場掉眼淚,但我心裡是尊敬他的。


我認為是對的,你要做一個負責人的男人,你要對你的感情負責,這是你該站起來的時候。

另外一個例子是,飛力普小時候去給人開門,說,「媽,狗狗帶著Ella來看我們了。」

Ella是我們隔壁鄰居,180公分,臘腸狗離地面5公分(原話如此),飛力普離地面90公分,當飛力普去開門時,主體性決定了他看到的是狗狗。

但我跟飛力普交流,一定是蹲下來,以90公分(的高度)對著飛力普說話。以90公分對90公分,才有平等的、彼此尊重的空間存在,也才可能有與孩子做朋友的可能性。

「平等」在華人父母裡,兩代權力關係那麼根深蒂固的話,是一件可能不太容易做到的事情,可是我覺得,平等非常重要。

本文首發於騰訊新聞,部分圖片為《天下雜誌》出品的視頻截圖

即將在大陸出版的龍應臺新書《天長地久》,已經登錄梅溪書院的微店現在開始預售,並於7月30日開始陸續發貨。

如果你現在下單購買,將是全國第一批的到這本書的讀者。


本書定價58元,梅溪書院微店只需要43元。



天長地久

龍應臺

原價58元

梅溪書院微店價43元


購買方式

識別二維碼

或點擊閱讀原文購買

相關焦點

  • 香港書展的七日倒帶人生
    當坐上返深的跨境巴士,手提箱滿載這次香港之行的收穫:裝幀精美的港版書和臺版書,眼睛望著一路上的霓虹燈影,腦海裡卻在倒帶人生,重放關於書展的一幕幕……Day1「主打書」閃亮登場書展首日,早早登上深圳皇崗口岸到香港灣仔的大巴,一路上還在研究書展活動表並盤算自己的時間,以便充分利用好這短短的七天。
  • 資訊 2016香港書展睇真D
    第27屆香港書展將於7月20日開鑼!首設武俠文學主題!展出地點:香港灣仔博覽道一號,香港會議展覽中心。如果說暑假要帶孩子去一次香港的話,那一定要帶孩子去香港書展!如果是給自己買書的話,那一定不要錯過三聯書店、大眾書局、商務書館、香港中文大學等展位!
  • 人物 龍應臺7月18日香港演講原文
    2015年7月18日,龍應臺老師在香港書展發表題為「我有記憶,所以我在——開啟時代的大傾聽」的演講。
  • 今年的香港書展,我們去看些什麼?
    這次香港書展的主題是『從香港閱讀世界‧一讀鍾情』,寓意遇到好書就如遇到好的戀愛對象,一樣感到幸福快樂,豐富人生閱歷。希望香港書展可以鼓勵大家與書本多談幾場戀愛。」哇卡卡,和書本談戀愛,書展主題,真的只有香港人才會這樣用。
  • 臺灣文化名流龍應臺在香港遭「紅歌合唱」打臉
    有人說,龍應臺港大演講現場遇觀眾唱紅歌形成一種諷刺,亦有人認為合唱《我的祖國》不過是展現了包括港人在內的全部中國人的家國情懷。12月19日,龍應臺撰文回應指,「有時候,真的,大河就是大河,稻花就是稻花罷了。」此事能夠引發熱議,恐怕與三個因素有關,一是合唱地點是在香港,而且是在近兩年學運風潮頗盛的港大。
  • 龍應臺回應香港大學《我的祖國》演講事件:大河就是大河
    在剛剛結束的這個周末,龍應臺港大演講視頻火了,觀眾齊聲同唱《我的祖國》更是將現場帶到了高潮,場面令人動容。昨天(18日),龍應臺本人在港媒發表文章《大河就是大河》,回應此事。在文章中,龍應臺寫道「可容上千人的港大禮堂當天是滿座,大概一半港人,一半陸生,少許臺灣人和其他地區的華人。」
  • 理想國首發 龍應臺:我有記憶,所以我在(香港書展演講全文及視頻)
    我以為母親可能會為戲裡的生離死別流淚,一九四九年的被迫離鄉是她一輩子難以言說的痛。結果讓我萬分意外。八十歲的老父親拿著手帕整晚都在擦眼淚,簡直就是老淚縱橫,母親則鐵青著臉,僵直坐著,一句話不說。事後追問才知道,對於父親,他只記得日本侵略者的可惡可恨和愛國的崇高神聖,沒真去想抗戰是誰的功勞苦勞。對於母親,也很簡單:「你們殺了我哥哥,不要到我面前耀武揚威。」
  • 龍應臺港大演講 稱臺灣電視報導的非真實臺灣
    龍應臺在香港大學演講,容納千人的陸佑堂現場為之滿座。臺灣《中國時報》記者林採韻攝  中新網12月3日電 據臺灣《旺報》報導,龍應臺1日在香港大學進行演講,呼籲現場觀眾尤其是電腦前的大陸網友,不要全然相信臺灣電視新聞中的報導,那不是臺灣的真相,她強調臺灣對華人世界最大貢獻,在於實踐與開拓,她還認為臺灣和香港可以在各方面多接觸。  龍應臺演講時可容納千人的陸佑堂坐無虛席,好友林青霞、嚴長壽現身席中。
  • 《天長地久:給美君的信》作者:龍應臺
    人生裡有些事,就是不能蹉跎……禁語行禪時龍應臺瞬間決定:放下一切,回鄉陪伴失智的 母親,開始寫信龍應臺闊別十年,2018推出重磅新作。橫掃臺灣、香港暢銷書榜,引爆華人社會熱議。◆一堂學校不教的生命課,一份誠摯勇敢的生死書。繼《孩子你慢慢來》《親愛的安德烈》《目送》後,龍應臺以更坦率更深情之筆,丈量愛與生命的豐厚與遼闊。
  • 龍應臺:有些愛,不必追
    《目送》的扉頁上寫著:「有些事,只能一個人做。有些關,只能一個人過。有些路啊,只能一個人走。」一個人要走過許多路,要經歷許多事,要過五關斬六將之後,才真正懂得,人生的路啊,只能一個人慢慢走,誰也陪不了誰一輩子。《目送》是一本生死筆記,深邃,憂傷,美麗。
  • 作家龍應臺:反對之前,我們有沒有認真傾聽?
    ——龍應臺辭去臺灣文化部門主管的身份,龍應臺深感欣喜。自由人龍應臺可以從容地,每天騎單車來往,學古箏,看小說,和貓玩耍,看島外的新聞,重新關注大陸。回到作家身份,龍應臺說,比較像個人到森林裡散步,「跟著水流野花隨興遊走,看樹看花看閃進樹隙裡的陽光」。作家龍應臺已經回到公眾視野,她的第一站是香港書展。
  • 高逼格福利來了:香港書展&香港動漫電玩節門票免費搶!
    香港書展換領券20張香港書展地址:香港會議展覽中心香港書展開放日期及時間沒打算去香港?看到以下的精彩圖文,你就會改變主意!據去過的朋友介紹,香港動漫電玩節和香港書展,與內地的那些,可是不能同日而語的哦!你懂的!先上幾張香港動漫電玩節的靚圖:
  • 2018年香港書展全攻略
    問世間情是何物  今年香港書展吸引了39個國家及地區共680家參展商參與,並將以「從香港閱讀世界 問世間情是何物
  • 2018香港書展 | 這可能是你最有機會遇見愛情的地方
    想了解香港究竟是怎樣一座城?那書展絕對是你尋覓都市精神和本地文化的最佳捷徑。來參加香港書展,一雙舒適的鞋和一個行李箱是必備的~曾經有一本很經典的書放在你面前,一不小心錯過了,去香港書展仔細挑挑,或許就能尋回擦肩而過的緣分。
  • 從龍應臺演講看「紅歌」的力量
    據臺灣「中央社」17日報導,臺灣前「文化部長」龍應臺赴香港大學演講,在演講中提問臺下聽眾「你們的啟蒙歌是哪一首」。香港浸會大學副校長周偉立發言說,「我想起進大學的時候,很多師兄帶我們唱的《我的祖國》」。龍應臺問道,「《我的祖國》怎麼唱,頭一句是什麼?」她的話剛講完,場上多人開始合唱。
  • ——香港書展側記
    7月16日,由香港貿發局舉辦的第25屆香港書展在香港會展中心舉行,書展為時一周,持續到22日。
  • 卓越兄|香港書展 作家hào「丸」
    每年的香港書展都會來附庸風雅一番,就像每屆中國杯帆船賽,都要去參加一下港深拉力賽。但書展可是有27屆了,也就是說未回歸就有了。
  • 戇杜港論——也談談龍應臺和港大
    【觀察者網綜合】近日,香港媒體放出了一段龍應臺在港大的演講,令觀者振奮。倒不是因為演講內容,而是演講過程中的一段小插曲。龍應臺問臺下聽眾,你人生最早的啟蒙歌曲是什麼?一位中年聽眾,操著廣普答道:是大學師兄們教的《我的祖國》。
  • 香港書展的性煩惱
    書展的主辦單位不是香港的「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而是「香港貿易發展局」,一個負責拓展香港全球貿易的半官方機構。貿發局每年都定期舉辦各種大型展覽及商貿會議。如:香港國際珠寶展、香港國際影視展、香港玩具展、香港國際時尚薈萃、香港國際體育用品博覽會、香港國際文具展、香港家庭用品展、香港專利授權展等等。香港書展是這一系列展覽中的一個。所以,香港書展本質上就是一個商貿活動,是書籍的推銷會。
  • 2014年香港書展不能錯過的十本好書
    點擊標題下方「汕頭草根播報」↑↑,關注本帳號。微信ID:stucaogenbobao文| 李穎 郭澤純為期7天的香港書展在大家的不舍之中結束了。想在人頭攢動的書展中尋獲一本心儀的書可真件不容易的事。書展的口號是「越讀越精彩」,書展雖然結束了,但我們的閱讀熱情也不能結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