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應臺港大演講 稱臺灣電視報導的非真實臺灣

2021-01-13 搜狐網

龍應臺在香港大學演講,容納千人的陸佑堂現場為之滿座。臺灣《中國時報》記者林採韻攝

  中新網12月3日電 據臺灣《旺報》報導,龍應臺1日在香港大學進行演講,呼籲現場觀眾尤其是電腦前的大陸網友,不要全然相信臺灣電視新聞中的報導,那不是臺灣的真相,她強調臺灣對華人世界最大貢獻,在於實踐與開拓,她還認為臺灣和香港可以在各方面多接觸。

  龍應臺演講時可容納千人的陸佑堂坐無虛席,好友林青霞、嚴長壽現身席中。

  龍應臺說臺灣的可愛在於它的不假裝偉大,不努力變成什麼樣子,是一種自在過日子的態度,不過這種文化的從容調性,一開電視就被推翻了,好像臺灣社會充滿對立、不信任感,到了無法往前推動的狀況,但這並不是真實。

  龍應臺強調,臺灣對華人最大的貢獻,不是它做得多好,而是它開拓什麼,而且是在摔倒後如何站起來。她說,現在流行講「軟實力」,她相信香港和臺灣可以在各方面進行更多的接觸和對話。她語重心長的說,年輕人一定要關心政治,不然你的未來就被決定了,但關心政治不等於鬧事。

  也有人問龍應臺,喜歡當作家、文化部門負責人還是教授,龍應臺引用她書中的話:「人生中一個決定牽動另一個決定,一個偶然註定另一個偶然,因此偶然從來不是偶然,一條路勢必走向下一條路,回不了頭。我發現,人生中所有的決定,其實都是過了河的"卒"。 」

  作者:林採韻

  相關閱讀:

  龍應臺:臺灣人為何不想統一 和社會制度無關

相關焦點

  • 臺灣文化名流龍應臺在香港遭「紅歌合唱」打臉
    近來,臺灣作家龍應臺在港大演講時,由一個提問引發的觀眾合唱《我的祖國》視頻片段在內地網絡被大量轉發,並引發輿論熱議。
  • 從龍應臺演講看「紅歌」的力量
    據臺灣「中央社」17日報導,臺灣前「文化部長」龍應臺赴香港大學演講,在演講中提問臺下聽眾「你們的啟蒙歌是哪一首」。香港浸會大學副校長周偉立發言說,「我想起進大學的時候,很多師兄帶我們唱的《我的祖國》」。龍應臺問道,「《我的祖國》怎麼唱,頭一句是什麼?」她的話剛講完,場上多人開始合唱。
  • 戇杜港論——也談談龍應臺和港大
    【觀察者網綜合】近日,香港媒體放出了一段龍應臺在港大的演講,令觀者振奮。倒不是因為演講內容,而是演講過程中的一段小插曲。龍應臺問臺下聽眾,你人生最早的啟蒙歌曲是什麼?一位中年聽眾,操著廣普答道:是大學師兄們教的《我的祖國》。
  • 龍應臺:生於臺灣,與德國丈夫育有兩子,離婚後與大兒子居於香港
    沒想到時過境遷,再次從書以外的地方認識她,是在看到那場港大演講後,教授們同聲歌唱《我的祖國》,她打哈哈笑著忽略。這個曾經影響了幾代年輕人的知識分子,這個當年真摯的說出她永遠是湖南人的知識分子,面目再也不復當年。
  • 龍應臺香港大學《我的香港,我的臺灣》
    -沙灣徑二十五號》、《目送》、《思索香港》,最後一個作品就是《大江大海----一九四九》,都見證了她廣闊的視野、寬闊的胸襟、文化的激情。應臺曾經說過,香港是她鍾愛的城市,港大給她安身立言的環境,香港的經驗使她的視野更為開闊,所以她對香港充滿了感恩。其實香港人的感覺,對於應臺、龍部長對港大的厚愛,也是充滿了感恩,所以讓我們在這裡聽聽應臺、龍部長,對香港、對臺灣,特別是在文化建設方面,有一些甚麼新的感受和她的想法。應臺,請!
  • 龍應臺回應香港大學《我的祖國》演講事件:大河就是大河
    在剛剛結束的這個周末,龍應臺港大演講視頻火了,觀眾齊聲同唱《我的祖國》更是將現場帶到了高潮,場面令人動容。昨天(18日),龍應臺本人在港媒發表文章《大河就是大河》,回應此事。在文章中,龍應臺寫道「可容上千人的港大禮堂當天是滿座,大概一半港人,一半陸生,少許臺灣人和其他地區的華人。」
  • 龍應臺:看著大陸崛起,臺灣人有普遍的自卑
    據臺媒報導,臺灣「前文化部長」龍應臺卸任後,重心放在新的寫作、照顧家人和貓咪,近來從美國回臺灣,她也推出自己的新書《傾聽》。書中,龍應臺直言,「臺灣有一種自卑導致的傲慢現象,以為自己代表正義的一方,不屑於去了解大陸進步的一面」。臺灣現在太容易暴怒,需要冷靜傾聽。龍應臺同樣認為,在大陸,因為經濟力的快速崛起,還不習慣深思的網民變成了「簡單的自大狂」。
  • 獵巫歐陽娜娜背後 | 臺灣人失去的家國情懷
    接著在《中國電影報導》3月25日播出的視頻中,歐陽娜娜很政治正確地說了一番話:「不管我是香港的、臺灣的、北京的、哪裡的,其實我都是中國人」,「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祝我偉大的祖國繁榮昌盛,我愛我的祖國。」歐陽娜娜的表態很快傳至臺灣,卻讓臺灣網友非常不滿,歐陽娜娜的臉書、ins等被「嗆爆」。
  • 六親不認,粉身碎骨 對話臺灣「文化部」部長龍應臺
    ——龍應臺2013年11月23日,臺灣金馬獎就要50歲了。在第50屆金馬獎提名名單上,臺灣本土電影出現率不超過三分之一。金馬獎執委會計劃把過去50年的金馬影帝、影后聚攏一堂,臺灣人在數量上也談不上優勢。「金馬獎就是要六親不認。」在臺灣「文化部長」任上行走了近兩年,2013年11月,龍應臺坐在南方周末記者面前,笑容和喜好都沒變——依舊討厭電視拍攝。
  • 後沙月光本尊:龍應臺的頑固和倒退
    但她只提問題,只負責批評,卻不揭示背後的真實根子--資本主義貪婪本質下的利益驅使,她不解決任何問題,哪怕是在部長任上。《野火集》的熱賣並不能證明什麼,只證明越是淺顯偏激的小文,越符合當時臺灣速食文化的口味。那麼到今天,臺灣」民主「了,」自由「了,食品安全問題解決了嗎?更加嚴重。當局還準備引進日本核災食品,環境問題已經到了」用愛發電「的地步。
  • 臺灣文化部長龍應臺:文化很難靠政策打造出來
    在臺灣,龍應臺似乎跟文化劃上了等號。她是知名文化人,也是臺灣如今的「文化部部長」,也曾經是臺北市的「文化局局長」。中國人常講「學而優則仕」,在她身上確實得到了明顯印證。龍應臺的影響力從何而來?1984年,她在《中國時報》撰寫「野火集」專欄,引起華人社會熱烈迴響;來年正式結集成書後,在短短21天內再版24次,成為1980年代對臺灣社會發展極具影響的一本書。她當時批判臺灣的執政者「一介不取是基本操行,誠實是第一原則」,一句話就刺破了臺灣虛偽的政壇結構,詩人余光中當時稱她颳起了「龍捲風」。但文化很難量化。作為臺灣當局領導人馬英九的親信,「文化明星」龍應臺一路都被質疑。
  • 請辭臺「文化部部長」,龍應臺這1000天做了什麼?
    龍應臺直言臺灣「好看節目不夠多、投資不夠多」,現在就要雙「管」齊下從根拉拔臺劇。2013年1月29日,龍應臺在2013年臺北國際書展開幕前一天宣布啟動「臺灣文化光點計劃」。「臺灣文化光點計劃」將以推介「臺灣當代藝文」為核心任務,在歷史、哲學、大眾文化、藝術、文學、電影等方面,以演講、座談、研討會、工作坊、藝文展演、臺灣電影節或藝術節等形式,與全世界分享臺灣文化。該計劃邀請全球40所重點大學或相關機構共同合作。2013年2月17日,龍應臺展開為期10天的歐洲文化訪問,並出席相關頒獎典禮。
  • 龍應臺:人生裡有些事,就是不能蹉跎 | 香港書展演講
    梅溪書院的香港書展特派員海蒂,也在臺下親歷了這場演講,並為我們發回現場的精彩報導。今天與你分享這篇龍應臺香港書展最新演講的內容。幸運的是,簡體版的《天長地久》也即將在大陸上市。預購此書,請留意文末關鍵信息。
  • 說「臺灣最美的是人」的人,被臺灣人圍攻了
    10月3日,臺灣著名作家龍應臺在個人社交媒體上發了一條題為「不管你說什麼,我反戰」的帖子。沒想到的是,她這條10多天前的帖子,到今天還在被臺灣輿論界熱議,而且議論的主流是一片罵聲。
  • 龍應臺辭任臺灣「文化部長」:帶理想入閣 痛苦而去
    據臺灣聯合新聞網報導,臺灣「行政院長」江宜樺為敗選請辭獲準,江「內閣」將在今天總辭,「閣員」動向也受到矚目。據了解,被視為指標的「文化部長」龍應臺,在選前即已向江遞出書面辭呈,不論未來由誰「組閣」,龍應臺將不會回到「內閣」,結束一千天的「文化部長」任期。
  • 龍應臺到底是什麼貨色?
    龍應臺,曾經的臺灣省「文化部長」、以心靈雞湯起家的女作家。今天,我就是想給大家展示展示,這個龍大媽,是個什麼樣的人。
  • 大嘴「對話」龍應臺:《我的祖國》不是只有「大河和稻浪」
    近日,一段龍應臺女士在香港大學演講時,全場合唱《我的祖國》的視頻引發了大家的關注。龍應臺女士應邀在港大做「一首歌,一個時代」的主題演講,現場提問港大副校長周偉立「啟蒙歌曲是哪首」,得到的回答是《我的祖國》。
  • 龍應臺慘遭打臉的《我的祖國》 電影還未上映歌已火
    昨天台灣著名學者龍應臺在港大演講時的一段視頻在網上火了,刷爆了各大網站和APP。這是她10月份演講時向臺下提問給自己人生帶來啟蒙的歌曲是哪首?坐在臺下的一位中年男性,據說是香港浸會大學的副校長周偉立拿著話筒說:「我想起進大學的時候,許多師兄帶我們唱《我的祖國》」!
  • 平視 不止是龍應臺!蔡瑛文誇廣告牌質量卻慘廣告牌砸頭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蔡英文19日上午參加臺灣桃園中路二號基地社會住宅動土典禮,演說時廣告牌忽然掉落,直接砸中蔡英文的頭。蔡英文當時說到「社會住宅施工都很紮實,改革也是一樣,陣痛要忍耐,結果一定是好的,動工只是起點...」,結果風就吹落廣告牌。,真是替蔡英文尷尬。
  • 龍應臺和羅大佑為什麼說臺灣是「亞細亞的孤兒」
    讀要第 161 期Editor's notes龍應臺在《大江大海一九四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