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悼天王冉閔:是拯救華夏的漢家英雄,還是攪動風雲的亂世屠夫?

2021-01-09 古今興衰多少事

「諸胡逆亂中原已數十年,今我誅之,若能共討者可遣軍來也,暴胡欺辱漢家數十載,殺我百姓奪我祖廟,今特此討伐,犯我大漢者死,殺我大漢子民者死,殺盡天下諸胡,匡復我漢家基業,天下漢人皆有義務屠戮胡狗,閔不才受命於天道特以此兆告天下 。」

在那個中原陸沉的黑暗年代裡,司馬氏衣冠南渡,偏安江南,棄中原百姓於不顧,致使中原的漢家百姓生活在外族的鐵蹄之下。在這個時候,冉閔橫空出世,趁後趙內亂之時,一舉滅亡後趙政權,建立起了冉魏政權,頒布了聞名於後世的《殺胡令》。

因此,很多人認為冉閔在那個黑暗的年代裡,是拯救華夏的漢家英雄,當然,也有很多人認為冉閔就是一個不折不扣的野心家,是一個攪動亂世風雲的劊子手。

我們今天就走進冉閔的生平,來看看他究竟是一個拯救華夏的漢家英雄,還是攪動風雲的亂世屠夫吧。

冉閔,出生年月不詳,滑州內黃人士,他是後趙西華侯冉良(因被石虎收為養子,而後改名為「石瞻」)之子,也就是後趙君王石虎的養孫。冉閔從小便機智過人,很討人喜歡,因而被石虎接入宮中親自撫養,與後趙的皇孫們享受同等待遇。

冉閔長大之後,勇武過人,又足智多謀,起初被授予建節將軍之職,隨後被封為修成侯。公元338年,石虎率軍迎戰北燕,史稱「昌黎之戰」,冉閔也率領一支軍隊參與了這一場戰役。在這一場戰役中,因為石虎準備不足,加上指揮失誤,導致了後趙各路大軍潰敗,僅有冉閔所部大軍毫髮無損,一路保護石虎從容退卻,石虎因此對冉閔又更看重了幾分。

次年,東晉權臣庾亮意圖北伐,調動了邊境大軍,對後趙形成了威脅,石虎大怒,調集石鑑、冉閔等數員大將,發兵七萬,進攻東晉。在這一戰中,冉閔率先殲滅了駐紮沔南的東晉大將蔡懷部,擊破了東晉防線,最終導致了庾亮北伐的破產。從此之後,冉閔威名遠揚,各國皆不願與冉閔為敵。

後人批判冉閔的一個重要原因,便因冉閔的出身還有與東晉的這一戰。

公元349年,後趙武帝石虎去世,年僅十歲的太子石世登基即位,引起了石虎諸子的不滿,尤其是手握重兵的第九子石遵。

就在石世登基僅僅一個多月後,石遵起兵攻入鄴城,廢掉了石世,自立為帝。石遵在起兵前,為了拉攏驍勇善戰的冉閔,曾對冉閔許下承諾,事成之後便立其為太子。可是,在石遵登基之後,卻立石衍為太子,引起了冉閔的不滿。

同年年底,石遵察覺到冉閔對自己的不滿,為了以絕後患,召集了兄弟石鑑等人進宮商議此事,後因鄭太后強烈反對而作罷。石遵的兄長石鑑與冉閔平素交好,出宮之後便將此事告知冉閔,冉閔為了自保,決定先下手為強,指派親兵擒殺石遵,改立石鑑為帝。

石鑑即位之後,迫於冉閔的「從龍首功」,將其拜為大將軍、武德王,冉閔權勢一時無兩。但是,冉閔勢力日益壯大,石鑑為了避免自己步弟弟石遵的後塵,幾度暗殺冉閔,結果接連失手。後來,孫伏都發動政變失敗,鄴城血流成河,冉閔徹底控制了後趙朝政。

公元350年二月,石虎的第八子石琨起兵討伐冉閔,冉閔率部親徵,石鑑想要趁鄴城空虛之時,發動政變,重奪大權,卻因消息走漏,被冉閔罷黜,隨後被殺,冉閔為了以絕後患,殺盡了石虎在鄴城的兒孫,頒布《殺胡令》,將鄴城周邊以羯族為首的胡人斬殺殆盡。

石虎視冉閔為己出,冉閔卻以滅族報之,這也是冉閔被稱為「屠夫」、「劊子手」的重要原因,但也因為《殺胡令》的頒布,胡人因此被殺數十萬。

石鑑死後,冉閔在群臣的擁立下登基即位,改國號為魏,史稱「冉魏」。此時,後趙宗室石袛自立,得到了後趙大部分地方將領的響應,冉閔向東晉求援,東晉因為當年庾亮北伐一事,對冉閔一直耿耿於懷,並不願出兵,冉閔正式與東晉交惡。

石袛起兵後,與姚弋仲、慕容儁等人聯合攻打冉閔,冉閔起初還能與石袛抗衡,後來因為冉魏國內久經戰亂,百業凋零,屢戰屢敗。冉閔策反石袛部將,使得石袛被殺,隨後冉閔又毀約,攻擊石袛殘部,消滅了後趙殘餘勢力,但也因此為人所不齒。

慕容儁坐擁遼東,日益強大,趁冉閔剛剛平定石袛殘部之際,揮師南下攻打冉魏,冉閔率軍抵禦,結果招致慘敗,冉閔被俘,隨後被殺,冉魏陷入混亂之中,慕容儁趁機攻入鄴城,滅亡冉魏。

從冉閔的一生來看,他是一個不折不扣的野心家,也是一個殺人如麻的劊子手,不過,不管他頒布《殺胡令》的目的如何,卻始終給中原漢人帶來了一絲光明,也算褒貶參半吧。

各位認為武悼天王冉閔到底是一個拯救華夏的漢家英雄,還是攪動風雲的亂世屠夫呢?

相關焦點

  • 英雄悲歌--武悼天王冉閔
    稽古天地初開,立華夏於中央,萬裡神州,風華物茂,八荒六合,威加四海,華夏大地,舉德齊天。蠻地胡夷無不嚮往,食吾漢食,習吾漢字,從吾漢俗,此後胡夷方可定居,遠離茹毛飲血,不再獸人。然今,環顧胡夷者,無不以怨報德,搶吾漢地,殺吾漢民。中原秀麗河山,本為炎黃之聖地,華夏之樂土,而今日之域中,竟是誰家之天下?
  • 真實歷史上武功最高的古人(漫畫版連載)卷四:戟掃千軍之47.武悼天王 血腥猛男——冉閔(十六國)
    這位漢人皇帝就是十六國時代的冉閔,諡號「武悼天王」,一個被譽為項羽再世、孫策重生的超級猛男(著名史學家呂思勉先生在其大作《兩晉南北朝史》中稱「冉閔之百戰百勝,頗似項籍、孫策……」)。冉閔生活的亂世比項羽的時代更亂。想當年,司馬家終結魏蜀吳三國時代,何等拉風,但沒多久,司馬懿的不肖子孫們就開始內鬥,他們享受著殺戮自家親戚的快感。
  • 看了《哪吒》,你可知道李靖就是冉閔,哪吒是入僰漢人?
    五胡亂華是華夏人的空前大劫難,使得人口十室九空。胡人不但殘殺漢人,還抓婦女,除了姦淫外,還吃人肉,可謂夷狄禽獸到家了。比如羯族石虎石遂父子,就是吃人狂魔。它們一方面支助佛教,佛教正是藉助各個胡人政權興盛起來。另一方面石虎根本就沒拿佛教當回事,利用完了就吃。「邃自總百揆之後,荒酒淫色,驕恣無道,或盤遊于田,懸管而入,或夜出於宮臣家,淫其妻妾。
  • 在混亂不堪的五胡十六國時期,英雄冉閔的最後一戰是怎麼打的?
    在混亂不堪的五胡十六國時期,北方陷入水深火熱之中,漢族士民遭到大規模驅逐和屠戮,冉閔作為漢人的一份子,於亂世中扛起漢族復興大旗,屠胡滅石,在列強環視中建立冉魏政權。然而冉魏政權生不逢時,建國僅三年,便在與前燕的生死決戰中身死國滅,由於立國時間短,冉魏甚至都沒有被列入十六國。
  • 劉裕與冉閔的境遇冰火兩重天,究竟誰才是經得起推敲的民族英雄?
    冉閔,冉魏政權開國皇帝,追溢「武悼天王」。冉閔曾頒布「殺胡令」,這個極具煽動性的政策讓冉閔在相當一段時間內成為了「網紅」。許多網友認為冉閔在「五胡亂華」的關鍵時期,為漢民族的生存和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
  • 冉閔:被大肆吹捧的民族英雄,為啥進不了教科書?
    其中最典型的案例莫過於在五胡亂華時期頒布《殺胡令》,殺得異族人頭滾滾,拯救漢人於危難之際的「武悼天王」冉閔了,然而他究竟值不值得被稱為民族英雄呢?然而就像漢獻帝不會聽從曹操的掌控一樣,新皇帝也是如此不甘於受冉閔擺布,他聯合貴族勢力對冉閔展開了討伐,不過最後的結果倒是和漢獻帝沒什麼兩樣都是國滅人亡。
  • 冉閔為什麼進不了歷史教科書?
    在混亂而血腥的五胡十六國時期,出現過一位爭議極大的人物,有人把他看作殘暴不仁的混世魔王,也有人把他比作楚霸王一樣的悲劇英雄,更有人說他是呂布一般反覆無常的"三姓家奴"。他就是冉魏政權的領袖"武悼天王"冉閔。冉閔的父親是冉瞻是乞活軍遺孤,被石虎收為養子,後來在於匈奴劉曜作戰時陣亡。
  • 墨子發明的百兵之賊:公孫瓚用它橫掃鮮卑烏桓,冉閔用它幹啥了?
    墨子是墨家學派創始人,他不但是思想家教育家,而且還是科學家、軍事家,同時我們也可以稱之為武器發明家——我們上學的時候都學過《公輸》:「公輸盤九設攻城之機變,子墨子九距之。公輸盤之攻械盡,子墨子之守圉有餘。」
  • 冉閔「殺胡」,真的是為「拯救漢人」嗎?| 問答
    楊津濤/文在網絡論壇時代,「冉閔」曾是一個時常被人提及的名字。有關他的帖子,標題大多是《轉世項羽: 冉閔,拯救漢人的英雄》《世無冉閔,漢人已從地球消失?》之類,認為若不是冉閔「殺胡」,漢人就趨於滅絕了。①事實真的如此嗎?
  • 漢族英雄冉閔的最後一戰是怎麼打的?
    此時的冉閔,考慮到自己這邊主要是步兵,而敵軍是騎兵,於是先讓部隊向樹林移動,準備誘敵深入。前燕的參軍高開,識破冉閔的計謀,告訴慕容恪:「我軍騎兵利於平地作戰,一旦讓冉閔進了樹林,我們就會陷於被動。應該馬上派出輕騎兵前去攔截,與敵軍剛一交手,就佯裝敗退,把敵軍誘至平地,然後再擊之。
  • 五胡亂華之際,頒布「殺胡令」的冉閔,是拯救了漢人的英雄嗎?
    冉閔,十六國時期北方冉魏政權的開國皇帝,本身是漢人,但卻被後趙石虎收為養孫,石虎非常器重他,賜他「石」姓。因為後來頒布了「殺胡令」使得許多人對他讚譽有加,認為他拯救了漢人,那麼這種說法到底靠譜嗎?殺胡令的頒布冉閔很清楚胡人不會支持自己,於是頒布「殺胡令」,他發動漢人斬殺胡人、以絕後患。在冉閔的帶領下,短短一天之內,二十萬胡人被殺,屍體堆積成山。自從西晉末五胡亂華以來,北方淪為胡人的地盤,北方漢人被屠殺殆盡。因此許多人在了解到冉閔的「殺胡令」之後,都認定冉閔為漢人英雄。
  • 中國歷史上10位寧死不投降、視死如歸的英雄好漢
    建安二十四年,關羽圍襄樊,曹操派于禁前來增援,關羽擒獲于禁,斬殺龐德,威震華夏,曹操曾想遷都以避其銳。後曹操派徐晃前來增援,東吳呂蒙又偷襲荊州,關羽腹背受敵,兵敗被殺。呂蒙奪得荊州後,關羽敗逃,呂蒙知關羽兵少,料到他要逃走必然走麥城北邊的通西川的小道,就事先派兵埋伏。十二月,孫權派使者到麥城勸關羽投降。關羽提出叫吳軍退兵十裡,然後在南門相見。呂蒙果然退兵十裡,等候關羽投降。
  • 《媚公卿》:陳容、王弘、冉閔……亂世之中愛情如何安置?
    前世的陳容,瘋狂地愛著冉閔,情到深處人不知,為了嫁給冉閔,陳容設計拆散了族姐和冉閔,並代替族姐嫁入冉家。原本以為一切萬事俱備,只可惜冉閔根本不愛自己。新婚之夜,陳容一人獨守空房,一時發怒,她又設計將冉閔的妾室們一併除盡。然而相愛的人自然不顧一切,冉閔和族姐終於衝破一切藩籬決定成親。陳容的一切努力都付之東流,不堪重負以後放棄了生的希望,自焚而死。
  • 破除謠言:現在網絡上流傳的冉閔《殺胡令》其實是假的
    李密(582年-619年)是隋朝人,他生活的年代也要比冉閔(?-352年)晚兩三百年,意思是將竹子做成竹簡寫完都說不盡罪惡,形容罪大惡極。難道冉閔大帝從隋代穿越回了五胡亂華時代?七七事變錯誤三:「中原危矣!大漢危矣!華夏危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