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閔,十六國時期北方冉魏政權的開國皇帝,本身是漢人,但卻被後趙石虎收為養孫,石虎非常器重他,賜他「石」姓。因為後來頒布了「殺胡令」使得許多人對他讚譽有加,認為他拯救了漢人,那麼這種說法到底靠譜嗎?
冉閔其人
冉閔的父親自幼被石虎收養為養子,而冉閔也就成了石虎的養孫。冉閔長大後身高八尺、驍勇善戰,而且多謀善斷。因此被石虎重用,讓他掌握兵權。冉閔在與北方胡人、東晉的作戰中,東晉的許多將領都曾被他擊敗,一時之間胡人、漢人的將領都對他很畏懼。
等到石虎去世後,太子石世即位,然而冉閔卻擁立石遵,石遵廢黜了石世,自己稱帝。不過,冉閔與石遵的分歧也隨之而來,當初石遵出兵奪皇位之前曾對冉閔說道:「努力吧,如果事成,就讓你做太子。」
但是石遵稱帝後卻立了石衍為太子,這讓冉閔異常失望。於是,冉閔決心先下手為強,他自恃功高,企圖控制朝政,然而石遵也看出了冉閔的野心,因此石遵開始疏遠他,並抑制他的勢力。後來石遵更是借題發揮,逐漸奪取了冉閔的兵權,並想殺掉他。
不過消息被洩露,冉閔先發制人,指使手下殺死了石遵。石遵死後,他的兒子石鑑即位,但不久之後冉閔就發動政變屠盡後趙皇室。
殺胡令的頒布
冉閔很清楚胡人不會支持自己,於是頒布「殺胡令」,他發動漢人斬殺胡人、以絕後患。在冉閔的帶領下,短短一天之內,二十萬胡人被殺,屍體堆積成山。
自從西晉末五胡亂華以來,北方淪為胡人的地盤,北方漢人被屠殺殆盡。因此許多人在了解到冉閔的「殺胡令」之後,都認定冉閔為漢人英雄。有人認為冉閔雖然是夾帶私心,但他依然是漢人的英雄,甚至說他拯救了漢人。不過也有人認為,冉閔此舉完全是為了一己之利,況且他先委身於胡人,後又反叛胡人,這樣的人不配被稱之為英雄。
那麼這兩種說法究竟誰對誰錯?
如何評價冉閔?
我認為冉閔之所以頒布「殺胡令」完全是出於私心,並無為漢人「報仇雪恥」之意,因為他之前為石虎養孫時,不也積極同東晉作戰嗎?但是冉閔的這一舉措也確確實實為趙地的漢人百姓出了一口惡氣,同時大肆誅殺胡人也讓漢人的處境安全了一些,但是說他拯救了漢人則完完全全是一種誤傳。
因為當時五胡亂華時,不少北方漢人隨著司馬睿南遷,冉閔殺胡令頒發時,東晉尚有漢人1700萬,因此不能說冉閔拯救了漢人,只能說他間接性地拯救了趙地的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