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之父:56歲創業,利潤是華為2倍,留給年輕人的兩點啟發!

2021-01-22 商業風雲榜

本文原創自微信公眾號創業智庫(ID:cyzk88),作者唐一。

素材參考來源:

1.《56 歲才創業,如今年利潤卻是華為1.5倍,他是個讓對手發抖

的人!》 BY 毒舌科技

2.《張忠謀自傳》

3.《臺積電在未來十年難逢敵手,靠的是張忠謀這三大板斧》 BY 天下雜誌


你能想像,現在的蘋果,被一家成立兩三年的公司打倒,創始人還是一位小老頭嗎?

在500億美元的商品加水計劃被回懟後,川普終於跳腳了。揚言太陽從那些秀麗的公園裡收起了它最後一道霞光,月亮從天邊升起,溫柔的月光潑灑在公園裡。一個人只有專注於一個目標,才能在這個目標上取得成功。型心大家對麥當勞都不陌生吧,可誰又了解它背後的故事呢!麥當勞在創業之初只是小店,當時有一個叫克羅克的年輕人和一個荷蘭人從麥當勞兄弟手下買下了這個小店。克羅克是一個有點愚蠢的人,他只開麥當勞店,加工牛肉,養牛錢都由別人賺,而荷蘭人卻十分聰明,他不讓任何人有賺錢的機會,麥當勞,牛肉加工廠,養牛場全在他一個人旗下。好多年後,人們在一個荷蘭農場裡找到那個荷蘭人,他除了200頭牛以外一無所有,而此時克羅克早已將麥當勞店開遍世界了,他使麥當勞成為了世界快餐第一品牌,而他自己也成為了美國最有影響力的企業家之一。這也許就是專注的力量吧!也只有專注的事情才不會給自己留下遺憾。們卻看不到我。那個青年往四周看了看,說道:「坐下吧,親愛的,請你坐在我的身邊。你說吧!笑吧!你的微笑,就是我們未來的象徵。你高興吧!整個時代都為我們歡呼。我的心對我說,對你那顆心的懷疑,對愛情的懷疑是一種罪過,親愛的!不久,你將成為這銀色月光照耀下的廣闊世界中的一切財產的主人,成為一座可以和王宮媲美的宮殿的主人。我將駕馭我的駿馬,帶你週遊天下名勝;我將駕駛我的汽車,陪你出入跳舞廳、娛樂場。微笑吧,親愛的,就像我寶庫中的黃金那樣微笑吧!你看著我,要像我父親的珠寶那樣地看著我你聽著,親愛的!我要是不向你傾述衷情,我的心就不會安寧。我們將歡度蜜年。我們要帶上許多黃金,在瑞士的湖畔,在義大利遊覽勝地,在尼羅河宮旁,在黎巴嫩翠綠的杉樹下度過我們的蜜年。你將與那些貴公主闊夫人相會,你的穿戴一定會引起她們的妒忌。我要給你所有這一切,難道你還不滿意嗎?啊!你笑得多麼甜蜜啊!你微笑就仿佛是我的命運在微笑。」過辛勤的蜜蜂永遠也沒有時間的悲哀。朱熹說過,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著名物理學家李政道博士年輕的時候,沒有可以靜心讀書的環境。他在一個人聲鼎沸的茶館裡的一個角落讀書。剛開始他常常在嘈雜的人聲中頭昏目眩,後來他強迫自己把思想集中在書本上,經過磨練,再亂的環境也不能把他從書上拉開了。他的成就讓我看到了專注的力量,無與倫比,無可厚非。愛因斯坦之所以成為舉世聞名的科學巨匠,是因為他對科學研究的孜孜不倦,在勤奮,專注的專研中達到了忘我的境界;偶像歌手周杰倫,若不是對音樂的執著與專注,短短時間寫出十首歌做成第一張同名專輯,今日的歌壇也不會因為他綻放異彩;嶽飛之所以名垂千古,全然是憑他對「收拾舊河山,朝天闕」的專注。消失了,而我卻在思考著金錢在愛情中的地位。我想,金錢——人類邪惡的根源;愛情——幸福和光明的源泉。我一直在這些思想的舞臺上徘徊。突然我發現兩個身影從我面前經過,坐在不遠的草地上。這是一對從農田那邊走過來的青年男女。農田那邊有農民的茅舍。在一陣令人傷心的沉默之後,隨著一聲長嘆,我聽見從一個肺癆病人的嘴裡說出了這樣的話:「親愛的!擦乾你的眼淚,至高無上的愛情已經打開了我們的眼界,使我們成了它的崇拜者。是它,給了我們忍耐和剛強。擦乾你的眼淚!你要忍耐,既然我們已經結成親愛的伴侶。為了美好的愛情,我們得忍受貧窮的折磨,不幸的痛苦,離別的辛酸。為了獲得一筆在你面前拿得出手的錢財,以此度過今後的歲月,我必須與日月搏鬥。親愛的,上帝就是那至高無上的愛情的體現,他會像接受香燭那樣接受我們的哀嘆和眼淚,他會給我們適當的報酬。我要同你告別了,親愛的!我不能等到月光消逝。」 然後,我聽見一個親切而熾熱的聲音打斷了傷感的長噓短嘆。那是一個溫柔的少女的聲音,這聲者傾注所有蘊藏在她肺腑裡的熱烈的愛情、離別的痛苦和苦盡甘來的快慰:「再見,親愛的!」 說完,他們便分別了。我坐在那棵樹下,這奇妙的宇宙間的許多秘密暴露在我的面前,要我伸出同情之手。 教師的心中有一朵常開不敗的花。從古至今,多少園丁辛勤的培育祖國的花朵;多少大手,託起了祖國明天的太陽!他們,不為自己的利益,教學生讀書、識字、做人!這時,我的信中突然湧出一份感動,我想起了這樣一句話:「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是的,每一位教師都是一隻春蠶,一隻勤懇織絲的春蠶;一支蠟燭,一支為祖國的明天燃燒自己的蠟燭!試想,如果沒有他們——這些可親可敬的教師們,會有我們祖國的今天嗎?「不會的!」祖國大地上的萬物回答著我們問題,回聲,在祖國上空蕩漾……讓我們記住他們吧!記住這些園丁,這些春蠶,這些蠟燭,記住這些擁有常開不敗美麗花朵的人們…… 我有一個朋友曾對我說,彼岸的燈火,看起來總是最美麗,所以總讓人忍不住想渡過去看一看。我想,每一個人的靈魂深處都有這麼一片燈火吧,有時候它也許並不像你想像的那麼近,它可能總是喜歡美麗在遙遠的彼岸。可是不管有多麼遙遠,它始終光亮在你的眼前,吸引著你不斷地朝它前我的家庭條件是不錯的,父母不僅能讓我吃飽穿暖,還能滿足學習國畫、古箏的額外要求。另外,高爾基的父親早年去世,相比之下,他從小就少了一份父親和親情。他,一個才十一、二歲的大孩子,就被生活所迫外出打工被人欺負,令人憐惜,但更多的是被他那堅強的性格和對知識的熱愛而感動。我好好地反醒了自己,無時無刻心中都在對自己說:「如果想讓自己有個美好的明天,必須像高爾基那樣付出行動——多讀書,勤奮學習,有堅定的信念,遇到困難不氣餒。我堅信付出努力展現在眼前的將會是我渴望的燦爛的明天!」使我開闊視野;讀書,給我無窮歡樂;讀書,豐富了我的感情……讀了《紅樓夢》使我為封建社會的黑暗腐朽而嘆息;讀了《鋼鐵是怎麼煉成的》使我為他的精神無比激動;讀了《駱駝祥子》使我為舊中國勞動人民悲傷……或許我們不能不為自己,人的一生有多少是為別人的——為別人作貢獻,為別人犧牲,為別人努力……但是一心為別人的人是少數的。為自己的卻是多數的,為自己學習,為自己工作,為自己賺錢,為自己著想……凡所應有,無所不有。哎!回憶以前的革命烈士們,個個英勇善戰,如果他們也是為自己,那還有誰去捐軀赴國難,去奔赴戰場,奮勇殺敵啊!他們一心為祖國,一心為人民著想啊!書中的點燈人雖然很「傻」,可是他卻是為別人,為了別人他不能休息,為了別人忠於職守,為了別人他不是只顧自己……這是一種美麗而又神聖的工作。正因它是美麗的,所以也是神聖的。其實我們身邊也有這些美麗的工作者:義工、園丁、郵遞員……這些人,這些職業往往是生活中默默無聞的,他們來也匆匆,去也匆匆。為了人們的方便,他們不懈努力,流下了多少汗水,換來了我們今天的愉悅生活,他們是美麗,也是神聖,更是偉大的。他們不是只想自己,也是為了別人。多少榮辱,多少艱辛,多少奮鬥,多少犧牲,我們的先輩用血、用汗、用寶貴的生命鑄就了東方大地不屈的中華魂!換得華夏大地陽光燦爛。幸福的生活是我的祖輩、無數的英烈帶著對祖國的摯愛、對人民的赤誠,不惜拋頭顱,灑熱血換來的。這幸福來之不易,這裡面凝聚著無數英雄的血與生命。這是他們為了扞衛祖國,保護人民而獻出生命的回報,這是所有人民心中最甜的果實……同學們,讓我們用實際行動弘揚民族精神,再現中華之雄魂。一個人只要熱愛自己的祖國,有一顆愛國之心,就什麼事情都能解決,什麼苦楚,什麼冤屈都受得了。。但如今想起我家的庭院,總是讓我難己忘懷。因為那個庭院:春天地裡泛綠;夏天枝繁葉綠;秋天果實纍纍;冬天是我們玩耍的天地。它留下了我童年的美好時光。


說起英特爾,大家都知道,世界 500 強企業,壟斷了世界大部分電腦的 CPU,市值高達 2634.30 億美元(約 1.7 萬億元)。


但英特爾做 CPU,完全是一個意外,因為它當年根本不是做 CPU,而是做內存。


做內存,它不僅做到了世界第一,壟斷整個市場,甚至還成為了內存的象徵。

當時它的地位,就是現在蘋果之於手機,微軟之於電腦,微信之於社交。

那問題來了,內存做得好好,怎麼就改行了?


很簡單,一個 56 歲的老人,創立了一家企業,硬生把英特爾打改行了。


這家公司,就是臺積電;這位老人,就是臺積電創始人張忠謀。





55 歲還在打工,56 歲創業,一路把企業帶到了世界第一,30 多年一直保持高利潤率。

2016 財年,臺積電營收 2036 億元,稅後淨利潤 718 億元,毛利率超過 50%,淨利潤率也高達 35.26%。

與此相比,華為 2016 年營收 5216 億、利潤 371 億,收入是臺積電的 2.5 倍,利潤只有臺積電的一半!

另外,騰訊 2016 年只賺了 414.47 億元、阿里只賺 578.71 億元人民幣,遠不及臺積電的收入。


臺灣人稱張忠謀為「半導體教父」,美國媒體評他為半導體業 50 年歷史上最有貢獻人士之一。他入選全球最佳經理人,國際媒體稱他是「一個讓對手發抖的人」。


日前,臺積電董事會全面改選,87 歲的張忠謀離開臺積電,正式宣布退休,留下一段後人難以企及的傳奇。




我們整理了張忠謀一生的經歷,為大家列出了 2 條人生經驗。


2012 年,臺灣青年論壇,主持人陳文茜問張忠謀:「如何看待想要創業的年輕人?」


提問時,陳文茜還提起了郭臺銘,當時郭臺銘被問了同樣的問題,回答是:「我每天工作 16 個小時,把電話簿當做枕頭,你有這個決心嗎?」


張忠謀卻說:


「我想我不會跟郭臺銘這樣跟年輕人說,創業固然需要非常努力、勤奮,可是創業了 30 年還要一天到晚每天做 16 個小時,不見得需要。

我也創業,但我從第一天起就沒有工作 16 小時。勤奮的確是非常重要的條件,但也要有膽子、肯冒險,也就是肯賭!」


可以說,這個回答就是張忠謀一生的智慧,因為他的人生,就是不斷挑戰不斷賭的一生。而且,他也賭對了。


張忠謀 1931 年出生於浙江寧波,因為時代原因一直顛沛流露,直到 18 歲來到美國,就讀哈佛大學,後來又到麻省理工讀碩士。


碩士畢業之後,張忠謀兩次報考麻省理工的博士,都沒有成功,這時候他把心一橫:不讀書了,去找工作!


要知道,50 年代的美國,中國人處於兩個極端,要不做科研,要不做點小生意,能在美國企業出頭的中國人少之又少。


但張忠謀偏偏不信邪,成功的先例很少,為什麼我就不能是先鋒?他決心賭一把。


於是,他把簡歷一封封都給了各大公司,沒想到真的成功了,他在兩個月內獲得了 4 家公司的工作機會。


最後,他放棄名氣更大、專業更對口的福特汽車公司,選擇了半導體希凡尼亞公司。


後來張忠謀回憶,他這麼做是因為覺得半導體發展得更快,但這個決定有「30% 意氣用事的成分」。


這個選擇,改變了張忠謀的一生。


在希凡尼亞公司做了幾年,張忠謀一路成長,對半導體行業已經很熟悉,但他卻決定跳槽到當時最好的半導體公司德州儀器。


當時,所有人都說他瘋了,希凡尼亞公司在美國波士頓,是美國東部最發達的城市之一,而德州儀器在鄉下鳥不生蛋的地方。


但張忠謀就是不信邪,他知道自己這輩子都要在半導體行業打拼,進入最好的半導體公司,無疑是對自己最好的幫助。


哪怕周圍的人都不看好,哪怕公司是在偏僻的鄉下,他也要不顧一切賭上一把。


這一次,張忠謀又賭贏了,年僅 27 歲,他就靠著自己的勤勉和智慧,成為德州儀器鍺開發部門經理,底下有 3000 名員工。


在德州儀器工作的張忠謀


到了 41 歲,他已經是德州儀器公司副總栽和資深副總裁,是這個世界 500 強企業的三號人物,統領著底下 30000 多名員工,也成為美國大公司職位最高的華人。


這樣的日子一直到了 1985 年,如無意外,張忠謀會在這家公司一直幹到退休,但此時經濟學家李國鼎找到張忠謀,希望他回臺創辦一家半導體公司——臺積電。


張忠謀已經 54 歲、功成名就,說句實在話,再熬幾年就退休,到時候環遊世界,幹嘛跑去創業,創業是人做的事情嗎?


再說,當時中國的臺灣地區至少落後美國 20 年,沒有多少華裔願意回去發展。


然而,張忠謀經過一番思考,決定回臺創業。


張忠謀說,臺灣是有潛力的,但創業就是賭博,「這就是在賭,賭我剩下的年華」

就是這樣,他義無反顧踏上賭桌,最後贏得一個龐大的商業帝國。


看到這裡,或許你能明白了,張忠謀所謂的賭博,並不是靠運氣亂來、想著不勞而獲,而是在深思熟慮後,願意為自己認準的事情承擔風險。


很多人總會面臨選擇的困境——如果創業,雖然能賺大錢,但很可能失敗;如果死守公司當員工,賺不了大錢,但也很安穩。


老實說,這不是不知道怎麼選,而是什麼便宜都想佔——既想賺大錢,又不想承擔風險,最好 100% 能成功。


但這個世界上哪有這麼好的事?又想成功又不想冒風險,什麼便宜都讓你佔了,這有可能嗎?


想要一輩子不失敗,最好的辦法就是不要嘗試,「多做多錯,少做少錯,不做不錯」,但這樣的「不失敗」是沒有用的,因為你這一輩子都會一事無成。

因此,想要成功,你就必須承擔失敗的後果,正如張忠謀所說的,「年輕人就是要敢賭一把」。



張忠謀曾經說過一句話:混科技產業的大企業,一旦決定去幹一件事,就非得幹成世界第一不可。


這不僅是張忠謀的經商哲學,更是他的人生哲學。


在哈佛讀書,他基礎差,成績不太好,但他每天早起晚睡,一天 16 個小時撲在學習上,一年後成績升到了全校前 10%。


在德州儀器工作,他早上 8 點上班,晚上 7 點回家吃飯,吃完了飯 8 點鐘又出現在公司,半夜第三班開始後才回家。


用了幾個星期,張忠謀熟悉了生產流程,並根據自己的思考進行了變動,把產品優良率提高了兩倍以上,這才讓他 27 歲成為鍺開發部門經理。


之後,張忠謀一路做到了副總裁,屬於他的時代才剛剛到來。


當時,英特爾飛速壯大,在半導體業務已經成為德州儀器的最大對手,在內存領域已經做到世界最大。


不少公司已經被英特爾淘汰出局,張忠謀卻決定和英特爾開戰,而且就要從英特爾的內存開打。


這個目標,嚇壞了德州儀器的其他高管,但張忠謀的態度很堅決,必須要做!

他的看法是:


「只有這樣,才有可能掌握主動權並獲得理想的利潤,否則,就是賠錢去陪第一名耍!」


當時,整個市場和英特爾的主力產品都是 1K,為了奪第一,張忠謀大手一揮,直接研製 4K 產品。


這個決定,無疑遭到了強烈反對,但張忠謀骨子裡的「賭性」上來了,要麼成功,要麼失敗!


他頂住了周圍的壓力,開足馬力,痛下血本,最後製造出 4K 新品,並且把英特爾打得丟盔棄甲。


就這樣,英特爾轉戰 CPU 領域,德州科技在技術上持續領先,為了保證優勢,張忠謀率先打破了「高科技不能討價還價」的潛規則,主動發起價格戰。


在張忠謀的手腕下,產業同行一聽到德州儀器又出招了,就會嚇出一身冷汗。

外媒直接稱他為「一個讓對手發抖的人」。



此後 10 年,只要張忠謀還在,他想贏的仗沒有贏不了的。無論是英特爾、摩託羅拉,都在張忠謀面前敗下陣來。


後來成立臺積電,張忠謀的風格並沒有改變,無論做什麼都要做到最好,做企業更不例外!


他說:


「當我辦一個半導體公司,當然要它長期繁榮。那只有一條路——世界級。」


但在最燒腦也是最燒錢的半導體行業,從零開始談何容易,更何況是做到世界第一。骨子裡的傲氣,激勵著張忠謀咬牙堅持,已經 56 歲的老人,迎難而上,靠的就是在這一個行業多年的觀察力和思考力。


以往的半導體公司都是設計、製造一起來,但張忠謀重新定義了這一行——他選擇和 AMD 合作,臺積電負責製造,AMD 負責設計。


這樣一來,大家發揮各自的長處,和英特爾打得勢均力敵,臺積電也因此做到了 50% 的毛利率,最後在這個領域做成了世界第一。


可以說,你的野心有多大,決定了你人生的高度。


不少成功的大佬,也曾吹過不少「牛皮」。


馬雲在阿里創辦初期曾說:


「阿里不僅會活下去,而且要持續 80 年,成為世界 10 大網站,會有 3000 名員工!」


馬雲的投資人、日本首富孫正義,在創業第一天,站在一個裝蘋果的箱子上,對著下面僅有的 2 個員工怒吼:


「公司 5 年要達到 100 億日元的營業額,10 年要達到 500 億日元!」


京東剛成立時,劉強東就說:


「我們要成為一家大公司,總部在郊區,和一座小城市那麼大!」


與其說這些人是吹牛,倒不如說他們都和張忠謀一樣,有一顆永遠爭勝的心。

既然做了,就要做到最好、最強;做到了地區第一,就要想辦法做到全省第一;做到全省第一,還有全國第一、全球第一。


拿破崙幾百年前就曾說過:「不想當元帥的士兵,不是一個好士兵。」


哪怕你並不想做到全球第一,但這種永不知足的態度還是必須具備的——我怎麼樣才能讓產品更好一點?我怎麼樣才能讓客戶更滿意?


只有永不滿足,才能登上成功的巔峰。正如電影《三個傻瓜》說的那樣:


「追求卓越,成功就會在不經意間追上你。」



03、在半導體行業不知道他,

相當於在軟體行業不知道比爾蓋茨


56 歲創業,87 歲退休,31 年的時間把臺積電做到年收入 2000 億元,張忠謀的成就,讓全世界矚目。


他一手締造了最會賺錢的華人科技公司,自己也成為科技界最會賺錢的男人。

人們說,「在半導體產業不知道他,相當於在軟體業不知道比爾·蓋茨。」


在被問到退休後最想做的事情,張忠謀表示:寫自傳、打橋牌、讀書和旅遊。「要把餘年保留給自己和家庭」。


哪怕他退休了,他曾經所做的一切也會激勵著後輩前行,人們也不會忘記他所說過的話:


「年輕人,還是要有勇氣賭一把。」

「一旦決定去幹一件事,就非得幹成世界第一不可。」


往期閱讀:

從地鐵規劃來看,未來最具潛力的六座城市

新飛破產:外債超25億、4.5億被拍賣,一代巨頭把自己送上了絕路

突發!華誼兄弟忽然質押幾乎全部股權,瘋狂套現!

相關焦點

  • 創業比任正非晚12年,70歲娶小13歲秘書,今公司利潤是華為2倍!
    說到這裡,華為和臺積電之間有一些有趣的聯繫。臺積電是全球最大的代工製造商,為高通等巨頭生產晶片。蘋果是它最大的客戶,而華為是它的第二大客戶。 華為創始人任正非43歲創業,而臺積電創始人張忠謀創業更晚,56歲才開始才開始創業,70歲娶了自己的秘書,86歲時公司價值1萬億,利潤更是華為的兩倍。
  • 他56歲「下海」創業,70歲娶了自己美女秘書,如今87歲賺了上百億
    柳傳志40歲創辦聯想,華為任正非42歲創業。還有一位著名的實業家,他比華為的任正非創業晚,身價卻早就過億,他就是臺積電的創始人張忠謀。說起臺積電,我們就要談一個人,張忠謀。張忠謀出生在戰爭年代。為了避免災難,他小時候,家裡搬了十多次新居。之後,他有機會在美國學習和訓練。
  • 56歲才開始創業,70歲娶自己秘書為妻,今公司市值超過2萬億
    張忠謀作為臺積電的創始人,其實一開始並沒有創業的念頭,不然也不會到了56歲才想起來去創業。畢業之後張忠謀就加入了波士頓的半導體公司
  • 年過半百才開始創業,70歲結婚,如今90歲公司市值已萬億!
    不惜損壞大國尊嚴也要打壓華為,歸根結底是因為美國的半導體製造業不是很厲害,所以想讓臺積電轉而來美國建立生產線,美國對華為的打擊就變本加厲,修改禁令來限制華為。 臺積電是我國臺灣的一家企業,是全球最大的晶片製造商,和華為也保持了長期的合作關係。而臺積電的創始人也非常傳奇,可謂是大器晚成的典型例子。雖然也有許多名人創業比較晚,曾登上我國首富的娃哈哈創始人宗慶後就是42歲創業的,任正非也是創業晚的代表,44歲才開始創業。
  • 56歲才創業,70歲娶了自己下屬的前妻,如今公司市值超過2萬億!
    但是柳傳志的故事在去年12月18日正式結束了,他75歲退休了。儘管中國還有許多其他中年企業家,比如42歲的宗慶後和43歲的任正非,但在他們成為行業領袖之外,還有一個人更讓人感到敬畏。你們可能不熟悉,但張忠謀的成就不亞於這三位。張忠謀56歲開始創業,70歲時娶了自己的秘書。2019年,公司年收入達到2000億元,市值超過2萬億元。
  • 臺積電張忠謀的雙面人生:華為的金牌盟友 大陸半導體的冷面殺手
    任正非不用多說,經過川普的「另類宣傳」,如今在國內的名聲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他創辦的華為已經成為中國科技企業的一座「豐碑」。張忠謀出生於1931年,比任正非大13歲,畢業於哈佛大學和麻省理工,與半導體開山鼻祖以及英特爾創始人戈登·摩爾同年踏入半導體行業。1985年張忠謀從德州儀器退休回到臺灣任工研院院長,1987年創辦晶片代工企業臺積電。
  • 去年就已經散夥的松下半導體部門是如何成為華為救星的?
    看最近有些媒體把松下半導體和華為綁定在了一起,說是松下老闆拍著胸脯表示可以滿足華為的代工要求。還什麼特沒普會氣死,臺積電會哭暈?
  • 56歲創立臺積電、40年改變全球半導體產業 張忠謀做對了什麼?
    【重塑半導體格局】 臺積電成為必爭之地,只有一個原因:它重要到可以左右全球產業格局。 這家由張忠謀56歲高齡從零開始的公司,是中國臺灣市值最大、最賺錢的公司,也是全球市值最大、最賺錢的晶片製造商。
  • 華為系創業者中,身家前四!47歲創業,9年後公司上市,他如何逆襲?
    張建國2000年37歲時從華為離職,之後去美國進修人力資源管理;回國後在深圳創立了一家管理諮詢公司深圳益華時代,再後到北京另一家管理諮詢公司華夏基石做總經理;2004年加入中華英才網做行政總裁;4年後中華英才網被美國在線招聘巨頭Monster Worldwide(巨獸)收購後離開;2010年47歲時,以相對高齡再次創業
  • 56歲創業,70歲娶小13歲女秘書,身價上億,座駕卻是這車
    張忠謀他被譽為晶片大王,臺灣半導體教父,而要說起張忠謀的過往,真的是讓人覺得10分的佩服,可以這麼說,張忠謀他是一個可以定義一個產業的人,而且他對半導體的貢獻真的是非常之大。張忠謀的學歷也讓人覺得非常羨慕,美國的三所著名大學,張忠謀全部讀了個遍,要說張忠謀創業真的是有點大器晚成了。
  • A股最勵志半導體公司!17億撬動379億併購,市值暴漲50倍,中興「打工...
    1997年,22歲的張學政從廣東工業大學畢業後,先後在意法半導體、中興通訊等多家手機廠商工作。9年後,31歲的他決心放手一搏。2006年,張學政以10萬元起家,組建起三四十人的小團隊,開始做IDH。有深圳手機業人士稱,當時為了賣主板,張學政親自扛著兩臺電腦,帶著手機,在華強北挨個推廣,一遍遍演示主板結構圖、ID設計等。
  • 晶片斷供首日,華為負重前行
    包括臺積電、高通、三星及SK海力士、美光等半導體企業不再向華為供應晶片,華為海思麒麟系列晶片在這一天之後無法製造,正式成為「絕唱」,臺積電、聯發科等半導體廠商此前的加緊趕貨,也將在這一天被按下暫停鍵。據外媒消息,華為海思近日大手筆包下一架貨運專機,趕在9月14日期限前將1.2億顆晶片運回,以緩解即將面臨的晶片危機。華為的一舉一動也牽動著國內晶片供應鏈。
  • 臺灣資深半導體設計專家來嵐創業 「牽手」集成電路產業鏈
    不僅有落地創業的成功樣板宗仁科技,還有兩岸集成電路測試服務中心來推動產業鏈上下遊配套形成。在臺創園集成電路辦公大樓裡,已經吸引了多家電子產業企業入駐,同為臺資企業的鰭軟科技(平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鰭軟科技」)就是其中之一。日前,當記者走進鰭軟科技辦公區時,公司創始人楊家奇正在給團隊技術人員開會,目前公司已經順利復工並進入了運營常態。
  • 中國「最牛」創業人,56歲開始創業,70歲娶女秘書,如今身價過億
    還記得「肯德基之父」哈蘭德爺爺嗎?他的一生歷經波折,最終在他88歲的時候獲得了令全世界都矚目的成就。如此看來,這樣的觀點顯而易見是錯誤的。值得一提的是,在我們中國也有不少老當益壯的創業者,他們用自身的故事給我們詮釋了「年齡僅僅只是數字」這一簡單的道理。01本文的主人公——臺積電創始人張忠謀。他,56歲創業,70歲娶了自己的秘書,如今公司市值遠超過一萬億。
  • 張忠謀的「半導體人生」
    56歲創立臺積電張忠謀成臺灣「半導體教父」張忠謀,1931年7月10日出生於浙江寧波,年少時因戰亂隨父母輾轉於南京、廣州、重慶、上海、香港等地。因為福特不願意提供更高的薪酬,張忠謀一氣之下選擇了半導體公司,從此一腳踏入只有3年發展歷史的半導體行業。為了在陌生的半導體行業立足,張忠謀拼命學習,玩命工作,不到一年就從門外漢成長為專家。27 歲時他跳槽到了日後成為世界第一的半導體企業——德州儀器公司。卓越的工作能力讓張忠謀在德州儀器如魚得水。
  • 臺積電斷供華為背後:任正非的命,張忠謀的運
    「核心提示」任正非放棄「幻想」,僱包機從臺灣運回1.2億顆晶片。川普的禁令正式生效,臺積電無法繼續為華為生產晶片,一對緊密的合作夥伴,被生生拆散。任正非起於微時,一路跌跌撞撞養成華為,卻在暮年還要遭遇致命一擊,相比臺積電的創始人張忠謀,他的命實在太差了。
  • 同齡的臺積電和華為背後的專利和創始人
    曾經,華為是臺積電的客戶,臺積電是華為的供應商,但因為美國,臺積電不能代工華為設計的5G晶片。臺積電是半導體領域公司,只有ToB業務;華為是通信領域公司,曾經也只有ToB業務,如今的年度營收中,其ToC已經超過ToB。
  • 【音頻】IC快報:任正非卸任上海華為董事;韓國3月半導體顯示器出口...
    1、任正非卸任上海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董事!  天眼查數據顯示,上海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於4月10日發生工商變更,華為CEO任正非退出公司董事,前華為總裁孫亞芳卸任公司法定代表,田興普接任。  此外,除了任正非、孫亞芳外,包括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在內的4名主要人員也全部退出公司董事,新增董慶陽、陳志東為主要人員。
  • 中國半導體之父張汝京:被臺積電起訴8年,一山終究難容二虎
    不同的地方在於,張忠謀曾一心把張汝京逼入絕境,而梁孟松只是為了自己該有的尊重,我們來了解一段中國半導體之父張汝京先生的不甘歷程。 他們回國以後都致力於中國半導體事業的發展,兩人都是半導體領域的泰鬥人物,一個創辦了世界第一的臺積電,一個創辦了世界第三的世大。 不同的是後者更像商業總裁,前者更像愛國志士,同樣的路卻開出了不同的花,還有一點不同在於,張汝京要比張忠謀年輕10歲以上,有更多的潛力。
  • 【落地】山東首家華為人工智慧創新中心、臺芯科技大功率半導體...
    1.山東首家華為人工智慧創新中心、臺芯科技大功率半導體IGBT模塊項目落地煙臺2.華為手機無線充電器一級配套供應商,無錫藍沛新材料預計兩個月內投產3.涉及智能製造、新能源等領域,半導體材料裝備、碳化矽充電樁等項目落戶蘇州崑山4.研發晶片基本已批量投入生產和應用,晟合微電總部項目動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