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介石後代回憶,蔣家這輩子最對不起的人是誰?

2021-01-09 飛春讀傳

1949年蔣介石退守臺灣時,從大陸帶走了80多萬部隊,本喊著三五年內重返大陸,卻不料一別就是38年。

思鄉是每個中國人最樸素的情懷,年歲越長,思鄉越濃。何況這些隨蔣而來的大陸士兵,不少是被當做壯丁強徵入伍的。

臺灣當局禁止與大陸有任何接觸,老兵想家想親人,當局為了減少政治風險,以嚴刑峻法禁止退伍軍人返回大陸家鄉。

(臺灣老兵)

據說,一些老兵為了給大陸的家人寫信,會託人到香港把信投到郵筒。或者信封裡套信封,先把信郵寄到日本或美國,再由那裡的友人給郵寄到中國大陸。

中國從來沒有對人這樣的管理,倉促與家人分離,幾十年不讓與家人聯繫。

臺灣老兵受不了這種折磨,他們打著「想家」的旗號,身上穿著「媽媽,我好想你啊」的標語,聚集遊行,向臺灣當局提出回大陸老家的要求。

(1987年,臺灣老兵回大陸後登上長城)

一些中年老兵,常常傍晚來到海邊,望著故鄉方向借酒消愁,喝醉了就長歌當哭。

《三百六十五裡路》《故鄉的雲》《古月照今塵》等臺灣流行歌曲,唱出了這些老兵的心聲。

就連蔣介石蔣經國蔣緯國本人,也對家鄉有著無限牽掛。

蔣經國的孫子蔣友柏回憶,小時候,他不懂老兵為啥要回家,「他們的媽媽呢?」蔣友柏問爺爺。

蔣經國熱淚盈眶,喃喃地說:「是我們蔣家對不起這些老兵……」

(1980年鄧小平會見為兩岸關係作出貢獻的陳香梅女士)

1970年代,與蔣經國同是中山大學同學的鄧小平,通過各種渠道向臺灣釋放和平統一的信號,1979年元旦發表了《告臺灣同胞書》,呼籲兩岸實現「三通」。

步入暮年的蔣經國一點也不糊塗,1987年3月,在他人生的最後一個春天,77歲的他做出了一個偉大的決定:開放大陸探親。

7月15日,臺灣宣布解除實施了長達39年之久的「戒嚴」;10月14日,通過臺灣居民赴大陸探親的方案。

(1987年11月,浙江舟山,一臺灣老兵38年後首次回家探親)

當年,臺灣準備了1萬份的回大陸探親的申請登記表,只要大陸有血親、姻親的,都可以申請探親,結果3天之內就被領光,不得不再加印10萬份。

當年年底,啟程赴大陸的老兵,已經超過3萬人。重病中的蔣經國聞訊,十分欣慰,顫巍巍地說:「我們這件事做對了。」

1988年1月,在開放大陸探親3個月後,蔣經國先生因病去世。

相關焦點

  • 蔣介石浮棺移靈大陸,會在哪一年實現?聽聽蔣家後代的預言
    一轉眼40多年過去了,蔣介石的兒子、孫子基本都已去世,臺灣時局也翻天覆地,蔣家後代已多不從政,但兩蔣浮棺問題,一直沒有解決。「要處理兩蔣移靈這件事,首先要請有關政府部門響應對這件事的定位,是當做『國事』來處理?還是看作蔣家的家務事?」蔣友柏說,若是「國事」,處理起來也不複雜。臺灣領導人不止兩蔣,還有嚴家淦,他安葬在了五指山。
  • 蔣介石後代男丁多早逝:臺媒稱或因兩蔣未入土
    甚至到臺灣慈湖去參觀的人也會聽到導遊們說,蔣介石的遺體一直不能入土為安,可能是蔣家後代幾乎死光的一個風水原因。最引人注目的是外貌英俊、能力出眾的蔣友柏。在臺灣某民意調查「誰是職場上最具代表的型男」中,蔣友柏曾以絕對優勢,壓倒公認的帥哥馬英九,而當選冠軍。蔣友柏遵從父訓不碰政治,十九歲進軍商界,現為臺灣橙果設計公司老闆。蔣友柏結婚後,生下一女一子,長女蔣得曦,幼子蔣得勇。蔣得勇則成為蔣家第五代的第一個男丁。蔣友常與哥哥蔣友柏合作開設橙果設計公司。
  • 蔣介石的孫子48歲回歸大陸祭祖,看見蔣家祖宅後,忍不住失聲痛哭
    有些人再也見不到他們所愛的人,而另一些人則是幸運的,他們等到生命最後一刻,終於有機會回到故土。蔣介石的孫子48歲重回溪口祭祖,看見蔣家祖宅後,忍不住失聲痛哭。蔣孝勇學習軍、政、商,最終選擇從政1948年,蔣介石最喜歡的孫子——蔣孝勇出生在上海。他從小就十分聰慧,在長輩面前非常聽話乖巧,而且很孝順。蔣經國和蔣介石對他賦予了很大希望。最終他也並沒有讓人失望,十分有前途。
  • 蔣介石後代經商受挫,為生存給人下跪,現為國際公司老闆
    1976年9月10日,毛主席逝世第二天,蔣友柏在臺灣「蔣家王朝」出生。這是個沒有見過蔣介石的蔣家第四代,排行老二,蔣孝勇之長子。松、柏、常、青,是蔣介石生前給蔣家第四代設計的族譜,蔣友柏之上,是蔣孝武之子,比他大3歲的蔣友松。
  • 蔣介石後代回大陸掃墓,曾提出將兩蔣歸葬大陸
    蔣介石逝世前,曾交代後人,棺材不落地,暫厝慈湖寢陵,有朝一日,回大陸入土安葬。蔣經國逝世後,遵從父親遺志,棺材亦暫厝慈湖。等回大陸。現在臺灣慈湖兩蔣寢陵,仍然可見兩具棺材離地而厝,靜等歲月流逝。蔣家第三代之後,從政當權者越來越少,逝世後的孝字輩,不再從祖父遺志,安魂故裡。
  • 蔣介石後代孫輩罕見照:有兩位到死都不相認,生活清貧,本事大
    蔣介石這一生,活的精彩傳奇,他的後代,知道現在都一直被廣泛關注,在蔣介石晚年,手中沒有了兵權,他就像個普通老人一樣,在家含孫逗樂,大家都知道他有兩個兒子,蔣經國和蔣緯國,但實際上,之後蔣經國才是蔣介石的親身個兒子,所以他的重心,當然還是在自己親生兒子身上了蔣經國有三個兒子,一個女兒
  • 蔣介石後代刻意隱瞞身份回大陸故居,一個小細節,被管理人員認出
    1996年春,蔣介石生前最愛的孫子,48歲的蔣孝勇查出食道癌晚期,這個春天,將是他人生中的最後一抹綠。 蔣孝勇有一個未了心願,不多的時日裡,他想回大陸奉化溪口掃墓。 開始,家人不斷勸他放棄回大陸,腫瘤不斷惡化,經不起長途跋涉的遠行。
  • 蔣友柏:我不是「蔣家第四代」!為啥蔣介石後人都不願認祖先?
    蔣介石第二位妻子姚冶誠 1887年出生的姚冶誠是江蘇人,在與原配妻子毛福梅還沒有離婚的情況下,蔣介石娶了姚冶誠為妾,而姚冶誠是結過婚的人,被生活所迫做了交際花,因此蔣介石父母並不認可,而蔣介石不在意她的身世,仍對她有很深的愛意。他們兩人沒有生育,收養了身世來源不清的蔣緯國,1966年在臺灣病逝。
  • 蔣介石後代,首次提出「兩蔣」棺材移靈大陸的想法,3句話讓國人動容
    10多年前,蔣介石逝世,為緬懷其功績,人們大塑雕像。10年後,大批雕像倒掉。歷史波詭雲譎。據媒體報導,最初,兩蔣銅像共有4.5萬尊,經過李登輝的「去蔣化」運動,如今已剩者寥寥,多遷移兩蔣寢陵。
  • 蔣介石的孫子48歲時回大陸祭祖,看到蔣家祖宅卻忍不住失聲痛哭
    有的人終生也沒有和自己愛的人再次相見,有的人卻是幸運的,他提著最後一口氣,等到了相見的時刻。年輕時的他,聰慧惹人喜愛在1948年於中國上海出生的蔣孝勇,是蔣介石最為疼愛的孫子,從小聰明機靈,也十分乖巧懂事,在長輩面前非常孝順,蔣經國和蔣介石對他寄予了厚望。而他也沒有讓大家失望,成為了最有出息的一個孩子。
  • 蔣介石後代首回大陸發生了啥事?在記者面前哭的這麼傷心
    孿生兄弟章孝嚴、章孝慈,是蔣介石的孫子。您會問,老蔣的孫子為何姓章而不姓蔣?了解蔣家史的人都知道,蔣經國有5個兒子。蔣孝文、蔣孝武、蔣孝勇,是他和原配夫人蔣方良的孩子。而章姓兩兄弟,是他和情人章亞若的孩子。話說,蔣介石的大公子蔣經國在國民政府江西任職。其母毛福梅死於日軍轟炸機下,剛經歷喪母之痛的他戀上了章秘書溫情的港灣。
  • 蔣家後人蔣友梅聲明 要求兩蔣日記物歸原主
    人民網12月9日電 「兩蔣日記」的歸屬權問題,因為蔣家後人蔣友梅打算訴諸法律而引發爭議。蔣友梅再度透過律師事務所發表聲明,強調她的立場就是「物歸原主」,至於「兩蔣日記」是否應該開放公眾閱覽,或是授權出版,也應該取得蔣家全體繼承人的共識。
  • 1997年宋美齡度過百歲華誕,第二天的噩耗讓她深感蔣家後繼無人
    1997年宋美齡度過百歲華誕,第二天的噩耗讓她深感蔣家後繼無人導語:說到宋美齡,或許大家都很熟悉,尤其是她和蔣介石在國民政府掌握著大權,拋開是非功過,宋美齡在政界一直是大家的女性,可是宋美齡又是不幸的,雖然她和蔣介石的愛情讓後人羨慕,可是在宋美齡晚年的時候卻為蔣家後代深深不安。
  • 蔣介石的長孫蔣孝文,本是蔣家接班人,為何會癱瘓在床?
    他是蔣經國的長子,蔣介石的長孫。從小就養成了目中無人,好逸惡勞的壞毛病。留學美國期間,因為謊報鑽石失竊,企圖向保險公司騙取巨額賠償,被美國驅逐出境。這位花花太歲就是蔣孝文。 蔣孝文1935年12月出生於蘇聯,是蔣經國與蘇聯妻子蔣方良(原名芬娜·伊巴提娃·瓦哈瑞娃)的長子,蔣介石的長孫。
  • 蔣介石孫子裝遊客回大陸祖居,一個破綻,讓管理員發現了他
    蔣介石和宋美齡把他視為掌上明珠,他生於蔣家低谷期。 老蔣對小孫子有虧欠,勢必疼愛多些,出去遊玩,總愛把他抱在懷裡,祖孫倆有著深厚的感情。 「身腐骨碎存長志,浮棺依舊伴鄉思」從1949年蔣介石蔣經國父子退守臺灣以來,40多年過去倆人沒能回朝思暮想的故鄉,死而有憾。
  • 蔣家第四代從政記:蔣萬安被贊有蔣介石後人架勢
    「蔣萬安雖然擁有蔣家血統,但他憑藉很平民的作風和很專業的努力被選民認可,這是非常不簡單的。蔣萬安的從政代表了蔣家在臺灣的另一個興起。」  迷倒無數少女的蔣介石曾孫蔣友柏,前不久出席了一場活動。活動現場他穿著隨意,T恤配一條迷彩褲,露出的肌肉更是大得嚇人,這與全場的黑西裝形成鮮明對比。  蔣友柏在蔣家後人中算不上另類,他只是選擇了一條搞設計的人生道路。
  • 看一看蔣介石的子孫後代,都在幹什麼?
    大家都知道蔣介石一生很有女人緣,14歲迎娶原配夫人毛福梅,26歲納側室姚冶誠,34歲再納側室陳潔如,40歲時迎娶宋美齡,同時走上中國權力的頂峰。這四個女人只有原配毛福梅為他生育兒子蔣經國,其他女人均無所出。
  • 張學良晚年道出:自己一輩子最對不起的人,和最後悔的一件事
    這本著作中記載了張學良對自己父親的回憶、對蔣介石的評價以及一些戰爭事件的回憶,他也回憶了自己被禁閉了半生,他說出了自己一生中最對不起的人,最後悔的一件事情。 他度過自己的這一生後,晚年的他卻一直說他這一輩字最對不起的人就是自己的原配妻子,他說,自己父親還在的時候,他的妻子就能把他們的家打理的非常好,並且對自己的私生活也從不多加幹涉。在自己最艱難的時候依舊不離不棄陪伴著自己。在妻子幫過自己度過最艱難和困苦的時候,然而妻子她自己卻由於過於操勞和營養不好而患上了疾病。
  • 蔣介石的棺材是運回大陸?還是繼續放臺灣?聽聽蔣家人怎麼說的
    世人如何評價蔣介石呢?他平北伐、定中華、驅日寇、捍三民,說蔣公是一代英豪,應該不算太過。1949年是蔣介石最傷心的一年,第三次蟄居溪口老家,這次返鄉並未給蔣帶來好運和轉機。紅軍以迅猛之勢跨越長江,蔣介石無力扳回大局,唯有暫時離開。
  • 蔣介石家族的歷代媳婦大盤點
    蔣氏家族中第二代蔣經國、蔣緯國、第三代蔣孝文、蔣孝武、蔣孝勇,蔣家三代6個男人都已經作古(除了剛歸宗認祖的章孝嚴和已去世的章孝慈外),留下一門六位寡婦,不勝悽涼。蔣經國曾希望通過「梅蘭菊」、「松柏常青」的涵義,延續蔣家第4代的血脈。蔣家第三代長子蔣孝文有一女蔣友梅,次子蔣孝武與前妻汪常詩有女兒蔣友蘭、長子蔣友松,三子蔣孝勇的兒子是蔣友柏、蔣友常與蔣友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