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孝敬,是帶父母跟上這個時代

2021-02-19 瞭望智庫

到了過年,面對難題的不只是你,還有爸媽。

本文摘編自微信公眾號「新華社」(ID:xinhuashefabu1)。

每到過年,都有兩個難題等著我們解決——一是搶票,二是回家要面臨各種「拷問」。


跟黃牛鬥智鬥勇搶到票回家,下一秒就得思考如何面對父母的這幾大世紀難題:



邁進家門口那一刻,我深吸了一口氣,做足了心理準備。


沒想到一到家,老媽第一句話竟是——「你可算回來了!趕緊過來,幫我把電腦上這圖發到微信群裡!


行李還沒放下,就被老媽連拉帶扯地按在電腦桌前,手把手教她怎麼用電腦版微信。一個世紀過去了(其實是半個小時),老媽終於能親自把一張全家福照片發到同學群裡了,還將教程記錄在本子上。



站在一旁許久沒說話的老爸默默抓起了老花鏡,裝作不經意地瞥了下老媽的筆記:「還是你媽媽厲害,這麼複雜的功能一學就會。」


老爸這話讓我有點心酸。事實上,這功能對我們來說相當簡單,二老還要花大量時間學習,去年給他們換了個智慧型手機,光教他倆用微信聊天,就已經耗盡我所有耐心。


感慨之餘發了條朋友圈:「你在數字海洋中自在遨遊,爸媽還在岸上刀耕火種。耐心一點,別讓他們被時代甩開太遠。」沒想到一下子收到了很多朋友的評論。




在各種評論中,有幾個朋友的分享很具有代表性:

1

我媽有一次拿著我的iPad看連續劇,沒過兩分鐘,她拿著飄滿彈幕的iPad來找我:「兒子兒子,你這『派得』好像壞了,視頻都看不了!」


我一看,原來是彈幕,不斷湧現的彈幕裡不光有劇情討論和演技評價,不時還有一串串的「2333」、「666」飛過,把畫面遮了個嚴嚴實實。


「媽,這些字叫彈幕,網友們在一起看視頻,討論劇情呢。2333就是哈哈哈笑,666指某人或某件事很厲害。不想看這些彈幕的話,是可以關掉的。」說著,我就要操作。


「哦,要不…還是留著吧。」


「留著幹啥?他們說的淨是網絡語言,你也看不懂。」


「那也留著,多看看就懂了……對了,這個『嚇死寶寶』也一直彈出來,寶寶是誰,

這劇裡沒人叫寶寶啊?」


「媽……」


此處省略一千字。

2

自從給爸媽買了智能電視,我又重新想起了小時候被爸媽嘮叨的恐懼。


「你買這個電視忒難用了,滿屏花花綠綠的,拿著遙控器都不知道點哪兒。」

「我就說老電視挺好使的,你不聽,這高級功能給我們使也是浪費!以前就是開關、換臺、音量,多簡單。」


一回到家,老兩口就衝我不斷吐槽。敢情科技發展的紅利,到他們那就變成負擔了?趁著幾天假期,我通過不斷地重複、重複再重複,連口述帶比劃,不僅教會了他們通過切換信號源收看電視節目、還教會他們用APP點播節目。


說實話,在教他們的過程中,我千萬次地想放棄,真是太難了


但在老爸學會後,我從他那興奮表情裡,看到了一點驕傲和一些欣慰。值了。

3

哈哈哈哈!這個話題真是感同身受,昨天我爸有次買菜忘帶錢,自己又不會手機支付,還讓賣菜大媽給嘲諷了一通。


老頭氣得一路小跑回家,第一件事不是拿現金,反而是讓我教他怎麼使用手機付款


我幫他緊急培訓了下,在他反覆確認無誤且操作流暢後,還特地招呼上隔壁李大爺,硬拉著人家去買菜,說多走走鍛鍊身體。


到了市場一攤位前挑選稱量詢價後,我爸輕描淡寫地掏出手機假裝「熟練」地進行掃碼支付。看著老李目瞪口呆的樣子,我爸半小時前掉在菜市場的面子瞬間找回來了。


聽李大爺說,我爸回來路上拎著條鯽魚,就像拎著條鯊魚似的,昂首挺胸,走路都帶風……


有些事,對你來說,只是輕鬆邁出了一小步;對他們來說,簡直像成功跨越了時代


4

看著我爸那臺十幾年車齡的老帕薩特最近頻頻罷工,我總勸他換臺車,但他一直是拒絕的:「智慧型手機都沒整明白,那些車上的高科技更不用說啦。」


於是年二十六這天,我特意招呼二老坐我的寶馬2系去採購走親訪友的禮品,還安排老爸坐在了副駕駛位上。


上車啟動後,我對著中控顯示屏說道:「我想去買東西。」得到回覆:「為您搜尋到如下信息,請問您想去哪裡?」,此時顯示屏出現了附近幾家購物中心的信息,選擇後系統便開始進行導航,爸媽震驚ing。




買完年貨到停車場,我通過手機APP讓車鳴笛與車輛閃爍頭燈找到車輛具體位置,爸媽再次震驚。


我爸正準備把大包小包放地上去開後備箱,這時我在車尾輕鬆地伸了個腳,尾門便自動開啟了。看著爸媽的眼神,我確定,他們對新車已經種草了。


回到家還沒坐定,就看我爸開始在屋裡來回踱步,仿佛下定決心般地看著我說:「兒子,下午去舅舅家,我來開車。」


下午剛上車,就迫不及待操作了中控觸控屏,我媽拍得十分到位,一個表情就足以詮釋老爸那豐富的內心世界



而我媽.算了,攔都攔不住,用腳掃開後備箱玩了一下午了。



第二天,我爸告訴我,他決定換車了……



以上這幾幕是不是很熟悉?多像你還是孩子的時候!


小時候,是他們教你喚人、拿筷子、加減法,還有為人處世。當然,他們也曾忍住了無數次因你的愚鈍而想狠狠打你的衝動。


漸漸地,他們沒什麼可以教你的了,你也覺得自己沒必要再聽了。


現如今,科技洪流來得太迅猛了,裹挾著所有人奔向新時代。但在這場大遷徙中,年輕人頭腦清醒腳步輕盈,上一輩卻如無根之木上下浮沉。他們或許從來沒想過,自己會這樣被「掉隊」。


當然,故事也可以換一種結局。


我的經驗是,從耐心回答父母的每一個「有技術含量」的問題開始。


今年回家,你想教會父母什麼?

    

延伸閱讀:


最好的孝敬,是帶父母跟上這個時代


在移動網際網路的大潮裡,他們笨拙卻又認認真真地學習如何不被時代拋棄,小心翼翼地不被討厭,戰戰兢兢地離孩子近些,再近些。

我們不耐煩地屏蔽了父母的朋友圈,卻不能阻止聳人聽聞的謠言、劣質雞湯和虛假廣告成為他們的貼心知己。社會學家說,這個時候你應該做的是,不是動怒責備,也不僅是反覆叮囑,而是耐心地用文化反哺日漸邊緣的父母,帶他們迎頭趕上這個時代。

文︱群學君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群學書院」(ID:sacademy),轉載已獲授權,不代表瞭望智庫觀點。

1

昨晚正看書,被表姐一個電話叫到她家裡。

 

推門進去,表姐臉色鐵青:跟他們說了多少次,微信上騙子太多,沒事別跟著一幫老頭老太太在群裡瞎起勁。不聽!現在好了,買這幾盒「保健品」,一萬四!錢就算了,吃出毛病來怎麼弄!

 

年過七十的二姨、二姨夫也知道大概是上了當,喏喏地說了原委。

 

春節前,二姨被老鄰居拉進一個「老年養生保健群」。兩個小夥子每天噓寒問暖。年初五還帶著幾十個老人家去廟裡進香,「開過光」的佛珠每人給套了一串,還念叨「保佑咱爸咱媽身體健康,保佑大哥大姐發財」。好幾個老太太感動的當場認了乾兒子。

 

感動的結果就是,正月十五那天,小夥子開始在群裡賣「美國科學院獨家研製」保健品,七千塊一箱,兩箱一療程,從「源頭杜絕一切惡性疾病」……幾個乾爹乾媽,你三箱我五箱,跟不要錢似得。

 

二姨經不住老鄰居勸,也買了兩箱。東西寄到家裡,包裝倒是精美的很,商標廠家原產地,一概沒有,更別說說明書了!

 

表姐說她想不通啊,媽媽做了一輩子中學老師,從小時候教自己買東西要看商標、保質期,如今怎麼會上當?二姨也想不通啊,看著那麼貼心的「乾兒子」,賣給我的能是假貨?我也想不通啊,賣假藥騙子,什麼時候比我們自己還了解我們的父母了?

2

 

我勸表姐,平時看著老人朋友圈不對勁,就該提醒他們。表姐回了一句:去年一個閨蜜抑鬱症自殺,我換了張黑色十字架的頭像,老爺子立馬電話追過來,說不吉利。掛了電話我就把老人家屏蔽了……

像表姐這樣,微信裡先把爹媽、長輩屏蔽掉的,周圍實在不少。可是別忘了,我們不耐煩地屏蔽了父母的朋友圈,也阻止不了聳人聽聞、劣質雞湯和虛假廣告成為他們的貼心知己:

央視曝光:這種菜千萬別吃!全國都在看!

牛奶將人類送入癌症的墳墓!!

桃子與西瓜一起吃,等於吃砒霜!!

香港風水師:明年必發大財的屬相!!

中國四大全球布局,安倍已經嚇尿!!

東亞戰局已定,美國後院危在旦夕!!

記者暗訪,太無恥了,江蘇人都要轉起來!!

邊防軍一次被狼吃掉66人,全球預警!!

……

 

作家黃章晉說,中國老年人最喜歡關注的信息來源,往往是背景不明的健康養生營銷號,它們一邊製造聳人聽聞的消息,一邊提供所謂「健康養生」的知識,推銷各種靈丹妙藥。這種營銷號幾乎在遍布全中國每個地區,並且漸漸實現了本土化滲透。你根本搞不清,它們的內容雷同,是因為相互抄襲,還是背後組織就那麼幾家。

 

有時候真覺得,微信裡,我們跟爸媽好像生活在兩個世界。

 

但是,該責備的,是父母嗎?

3

 

網上有過很多看似客觀的評論:

 

(中老年人)缺乏獨立判斷的能力,聽風就是雨,覺得合乎邏輯就深信不疑……

他們平均受教育程度低,經歷過長期的信息匱乏。由於信息饑渴,他們對各類能消磨時間的故事津津有味,並不介意是否編造……

他們對無效信息有著更大的容忍程度——「萬一是真的呢」「轉一轉又不害人」……

 

說的對嗎?都對。但是並不完全。

 

整整七十年前,年輕的社會學家費孝通就寫過一本小冊子《鄉土中國》,把這個問題說的很透徹。

 

傳統農業社會,社會變遷極慢,知識更新更緩,長輩的經驗無論於社會還是家庭,皆為財富,他們天然是社會和家庭的權威。進入現代社會,社會變遷急劇加快,經驗再也不足以指導未來,以前的權威,就開始慢慢淪落為邊緣人,被進入城市的晚輩越甩越遠。

 

更不用說今日的網際網路時代,知識迭代更新速度不但以分鐘計,而且幾乎是無國界的全球共享。在這個物質生活日漸豐裕的時代,很多父母們最需要的,恐怕不是物質,而是多元化的新知識儲備。 

4

 

1998年,費孝通的學生周曉虹跟一群朋友聊天,無意中聽到的一句話,影響了他二十年。

 

那是幾個好朋友在討論剛剛開始進入中國家庭的電腦,一個朋友爭論不過其他人,下意識的回了一句:你們說的都不對,我兒子告訴我,應該怎樣怎樣!

 

那個說話的朋友,已是大名鼎鼎的大學教授,而他的孩子還僅僅是個高中生。過去幾百上千年裡,兒子聽老子是天經地義,沒想到突然這一天,老子得聽兒子的了。

 

言者無心,聽者有意。

 

一句話立刻點醒了富有「社會學想像力」的周曉虹,他立刻察覺到伴隨著信息社會的來臨,親代和子代的關係正悄悄發生著重大的變化。

 

二十年後,周曉虹把他多年的研究寫成了一本詳實的專著,題目是他發明的那個已經廣為人知的概念:「文化反哺」。在他看來,伴隨著社會急劇變遷,父母一代在文化上成為落後者,轉而向子女一代學習,不啻一場「代際革命」。

5

 

有時候想想,像我二姨他們那樣的老年人,挺不容易的。

 

年輕時的信息匱乏和篤信權威在他們身上打下深深烙印。年近黃昏時,他們還要克服這種烙印,努力學著用微信、逛淘寶,甚至美圖秀秀和美顏相機。他們認真又笨拙地學習如何不被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拋棄,小心翼翼地不被討厭著,戰戰兢兢地離子女近些。

 

伴隨著網際網路長大,已經掌握網絡話語權的年輕人,當然能在各種自媒體對上一輩盡情吐槽或者控訴——春節回家要自救啦,七姑八姨要遠離啦,等等等等——卻少有人提醒我們,已經與時代格格不入的父輩,活的也不容易。

 

當「個性與獨立」被過度張揚,當「父母皆禍害」成為流行語的時候,無數年輕人選擇的應對方式是——逃離。文青們口中叫囂的「逃離故鄉」,說白了就是逃離父輩的生活。這個選擇當然沒錯,但是不要因為有了遠方,就忘記了來時的方向。

 

年輕人愛拿「都什麼時代了」說事兒,潛臺詞是在質問父母「你為什麼不能像我這樣做?」但實際上,這樣的質問,與父母對子女看似「不通情理」的訴求並無差異。

 

韓劇《請回答1988》裡,正煥媽媽說:

 

「世上哪會有嫌棄自己父母的孩子呢?有時候,我覺得不是我們養育了孩子們,在艱難到就快要活不下去的時候,想要放棄人生的我總是會因為他們再咬牙堅持,所以,我覺得,是孩子們救了我。」

 

如果你不是那個嫌棄自己父母的孩子,那就帶著他們一起趕上這個時代吧。比如,取消屏蔽,把這篇文章推給他們一起讀讀。


總監製:吳亮

監製:夏宇

責編:戴麗麗 李逸博

編務:黃俊峰

相關焦點

  • 當要孝敬父母
    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之一,也是世人效法當要行的。中國從古至今一直弘揚著孝敬父母這一傳統美德,在古代先人們有就深刻明白這個道理,流傳下來無數孝敬父母的故事。例如楊華為了孝敬年老的父母,辭去所有的官職,帶父母回鄉安度晚年,捨棄了他的利益,在論語中也有這樣的例子,「事父母,能竭其力。」
  • 有一種孝,是帶爸媽跟上時代
    《最好的孝順,是讓父母跟上時代》(節選)作者 | 萌小犀牛前段時間,我給爸爸換了一張無限流量的電話卡。以後你再教我怎麼用微信付款,那我就可以像別人一樣只帶手機就能買菜了!」只是能在工地用手機上網,他就激動得像個孩子一樣。我既開心,又有點慚愧。開心的是爸爸很喜歡我送他的這個小禮物,慚愧是因為爸爸早就小心翼翼地向我表達過,「為什麼別人可以刷一下二維碼就能付款。」話裡滿是羨慕之情。而我,一直拖延很久才將他小小的願望實現。我發現,父母使用了智慧型手機,仿佛打開了連接外界的大門,生活一下子變敞亮了。
  • 孝敬父母,並不只是帶父母出國旅遊!
    細心的女兒擔心父母因為沒出過國而緊張,親手連寫帶畫地做了一份過關攻略,圖文並茂,細緻入微,每一筆都滲透著濃濃的親情。"感動無數網友,讓網友們聲淚俱下!把需要注意的都用紅圈標出了,只希望父母一路順利。好不容易跟女兒團聚,又不能帶她愛吃的上飛機,父母心裡該有多麼遺憾。
  • 寧聽 | 有一種孝,是帶爸媽跟上時代
    以後你再教我怎麼用微信付款,那我就可以像別人一樣只帶手機就能買菜了!」只是能在工地用手機上網,他就激動得像個孩子一樣。我既開心,又有點慚愧。開心的是爸爸很喜歡我送他的這個小禮物,慚愧是因為爸爸早就小心翼翼地向我表達過,「為什麼別人可以刷一下二維碼就能付款。」話裡滿是羨慕之情。而我,一直拖延很久才將他小小的願望實現。
  • 孝敬父母有四重境界,你在哪一重?
    幾年前,我聽了一堂課,老師的一句「人生一切不順,皆因不孝」讓我頓悟了許多,原來孝敬父母才是人生最大的成功。於是,我就拿身邊的一些朋友做了驗證。甭說,還真是,孝敬父母的人,他們的生活基本上都是一帆風順的,而那些不孝敬父母的人,他們的生活簡直一團糟糕。那到底該如何孝敬父母?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下孝敬父母的四層境界。
  • 穆斯林孝敬父母的禮節
    穆斯林孝敬父母的禮節父母的聲譽與財產你應全力維護,好好珍惜,父母之財,末經許可,絲毫不取。5.多做令父母歡心之事,即使父母沒有命令,如:家務雜活,侍奉父母,備辦生活物資,購置日常用品,勤於求知。6.父母呼喚時,面帶笑容,立即應答。7.
  • 孝敬父母的「7個層次」,能全部做到的,沒幾個!
    可以說,一個人連孝敬父母都做不到就不要奢談其他了。那麼,什麼是孝呢?南懷瑾先生說:「父母好比兩個朋友,照顧了你二十年,如今他們老了,動不得了,你回過來照顧她,這就是孝。」南懷瑾先生說得很質樸,但確實是這個道理,簡單來說就是「知恩圖報」。
  • 當孝敬父母,使我們在地上的日子能夠蒙福
    晚上回來再關注這個新聞時,發現值得慶幸的是,被救出來的老母親身體已經逐漸好轉了,但讓人揪心卻是「被埋老人反擔心兒子會被判重刑」。也許沒有成為父母的人,永遠無法體會為了孩子將生死置之度外的關愛之情。其中可見,上帝對人孝敬父母這件事尤為看重,然而現實中卻越來越多不孝敬父母的人,究其原因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不會孝敬父母,另一種是自私以至於不去孝敬父母。當談到孝敬父母時,很多人都會產生一個想法就是要給父母買東西,用金錢養育父母。不錯,金錢是孝敬父母必不可少的,但更重要的確是心靈的陪伴和體恤。
  • 清代孝敬父母的五臺籍典範
    意思是說,孝敬父母是一切道德的根本。這裡先了解一下孝字的來歷。上面是「爻」字,下面是「子」字。這是第一種孝,現在用的很少,「爻」代表天意,「子」代表人,直接接收天的旨意。大孝叫替天行道,「舜其大孝也與!」中華孝道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孝道,簡單說是孝敬或者孝順。「孝敬」或「孝順」有兩層意思:贍養和順從。
  • 歡度新春,孝敬父母的28種方式!力行孝道轉福運,傳遞孝心增福運!
    且不說幼時勤換屎尿布,童年時代燈下悉心教導,青年時代日夜牽掛,也不說平日裡噓寒問暖,撒嬌包容,就說父母一生忙忙碌碌,辛辛苦苦討得一點餬口養命錢,便全數付與了子女。孝身,孝敬父母要從孝敬父母的身體做起;孝心,就是讓父母心情舒暢;孝願,就是滿足父母的心願;孝慧,就是教會父母不斷接受新鮮事物,增長智慧,不被時代落下。下文28件事情都是孝敬父母的有效方式,縱使你一無所有,只要能做到其中的三五件,也能賺的父母眉開色舞、開懷大笑。
  • 孝敬父母從我做起
    中國有句古話「百善孝為先」,意思是說,孝敬父母是各種美德中佔第一位的.一個人如果都 不知道孝敬父母,就很難想像他會是個什麼人。父母是生我養我的那兩個人,是給我們生命的人,子女是風箏,父母是長線,不管風箏飛到哪,都有線牽絆著,不管我們在哪裡,都有父母牽掛著。
  • 孝敬父母的兩拜乃麻子
    孝敬父母的兩拜乃麻子1、首先舉意真主啊!我因為您交還孝敬父母的兩拜乃麻子,朝向克爾拜,安浪乎艾克白日,(الله اكبر)2、進入禮拜念抄手嘟哇(開拜詞):求您把這兩拜孝敬父母的乃麻子的賽瓦布送給我的父母!還可以念()給父母親做的嘟哇):(然拜乃呃非日裡,外裡哇裡單耶,外力木艾米尼乃,要麥,也古木裡黑撒布,然比日哈目乎麻,開麻然白牙尼,suai給然。)
  • 有一種惡,叫不孝敬父母
    父母子女,只有這一生的緣分,不管是好是壞,下輩子,都不會再見了。孝敬父母,這本是天經地義的事,但在有的人眼中,卻只顧一味地向父母索取,等到毫無用處,反倒需要兒女的照顧時,他們便開始各種嫌棄了。人前噓寒問暖,背後不聞不問。
  • 孝敬雙親
    這段聖訓當中,我們所看到的伊斯倆目在告訴著人們孝敬雙親,並且呢,尤其應當孝敬自己的母親。因為母親在懷著我們的時候是弱上加弱。在照顧我們的時候是最照顧的人,並且呢,她們作為我們的母親,比父親更關心我們,比父親更擔心我們。所以因此呢,孝敬父母的時候呢,更應當多一點的關心給予我們的母親。因為他們相對來說沒有父親那麼堅強,她們相對來說,她們是弱勢的群體。
  • 婚後給父母五千,丈夫孝敬公婆五千,拿出本子他:再給你父母五千
    這個男人,可以幫她遮風擋雨,可以和她一起孝敬父母。只有男人有擔當有責任感,女人才會有歸屬感。嫁給老公的時候,他真的算是一無所有。雖然公婆供他讀出了大學,但在老公畢業後,公婆就明確跟他說,讓他自力更生,不要再啃老。有骨氣的老公,愣是靠著自己的努力,在大城市裡打出了一片天地。
  • 【日用飲食】我必堅固你【每日甘泉】要孝敬父母,使你得福,在世長壽.這是第一條帶應許的誡命.
    ����������������S�~��dsc^9sc^9s�􃯡`��A   【要孝敬父母,使你得福,在世長壽。這是第一條帶應許的誡命。】(弗:6:2節)  【要孝敬父母】,這不但是神在律法中的誡命,要祂的子民遵守,更是第一條帶應許的誡命。神應許遵行這誡命的人必蒙福,在世長壽。現今我們生活在新約時代,就更當在主裡孝敬父母,承受有福的應許。
  • 孝敬而非「孝順」 聖經中八節關於愛父母的經文
    關於如何對待父母,中國人非常強調「孝順」,以為走到「順」才算孝,但聖經並非如此認為,聖經沒有「孝順」一詞,反而多處經文寫到的都是「孝敬」,尊敬和尊榮自己的父母,比如簡單的順從和愚孝才是真有智慧。以下是小編整理的10處聖經中談到如何對待自己父母的經文,與大家共享。
  • 52歲「古裝男神」曬82歲母親照片,焦恩俊:孝敬父母是本分
    人生在世,我們總會受傷:愛情的創傷、同事的暗箭、朋友的背叛、病患的折磨......唯獨父母是治療我們傷痛的最好良藥。 「孝敬父母是本分」——越是簡單的道理,就越有道理!
  • 52歲「古裝男神」曬82歲母親照片,焦恩俊:孝敬父母是本分
    人生在世,我們總會受傷:愛情的創傷、同事的暗箭、朋友的背叛、病患的折磨......唯獨父母是治療我們傷痛的最好良藥。「孝敬父母是本分」——越是簡單的道理,就越有道理!對於這個大胖小子,全家人極盡寵愛。這樣導致的結果就是,童年的焦恩俊性格倔強、好勇鬥狠。
  • 基督徒製作人舒方與迦南詩歌小敏聯手打造短片《當孝敬父母》:過年...
    此次他邀請迦南詩歌的作者小敏姐妹為該短片創作主題曲——《我有一位好媽媽》,並希望藉著該短片提醒身邊的朋友過年回家多陪陪父母,更呼籲大家一同用耶穌文化影響這個世界。1月24日晚,舒方空降北京,出席「愛的圖畫」之《當孝敬父母》在人民大會堂的首發式,當晚,各路公益明星、央視主持人到場為福音事工助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