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孝,是帶爸媽跟上時代

2021-02-18 央視新聞

最近,一段蘇州李奶奶和Siri「嘮家常」的視頻走紅網絡。她帶著很重的口音,連連向Siri提問。可愛一幕,被孫女拍下來。孫女也沒想到,教奶奶用智慧型手機,竟然這麼歡樂。智能時代,許多中老年人掉隊了。教父母長輩學會使用智慧型手機,成為年輕人普遍面對的課題。當真正開始具體操作教學,這屆年輕人終於體會到,幫父母長輩推開新世界大門到底有多難。好在,許許多多過來人的經驗告訴我們:教會父母長輩使用智慧型手機,快樂與感動一起來了。►@Peanut

國慶節給奶奶買了個智能機,她給我打個電話看看好使不,拿起手機對手機說了句不是那麼標準的普通話:「給大腦袋打電話。」手機沒反應,重複三四次依舊沒有效果。奶奶神情凝重地講:「為什麼和廣告裡不一樣,一點都不智能。」

►@孫優雅有一天我在客廳看電視,聽見我媽的手機裡傳來很大的歌聲,我讓我弟去打探一下,我弟看了一眼說媽在給別人打電話。我當時有點奇怪,誰會給她打電話唱歌?過了一會兒,我媽從臥室出來,偷偷摸摸捂著手機,把手機給我們看。那是一個人在直播,然後我媽小聲問我們:「他會不會看到我啊?」我們笑了半天,告訴我媽裡面的人看不到她,她才把捂著手機的手拿開。
►@frostg奶奶和另一個奶奶視頻,兩人說再見後,一個說:「哎,這個怎麼掛斷?」另一個:「我也不知道怎麼掛……」直到我後來趕到。►@楚旻澈上次在微信上告訴我爺爺暑假實習的事,因為學院通知語意不明,我順手配了一個「迷茫」的表情包。

後來我媽告訴我,爺爺奶奶收到之後,一夜沒睡好覺。他們一直在琢磨這個圖片是什麼意思。最後他們對這個圖片的解釋是:一隻小狗,孤零零地站在冰天雪地裡,又冷又無助,臉上寫滿了迷茫與痛苦。這是我在告訴他們我生活過得不開心,學習不順利,一個人離家千裡,無依無靠,孤苦伶仃……我媽聽完爆笑,對二老的想像力表示拜服,同時告誡我,有事電話別微信,別給他們發表情包,他們真的會思!慮!過!度!►@Dawrin我剛上大學那會兒,父親學會了用微信,我當時也是年少不知事,朋友圈漸漸屏蔽了父親。有一次父親去修手機,說是手機壞了,因為看不到兒子朋友圈了。當時那個修手機的小哥也是機靈,用父親的微信跟我說,讓我把我對父親的屏蔽取消掉:「你爸以為自己手機壞了呢。」我連忙把我屏蔽取消,從此再也不敢屏蔽父親。►@我是龍貓我爸剛學會網購後,在網上為我媽搶面霜,收貨之前和我媽說:「你不要自己買了,我買了兩大瓶。」

►@星屑

給我媽下載短視頻軟體後,

她學會下載生活小妙招小視頻發群裡。

最近我發現她學會用剪輯軟體了,

而且她還有幾個粉絲了。

►@小嗯隔了一段時間回家,發現家裡的衣服呈現「網紅」疊法。原來老媽已是資深抖友。►@-Blooming

我爸不知從何處找到的表情包

詭異中莫名的和諧

和諧中莫名的詭異……



►@艾比路飛媽媽上一個手機,不能感應步數,一直沒開通螞蟻森林,只能養小雞。她最開心的就是每天早上,我的雞會去她那裡偷吃。3月她換了個新手機,心心念念讓我給她開通螞蟻森林。在我回上海的日子,她就從我的步數,推測我是不是出去玩了,是不是病了在家。前段時間因為減肥,每天都走兩萬多步,她和爸爸就很擔心,以為我換了住所,離上班的地方太遠了,要走很多路。她的螞蟻森林從來不收能量,留著我偷,留著我替她收,然後她再送我幾克能量表示感謝。這大概就是父母,就連綠色能量都想著要留給孩子。

內容整理自豆瓣、知乎等

圖片著作權屬於原作者

在教父母長輩使用智慧型手機時

許多年輕人輸在缺乏耐心

我們不能忘記的是

自己小時候曾被怎樣

溫柔陪伴,悉心教導


《最好的孝順,是讓父母跟上時代》

(節選)作者 | 萌小犀牛

前段時間,我給爸爸換了一張無限流量的電話卡。周末的晚上,他收工回來,一臉興奮地對我說:「女兒,這張卡真的在外面也能上網啊!以後你再教我怎麼用微信付款,那我就可以像別人一樣只帶手機就能買菜了!」只是能在工地用手機上網,他就激動得像個孩子一樣。我既開心,又有點慚愧。開心的是爸爸很喜歡我送他的這個小禮物,慚愧是因為爸爸早就小心翼翼地向我表達過,「為什麼別人可以刷一下二維碼就能付款。」話裡滿是羨慕之情。而我,一直拖延很久才將他小小的願望實現。我發現,父母使用了智慧型手機,仿佛打開了連接外界的大門,生活一下子變敞亮了。沉默的爸爸變得健談了,有空會主動和我們聊起新聞上的趣事;操勞的媽媽學會放鬆了,吃完飯會拉著我下載廣場舞視頻。以前,他們總覺得自己是跟不上社會發展的老人,註定會被社會拋棄,害怕接觸新事物,自卑膽怯。兒女不在家的日子,只能寂寞地守著空落落的家。如果我們註定要與父母漸行漸遠,那不妨在我們留給他們背影的同時,再給他們留下跟上時代的跑道,讓他們能離我們的背影近一點、再近一點。

我家一直在農村,前幾年,媽媽和伯母破天荒相約到市裡遊玩。相比於她們印象中的市區,現在的市區早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看著熙熙攘攘的人群和高聳的大樓,兩個人有些暈頭轉向。好不容易去到中心廣場逛了一圈,要回去的時候不懂公車站在哪裡,也不懂使用手機地圖。兩個人愣是頂著大太陽找了半小時公車。有人說,時代拋棄你,連聲招呼都不會打。這句話不僅給年輕人帶來焦慮,實際上,老年人又何嘗不害怕被時代拋棄……曾經他們是孩子眼裡無所不能的超人,但是當超人漸漸失去了超能力,就變成了技能點為0的「老小孩」。我們的嫌棄,會讓「老小孩」心裡築起一堵牆,隔絕外界可能的傷害;我們的粗暴,會讓「老小孩」停下學習的步伐,寂寞地守著自己的小天地。每一個被時代拋棄的父母,實際上都是被子女拋棄的父母。當他們詢問我們怎麼用微信的時候,你是否不耐煩地說:「你自己隨便按,反正手機又不會按壞。」多少次,我們的不耐煩和冷言冷語就像小小的子彈,一顆顆打進他們的胸膛。剛給父母買手機的時候,我教了他們很多遍怎麼發微信語音,但他們怕犯錯,不敢發給別人,而且總是過兩天就忘了怎麼發。之後我一直「需要」他們發語音:這幾天太忙沒怎麼吃飯,家裡有好吃的了發語音給我,我周末回家吃;村委會把我捐款的名字寫錯了,你發語音給村支書讓他幫我改正;你把我的畢業證拍照發給我……在這種「需要」之下,他們竟然大膽地用起了手機,漸漸熟悉了很多智能設備,每天都變得更有朝氣和期待了。一個人若是覺得自己沒用了,就失去了對自己的期待,喪失了學習的信心。給父母最好的養老,是讓他們參與我們的生活,讓他們感受時代的脈搏,讓他們覺得自己還年輕,還有歲月可蹉跎。從今天開始,放慢我們的腳步,帶領父母一起看你的星辰大海,一起感受你的海闊天空,這就是對父母最好的愛。

圖片 | 視覺中國

  文 | 選自書報文摘 

點擊「寫留言」分享

你教父母長輩用手機的故事

監製丨李浙  主編丨王若璐

編輯丨李明遠  校對丨高少卓

相關焦點

  • 寧聽 | 有一種孝,是帶爸媽跟上時代
    以後你再教我怎麼用微信付款,那我就可以像別人一樣只帶手機就能買菜了!」只是能在工地用手機上網,他就激動得像個孩子一樣。我既開心,又有點慚愧。開心的是爸爸很喜歡我送他的這個小禮物,慚愧是因為爸爸早就小心翼翼地向我表達過,「為什麼別人可以刷一下二維碼就能付款。」話裡滿是羨慕之情。而我,一直拖延很久才將他小小的願望實現。
  • 最好的孝敬,是帶父母跟上這個時代
    感慨之餘發了條朋友圈:「你在數字海洋中自在遨遊,爸媽還在岸上刀耕火種。耐心一點,別讓他們被時代甩開太遠。」沒想到一下子收到了很多朋友的評論。當然,故事也可以換一種結局。我的經驗是,從耐心回答父母的每一個「有技術含量」的問題開始。今年回家,你想教會父母什麼?
  • 新24孝,了解一下!(文末福利速搶)
    尊重爸媽的選擇如果爸媽實在不願意出遠門旅行,你可以帶他們到家周邊來個半日/一日遊,不要勉強。放慢自己的節奏不能太累,讓自己的節奏和爸媽保持一致,並且不帶怨言。 ··· 24孝. 環遊世界不是夢如果你有足夠的勇氣和耐心,帶著爸媽一起環遊世界,真的不是夢。
  • 孝美行天下!「最美兒媳」吳克鳳:順也是一種孝
    「孝美行天下——尋找山東最美兒媳電視展播」頒獎典禮將分上、下部分,分別在2021年1月2日、1月3日播出,帶您走進12位最美兒媳代表的生活中,感受她們所帶來的溫情與感動。今天,我們來聽聽「2020山東最美兒媳」吳克鳳的故事。唱著童謠的老人叫高俊英,已經91歲高齡,她兒孫滿堂,子女孝順,但就在幾年前,恰恰是子女的孝心,給她帶來了一個小煩惱。
  • 恐怖故事:帶爸媽旅行有多可怕?
    知乎上有個超級委屈的問題「如何帶爸媽旅行不被罵?」
  • 署名文章|劉思通:讓孝文化在新時代煥發新光彩
    臨沂是久負盛名的孝聖故裡,是中國孝文化的重要發源地之一。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二十四孝故事,有「七孝」源自臨沂。「噬指痛心」「百裡負米」「蘆衣順母」「鹿乳奉親」「臥冰求鯉」「戲彩娛親」「聞雷泣墓」等故事家喻戶曉,廣為傳頌。
  • 跟上造句和解釋_跟上的例句有哪些 - 小孩子點讀
    跟上(gēn shàng)。在成就或物質的獲取上,與同時代的人相配。[跟上教授們。]與…看齊。[要跟上比他跑得快的運動員並不難。]跟上在教材中的例句:1、船上沒有封艙用的防漏隔牆。哈爾威船長站在指揮臺上,大聲吼喝:「全體安靜,注意聽命令!把救生艇放下去。婦女先走,其他乘客跟上,船員斷後。必須把六十人救出去!」
  • 她穿到六零年代,為緊跟時代,立馬帶極品爸媽分家!六零+七零文
    她穿到六零年代,為緊跟時代,立馬帶極品爸媽分家!六零+七零文最近書荒的朋友很多,對於一些看小說嚴格的朋友來說,總找不到精彩的小說來看,小編這裡有很多文筆好,本本都很精彩的小說,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你全看過的,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分享她穿到六零年代,為緊跟時代,立馬帶極品爸媽分家!六零+七零文。
  • 參賽美文 ‖ 大孝(節選)
    大孝(節選)
  • 都要2021年了,快教會爸媽怎麼「網上衝浪」吧
    那天我兒子帶我去開個了洋葷……」看著老媽笑呵呵的表情和明顯炫耀的語氣,還有什麼比這更幸福的呢。我忽然意識到自己很自私,現在爸媽之所以有種種生活的不便,很大一部分責任都在我身上。「網際網路+「時代的開啟方便了年輕人,但是對於大多數上了歲數的人是不友好的。
  • 帶上爸媽去旅行
    旅行對於孩子的影響和意義,一直被反覆肯定,雖然辛苦一點,麻煩一點,但還是堅持要做。我突然想到,那麼旅行對於父母的意義呢?是否被我們有意或者無意的忽略。我們中間又有多少人能夠帶著爸媽去旅行呢?此文定義之內的帶上爸媽旅行是指,由你安排組織的,迎合父母愛好,由你承擔絕大部分費用,並且一路親自陪同的旅行。夫妻出行順便帶上爸媽,真正目的是為了幫你看娃的旅行不算在內。
  • 新「24孝」之九,十:教會父母能上網,常為父母拍照玩
    中華民族是個非常講究孝道的優秀民族,在我國傳統的歷史文化中,就有著名的「24孝」,它們分別是:孝感動天、戲彩娛親、鹿乳奉親、百裡負米、齧指痛心、蘆衣順母、親嘗湯藥、拾葚異器、埋兒奉母、賣身葬父等24個感人至深,關於盡孝道的故事。
  • 小孝孝於庭闈,大孝孝於天下
    孝在中國文化中非常重要,古代甚至有人因為不孝,被處以車裂之刑,可見中國有多重視孝道。在所有概念之中,孝是非常重要的一個。那麼,什麼是孝?孝有四層含義:第一是親情,就是對父母親要好;第二,尊敬所有的長輩,不能僅僅孝順自己的父母;第三,懂得反哺,也就是一定要明白自己是怎麼來的,不能忘本;第四要學會報恩、感恩。這是最基本的四個內容。中國為什麼提倡孝呢?
  • 平羅法院道德講堂講述「孝」的故事
    平羅法院道德講堂講述「孝」的故事 2020-12-14 18: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清平樂》與「孝」
    ;16、為父母購買合適的保險;17、常跟父母做交心的溝通;18、帶父母一起出席重要的活動;19、帶父母參觀你工作的地方;20、帶父母去旅行或故地重遊;21、和父母一起鍛鍊身體;22、適當參與父母的活動;23、陪父母拜訪他們的老朋友;24、陪父母看一場老電影——比較簡便可行。
  • 大孝高歌
    大孝高歌  半桶水/柯進   中國,是個有五千年文明的泱泱大國。
  • 2020年開啟的網際網路創業時代,你跟上腳步了嗎?
    "滴,驗證成功請通過"地鐵的刷臉進站成功的打入了我們的生活出行中,同樣的,今年6月紙質火車票被取消,電子車票全面推廣,直接刷身份證掃臉進站,再到九月份的廈門與京東達成合作,開啟無人配送車時代,人工智慧一步一步的進入我們的生活且無處不在。
  • 德育故事 | 兄弟和睦,也是一種孝.
    兄弟和睦,也是一種孝。
  • 全國老年大學將有統編教材 教材將跟上時代潮流
    現狀:有的教材就兩張紙目前,我國擁有各類老年教育機構近8萬所,老年大學(學校)近6萬所,在校學員近800萬人,包括接受遠程教育在內的老年學員約有1500餘萬人。然而,我國老年大學至今沒有一本全國性教材。武漢市武昌區老年大學水岸星城分校校長馬建華對此深有感觸。
  • 第一次帶爸媽去旅行怎麼辦?
    正如當年他們帶你出遊,面對你的撒潑耍賴感慨「孩子的世界真難懂」一樣,如今 「第一次帶爸媽去旅行」這門課同樣博大精深。「女兒去哪兒」想要實現旅途大和諧,從來不是那麼輕而易舉的事。 爹媽心,海底針 結果可想而知,九寨黃龍400彎,黃龍還有高原反應,老大爺還沒抵達目的地就已經暈暈乎乎了,幸虧團友中有一個醫生,這才沒鬧出大禍。」 3號讀者:荔枝,25歲「帶爸媽去門旅行,比老人家思想更頑固的是老他們的胃。我們家是廣東人,父母對於食物的概念便是「只有廣東菜才是人吃的,其他地方的東西都不是人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