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節給奶奶買了個智能機,她給我打個電話看看好使不,拿起手機對手機說了句不是那麼標準的普通話:「給大腦袋打電話。」手機沒反應,重複三四次依舊沒有效果。奶奶神情凝重地講:「為什麼和廣告裡不一樣,一點都不智能。」
►@孫優雅有一天我在客廳看電視,聽見我媽的手機裡傳來很大的歌聲,我讓我弟去打探一下,我弟看了一眼說媽在給別人打電話。我當時有點奇怪,誰會給她打電話唱歌?過了一會兒,我媽從臥室出來,偷偷摸摸捂著手機,把手機給我們看。那是一個人在直播,然後我媽小聲問我們:「他會不會看到我啊?」我們笑了半天,告訴我媽裡面的人看不到她,她才把捂著手機的手拿開。給我媽下載短視頻軟體後,
她學會下載生活小妙招小視頻發群裡。
最近我發現她學會用剪輯軟體了,
而且她還有幾個粉絲了。
►@小嗯隔了一段時間回家,發現家裡的衣服呈現「網紅」疊法。原來老媽已是資深抖友。►@-Blooming我爸不知從何處找到的表情包
詭異中莫名的和諧
和諧中莫名的詭異……
內容整理自豆瓣、知乎等
圖片著作權屬於原作者
在教父母長輩使用智慧型手機時
許多年輕人輸在缺乏耐心
我們不能忘記的是
自己小時候曾被怎樣
溫柔陪伴,悉心教導
《最好的孝順,是讓父母跟上時代》
(節選)作者 | 萌小犀牛
前段時間,我給爸爸換了一張無限流量的電話卡。周末的晚上,他收工回來,一臉興奮地對我說:「女兒,這張卡真的在外面也能上網啊!以後你再教我怎麼用微信付款,那我就可以像別人一樣只帶手機就能買菜了!」只是能在工地用手機上網,他就激動得像個孩子一樣。我既開心,又有點慚愧。開心的是爸爸很喜歡我送他的這個小禮物,慚愧是因為爸爸早就小心翼翼地向我表達過,「為什麼別人可以刷一下二維碼就能付款。」話裡滿是羨慕之情。而我,一直拖延很久才將他小小的願望實現。我發現,父母使用了智慧型手機,仿佛打開了連接外界的大門,生活一下子變敞亮了。沉默的爸爸變得健談了,有空會主動和我們聊起新聞上的趣事;操勞的媽媽學會放鬆了,吃完飯會拉著我下載廣場舞視頻。以前,他們總覺得自己是跟不上社會發展的老人,註定會被社會拋棄,害怕接觸新事物,自卑膽怯。兒女不在家的日子,只能寂寞地守著空落落的家。如果我們註定要與父母漸行漸遠,那不妨在我們留給他們背影的同時,再給他們留下跟上時代的跑道,讓他們能離我們的背影近一點、再近一點。我家一直在農村,前幾年,媽媽和伯母破天荒相約到市裡遊玩。相比於她們印象中的市區,現在的市區早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看著熙熙攘攘的人群和高聳的大樓,兩個人有些暈頭轉向。好不容易去到中心廣場逛了一圈,要回去的時候不懂公車站在哪裡,也不懂使用手機地圖。兩個人愣是頂著大太陽找了半小時公車。有人說,時代拋棄你,連聲招呼都不會打。這句話不僅給年輕人帶來焦慮,實際上,老年人又何嘗不害怕被時代拋棄……曾經他們是孩子眼裡無所不能的超人,但是當超人漸漸失去了超能力,就變成了技能點為0的「老小孩」。我們的嫌棄,會讓「老小孩」心裡築起一堵牆,隔絕外界可能的傷害;我們的粗暴,會讓「老小孩」停下學習的步伐,寂寞地守著自己的小天地。每一個被時代拋棄的父母,實際上都是被子女拋棄的父母。當他們詢問我們怎麼用微信的時候,你是否不耐煩地說:「你自己隨便按,反正手機又不會按壞。」多少次,我們的不耐煩和冷言冷語就像小小的子彈,一顆顆打進他們的胸膛。剛給父母買手機的時候,我教了他們很多遍怎麼發微信語音,但他們怕犯錯,不敢發給別人,而且總是過兩天就忘了怎麼發。之後我一直「需要」他們發語音:這幾天太忙沒怎麼吃飯,家裡有好吃的了發語音給我,我周末回家吃;村委會把我捐款的名字寫錯了,你發語音給村支書讓他幫我改正;你把我的畢業證拍照發給我……在這種「需要」之下,他們竟然大膽地用起了手機,漸漸熟悉了很多智能設備,每天都變得更有朝氣和期待了。一個人若是覺得自己沒用了,就失去了對自己的期待,喪失了學習的信心。給父母最好的養老,是讓他們參與我們的生活,讓他們感受時代的脈搏,讓他們覺得自己還年輕,還有歲月可蹉跎。從今天開始,放慢我們的腳步,帶領父母一起看你的星辰大海,一起感受你的海闊天空,這就是對父母最好的愛。圖片 | 視覺中國
文 | 選自書報文摘
點擊「寫留言」分享
你教父母長輩用手機的故事
監製丨李浙 主編丨王若璐
編輯丨李明遠 校對丨高少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