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24孝」之九,十:教會父母能上網,常為父母拍照玩

2020-12-28 我來說人文

中華民族是個非常講究孝道的優秀民族,在我國傳統的歷史文化中,就有著名的「24孝」,它們分別是:孝感動天、戲彩娛親、鹿乳奉親、百裡負米、齧指痛心、蘆衣順母、親嘗湯藥、拾葚異器、埋兒奉母、賣身葬父等24個感人至深,關於盡孝道的故事。

時代在前進,社會在進步,倫理在發展,我們對孝道文化的理解和弘揚,既要傳承,更要創新。因此,結合時代的新特色新特點,2012年8月,由全國婦聯等單位聯合發布了「帶著妻小常回家」等新「24孝」,從而成為了我們現在踐行孝道的行為標準。那麼,大家要如何做好這新「24孝」呢?

新「24孝」之九:教會父母能上網。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的進步,科學的發達,手機和網際網路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非常需要必不可少的事物了。正如人們所說,「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手機和網際網路已經為人們的日常生活,提供了難以想像的可能。因此,作為兒女教會父母用好智慧型手機和上網,就應該成為盡孝道之中的一件正常的事情了。

不少父母親由於年齡較大,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較差怕費事,有的還因為文化程度較低,操作上有一定的困難等等。這個時候,我們就應主動幫助父母親儘快學會用手機的某些功能,會上網做某些喜歡做的事情,比如微信、瀏覽新聞、現金支付、小遊戲、搜索生活技巧等等。能夠教會父母用好手機,上好網,既是兒女盡到孝心,又讓父母玩得開心愉快,還能給生活帶來方便,幾全齊美的好事情,是一定要做好的。

新「24孝」之十:常為父母拍照玩。父母親年紀雖然大了,但是「老頑童」的心理不會改變,正所謂「人老心不老,越活越年輕」。因此,兒女們要在業餘休睱之際,多陪陪父母親「玩一玩」。就拿拍照來說吧,無論是自拍還是他拍,室內拍還是室外拍,隨手拍還是風景拍等等,只要玩得開心就好。好吃的、好玩的、好看的衣服、好看的風景等等,都可以拍,拍完後再由父母用以曬一曬朋友圈,發一發親友群,既可以促進彼此之間的情感交流,又增加了生活的樂趣,更調整了父母親的心態,從而讓他們每天都能夠有個好心情,更可以延年益壽的。

人總是會老的,而社會又是在飛速發展的,要想緊跟時代不落伍,就必須與時俱進,跟上時代的步伐。不少老年人怕麻煩,不願意用智慧型手機,更不淡什麼上網。其實,作為一種可操作性很強的工具,智慧型手機雖說是高科技的產品,但對於老年人來說,簡單常用功能的運用,也並非難事。所以,做兒女的一定要積極主動地鼓勵和教會有困難的父母親,讓他們能夠用得順手,玩得愉快為好。這樣一來,父母就可以利用空休時間玩玩微信,上上網,拍拍照片和視頻什麼的。兒女動動手,動動口,舉手之勞就可以盡到孝心,父母又增添樂趣,帶來方便,玩得開心,何樂而不為呢?願天下所有兒女盡到孝道,願天下所有父母晚年幸福!

個人觀點,歡迎評論,敬請關注。

相關焦點

  • 新「24孝」之十七,十八:新聞時事常交流,帶著父母參活動
    中華民族是個非常講究孝道的優秀民族,在我國傳統的歷史文化中,就有著名的「24孝」,它們分別是:孝感動天、戲彩娛親、鹿乳奉親、百裡負米、齧指痛心、蘆衣順母、親嘗湯藥、拾葚異器、埋兒奉母、賣身葬父等24個感人至深,關於盡孝道的故事。
  • 新24孝,了解一下!(文末福利速搶)
    古有《全相二十四孝詩選集》,記錄了24個孝子在不同境遇下所做出的孝事,製成印本代代相傳。但像「賣身葬父、埋兒奉母」這些事跡放到現代社會中有點驚悚,所以編輯出了《新24孝》,以及「二十四孝」行動標準。畢竟,我們今兒要叨叨的是「旅行24孝」,而且,這些都是你們自己說的!還記得無二君含淚寫下的👉「帶父母旅行的第6天,你猜我怎樣了.」嗎?那真是喚起了一眾小夥伴的共鳴。
  • 收藏│24孝故事,曾經的大毒草現在成了新經典?
    供食之。後舍側忽有湧泉。味如江水。日躍雙鯉。詩時取以供母。有詩為頌。詩曰:舍側甘泉出。朝朝雙鯉魚。子能恆孝母。婦亦孝其姑。姜詩,東漢四川廣漢人,娶龐氏為妻。夫妻孝順,其家距長江六七裡之遙,龐氏常到江邊取婆婆喜喝的長江水。婆婆愛吃魚,夫妻就常做魚給她吃,婆婆不願意獨自吃,他們又請來鄰居老婆婆一起吃。一次因風大,龐氏取水晚歸,姜詩懷疑她怠慢母親,將她逐出家門。
  • 母親節,多為父母念《報父母恩咒》,才是真正的孝!
    悲母在堂,名之為富;悲母不在,名之為貧。悲母在時,名為日中;悲母死時,名為日沒。悲母在時,名為月明;悲母亡時,名為闇夜。是故汝等勤加修習,孝養父母,若人供佛,福等無異。應當如是報父母恩。(南大般涅盤經)  20、夫為人子者,當以五事,敬順父母,云何為五:一者供奉能使無乏;二者凡有所為,先白父母;三者父母所為,恭順不逆;四者父母正令,不敢違背;五者父母所為,正業不斷。
  • 孝:對父母義不容辭的歸還
    本文作者:高喜林百善孝為先,尊老敬老被人們千百年來代代相傳。孝,成為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 歡度新春,孝敬父母的28種方式!力行孝道轉福運,傳遞孝心增福運!
    孝是天下第一道!孝是人道第一步!孝是生命的根源!孝是最大的良知!孝能開發大智慧!孝能迎來五福運!萬善孝為本,行孝不能等!力行孝道,才能「牛」轉乾坤!力行孝道,才是最好的改變命運!孝身,孝敬父母要從孝敬父母的身體做起;孝心,就是讓父母心情舒暢;孝願,就是滿足父母的心願;孝慧,就是教會父母不斷接受新鮮事物,增長智慧,不被時代落下。下文28件事情都是孝敬父母的有效方式,縱使你一無所有,只要能做到其中的三五件,也能賺的父母眉開色舞、開懷大笑。
  • 古24孝之七 彩衣娛親
    古24孝之七         雙彩娛親【原文】周老萊子,至孝。奉二親,極其甘脆。
  • 孝道故事~孝順父母的28個方式
    其實不然,父母都是善良的天使,一個眼神,一句暖語,一點點禮品,早已讓他們開心不已。下文28件事情都是回報父母的有效方式,縱使你一無所有,只要能做到其中的三條五句,也能賺的父母眉開色舞、開懷大笑。  第1件:記住父母的生日,生日當天送上生日禮物,或親口說我愛你、我想你。條件允許,給他開一個生日party。  第2件:常回家看看,如做不到,那就一周二次以上電話吧!
  • 不孝父母的後果!
    孝者存,逆者亡有一天父母來探望他,他見父母來了就滿肚子不高興。母親覺察到他的心思,怕他幹出令人難堪的事丟人現眼,坐了一會兒就要告辭回家。媳婦心眼較好,苦苦勸父母留下。第二天陳元仍去打魚,捕了一條大魚。他得意之極,忽然想到有父母在家,一定會同吃他的魚,就找個託詞,打發老婆送父母回家。老婆、父母前腳剛走,他就急忙把魚煮熟,大嚼起來。
  • 孝順父母是學佛人的根本 要勸父母信受佛法
    憂念之心恆無休息。但自思惟將欲生產。漸受諸苦晝夜愁惱。若產難時如百千刃競來屠割。或致無常。若無苦惱諸親眷屬喜樂無盡。猶如貧女得如意珠。其子發聲如聞音樂。以母胸臆而為寢處。左右膝上常為遊履。於胸臆中出甘露泉。長養之恩彌於普天。憐愍之德廣大無比。世間所高莫過山嶽。悲母之恩逾於須彌。世間之重大地為先。悲母之恩亦過於彼。若有男女背恩不順。令其父母生怨念心。母發惡言子即隨墮。或在地獄餓鬼畜生。
  • 《清平樂》與「孝」
    蓋天子之孝也。」——也就是說,天子之孝,與平民之孝,有著極大的區別。為了維護「在所有臣民心中,太后與官家母慈子孝,為社稷盡心盡力」的虛假形象,避免出現「朝廷亂、天下亂」的大局,趙禎只能在個人情感上,做出一定的犧牲,「有所為而有所不為」。
  • 《24孝動畫片》全集(合集)
    母親臥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帶;母親所服的湯藥,他親口嘗過後才放心讓母親服用。他在位24年,重德治,興禮儀,注意發展農業,使西漢社會穩定,人丁興旺,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他與漢景帝的統治時期被譽為「文景之治」。
  • 多陪伴 常逗趣兒 家有孝子母常樂
    李彥慧的母親辛桂蘭,曾是上世紀叱吒開封商界幾十年的精英,當選過河南省勞動模範,教會了李彥慧很多做人的道理。現在李彥慧的事業有了成就,他最想做的事情就是孝順母親。在母親的身邊,已過知天命之年的李彥慧卻常如孩童一般。每次看望母親時,他都要讓母親捏捏自己的手。母親稍一用力,李彥慧就裝作受疼不住,齜牙咧嘴,口中討饒說:「哎喲,哎喲,娘您好大的勁兒!」
  • 《孝經》第一章,用孝養父母的心對一切眾生
    為儒家十三經之一。傳說是孔子所著,全書共分為十八章。今天我們來看第一章,第一章為開宗明義之章,什麼是孝啊?孝就是一切德之根本,所有品德,教化皆由此產生,教就是孝的文化。接下來我們看原文。原文仲尼居,曾子侍。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順天下,民用和睦,上下無怨。汝知之乎?」曾子避席曰:「參不敏,何足以知之?」
  • 楊迪下跪感謝父母,羔羊跪乳尚知孝,一生難報父母恩
    因為這次去的是楊迪的家裡,不常露面的楊迪爸爸也是不得不出現。到了家裡能幹什麼呢,聊聊家常肯定是必要的啊。在他追逐夢想的路上的從來沒有阻撓過,都是鼓勵式的教育,一路走來都讓他感到自己很優秀,說及動情之處,楊迪向父母跪下了。換了其他的明星,這事不一定能在節目中做得出來,就算做出來多半也是會被觀眾罵作秀。可是楊迪作秀的嫌疑就很小了,他活得是那麼真實,無論是在現在的綜藝,還是之前的選秀。相比於作秀,我更願意相信,楊迪是發自內心地感謝父母。
  • 你我身邊的「孝」,值得被知道
    >
  • 父母最應該教會孩子的是什麼?
    從孩子出生開始,父母的一言一行就開始影響孩子的每一步的成長,孩子將來成為什麼樣的人?取決於父母都教會了孩子什麼。父母需要教給孩子的東西很多,那麼,父母最應該教會孩子的是什麼呢?一、自食其力的獨立生存能力父母賦予了孩子生命,養育孩子長大,但是父母不可能一輩子都陪在孩子身邊。世界上絕大多數的愛都是以團聚為目標的,但是,唯獨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愛,是以分離為目標的。
  • 教會父母用樂播投屏看見科技之美
    隨著越來越多的中老年用戶開始使用智慧型手機,新時代的科技浪潮已經向他們湧來。過去說的「銀髮經濟」都不足以形容他們了,他們現在甚至比年輕人還潮。早前,六十多歲的趙雅芝發微博稱,在疫情期間,學會了用手機網購、投屏看劇、玩微博。
  • 孝為百善之首
    若能孝順父母師長,禮敬三寶賢仁,不必四處祈求,則可得四種福報:一者:顏色端正。二者:氣力豐強。三者:安穩無病。四者:健康長壽,不逢災難。作為子女的,應儘量奉給;父母若樂善好施、子女不要愛惜(自己須省父母應順)錢財、也不要露出慳吝之念頭。遂了父母的心意、慷慨歡喜一同做好事。父母如果希望家庭發達門楣添彩、閭裡賢才等、為子女的,當依父母心術、悉次稟教順情專業進趣、努力精進以至克實。釋父母之懸念也。或有等父母、僅顧身後之事(壽衣棺才墳墓)、理當預構備之。苟其父母不甚清正、而有缺點處。子不得過分逆諫。自當盡子之道、循循伏從(堯母弟象)。
  • 仙經萬卷,忠孝為先:《玄天上帝說報父母恩重經》
    大聖大慈 大仁大孝 八十二化 報恩教主 佑聖真武 治世福神 玉虛師相 玄天上帝 金闕化身天尊。昔泰清大帝,第八十二次化身,託聖父淨樂國王,聖母妙祥天主,降生為太子。才七歲,即離親去國潛身入太和山中修道。歷四十二年,功成衝舉,位鎮北方,為玄天上帝。感父母生恩之重,故說此經。若有善信男女,體玄天聖訓。以孝道存心,持齋三年,禮念聖號一萬八千遍。以按道經一藏篇目之數,以答父母三年乳哺之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