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為百善之首

2021-02-19 祖傳文化

佛說:「孝順父母,世間第一福田。」若能孝順父母師長,禮敬三寶賢仁,不必四處祈求,則可得四種福報:

一者:顏色端正。

二者:氣力豐強。

三者:安穩無病。

四者:健康長壽,不逢災難。

古人云:「孝為百善之首。」孝順父母為世間最大功德,又云:「不孝父母,拜佛無益。」不孝父母,學佛或行作一切功德,皆無意義。

一、順情

觀察自己的父母心中所想所念的事情,並且一一順著施行不要違背。父母如果歡喜衣服、或需要物件、口頭食物等。作為子女的,應儘量奉給;父母若樂善好施、子女不要愛惜(自己須省父母應順)錢財、也不要露出慳吝之念頭。遂了父母的心意、慷慨歡喜一同做好事。父母如果希望家庭發達門楣添彩、閭裡賢才等、為子女的,當依父母心術、悉次稟教順情專業進趣、努力精進以至克實。釋父母之懸念也。或有等父母、僅顧身後之事(壽衣棺才墳墓)、理當預構備之。苟其父母不甚清正、而有缺點處。子不得過分逆諫。自當盡子之道、循循伏從(堯母弟象)。方為孝焉。所謂孝順,第一就是以順為孝。

二、奉養

為人子女的,應當常常想到父母養育我時,種種艱辛,好吃的給自己,好穿的、用的都順著子女的心意,如今父母老了,有能力賺錢了的子女們就應該讓父母安享晚年了,要時常讓父母的錢財豐裕,讓他們得以買些喜歡的東西。多陪伴在父母的身旁,讓父母常常喜樂,那麼佛菩薩自然會保佑這樣的家庭了。

三、知恩報恩

知恩才能報恩,父母給了子女身體,艱辛養育成人,做子女的沒有理由忘了這大恩大德,子女都大了,父母老了,想到此處,做子女就應該發心善待父母。

四、和睦兄弟

兄弟之間應以和為貴,互相照顧關懷,侍奉雙親,不能你推我,我推你,誰也不養父母的老,或者有的兒子,成人後娶妻忘了應好好孝順父母,只對自家妻兒好,如果這樣,讓父母為之操心動氣,就是大大的不孝了。

五、教妻

妻子是外來之人,進門後應該孝順公婆,丈夫應時常勸導妻子,對公婆好些,才是孝道。無論是男人還是女人都要視對方父母為自己父母,因為你應該知道沒有他父母是沒有你這個深愛的人的。也許他們的做法不是你所想像的,但是你應該知道你的愛人很愛你,你就更應該愛他的雙親,不要讓他為難。



「豈無遠道思親淚,不及高堂念子心。堂上二老是活佛,何用靈山朝世尊」,做子女的多把心思放在父母身上些,要知道,他們才是我們最親的親人哪!與其天天企求好日子的來臨,不如先看看自己的父母過的好嗎?看看你盡到孝道了嗎?有孝』必『有笑』,『能順』自能『一切順』。

請記住,我們在一起!

當你孤獨的時候,我的祝福和愛依舊陪著你!

相關焦點

  • 「入則孝」告訴我們孝心開百善皆開
    我們要共同發願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但是願發得很大,萬丈高樓要從平地起,「千裡之行,始於足下」,第一步就從根本開始做,就從孝道開始做,而整個「入則孝」
  • 百善之首,以孝當先
    身為人子,孝順父母是美德之首。稚子懵懂,他們深愛父母卻不會表達。少年羞澀,愛在心田卻有口難開。學會孝敬父母,勇敢表達愛與感恩,這是一個人必不可少的成長。從滲透在課堂中的孝心教育到感恩主題班會,從每周的孝心作業到各節日的感恩活動,我們一直重視對感恩父母和孝心行動的培養。感恩父母,可以是整潔認真的作業。
  • 孝老三字經
    孝老三字經孝之道,百善先;能養老,可盡年。昔虞舜,曾感天。老萊子,娛親前。羔跪乳,鴉反哺,遵大道,法自然。為兒女,當事親;勸孝老,讀此經。注釋孝之道,百善先;能養老,可盡年。〇常存仁孝心,則天下凡不可為者,皆不忍為,所以孝居百行之先。——《圍爐夜話·百善孝為先》昔虞舜,曾感天。老萊子,娛親前。
  • 【住真實慧】【098】孝為萬善之首,萬善孝為先!
    孝是做人的根本,也是一切善法的起源,孝為萬善之首,萬善孝為先!一切善行都是從孝開始做起的。孝這個字在六書裡面屬於會意,我們的祖先很有智慧,用上面一個老,下面一個子,完美地把孝字的含義表達了出來了。老在上,上為尊,子在下,子尊老為孝。
  • 入則孝——蔡禮旭老師《細講弟子規》
    「百善孝為先」,這句話隨著你深入聖賢教誨,你的體會會愈來愈深。這句話有兩個意思,第一個意思是孝為百善之首;第二個意思是孝心開了,百善自然就開。我們來看看,一個有孝心的人會不會自私?不會!一個有孝心的人會不會頂嘴?「父母呼,應無緩,父母命,行勿懶」。諸位朋友,不要小看《弟子規》,一個「入則孝」就解決你所有小孩的問題。當他知道「身有傷,貽親憂」,他會不會生活顛倒?
  • 百善孝為先 孝為德之本
    2018年7月19日上午,華一坡社區帶領轄區青少年來到臨華路社區市民學校活動室參加了「孝廉文化教育——百善孝為先·孝為德之本」講座活動。講座是由重慶520心理諮詢中心的肖華老師為大家主講。肖老師首先用遊戲的方式拉開講座的序幕,給大家講解了「孝」字的由來,還通過提問、看視頻、朗誦引導青少年從淺至深地了解中國傳統孝道的文化典故。
  • 以何為孝?
    孝道是建立在血緣親情基礎上,以家庭為載體,擴充到人類社會各種人際關係行為的根基性文化。傳統孝道文化從西周之後,孝道思想便被歷代統治者們高度重視,到西漢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始,正是被列為治國理論,形成以孝道文化為核心的封建統治制度,直至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的滅亡。
  • 五十嵐孝司攜《血汙》WePlay中國首秀
    今天在這裡,我們將再次宣布一個讓全場都噪起來的重磅消息——被稱為惡魔城之父的五十嵐孝司將出席WePlay,完成最新熱作《血汙:夜之儀式》的中國首秀。《惡魔城》靈魂附體 因同出於五十嵐孝司之手,《血汙》從眾籌開始,便被打上了《惡魔城》靈魂續作的標籤。
  • 【人物春秋】崔道固賢者之孝
    【人物春秋】崔道固賢者之孝 2020-12-17 16: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小孝孝於庭闈,大孝孝於天下
    孝在中國文化中非常重要,古代甚至有人因為不孝,被處以車裂之刑,可見中國有多重視孝道。在所有概念之中,孝是非常重要的一個。那麼,什麼是孝?孝有四層含義:第一是親情,就是對父母親要好;第二,尊敬所有的長輩,不能僅僅孝順自己的父母;第三,懂得反哺,也就是一定要明白自己是怎麼來的,不能忘本;第四要學會報恩、感恩。這是最基本的四個內容。中國為什麼提倡孝呢?
  • 百善孝為先,孝就是道
    為什麼孝?為什麼要孝?怎麼孝?孝和順有什麼關係?孝和道又是什麼關係?假如人人都懂孝順,假如人人都懂孝道,假如人人都行孝道?我們會怎麼樣?社會會怎麼樣?國家呢?在這個時代,孝道是不是需要迫不及待需要發揚光大的呢?作為炎黃子孫,生長在中國,一提到「孝順」兩個字,大家都不會陌生,朗朗上口的那句話,更是脫口而出:「百善孝為先」。
  • 關於孝的名言名句
    「汝安則為之。夫君子之居喪,食旨不甘,聞樂不樂,居處不安,故不為也。今汝安,則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後免於父母之懷。夫三年之喪,天下之通喪也。予也有三年之愛於其父母乎?」  9.沒有母親,何謂家庭?(艾霍桑)  10.在孩子的嘴上和心中,母親就是上帝。(薩克雷)  關於孝的名言名句大全  1.孝子之至,莫大乎尊親。
  • 至孝,養父母之慧.
    何等為八?一、言不乖度。二、言皆利益。三、言必契理。四、言詞美妙。五、言可承領。六、言則信用。七、言無可譏。八、言盡愛樂。是為八。若能回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後成佛時,具足如來梵音聲相。釋迦牟尼佛是賢劫中第四尊佛,五十六億七千萬年之後,天界中第五尊佛,彌勒佛下生人間,在這五十六億多萬年之間沒有佛,怎麼辦?
  • 人之行,莫大於孝?《易經》中關於「孝」的解釋原來是這樣!
    《呂氏春秋》言:賢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惡之不可移。《禮記》言:孝子之養也,樂其心,不違其志。《論語》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孝在中國,被認識是每一個人都應該要謹慎遵守的,也是中國人考核一個人的第一個關卡。那麼什麼才是孝?僅僅是對待父母的態度嗎?
  • 夜讀筆記 大孝孝國,小孝孝家, 新年第一大事是孝 廣西 陳誼軍
    什麼是孝?我認為大孝就是孝國,小孝就是孝家。正值新年的大年初一,新年第一大事是什麼?那就是孝。昨天,朋友彭若雲發來一些圖片和一段視頻。以小見大,足見新年之暖暖孝情、親情:兩小孩子向白髮老人躬身作揖,祝楊奶奶新年快樂,身體健康,老人還禮。
  • 古24孝之七 彩衣娛親
    古24孝之七         雙彩娛親【原文】周老萊子,至孝。奉二親,極其甘脆。
  • 獨立遊戲丨五十嵐孝司攜《血汙》WePlay中國首秀
    今天在這裡,我們將再次宣布一個讓全場都噪起來的重磅消息——被稱為惡魔城之父的五十嵐孝司將出席WePlay,完成最新熱作《血汙:夜之儀式》的中國首秀
  • 《清平樂》與「孝」
    劇中出現了「事親」「蓋天子之孝也」等幾個鏡頭。劇本圍繞什麼是「孝」、「真孝與假孝」、「大孝與小孝」,來展開情節,並帶給人們有關「新式之孝和舊式之孝」的聯想與思考。蓋天子之孝也。」——也就是說,天子之孝,與平民之孝,有著極大的區別。為了維護「在所有臣民心中,太后與官家母慈子孝,為社稷盡心盡力」的虛假形象,避免出現「朝廷亂、天下亂」的大局,趙禎只能在個人情感上,做出一定的犧牲,「有所為而有所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