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敬父母有四重境界,你在哪一重?

2021-03-02 十點讀書

有的人一生順利,無限灑脫;有的人一生坎坷,崎嶇不平。

生活中,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麻煩和挫折,有的人,能夠迅速化解,有的人,卻怎麼也跨不過那個坎兒。

這到底是因為什麼?

幾年前,我聽了一堂課,老師的一句「人生一切不順,皆因不孝」讓我頓悟了許多,原來孝敬父母才是人生最大的成功。

於是,我就拿身邊的一些朋友做了驗證。

甭說,還真是,孝敬父母的人,他們的生活基本上都是一帆風順的,而那些不孝敬父母的人,他們的生活簡直一團糟糕。

那到底該如何孝敬父母?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下孝敬父母的四層境界。

第一層境界,孝敬父母之身。 


身,是身體。

 

簡單來說就是讓父母能夠吃得飽,穿得暖,住得舒服。 

父母從小把我們拉扯大,供養我們上學讀書,他們就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在未來的人生道路上不要像他們一樣辛苦,希望自己的孩子生活富足、幸福快樂。 

我們參加工作了,能掙錢了,就要回饋他們。 

我有很多朋友都是父母不習慣來城市居住,還住在農村,這些朋友們都是隔三差五地回農村老家,給父母買些吃的,買些衣服,回老家陪父母說說話,吃吃飯。 

這些就是對父母最基本的孝敬。 

2012年,我帶父親去洗澡,父親坐在洗浴中心的床上說,這床真軟和。

這句話一下子觸動了我,把父親送回老家後,我特意看了他們的床,那是一個十分簡陋的四個木腿的床,上面有幾根木板鋪著,他們就這樣堅持使用了四十年。母親說,我就是在這張床上出生的。 

返程途中,我就決定要給父母換一張席夢思床,讓他們也和我們一樣睡上好床。

後來一想,換了床和屋子不搭配,就乾脆直接把父母住的屋子裝修一下吧。 

就這樣,我找人重新粉刷牆壁,把原來的小窗敲掉,換成了大的玻璃窗,換了電視,換了柜子,鋪了木地板,安置了沙發,最重要的還給二老選了一款特別適合他們的床。 

父母的房屋被裝修的像新房一樣,他們很高興。 

我想,這些應該就是孝敬父母的第一層境界,孝敬父母之身。

保障父母的衣食住行,每年帶父母做一次體檢,教父母一些養生之道,幫父母洗腳剪指甲,都是孝敬父母之身。

第二層境界,孝敬父母之心。 


心,是放心,是安心,是欣慰,是欣喜。 

我們所做的一切事情,都要讓他們放心,讓他們安心,不能再讓他們為我們操心,要讓他們以我們為榮、以我們為傲。 

同學M,這些年都快把父母給氣瘋了。

結婚後,M賭博,房子被抵押,老婆和孩子現在租房住。

去年,要帳的人拿著M打的欠條和抵押手續,把老兩口從他們的房子裡攆了出去,老兩口提起這事滿眼淚。你說,這樣的孩子,能讓父母放心嗎,這就是大不孝啊。 

朋友Z,家在農村,這些年一個人在城裡打拼,是我們圈子裡的佼佼者,更是他父母眼中的驕傲。

這傢伙,特別孝順,對待朋友忠厚誠懇,正是他身上的優良品質讓很多人願意跟他合作,現在他的項目涉及好幾個領域,一個從零開始的孩子,通過十幾年的努力,他的資產已經接近千萬。 

Z在滎陽買房的時候,在同小區給父母買了一樓帶花園的房子。

偶爾,他帶我們去他父母那吃飯,幾個小菜,一碗手工面,媽媽的飯菜味道,極美。

Z的父母總是滿臉幸福地給我們講他們家的故事,當年有多窮,Z有多爭氣,多孝順,對朋友有多實誠,這樣的孩子,父母怎能不為之驕傲和自豪。

我想,這就應該是孝敬父母的第二層境界,孝敬父母之心。

兄長和睦,給父母慶祝生日,常和父母談心,重要節假日陪伴他們,甚至是幫單身父母找一個老伴,都是孝敬父母之心。

第三層境界,孝敬父母之願。


願,是心願、夙願的意思。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心願,也都會有一些自己當年未能完成的小遺憾。

我們有,我們的父母也有,可是,他們為了幫助我們完成心願,幾乎傾其所有,早把自己的心願深深地埋藏了起來。

如果有一天,我們能夠讓自己的父母吃好穿好,還能身心愉悅了,那麼我們能否問一下自己的父母,看他們還有哪些當年不曾實現的心願,我們幫他們一起去完成。

K是我的好友,成功人士,也是一個孝子。

K的父親說,自己70年代在西安當兵,這一晃40年過去了,也不知道當年一起戰鬥過的老班長、老戰友都在幹嘛呢,如果有機會,很想去見見他們。

就這樣,K駕車帶著自己年近七旬的父母一起上路了,他們用了近一個月的時間,走遍了西北地區,從南陽到西安,從寶雞到天水,從蘭州到銀川,從榆林到太原,見了13位戰友。

每一次和戰友見面,他們都像久別的親人一樣緊緊相擁,喜極而泣,甚至是晚上還要住在一起,聊天到深夜。

K說,這一個月,是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個月,他見證了父母達成心願的那種感動和幸福。

回來後,K的父親和這些老戰友也建立了微信群,他們在裡面天天聊得不亦樂乎。

父親對K說,能在有生之年再見到這些老戰友,已經心滿意足啦,未來也沒有什麼遺憾了。

我的父親曾經有一個願望,就是能去海邊看一看。

2013年春節,我一個人帶著父母去了海南,當父親像小孩子一樣興奮地在大海裡遊泳的時候,我開心地笑了。

我想,這就是孝敬父母的第三層境界,孝敬父母之願,哪怕是坐坐飛機,爬爬長城這樣的念頭。

第四層境界,孝敬父母之慧。


慧,是智慧,是慧心,是讓父母和這個時代一同進步,同頻共進。

這個時代,每一天,每一分鐘都發生著深刻的變化,我們可以通過智慧型手機即時感觸到,我們的世界很大,父母的世界裡卻只有我們。

他們的手機也許還是僅能撥打電話的老年機,他們有的人還在農村,真的不能感受到科技的強大,世界的思維和思想每時每刻也都在發生著深刻的變化,老一輩的思想,也許跟不上時代發展的步伐。

這就需要我們來耐心地教我們的父母,讓他們和我們一起進步,比如使用智慧型手機,安裝微信,瀏覽新聞,下載戲曲,帶父母看3D電影,這些都是增加父母智慧的方法。

我的母親是一個特別倔強的人,而我有時候實在是不夠耐心。

很多次,我說要教她學習使用微信,她嫌麻煩,就找藉口,我呢,耐不住性子,就不管她。

當她看到她的孫男娣女都在一個微信群裡熱鬧的時候,著急了,後來還是媳婦教她學會了微信,她現在也能使用微信和我們互動了。

這第四層境界,孝敬父母之慧,我承認我做得不好。

感恩父母生養了我們,他們含辛茹苦把我們撫養成人。

今天,我們都有了自己的家,有了工作,有能力養活自己了,但千萬不要忘記了我們身後的父母,他們的生活,他們的精神,他們的心願,他們的智慧也需要我們再去幫補一下。

「善事父母為孝。」 孝敬父母的四層境界,你在哪一層?

解讀「孝」字,你會發現,老字下面是一個子,寓意為孩子背著老人就是孝。

有時候,不是我們不孝,而是我們不懂得如何去孝敬父母,希望這些關於孝敬父母的四層境界能給您帶來一些啟發。

孟子說,惟孝順父母,可以解憂。有愛才有家,有孝才有順。

孝門一開,百福皆來,一個孝字平天下,一個孝字全家安。

一個有孝心的人自然有感恩心、奮鬥心,自然能感召子孫賢德,家道昌盛。

做一個孝敬父母的人,你會發現,你的人生出奇地一帆風順。

林則徐說,存心不好,風水無益;父母不敬,奉神無益。

一個不懂得感恩,一個對父母不孝的人,怎麼會對朋友真誠?怎麼會興旺發達?怎麼會順利?

父母就是我們的活菩薩,對父母不孝就是對菩薩不敬,早晚會有報應。

父母為生命之根,子女為生命之續。孝敬父母天經地義,也是自然規律。

感恩父母才有孝,遵守天倫才有順。

百善孝為先,孝敬父母,才能財富豐足,兒女順暢,家族祥和昌盛。

幸福,永遠是從孝順父母開始的。不要只感嘆「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卻把孝敬這件事擱淺。

願我們的父母都健康長壽,開心快樂。

相關焦點

  • 賴高淮-窖父特曲:喝酒的四重境界,你是哪一種?
    中國社會凡事都講究個「境界」,那提到喝酒,有沒有「境界」一說呢?必須有!喝酒有四重境界,絕大多數人只「修煉」到第三重,你到了哪一重?這一重境界也有另外一個名稱——有心無力。面對自己喜歡的酒,看似灑脫,實則無奈。三 懂得欣賞,也有酒量第三重境界,是酒場上最得意的境界。既懂得白酒的醇香喜愛白酒,並且在不斷去學習了解其文化,也帶幾分實在的酒量。
  • 領導者的4重境界,你在哪一層?
    比如《天龍八部》中的掃地僧,天下無敵卻默默無聞,這對於將人生看作一場修行的人而言,可以從他身上學習到4重境界的人生。 我將答案歸為四重境界:高下自他、念在掃把、塵除無礙、普淨天下。若能實現這四重境界的重重突破,自然會趨入無量光明境界。下面逐一解釋。 高下自他 這是篩選掃地僧的第一步。 在寺廟生活中,掃地、打掃廁所等等日常事務,不是每個人都願意幹的。
  • 歌功頌德的四重境界
    歌功頌德不僅是個技術活,還是一個良心活,需要工匠精神,不是你臉皮厚,你就幹得了。即使是史上一等一的不世之材,歌功頌德也分三六九等,水平有高下,境界有高低。今天,應「彬彬有法」之邀,我說說我對封建社會歌功頌德的看法。在我看來,歌功頌德這件事,由低到高,可以分成四重境界。
  • 愛有三重境界,你修煉到第幾重了?
    有個女孩在微信群裡抱怨,婚前婚後兩重天。她說,戀愛時,老公狂追她,不停地買買買,吃吃吃,抽時間陪她看韓劇,每次外出都要給她買衣服。那時的她爽歪極了,以為幸福就是這個樣子,而這幸福的模樣只定格在婚前。 婚後,她還沉浸其中,繼續享受老公對她的寵愛,豈不知婚姻不是愛情,沒有那麼多的浪漫,反而滋生出許多瑣碎,每天為誰做飯、刷碗、甚至疊衣服都要吵。
  • 穿衣打扮的三重境界,你在哪一層?
    穿衣打扮有三重境界,你在哪一層?和諧即是外在形象整體和諧統一。通俗點來講,就是你的整體搭配,無論是在色彩、材質、款式等各個細節上的搭配,給人舒服和諧的美感。色彩搭配和諧,靜謐藍與灰色搭配,優雅高貴▼美感即是五官、皮膚和體型要有美感。在這個層次上,穿衣打扮跳出了僅僅對服飾的要求,更深一層次的對身體條件提出了要求。這一點,下半身殺手阿嬌女神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 90歲老人說:人生有「三重境界」,若達到第三重,則家庭和睦
    鄰居家90歲的老人是一個很有故事的人,他的所有經歷都顯得那麼傳奇而又平淡,忘年交的我總喜歡去討教一些人生經驗,最近他總是提起一個概念:人生有「三重境界」,若達到第三重,則家庭和睦。
  • 「四重恩」是哪四恩
  • 做事的三重境界
    魅力電臺Radio做事的三重境界朗讀者:靳宇第一重境界:做得到在「三分鐘熱度」這個不良習慣面前,無數人淪為失敗者,但也有人成功克服。正所謂「一口吃不成胖子,一步跨不到天邊」, 很多人完不成計劃的原因就在急於求成。
  • 喝精釀啤酒的三重境界,你到了第幾重?
    「精釀啤酒」一詞,傳神地反映出大家對於啤酒口味的不甘寂寞,以及對燕瘦環肥個性化的追求。所以「精釀啤酒」雖然是個侃出來的詞,但這並不妨礙它對中國啤酒事業的貢獻。下面我來說說喝精釀啤酒的三重境界,你可以看看自己到了第幾重。精釀啤酒第一重境界——壓抑後的放縱。
  • 【音頻】每日悟道 | 做事的三重境界,你在哪一層?
    聲音:郝藝涵第199期第一重境界:做得到有心理學研究表明,多數人做事存在「半途效應」,也就是俗稱的俗話說,一口吃不成胖子,一步跨不到天邊。很多人完不成計劃的原因就在急於求成。計劃做一件事,不要一開始就想著做到盡善盡美。不妨降低期待值,先著手開始,才有希望把別人做不完的事情,循序漸進地完成。當然,要想「做得到」,還需把握兩個原則。信念要像山一樣穩固,穩紮穩打、持之以恆,是處理一切事情的根本。要想做事成功,就一定要堅定信念,穩如磐石、不動如山。
  • 薦讀 | 人生三重境界
    說到《六祖壇經》大家都很熟悉,有敦煌本、惠昕本、曹溪原本和宗寶本四個版本,雖然內容稍有差異,但是主旨基本相同。
  • Problem-solving thinking解決問題的四重境界
    術語定義:系統: 為獲得期望的輸出(目標)而將一系列資源按照功能進行結構化後形成的有機組合,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組織」或者組織的一部分。可以是一個公司,一個單位,一支軍隊乃至一個國家。目標:系統輸出的期望值,也是系統存在的原因。問題:系統內部妨礙功能發揮、最終影響系統目標的現象。
  • 有一種惡,叫不孝敬父母
    父母生病時,抱怨多過照顧。人們常說:「久病床前無孝子」。指的是老人(父母)病重臥床時間太久,再孝順再好的子女都有沒有辦法隨時照顧起居,時間久了需要上班掙錢,可能連人影都看不到的。在如此殘酷的現實下,一個人是否真心孝敬父母也就一目了然。
  • 渾圓正一功的三重境界和四個階段
    渾圓正一功的三重境界和四個階段由河北金剛武館張恩平先生在優秀武術拳種:意拳(大成拳)和渾圓內功基礎上創立的渾圓正一功,多年來已經幫助成千上萬的病患者減輕或減除了痛苦,為全民健身與和諧社會建設做出了積極貢獻。
  • 宋代禪師總結人生的三重境界,你在第幾重?
    宋代禪宗大師青原惟信在《指月錄·卷二十八·六祖下第十四世》中提出參禪的有三重境界:參禪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禪有悟時,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禪中徹悟,看山仍然山,看水仍然是水。不光修行,人生也是如此。
  • 當孝敬父母,使我們在地上的日子能夠蒙福
    晚上回來再關注這個新聞時,發現值得慶幸的是,被救出來的老母親身體已經逐漸好轉了,但讓人揪心卻是「被埋老人反擔心兒子會被判重刑」。也許沒有成為父母的人,永遠無法體會為了孩子將生死置之度外的關愛之情。我記得很久以前,父親給我講過一個故事:有一個人家裡非常窮,但他的老母親還躺在床上每天要被照顧,所以兒子非常鬧心,有一天晚上他背著老母親往山上走,想要把老母親扔下山,但他發現母親在他背後不斷的撒豆子,他就問母親你在做什麼?母親和藹的說道:「傻兒子,我怕你等會一個人下山會迷路啊!」原本我以為這只是父親編的一個故事,但看到上面那個新聞時我才發現自己低估母愛、也高估了人性。
  • 電影《三個傻瓜》,揭示學習的三重境界,你屬於哪一種?
    下面,青隅老師將選取影片中三個有趣的情節,和大家分享學習知識的三重境界:理解知識,遷移知識,運用知識。一起來看看你處於知識學習的那一重境界吧!第一重境界:理解知識學習知識,第一關就是要理解知識。讀了一大堆專業書籍,甚至能倒背如流算不算理解知識呢?未必!電影《三個傻瓜》中有一個場景,蘭徹在上課時老師提了一個問題:「機器是什麼?」
  • 在絕美的宋詞裡,邂逅最美的愛情 | 相思的十重境界,你在第幾重?
    你是否也會有那麼一瞬,纏綿悱惻間,怦然心動。豪放中有沉著之致。「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花畢竟有「盡」,人終是要「別」。多少不忍念及的宛轉深情,都融在人世無常的悲慨無奈中,深情而婉轉。此乃相思的第一重境界:詠嘆之思。
  • 造物境一重到九重的詳解!
    我感覺當主角,雖然美人兒很多,個個都是一見楊過誤終生。但其實也很苦逼啊,總是有那樣多的危機。        至於明天,危機怎麼度過,我就先不表了,還是先好好縷一縷境界的事情吧!         首先得從神通境說起!         神通九重,初步產生法力!
  • 劉宏偉律師談「參禪三重境界」
    劉宏偉律師談「參禪三重境界」「參禪三重境界」是佛經和教科書都有的:見山是山、見山不是山、見山只是山。但劉宏偉律師對該「三重境界」有了更深的頓悟:一重境界「見山是山」這是執著的境界,也就是一般參禪的凡人的境界,這時我們沒有破除世俗的局限,也就是感官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