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功頌德的四重境界

2021-01-15 彬彬有法
歌功頌德這件事,大家說起來就笑,好像很簡單。其實不然。歌功頌德不僅是個技術活,還是一個良心活,需要工匠精神,不是你臉皮厚,你就幹得了。即使是史上一等一的不世之材,歌功頌德也分三六九等,水平有高下,境界有高低。今天,應「彬彬有法」之邀,我說說我對封建社會歌功頌德的看法。在我看來,歌功頌德這件事,由低到高,可以分成四重境界。封建社會,逢年過節,或者皇家有什麼喜事,做臣子的,揮毫潑墨,之乎者也,給皇尚老子歌功頌德,是家常便飯。這是一項工作,你沒有選擇。是個官,你就得幹,就像家常便飯。我們喜歡的蘇東坡,也沒少幹。蘇東坡元宵節陪皇尚喝酒,即興賦詩歌功頌德,還入選了《千家詩》。普頌的代表人物,是2000多年前的司馬相如。起初,他給一個王爺寫了一篇歌功頌德的賦,成了網紅作家,直接把漢武帝變成了粉絲。漢武帝讓人把他喊過來,司馬相如謙虛的說,那不算什麼,如果我歌頌您的話,一定比這個寫得好。牛皮真不是吹的。司馬相如寫了一篇著名的《上林賦》,誇獎漢武帝效法聖王,仁義滿天下,普天之下,皇恩浩蕩,開心啊開心,開心得不得了。漢武帝一高興,馬上給了他一個官幹。司馬相如當官之後,日常工作,主要就是歌功頌德。漢武帝出巡打獵,他寫賦,歌功頌德。漢武帝想求仙想長生不老,他就寫《大人之頌》,歌頌皇尚遨遊天庭,各路神仙給皇尚當跟班,陪著他拜訪堯舜,與王母娘娘談笑風生。但是,不管你司馬相如怎麼歌頌,這個普頌啊,他就是普頌,寫的再好,還是在第二重境界,上不來。你看《史記》,司馬遷以不同尋常的長篇,為司馬相如作傳,兩三萬字,可是,幾百字就能把人捧紅的司馬遷,2000多年來一直沒捧紅司馬相如。這是為什麼呢?因為普頌。這樣的工作,再出彩,也沒什麼歷史地位。在歌功頌德界,也只能位列我所說的第二重境界。蘇東坡跟司馬相如是老鄉,可是,瞧不起他:去,去你的,普頌。那你說,蘇東坡,你自己不也幹過歌功頌德的事嗎?不一樣啊,人家蘇東坡主業不是這個。主業幹這個,就丟人嗎?也不能這麼說。時代如此,環境使然。普頌,普頌,普遍如此的歌功,普遍通用的頌德。不能拔高他,也不能苛責他。你想啊,司馬遷那麼重視名節,真覺得司馬相如丟人,怎麼會死命地捧他?第三重境界是愚頌。特點是愚中含忠,愚笨而忠誠。代表人物是杜甫。大家不要一看到杜甫的名字,就驚訝,覺得這麼偉大的光輝燦爛的「詩聖」,怎麼會歌功頌德呢?一點都不奇怪,杜甫不僅歌功頌德,樣子還很愚。35歲那年,杜甫給唐明皇寫了第一篇歌功頌德的文章。歌頌什麼呢?歌頌唐明皇的狗。不知什麼人從西域給唐明皇弄了一條狗,唐明皇一看,像個健偉之材,開心的不得了,就把文武百官叫過來一起欣賞。杜甫知道了,專門寫了一篇歌頌這條狗的文章,《天狗賦》。杜甫頌狗,意在明皇。明皇不傻,也懂。可是,皇尚沒搭理他。我們尊敬的杜甫老師,雖然年過三十,不年輕了,但是,歌功頌德還是沒什麼經驗,狗再好,它還是狗啊。皇尚文治武功,值得歌頌的東西太多了,你怎麼選這麼個題材呢。你這不是愚嗎?過了三年,杜甫卷頌重來。官爸爸去世了,再不謀個一官半職,日子很難過。這一回,他歌頌的,不是狗,是「雕」。神鵰俠侶的「雕」,射鵰英雄傳的「雕」。賦雕之餘,他把自己也濃墨重彩地表揚了一通,請皇尚高看他一眼,讓他的才華能為皇尚為帝國效力。這一回,我們的杜甫先生,是跪著歌頌的,他哀求皇尚可憐可憐他,讓他有衣服穿,不再寄人籬下四處漂泊。時隔1000多年,看到這篇獻給唐明皇的《雕賦》,心軟的,都會流淚。可是,皇尚什麼時候心軟過?這樣跪下來歌功頌德的文章,也沒有打動唐明皇。第二年,他契而不舍,鼓起勇氣,一口氣寫了三篇歌功頌德的文章。這下,皇尚把他叫到辦公的地方聊了幾句,讓他去一個偏遠的地方,做個縣長之下的小官。為什麼我要把這麼苦哈哈的愚頌,抬高到第三重境界呢?因為,愚頌的人,頌得很忠誠。大家不要嘲笑「愚忠」,苛求古人。那個時代,個人的選擇其實很有限,要飛黃騰達,除了做官,還能幹啥?去矽谷創業?去華爾街幹投行?杜甫那個時代,還不像蘇東坡時代,進士考試沒有擴招,每年最多錄取三十個,錄取了也不一定給你官做。不歌功頌德出路在哪裡?所以,我們局外人,要體諒。杜甫對皇尚對大唐帝國的忠誠,不但閃耀於「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扒糞式報導,還湧動在歌功頌德的詩篇中。他在自己的孩子都餓死的情況下,還說自己「生逢堯舜君」。你想啊,杜甫怎麼著都是一個小官僚,一個在中央機關工作的領導幹部。連他的孩子都要餓死,這皇尚,還算得上堯舜之君麼?你看杜甫,他歌功頌德跟別人不一樣。雖然他的歌頌也有逢場作戲的成分,但是,他對皇尚真的忠心耿耿。他的愚頌,是愚中有忠的歌頌。安史之亂爆發以後,唐明皇賜死楊貴妃,如喪家之犬,跑到四川逃難,讓兒子在今天甘肅另立中央,反擊叛軍,以圖長遠。我們的杜甫老先生,跋山涉水,逃離叛軍的視野,穿著一雙比草鞋略好的麻鞋,趕到小皇尚面前,為國效力。奔波幾個月,衣衫襤褸,兩個胳膊肘都露出來了。你看,這就是杜甫,關鍵時刻見忠誠。這種對皇尚對帝國的忠誠,是不是感天動地?今天,我們把杜甫當作千年等一回的「詩聖」,與他的這份忠誠是分不開的。你不要因為我語氣輕鬆,就輕佻地笑話他老人家愚忠。人不能超越時代,不能扯起自己的頭髮往天上飛。他的愚忠,和愛國愛人民邏輯上是統一的。愚頌,又何嘗沒有愛國愛人民的情感?現在,我們可以從杜甫身上,概括出愚頌的特點:愚笨,忠誠,愚中有忠。這樣的愚頌,哪裡是司馬相如這樣的普頌工作者能比的呢?所以,我說杜甫這樣的「愚頌」,是歌功頌德的第三重境界。那你說,還有什麼境界比這更高嗎?當然有,我下面要說的,就是歌功頌德的第四重境界。第四重境界,叫「賢頌」。這個「賢」,是賢明的賢。賢頌有三個特點。第一,以事實為基礎。第二,寓諫於頌,用心良苦。第三,是對普頌的精神升華,是對愚頌的技術改造。大家看過南京的閱江樓嗎?這是江南的四大名樓之一。當年朱元璋創立大明,定都南京,想在長江邊的山頂上,建一座千年工程「閱江樓」。朱元璋帶頭,讓群臣一起寫「閱江樓記」。大學士,《元史》的主理人宋濂先生,寫了一篇《閱江樓記》。《古文觀止》中有,有興趣的話,你可以找來看看。在歌功頌德的作品中,空前絕後,頌出了最高境界。那時候,閱江樓還是一個規劃中的項目,影子都沒有。宋大學士假想朱皇尚,在現在這樣的風日晴美的日子裡,登臨閱江樓,看長江上風帆浩蕩萬象朝宗萬國來朝的盛大場面,感慨萬千。宋大學士在這篇千古奇文中說,朱皇尚看兩岸之間四郊之上人民安居樂業,歌頌皇尚救人民於水火之中,號召天下讀書人登樓閱江,想如今天下統一,南北一家,長江不再是戰中天險,一定要飲水思源,感激皇尚「聖德如天」,像三皇五帝中的大禹一樣恩澤天下。也不是一派胡言。他說朱元璋救人民於水火之中,是有事實為基礎的。大家知道,元朝,蒙古人的統治,搞種族歧視,漢人的日子的確非常難過。宋大學士的了不起之處還在於,在這篇歌頌朱元璋的雄文當中,藝術性地指明了建國方略,揭示了守業風險,建議皇尚不能驕奢淫逸,重蹈革命對象的覆轍。真誠地建議大家有空的時候好好讀讀。明明是諫言獻策,一點都不生硬,沒有擺出一副大義凜然真理在握很有氣節很聰明很睿智的樣子。對了,這篇歌功頌德的文章,文風也很好。同樣歌功頌德,不像司馬相如那樣使勁炫耀自己的才氣,不像杜甫那麼痛哭流涕悲情萬分,也不像歐陽修範仲淹寫醉翁亭記嶽陽樓記高調地突出自己。人家宋大學士,低調啊,低到塵土裡去了,才高八鬥也不寫流連光景顯露才華的文字,擔心褻瀆了皇尚借閱江樓教育天下的一片苦心。你瞧瞧,質樸吧?忠誠吧?智慧吧?賢明吧?有境界吧?這樣的歌功頌德,除非王八蛋,哪個皇尚可以無動於衷?這樣的作品,是歌功頌德的集大成之作。這位頌歌者,就是歌功頌德的集大成者。所以,我說,這樣的歌頌,是賢頌。相對於司馬相如之流的普頌,是一種精神升華。相對於杜甫的愚頌,是一種技術改造。啥叫「奸頌」呢?顧名思義,就是奸邪的歌功頌德。表面上歌功頌德,內心裡對皇尚對皇尚的事業並不忠誠,這就叫奸頌。李白的歌頌就是奸頌。李白為了當官,也是一個勁地拍唐明皇的馬屁。皇尚下令讓他進京當官,他寫《陽春賦》,讚頌唐明皇,你的宮殿華美啊,你的王妃漂亮啊,願你「聖君三萬六千日,歲歲年年奈樂何」,祝你長命百歲,然後天天開心的不得了。那個時候不像現在,人生七十古來稀,祝皇尚活100歲,然後還天天開心。這樣的歌功頌德也是很誇張的。李白歌功頌德的藝術水平那是沒得說,歌頌皇尚的愛妃楊貴妃,寥寥數語,就是千古名篇。李白歌功頌德,也不像杜甫老弟那麼低三下氣,很有一番名士派頭,他的歌功頌德很具審美價值,然而,他不忠誠。他不像杜甫那樣忠誠於皇尚和帝國。同樣在「安史之亂」這個重大的歷史關頭,人家杜甫老弟跋山涉水、衣衫襤褸地跑到新皇尚的帳下。李白大哥呢?跟著唐明皇另一個乘亂謀反的兒子,作了反賊。請問,李白的歌功頌德,是不是奸頌?奸頌最鮮明的特點,就是表面一套背後一套,嘴上一套心裡一套,是個兩面派,關鍵時刻靠不住。最後,我總結一句:歌功頌德的四重境界中,第四重賢頌是需要景仰的;第三重愚頌是值得尊重的;第二重普頌是可以接受的;第一重奸頌,突破了歌功頌德的底線,境界最低,需要警惕。

【完】



關注疫情,請看:

●感恩教育:陷老闆於尷尬

●這場史無前例的問責風暴,必成經典,黨紀國法的依據值得細看

●獨家|軍事法專家:「戰時」這個詞,不能泛濫成災

●李文亮評傳:一個蒙冤受屈的好醫生


Long-press QR code to transfer me a reward

As required by Apple's new policy, the Reward feature has been disabled on Weixin for iOS. You can still reward an Official Account by transferring money via QR code.

相關焦點

  • 賴高淮-窖父特曲:喝酒的四重境界,你是哪一種?
    中國社會凡事都講究個「境界」,那提到喝酒,有沒有「境界」一說呢?必須有!喝酒有四重境界,絕大多數人只「修煉」到第三重,你到了哪一重?一 沒有酒量,不懂酒美這是喝酒的第一重境界,沒有體會到喝白酒的樂趣,也沒有喝白酒的習慣。如果有人前來敬酒,則會以「不會喝酒」為理由生硬拒絕。如果遇上了實在拒絕不了的場合,也會淺淺的抿上一口,表情瞬間發生變化。很多人在真正認識酒的美妙之前,都屬於這種境界。
  • Problem-solving thinking解決問題的四重境界
    解決問題有四重境界:第一層:推高目標,製造問題,解決問題,提升系統。——「持續登峰」模式。攀上一峰,又見更高峰。為攀高峰,尋找差距,提升自我。第二層:梳理系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優化系統。——「老中醫」模式。檢查身體,及早發現,治病斷根,強身健體。第三層:日常運轉,遇到問題,解決問題,維護系統。
  • 渾圓正一功的三重境界和四個階段
    渾圓正一功的三重境界和四個階段由河北金剛武館張恩平先生在優秀武術拳種:意拳(大成拳)和渾圓內功基礎上創立的渾圓正一功,多年來已經幫助成千上萬的病患者減輕或減除了痛苦,為全民健身與和諧社會建設做出了積極貢獻。
  • 孝敬父母有四重境界,你在哪一重?
    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下孝敬父母的四層境界。第一層境界,孝敬父母之身。 身,是身體。 簡單來說就是讓父母能夠吃得飽,穿得暖,住得舒服。 這句話一下子觸動了我,把父親送回老家後,我特意看了他們的床,那是一個十分簡陋的四個木腿的床,上面有幾根木板鋪著,他們就這樣堅持使用了四十年。母親說,我就是在這張床上出生的。 返程途中,我就決定要給父母換一張席夢思床,讓他們也和我們一樣睡上好床。後來一想,換了床和屋子不搭配,就乾脆直接把父母住的屋子裝修一下吧。
  • 做事的三重境界
    做事的三重境界 2020-12-14 19:4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薦讀 | 人生三重境界
    說到《六祖壇經》大家都很熟悉,有敦煌本、惠昕本、曹溪原本和宗寶本四個版本,雖然內容稍有差異,但是主旨基本相同。
  • 領導者的4重境界,你在哪一層?
    比如《天龍八部》中的掃地僧,天下無敵卻默默無聞,這對於將人生看作一場修行的人而言,可以從他身上學習到4重境界的人生。 我將答案歸為四重境界:高下自他、念在掃把、塵除無礙、普淨天下。若能實現這四重境界的重重突破,自然會趨入無量光明境界。下面逐一解釋。 高下自他 這是篩選掃地僧的第一步。 在寺廟生活中,掃地、打掃廁所等等日常事務,不是每個人都願意幹的。
  • 劉宏偉律師談「參禪三重境界」
    劉宏偉律師談「參禪三重境界」「參禪三重境界」是佛經和教科書都有的:見山是山、見山不是山、見山只是山。但劉宏偉律師對該「三重境界」有了更深的頓悟:一重境界「見山是山」這是執著的境界,也就是一般參禪的凡人的境界,這時我們沒有破除世俗的局限,也就是感官的認識。
  • 讀書的3重境界,讓讀書變得簡單有趣
    在講讀書的三重境界之前,我們先來說說人生的三重境界。人生的三重境界:這三重境界可以用一段充滿禪機的語言來說明,這段語言便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什麼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 喝精釀啤酒的三重境界,你到了第幾重?
    下面我來說說喝精釀啤酒的三重境界,你可以看看自己到了第幾重。精釀啤酒第一重境界——壓抑後的放縱。對於一個剛接觸精釀啤酒的人,因為過去長期沉浸於口感寡淡、十八碗不醉的綠瓶工業啤酒,突然有一天從這種壓抑性寡淡中解放出來,他往往會投奔生活的對立面——比利時啤酒。
  • 模仿的三重境界是什麼?
    被模仿者也不妨讀讀奧斯卡·王爾德的話以寬己懷「Imitation is sincerest form of flattery——模仿是最真摯的恭維」模仿第一重境界那些哀鴻遍野的往往是產品沒有被超越,總是被模仿的或直接「原汁原味」複製粘貼ENTER尤其對於個人的原創產品幾年乃至幾十年嘔心瀝血的付出瞬間成了模仿者滿血復活的救命稻草在這一境界混著的模仿者
  • 愛有三重境界,你修煉到第幾重了?
    愛有三重境界,最低的是自私的愛,最高的是無私的愛。 每個人都需要從自私的愛裡分離出去,讓愛得到升華,愛自己也要愛對方,將自己融入到共同生活中,從而能修煉到相互的愛。 相互的愛是彼此真正付出,兩情相悅共同經營,沒有貪婪索取,也沒有一昧付出,始終處於和諧狀態,這樣的愛才能持久。
  • 90歲老人說:人生有「三重境界」,若達到第三重,則家庭和睦
    鄰居家90歲的老人是一個很有故事的人,他的所有經歷都顯得那麼傳奇而又平淡,忘年交的我總喜歡去討教一些人生經驗,最近他總是提起一個概念:人生有「三重境界」,若達到第三重,則家庭和睦。
  • 宋代禪師總結人生的三重境界,你在第幾重?
    宋代禪宗大師青原惟信在《指月錄·卷二十八·六祖下第十四世》中提出參禪的有三重境界:參禪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禪有悟時,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禪中徹悟,看山仍然山,看水仍然是水。不光修行,人生也是如此。
  • 那些因歌功頌德而丟了性命的「舔菊匠」們
    加寂靜之海微信號可與作者直接交流不離不棄,攜手共進歌功頌德之輩為一己私慾而不吝諂媚,戰國時期的鄒忌一語道破其本來面目:客之美我者,欲有求於我也。其次是環境使之然也。熟諳此道之人,享有「馬屁精」和「舔菊匠」之「技術職稱」也算理所當然。
  • 做好自媒體的「三重境界」,學會了「扶搖而上」
    導讀:何為「境界」? 所謂境界,就是一個人建立在自己:出身、履歷、閱歷、學問、品德基礎之上的一種人生意義的追求。 沒有任何藉口,堅持學習,自我迭代,大家好,我是小撒,今天來和大家聊聊做好自媒體的「三重境界」,學會了在自媒體營銷過程中,你就可以一路「扶搖而上」,風雨無阻。
  • 今天談談酒,喝酒的幾重境界,你經歷過哪些呢?
    關於酒要說的內容太多太多,今天我就以白酒為例單純的說說喝酒的境界。第一重境界:辣和香一杯兩杯謂之小酌,在小酌之時的這兩杯酒,初喝者覺得只有辣的感受;而有飲酒經驗之人則覺得香,品酌之時會在口中回味,感受其香型,清香、濃香、醬香、濃醬兼香在舌尖上各有不同。
  • 獨孤求敗留下了四把劍,暗示他的劍法有5重境界
    這是何等的傲然與寂寥,而這一切,全都拜他自己一生所用的四把劍,所領悟的五重劍境所致。第一把劍:青鋒利劍第一重劍境:利劍無意獨孤求敗所用的第一把劍,是一把青光閃閃,無堅不摧的利劍。在弱冠以前持此劍與河朔群雄爭鋒。顯然,這個年齡段的劍魔與手中的劍一樣鋒芒畢露,藉助利劍的鋒利,將劍法和招式發揮到極致。
  • 六才子書:人生六重境界!
    而細琢磨這份包含古典小說、古詩和先秦諸子的名單,會發現六部書從境界的高度講,是有層次的,而且直接指向著人生。這「六才子書」,正是人生的六重境界。 魯智深為了兄弟仗義大鬧野豬林,李逵出於仗義隻身劫法場,武松為了英雄仗義怒打蔣門神,石秀因重兄弟仗義大鬧翠屏山……這些無不體現著吉兇相救、患難相助、共渡難關的仗義精神。 《水滸傳》中的梁山好漢,便是這樣一群具有仗義人格的好男兒。他們勇武無比,豪氣凌雲,絲毫沒有世俗之氣,而獨有雄偉、勁烈的仗義之氣。
  • 利用鬼故事歌功頌德,是一大發明
    潘志伊覺得這樣太草率,但爭不過他們,翁大立又在催結案,於是,荷花兒和王奎就被從重從快實施凌遲,千刀萬剮。沒想到,兩年後真兇被抓,全北京才知道,荷、王確實很冤。皇帝得知此事,大怒之下,撤了翁大立的官,把徐、王二人也降了職。講完這事,兩鬼說:「請問,我們屈打成招被凌遲,這麼天大的冤情,是撤職就能抵消的嗎?不找他索命找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