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小面》去年底帶動的重慶吃貨味蕾跳躍的熱潮還未退去,由重慶廣電集團出品、重慶科教頻道製作的《嘿,小面2》目前正在緊張的拍攝製作中。這一次,重慶小面會以什麼樣的面目出現,又會講出哪些感人的故事?昨日,《嘿,小面2》導演、重慶電視臺科教頻道紀錄片工作室副主任曾磊接受重慶晚報記者的獨家採訪,提前揭開《嘿,小面2》的神秘面紗。
六指廚師東山再起
自《舌尖上的中國2》和《嘿,小面》播出後,引發了一股學做重慶小面的熱潮。因《嘿,小面》一炮走紅的面痴「123檯燈」打開手機上的QQ讓記者看,一個叫做全國小面的QQ群裡,有1700多個用戶,「哈爾濱的,鄭州的,蘭州的,還有在日本求學的學生也跟我聯繫要學做小面。」
曾磊透露,《嘿,小面2》早在今年初就開始拍攝,「第一部重在把重慶小面這一市井美食帶到臺前,第二部將介紹重慶小面不為人知的一面,比方說佐料的秘密、麵館老闆的故事、小面的歷史等。」
曾磊透露,面痴「123檯燈」將繼續在《嘿,小面2》裡串場,而貫穿全篇的重點人物,則是一位今年52歲、人生經歷頗為坎坷的老廚師。
這位廚師年輕時頗有天分,卻因為一場工傷事故而失去了四根手指,不得已在80年代末下海經商,機緣巧合,積累了財富,成為90年代最早在重慶開奔馳的人之一,之後又遭遇坎坷,資產不得不變賣抵債。今年,他想重新開一家麵館,雖有一技傍身,但市場環境發生變化,這個行業競爭較為激烈,他將從找尋店鋪、確認原材料、做出特色等方面進行很多努力。《嘿,小面2》將會以此為主線講述重慶小面背後的故事。
「我想要通過這部紀錄片來展現小面背後重慶人勤勞、奮鬥不止的精神,一碗碗小面背後的爬坡上坎和汗水、淚水。」曾磊說道。
萬州涼麵也會露臉
《嘿,小面》的火爆給曾磊帶來了榮譽:《嘿,小面》獲央視9套年度最佳紀錄片獎,入選《「真實與夢想」2013年優秀國產紀錄片集錦》等。
「上一部片子,時長只有52分鐘,很多很有意思的內容都沒能出現,不免有遺珠之憾。」這次借《嘿,小面2》,曾磊將更加深入地探討重慶小面。
曾磊透露,小面的醬料革新方面會有橋北第一面的內容,連面裡的青菜都要選用雲南萵筍的老闆會出鏡介紹麵館的獨門醬料;涼麵作為小面的小兄弟,也將在《嘿,小面2》裡露臉。
拍攝過程中,也產生了一些有趣的故事。曾磊在拍攝竹林牛肉麵的時候,發現老闆廚房教育接受得很早,似乎是有家教傳承,細問之下,才知道老闆的廚藝來自爺爺從小悉心教導,而曾磊剛好在一本川渝名廚錄上翻到了老闆爺爺的介紹,這下現年已經50多歲的老闆才知道自己的爺爺原來有這麼輝煌的過去。
「重慶小面麻辣鮮香的特色,我們都會聚焦式地進行捕捉。」曾磊介紹。
來重慶吃小面 這幾個老闆不要錯過
●511單車小面的老闆江恩,耿直的重慶崽兒,只要是在重慶的騎友遇到困難去他那兒,小面管飽。
●渝北區新灌路口擺攤的熊老闆,16種佐料自助,5元錢的小面管飽,吃了不夠喊添。
●解放碑自力巷裡面有個麵攤只賣2兩小面,老闆喊出的口號是1兩不賣3兩自帶,只賣2兩。
●原萬豪酒店對面的花市豌雜麵附近有一家傳奇抄手,吃個面,老闆可以和你從今天菜價談到國際形勢,吹得慘了……
123檯燈推薦 五家特色麵館
獨家自創幹雜麵
店名:烈士墓康明斯發動機廠旁的天天見面
推薦理由:之所以店名這麼長,是因為天天見面這個名字在重慶十分普遍,但據我所知,改良過的宜賓燃面和自創的幹雜麵這裡是獨一份。
這家麵店用的油很有特色,添加了二十多道中藥,油的香味獨特,特別是在燃面和幹雜麵裡,這種油的香味濃鬱體現得很明顯。幹雜麵佔了這家麵店銷售的四五成,可見受歡迎程度。
食客巧巧點評:好吃是好吃,我也是聽朋友介紹才去的,但是位置太過偏僻,朋友都是到了店裡開了導航才讓我找到了的。
執著於海椒質量的傳統小面
店名:釣魚貓面
推薦理由:老闆對於海椒的質量非常看重,還不是一般麵店老闆那種看準一種海椒就一直用,他會根據季節、海椒收成質量的變化選擇不同的品種。老闆製作海椒油辣子的經驗也十分豐富,保證了出品質量的穩定。這家麵店的麵條口感獨特,有微微的回甘,讓人印象深刻。
食客dpuser點評:「山不在高,有仙則名。」這詩句用在釣魚貓麵館再恰當不過———門面不大也不起眼,地理不優但口味超好,豌雜麵尤為突出,讚一個!另提下建議:老闆如能改良下就餐環境那將更好。
紅油嚇到外地客的小面
店名:儂味面
推薦理由:內行看門道———這家麵店的紅油很不錯,顏色鮮亮,說明老闆製作時對油溫的把控有自己獨到的一面,顏色出來十分亮眼。有一次帶外地客人來吃,他被這種鮮亮的紅色嚇住了,還以為有添加劑。
食客潘女士點評:姜鴨面也很可以,我是看了大渝網上說這家米線好吃過來的,但是紅油確實紅得有點嚇人。
古法燒出來的牛肉麵
店名:汪姐梯坎面
推薦理由:重慶小面裡面紅燒牛肉麵做得好的不多見,特別是傳統紅燒牛肉的製法很考驗人,香料重了,牛肉味道就不見了。這家麵店刪繁就簡,採用傳統手法燒制牛肉,只用簡單幾種調料,使得牛肉的原汁原味保留了下來。
食客苗先生點評:牛肉麵裡很大塊的牛肉,口感不錯,不過地方不太好找,在南坪正街中間一條岔路上,門面很小,像是住家改的。
有胡辣殼豆豉面的麵館
店名:韻道面
推薦理由:這家麵館在小面品種的開發方面有很多創新,比如推出了胡辣殼豆豉面等新的搭配品種。選材方面,這個老家在南川的老闆也很講究,比如他推出了一款方竹筍燉雞面,選用的麵條是靠近金佛山景區一個水質比較好的小鎮的乾麵條,配上南川的方竹筍做出來的,比較用心。
食客唐先生點評:12元牛肉麵這麼大幾坨肉,還不錯。總的來說面的味道我很滿意,個人感覺很代表重慶小面特色。
他們心中
五十強老闆推薦
他們心中
最好吃的小面
夏長虹,釣魚貓面老闆,開店4年:我推薦一家不出名的,叫做天寶麵館,他的小面完全就是我小時候吃過的味道,6塊錢2兩,但是我們內行一吃就曉得他的面用的佐料材料值這個錢,而且利潤比5塊錢2兩的還要薄。
張瑜婕,竹林牛肉麵老闆的女兒,開店24年:我推薦南坪豆花面,這種豆花搭配面的形式雖然已經不新,但是這家麵館的豆花和面融合得很好,可見是下了工夫的。
胡斌,老戰友渣渣面老闆,開店6年:我推薦南七面莊,同為小面50強,我還是佩服這個同行,他對油辣子製作中的油溫掌控很有自己的一套。
張莉,張莉面莊老闆,開店22年:我推薦兩路口的胖妹面莊,他們家的面麻辣鮮香做得很到位,因為分量也比較少,可能佐料也比較能體現出來。我感覺這種分量較少也可能是一種飢餓營銷的手段。
張忠鳳,板凳面老闆,開店11年:我推薦離我們不遠的趙五面莊,我們店裡面的味型是香辣,他家的味型是麻辣,我們主要賣粗面,他主要賣細面,跟我們很互補,喜歡口味重、要麻的都會喜歡去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