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奶寶育兒堂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懷孕真是一件既辛苦又幸福的事,辛苦的是孕媽在孕期要特別注意飲食,還要承受身體變化引起的不適。而幸福的就是看到寶寶出生的那一刻了,初為人母的幸福感,估計只有體驗過的才能真正懂得。
但大家都是第一次做媽媽,在這一過程中肯定會有很多疑問,我們都應該聽人說過一些孕期不能吃的東西,但自己又不確定該不該聽。
畢竟胎兒發育是否健康是孕媽們最關心的了,每次去醫院做檢查,最常聽到的一句話就是:「我的寶寶健康嗎?長大一點兒了嗎?」
若是醫生說寶寶發育正常,那孕媽媽們便會高興得不得了,晚上吃飯都能多吃兩碗。要是醫生沒說什麼,孕媽們就會天天觀察自己的肚子,以此來判斷寶寶是否長大了一些。
其實這是不科學的方法,因為對多數孕媽而言,孕早期都是長肉不長胎,要想知道胎兒真正的發育狀況,還是要通過胎兒進入「猛漲期」的小信號來判斷才行。
01孕期突然身體不適是為何?
文文已經懷孕4個多月了,前期妊娠反應孕吐、厭食,讓文文真是受足了罪,一度懷疑自我,懷孕到底是為了什麼。
現在終於好轉,總算是能好好休息一下,補充營養了。可是最近幾天晚上,文文感覺身體有些浮腫、睡不好覺,有時小腿還會抽筋,最後只好去醫院看醫生。
醫生告訴文文,這都是正常情況,因為寶寶現在進入猛漲期了。文文心中很疑惑,因為在她的認知中,到了孕晚期胎兒才會開始長,可自己現在才懷孕不到5個月。
醫生解釋道,每個階段都有胎兒快速發育的節點,也就是胎兒的猛漲期。文文之所以會出現浮腫、小腿抽筋,就是因為寶寶在長個,從母體中攝取鈣物質,孕媽體內的鈣元素就會下降,自然是就出現各種問題。
出現這樣的狀況後,孕媽需要在飲食中加大鈣的補給,既是給寶寶吸收,也是為了讓自身不因鈣的流失而出問題。如果忽視,寶寶很可能就因為營養不夠而成為「小短腿」。
02孕期這幾個月是寶寶身高發育的關鍵期
在孕早期,胎寶寶主要是發育各種組織器官,長高並不是關鍵任務。
通常在孕期三個月時,胎兒也只有6釐米,等進入孕中期後才基本成型了,此時的任務才轉移到長身高上。
在孕期第四個月開始,胎寶寶的身高開始進入關鍵時期,生產突飛猛進,這個趨勢要持續到分娩前,孕媽媽通常會感受到這3個小信號。
03這3個信號預示胎兒進入「猛漲期」,孕媽要把握住,讓寶寶多長高一點,
1)牙齒鬆動
媽媽的牙齒中含有豐富的鈣元素,由於寶寶生長需要,會吸收媽媽體內的鈣元素。因此,孕媽的牙齒就會變得鬆動,甚至感到牙疼,這都是正常現象。
2)關節疼痛
如果孕媽沒有及時補鈣,牙齒中的鈣並不足以滿足胎兒所需。因此,孕媽的鈣質就會從各個關節中釋放出來,因此才會感到關節疼痛。
3)血壓升高
高血壓和缺鈣有很大聯繫,孕媽的鈣質被寶寶吸收後,血壓通常都會升高,此時不必害怕,這是胎兒進入「發育猛漲期」發出的信號,是在提醒媽媽需要補鈣了。
04胎兒長高時,孕媽媽應該注意這些事情
1)補鈣
孕媽腿抽筋,說明胎兒正在吸收媽媽體內的鈣質,這時就要根據自己的身體情況,諮詢醫生後適當進行補鈣。
2)多吃含鈣的食物
豆製品、深綠色蔬菜、牛奶中都含有豐富的鈣,補鈣最好的辦法就是每天晚上起床和睡前喝一杯溫牛奶,身體基本就不會有問題。
3)多曬太陽
天氣晴朗時,可以儘量進行一些戶外活動,沐浴陽光可以更好地合成維生素D,有助於鈣的吸收,提供給孕媽和胎寶寶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