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1歲內有2個猛漲階段,媽媽抓住時機正確應對,娃能多長几公分

2020-12-20 母嬰參考

當寶寶進入猛漲期時,身體會消耗大量能量去維持生長發育,因此營養對能量的需求也會猛增。

執筆:周瑤

編輯:王之風

定稿:蘇子後

寶媽們回想起孩子剛出生那段時間,是不是還記得自己內心的欣慰呢?寶寶一天一個樣,明明剛出生的時候就像皮膚皺皺巴巴的小老頭,沒過多久就長成了白白嫩嫩的小可愛,讓人有些感慨,其實這是因為孩子正在經歷生長發育的猛長期。

新生兒1歲之內的猛長期分2個階段

實際上,孩子的成長並不是簡單的平穩直線增長,而是會有波動的,1歲前就屬于波動最明顯的飛速成長時期,是小寶寶成長的正常生理現象,一般總共有2個重要階段,6個月前和6個月後。

本文配圖均源網絡,圖文無關

在剛出生第1周裡,新生寶寶的體重會有一個生理性的下降階段,這是因為他們開始排出胎便,且通過皮膚、肺等途徑丟失了許多水分,身體重量會消失一些,加上出生後前幾天吃奶較少,孩子成長的體重無法與消失的體重平衡造成的。

這種體重下降不會超過新生兒出生體重的8%,而且最遲10天就會恢復甚至超過出生體重。

隨後,1~6個月裡以身高約2.5cm/月,體重以700g/月的速度迅猛發育;6~12個月裡稍稍減緩,但仍然很快,以身高1.5cm/月,體重以500g/月的速度增長,然後會慢變緩,並逐漸趨於穩定。

如果能夠抓住1歲前的猛漲期,給寶寶有針對性的撫養,他們未來的身高就能在原有基礎上往上竄好幾公分,當然,家長首先要學會分辨寶寶是否已經進入猛長期。

如何分辨寶寶是否進入猛漲期?

1、生物鐘變得紊亂、睡眠倒退

當寶寶進入猛漲期時,身體會消耗大量能量去維持生長發育,因此營養對能量的需求也會猛增,加上剛出生階段他們新陳代謝本身就比較旺盛,母乳餵養對於腸胃來說又很容易消化,自然會很容易感到餓。

明顯表現就是夜間醒來的次數變多,甚至有的寶寶原本已經養成良好的睡眠規律,卻突然又開始出現夜醒,直接一晚要醒來4~6次,可能還會更多,而且一清醒只要媽媽開始餵奶,能明顯感到他們「狼吞虎咽」,確實是餓醒。

2、吃奶變得不安生

很多原本乖巧到讓很多寶媽大呼貼心的寶寶,一到吃奶時開始咬媽媽,拍打媽媽的胸口,甚至扯頭髮。

猛長期的寶寶吃奶的時候也變得不認真,吃吃停停,玩會兒玩具看會兒電視又回頭找媽媽,隔會兒就鬧騰一次。這是因為他們的大腦已經發育到一定階段,大腦神經已經開始在協調和控制自己的四肢。

3、情緒多變,焦慮不安

寶寶進入猛長期,情緒也會變得多變起來,堪比生理期的女性。他們開始變得焦躁不安,因為猛長期身體的快速發育,各機能會高速運作,生理上出現了很大的變化,尤其是骨骼會快速生長,因此給他們身體帶來不適感,比如會出現腿疼。

雖然外表上寶媽們看不出來,卻確實會讓他們感到不適和不安,進而出現煩躁情緒,又因為還不會說話無法表達,只能通過一些行為來排解,以至於會「誤傷」到媽媽,因此寶媽們會看到孩子毫無徵兆的發脾氣、哭鬧甚至打自己。

寶寶猛長期,媽媽應該怎麼做?

1、按寶寶的需求餵奶

到猛長期時,寶寶吃奶量會大大提升,以滿足身體發育的營養需求,此時不用擔心他們吃得過多導致漲奶吐奶,按需餵養就行,也不用像之前一樣盯著時間隔兩三個小時餵一次奶,只要他們開始自發地尋找媽媽的乳房,或者開始鬧騰,媽媽們就可以開始餵奶。

至於有的寶媽會擔心自己的奶量跟不上寶寶的需求,其實大可不必,這裡就要感嘆大自然的神奇,當寶寶進入猛長期後,寶媽泌乳量會同步進入高峰期,也就是說泌乳量會隨著寶寶飯量的增長而增長,加上吮吸刺激也會導致泌乳增加,在寶媽飲食營養充足的正常情況下,是不用擔心對寶寶奶量需求的供給不足的。

此時並不需要大人的幹預,餵奶可以不定時、不定量、不對寶寶進行刻意限制,只要孩子吃得開心就行。

2、耐心安慰

看完上面寶寶猛長期出現種種異常表現的原因,寶媽對孩子是不是產生更多的疼惜呢?他們給寶媽們帶來「糟心體驗」並不是本意,只是身體上的強烈不適感,也就是「生長痛」,讓寶寶確實需要發洩和轉移注意力。

此時就需要媽媽耐心安慰,比如給予溫暖的擁抱,多多互動,或帶孩子出門散步呼吸新鮮空氣,哼哼舒緩的兒歌等,讓他們感受到媽媽的陪伴和愛。

3、保證睡眠

如今都知道孩子的生長激素在夜間分泌最旺盛,那麼在孩子的猛長期,就要儘量讓他們在晚上睡個好覺,寶媽要多留心孩子是否出現揉眼睛、打哈欠等表現,這是他們犯困的信號,看到後就可以開始哄睡了。

猛長期是每個孩子必經的過程,陪伴就顯得非常重要,只有父母將自己的該做的、可以做的事情做到最好,寶寶才會是最健康、最優秀的。

相關焦點

  • 寶寶1歲內7個猛漲期,若抓住孩子多長几公分,錯過只能等青春期了
    眾所周知,0-1歲是寶寶發育的「猛漲期」,一年內至少長高25釐米,增重2倍多。殊不知,寶寶的發育並非勻速進行的,單單這一年,就需要經歷7個「猛漲期」。 如果新手爸媽能夠把握住這7個「猛長期」,科學餵養、細心護理,寶寶發育將會更上一籌。
  • 1歲內寶寶有5個「猛漲期」,抓住多長10公分,錯過要等青春期了
    最近公布統計數據,我國19歲以內孩子的平均身高,已經超過日韓成為亞洲最高。這樣的身高數據,也說明了如今生活水平的提高,孩子們的身高已經比上一輩人突出太多,如果抓住關鍵時期,孩子還能長高几公分。一、一歲以內的寶寶有5個「猛漲期」,每一次都很關鍵家長可以根據觀察做出相應的調節,幫助寶寶快速發育。1.
  • 新生寶寶的3個「猛漲期」,寶媽要抓住「信號」助娃多長几公分
    尤其是剛出生,從零歲到一歲的小寶寶,基本上都會經歷幾個猛長期,如果家長們能夠抓住這幾個時期,對孩子日後的身高,肯定會大有幫助的。尤其是王女士的閨蜜聽到了王女士的抱怨後,也是直接把自己的經驗分享出來了:「不要煩,孩子有這種表現,你應該開心才對,其實這是孩子進入猛漲期的表現呀。如果好好地抓住這個階段,日後絕對能多長几公分!你別看我不高,我兒子和他們同齡人相比,個頭也不低呢。」
  • 孩子進入猛漲期,身體會發出信號,父母抓住一個,娃能多長几公分
    執筆:王豔微編輯:劉一之定稿:蘇子後孩子身高增長是有規律的,不同的年齡階段,身高增長的幅度不盡相同。細心的爸媽也許會發現:自家娃在某個時期身高呈直線上升趨勢。其實,這說明孩子的猛漲期已經到來了,只要家長讓孩子過好這個時期,多長高几公分不再是夢。那麼怎樣才能知道孩子進入「猛漲期」了呢?
  • 1歲內7個猛漲期,會有3個信號的表現,家長錯過就要等到青春期
    其實大部分的父母都覺得孩子成長過程中只有兩個階段會出現身體猛漲的現象,那就是一歲和青春期。但是,家長們卻不了解,寶寶一歲內還有7個猛漲期,若是幫孩子能夠抓住就能多長几公分,而如果一旦錯過,也就只能等到青春期在促進孩子長高了。
  • 3個信號說明寶寶進入「猛漲期」,家長把握住,讓孩子多長10公分
    0101小吳的孩子之所以會比小李的大那麼多就是因為他們家及時的抓住了孩子的猛漲期,在孩子的猛漲期內給予孩子們所需要的營養,讓這些營養的作用起到最大他們一家人在寶寶一天天的變化下見證著孩子的長大。在小吳向婆婆詢問為什麼孩子會變得這麼大的時候,她的婆婆就跟她解釋說小寶寶的長大並不是循序漸進的,他們會有好幾個快速發育的時期。如果父母掌握了這些時期的話,甚至可以幫助寶寶多長十公分。
  • 寶寶1歲前有7個「猛漲期」,前倆月佔3,把握機會贏在起跑線
    從襁褓裡的小嬰兒成長為活蹦亂跳的調皮鬼,父母一同見證和陪同寶寶成長,哪怕點滴的瞬間都不想錯過。但是身為新手,寶爸寶媽沒有養育孩子的經驗,只能通過肉眼來感覺孩子的成長和發育。經常能聽到的幾句話就是:「寶寶好像又長大了」、「這孩子怎麼一天一個樣啊」。之前可能覺得這些話有些誇張,但確實寶寶在1歲之前,生長速度非常迅速,有7個「猛漲期」。
  • 一個方法讓娃多長5公分
    最新兒童身高標準表出爐寶寶長多高算是標準,長多高偏矮了?兒童身高標準表可以作為參考,來改善孩子的飲食。最新兒童身高標準表中顯示,一歲的女寶寶平均身高75公分,而一歲的男寶寶平均身高要76.5公分,如果低於這個高度,那麼身高就偏矮了,家長要注意給孩子加營養了。
  • 這三個信號著孩子進入身高猛長期,家長抓住了,孩子多長10公分!
    文丨木棉媽媽前幾天帶著口罩跟大姐出去拿快遞,然後大姐買了一瓶鈣片,說是小外甥女最近總是喊著腿疼,肯定是長得快了,有點缺鈣了。這種情況不一定是缺鈣,但是十有八九是生長痛,補補鈣也挺好。寶媽們都希望孩子能夠長高個,在孩子成長期,父母一定要給孩子做好後勤工作,等孩子錯過了成長期就很難長高了。這三個信號意味著孩子進入身高猛長期,家長一定要抓住了,如果抓住了,孩子能多長10公分。
  • 寶寶幾個月的時候總是哭鬧不停,這三個階段媽媽最辛苦!
    我們經常能夠看到很多人訴苦說,孩子一到晚上準時開始哭,不然就是精神奕奕地玩上幾個小時,家裡人帶孩子都要待傻了,幾個月大的孩子,真的有那麼難帶嗎?那麼有很多家長紛紛留言說,這孩子一般給我鬧一歲以後才停止,那到底幾個月份的寶寶最難帶的,恐怕不同的人會給出不同的答案。
  • 寶寶耳朵旁長小孔,媽媽要正確應對
    寶寶耳朵旁長小孔,媽媽要正確應對 很多媽媽生娃後辭職在家專心帶娃,對寶寶的身體情況十分熟悉。寶寶身上有異常,媽媽都能很快發現。最近有一位寶媽問育姐:「我發現寶寶耳朵旁有一個小孔,這究竟是怎麼回事?該如何應對呢?」今天育姐就給大家做一個科普。
  • 為啥寶寶說話有早有晚?抓住3表現做好4引導,你娃也能早開金口
    其實這顯然是片面的、不科學的,孩子說話早晚,這和他們大腦發育有很大的關係,如果語言系統發育緩慢,那說話必然較晚。同事家的孩子2歲時,可以連續地從1數到20,隨便寫出一個數字也都可以給出正確答案,還能夠背出三五首古詩,對於這個年齡段的孩子來說,這樣的語言能力已經相當不錯了,在大家眼裡他就是個不折不扣的「小天才」。
  • 闢謠:吃得多長得高?「猛漲期」竄身高,這些誤區很常見
    姥姥高高興興地給他又盛了半碗飯,對我說:「鏘寶最近真能吃。」我說:「他可能又到猛漲期了。」午睡醒來,姥姥拿著一大塊蛋糕給他吃。還說:「猛漲期可不敢餓著,趕緊多吃點,吃的多長得高。」像我這樣小個子的媽媽,對於寶寶長個子,可以說是一百二十分的注意,生怕寶寶跟自己一樣,沒辦法擁有一個理想的身高。因此,當寶寶經歷猛漲期,食慾大增的時候,難免會抱著:「吃多點,長得高」這樣的想法。但結果可能跟我們想的恰恰相反。吃得多就長的高嗎?
  • 寶寶頻繁吃奶、愛哭鬧,竟是因為它?1 歲前至少經歷 5 次
    我們通常把「猛漲期」定義為:成長期間暫時的哺餵增加。另外它的英文和中翻還有這麼幾個版本:這樣看起來,一歲內的孩子會經歷好幾個「猛漲期」,而且還有媽媽表示,這種狀態不會在一歲之後停止,一歲後還有「戀奶期」。那麼這些隔三差五就出現的「猛漲期」裡,孩子們到底在「漲」什麼呢?
  • 0~3歲的寶寶有三個階段最難帶,能熬過去的寶媽都是「神仙媽媽」
    哪怕是順順利利地出生,後續的養娃過程也足能讓寶媽「身心俱疲」。「娃太難帶了」幾乎已經成為每一位寶媽的共同心聲。這句話似乎也道出了大多數媽媽的想法。實際上,忙碌給寶媽帶來的其實只有身體上的勞累,但如果這時候再遇上一些「難帶寶寶」,那可就真的是身心俱疲。特別是那些剛出生的寶寶,從剛開始的不會說到2歲左右的叛逆期,0~3歲帶娃的每一步,對於寶媽來說都走得很艱難。
  • 中國19歲青年平均身高「東亞第一」?00後身高「猛漲」背後有奧秘
    00後身高「猛漲」背後有奧秘,父母要抓住孩子身高增長「黃金期」很多家長或許有個誤區,認為孩子是否能長高,主要靠遺傳和營養,遺傳無法改變,只要孩子的營養夠了,父母就已經「竭盡全力」了。2)孩子的青春期是身高「衝刺環節」,父母不能忽視一般來說,女孩在10到12歲,男孩在12-14歲的時候,身高會出現「猛漲」的現象,增長速度可以達到每年7-8釐米左右,如果快速,可以達到10-12釐米。
  • 胎兒進入猛漲期的3個信號,家長要把握住,避免寶寶成「小短腿」
    若是醫生說寶寶發育正常,那孕媽媽們便會高興得不得了,晚上吃飯都能多吃兩碗。要是醫生沒說什麼,孕媽們就會天天觀察自己的肚子,以此來判斷寶寶是否長大了一些。其實這是不科學的方法,因為對多數孕媽而言,孕早期都是長肉不長胎,要想知道胎兒真正的發育狀況,還是要通過胎兒進入「猛漲期」的小信號來判斷才行。
  • 4個「猛漲期」信號要抓住
    其實胎兒的發育是有一定規律的,在懷孕前期,孕媽的飲食只要維持正常水平就沒問題。 如果進入了胎兒「猛漲期」,孕媽可就要多小心了,這時寶寶所需要的營養是之前的2倍。
  • 安以軒曬女兒滿月宴照,娃寶頭髮濃密雙眼皮,2個月的寶寶有多大
    而且 露出來的小眼睛也很好看,還是大雙眼皮,爸爸媽媽的優秀基因被完美遺傳。雖然娃寶只有2個月,但已經 是個肉嘟嘟、很美膩的小公舉了,看上去完全不像只有2個月的娃呢,那正常來說,2個月的寶寶有多大、都具備哪些能力了呢?
  • 2歲寶寶有多難帶?媽媽了解這3點,輕鬆應對2歲叛逆期
    文 | 水兒媽媽育兒分享(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2歲的寶寶有多難帶?而2歲左右是寶寶心理發展中的一次裡程碑式的進步,寶寶有了「自我意識」,他開始明白自己是一個獨立的人,他有能力支配物體(玩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