髹漆匠的百歲芳華——記旅居蘇州的歙籍百歲老人李文彬

2020-12-23 央廣網

  2020年9月初,由蘇州市姑蘇區人力和社會資源保障局舉辦的主題為「樹敬老之風,悟文明精神」的社會化管理人員書法大賽揭曉,旅居蘇州的歙籍百歲老人李文彬書寫的《文明讓生活更美好》獲得一等獎,成為老人在重陽節前夕獲得的最好的節日禮物。李文彬是一位怎樣的百歲老人?我們從新安江畔,前往姑蘇城外,對他進行採訪。

  矢志奮鬥,遠赴蘇州髹漆

  己亥深冬,寒風凜冽,細雨淅瀝。

  2020年1月5日凌晨6點多,天還未亮,居住於蘇州市姑蘇區山塘街前小邾弄38號的百歲老人李文彬,步出家門,乘坐第一班970路公交車,前往他74歲創辦的老泰順漆店打卡上班。距目的地只有11站的路,可這段路,李文彬已經坐了26年。寒來暑往,花開花謝,兩旁街道變化已日新月異,但不變的是老人的初心,是他對漆墨人生的執著。

  蘇州,魚米之鄉,自古繁華富庶。六、七百年來,在蘇州經商的徽州人不計其數,古徽州的茶葉、生漆等豐饒物產從這裡運向全國。「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歲,往外一丟。」這是古徽州子孫告別貧困,矢志奮鬥的理想路徑,李文彬也不例外。李文彬,1921年出生於歙南臨家塢村,15歲迫於生計離開家鄉,到蘇州泰順漆店當學徒,學做髹漆工。李文彬說 :「那個時候生意是苦的,學三年,每個月只有一塊錢鞋襪錢,三年下來才升為小工才允許上櫃檯做生意

  生漆,早在春期至西漢時期,就被大面積開採使用。如今,天然生漆仍是廣泛用於軍工、造船等製造業的重要塗料。生漆加工,是中國傳統的手工技藝,髹漆的傳承主要依靠師帶徒的口傳心授。李文彬潛心學藝,發揚堅韌不拔的「徽駱駝」精神,經過三年學徒、三年夥計的勤學苦練,精到的掌握了髹漆工藝。談起這段經歷,李文彬記憶猶新。「生漆,我一開始也不懂。後來老師傅在那裡做我就去看,另外一個我還專門研究試驗,哪一種好,哪一種壞。漆拉起來要有一股絲垂下去。好的漆,那個絲就響。就我們國家來說,毛壩漆最好。」李文彬說。

  李文彬不僅髹漆技藝好,且善於油漆經營。自1949年新中國成立,到 1981年從老恆盛油漆店退休,在32年的時間裡,李文彬都擔任漆店負責人。他做一行專一行,儘管數次面對市場蕭條、行業競爭、企業虧損的窘境,卻從不怨天尤人,有時主動降薪,與企業共克時艱;有時研發新品,引導行業擺脫困境;有時擴展銷售,幫助門店扭虧為盈。

  退休,對於李文彬來說,不是人生的結束,而是創業的開始。李文彬的妻子沒有工作,李文彬發揮髹漆技藝特長,招攬業務來添補家用。

  老驥伏櫪,年逾古稀創業

  改革開放東風正勁。1987年7月,金閶區著手老字號恢復,返聘李文彬任負責人,籌備成立老恆盛化工油漆店,並承包經營。面對新的市場環境,李文彬嚴於律己,用制度管人管事,總結出「一看、二嗅、三掛、四煎、五試樣」的進貨檢驗口訣,用最便捷的方法,檢驗工藝較為複雜的生漆質量。因為經營的需要,李文彬跑遍了雲南、貴州、四川等生漆行業的大省,經驗更加豐富。

  鄧小平南巡講話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活力不斷迸發。1994年,74歲的李文彬從服務了近60年的老恆盛離職,和兒子重拾「老泰順」的品牌,開啟創業之旅,專營各種生漆和配料。他們謹遵「薄利生財、甘為廉賈」理念,既當經營者,又當客戶的知心參謀和技術顧問,深得客戶的信賴,聲名遠播。

  據李文彬70歲的兒子李秋生介紹,常州大的寺廟,南京中山陵維修部都要來店裡採購生漆。江浙滬一帶都知道他們店,有什麼事都要來諮詢一下,因為許多人都知道,這裡有一個年紀很大對生漆也很精到的老先生

  李文彬是現今為數極少的徽州漆商,在蘇州油漆業中他的年齡最長、業務最精、聲望也最高。雖然他沒有響亮的國字號名頭,但沒有人可以否定他的匠心獨具。清華大學教授十餘年前,就前往蘇州,對他的髹漆技藝進行了記錄。這幾年,當地漆器高級工藝美術師林怡就經常去店裡拜訪。「因為去頻繁,也就發現去他那邊拜訪的老師可不是一班兩班。南京林業學院,西安的北京林業學院的都有因為他自己是從民國過來的,這一段髹漆歷史檔案都沒有那麼他提供。」林怡說。

  今年63歲的林怡,從事漆器雕刻40餘年,是江蘇省非物質文化遺產蘇州漆器製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在業內很有影響力,儘管這樣,她會因為一些細小的生漆配製問題,請教李文彬。「他對蘇州這個漆,用漆市場、品質絕對的話語權我們去的時候就問他,這個時候我們能不能再加點什麼?或者是要減什麼?毫無保留的會說的。」林怡說。

  為了區別生漆的顏色,李文彬自製了竹筒,一個簡易的調色板,表面髹漆了不同的顏色,方便顧客選擇。

  林怡介紹,生漆調配目前還不能實行標準化,因溼度、溫度的不同,每一批次調出的生漆也不相同,做一輩子生漆的人都沒有人敢說,誰能天天把握住這個問題

  德藝雙馨,桑梓情懷深厚

  李文彬髹漆手藝名不虛傳,書法更是伴隨他一生的愛好。他8 歲入私塾練習書法,十二、三歲為鄉村鄰裡寫對聯。

  到了蘇州,他白天學手藝,晚上練書法。老人現在住的地方不大,他寫字的書案也是臨時搭的,儘管條件簡陋,但他樂此不疲。李文彬的書法,用墨厚重,繼承了清代劉墉「笨」而「拙」的藝術風格。他九十歲時寫的錢線篆作品《嶽陽樓記》,被2010年版《歙縣誌》收錄。老人自學創作楹聯和嵌名聯,集有《古歙李文彬雜文聯句錄》一、二、三集,記錄了他做人做事的心得感悟。

  李文彬多次參加蘇州市組織的比賽,屢屢獲獎,作品也被眾多愛好者收藏。李文彬家的保姆吳桂妃說:「老人每天下午一點鐘睡覺,睡一個小時,然後起來寫字,一年累計要寫700張800張宣紙

  蘇州有幾個七、八十歲的老人,因喜歡他的書法而拜師學藝。今年77歲的吳巧娣,在新疆吉木薩爾縣從醫34年,他和李老因髹漆而相識,因書法而結緣。聊起67歲跟李老學書法,她還是和當初一樣興奮。 

  我從新疆帶了很多矽化木回來把底座拿到店裡來他幫我重新漆一遍他說你看這些字都是我寫的,我抬頭一看,哎呀,這麼多作品我都很驚訝。我心裡想,我跟著老先生好好學學人喜歡的東西,活到老學到老,什麼時候都不晚吳巧娣說。

  十餘年的耳濡目染,吳巧娣看到了老人的自強不息,感受到了他對家人的愛,對朋友的真誠。「他愛人比他大一歲,一直是老先生照顧的,90幾歲了老先生還在家裡做飯。只要有人找他寫字,他飯也不吃了,就一心一意把這些作品都完工了以後他才休息。」

  今年80歲的郭蘭支邊到新疆當老師40年,前些年回蘇州後,認識了李文彬。「你別看他耳朵不行,但他的心一點都不老。比我的心還要年輕。為啥,坐地鐵坐有軌電車,到荷塘月色去玩,腳步健的很。九十九歲的老人,快一百歲了,都能夠把自己料理的這樣好,心態那麼年輕。用現在年輕人多話就是要給他點讚的。」郭蘭豎起大拇指說。

  離開老家80多年,老人情系鄉梓、敬宗睦族的情懷從未放棄。上世紀他曾先後兩次捐資1000元維修臨家塢小學,縣裡重修1995年版、2010年版《歙縣誌》時,他又捐了8000元。談及自己的愛心善舉,李文彬開心地說:「我們現在要聽黨的話,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過好我的晚年。

  李文彬總是這樣的性格,對別人很大方,對自己卻很苛刻。「他上街回來的時候餓了,我說去買他不捨得買,去買,買來了他還說我浪費他說你走快一點不是就到家了。」保姆吳桂妃說。

  30多年前,李文彬的父親在老家辭世。從那以後,每年清明節,他都要回老家,探望鄉親、祭祀祖先。老人認為:祖宗雖遠,祭祀不可不誠;年事雖高,故鄉不可不回。

  他身體力行的舉動感染教育著身邊的親人。李文彬的侄孫女婿李建紅說:「大伯他的家鄉觀念特別的濃厚,每一年回家祭祖也給我們做了一個很好的榜樣。覺得他長壽的秘訣就是與世無爭,然後他把利益這些東西看的非常的很淡。

  從蘇州到歙縣近350公裡車程,從縣城到鄉下還有50公裡路,每一次回鄉,李文彬一直都是舟車勞頓,馬不停蹄,到家再休息。「老人講話溫和的很,從來不跟人家發火,都客客氣氣的。」村民凌齊發說。

  年已百歲,2020年春節,老人回到小川臨家塢過年,一解鄉愁。

  冬雨冰冷,拍滅不了老人內心的赤誠!親人團聚,重拾起來的是兒時的溫馨!「我們小的時候盼過年,過年有新衣服穿,有糖,有東西都好吃。」李文彬回憶到。

  新冠肺炎肆虐神州。生命重於泰山,保衛武漢、保衛湖北的戰疫打響後,白衣執甲,逆行出徵,英雄們的壯舉感動著這位百歲老人。1月31日,他主動聯繫歙縣紅十字會的工作人員,捐出身上僅有的600元錢,李文彬對紅會工作人員說:「讓我們大家共同努力,一起度過難關!」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百歲髹漆匠,一個世紀的歷練與光輝,都濃縮在平凡的人生之中。(凌道文 洪鵬 胡發正)

相關焦點

  • 上海百歲老人首破3000人,最高壽老人還是她!聽百歲老人們講述長壽...
    百歲老人數量位列全市前五的街鎮,依次為虹口區四川北路街道、黃浦區瑞金二路街道、虹口區北外灘街道、徐匯區楓林路街道、徐匯區天平路街道。上海是名副其實的長壽之城,根據長壽地區的代表性指標,即每10萬人中有百歲及以上老年人超過7人,上海在2010年首次達到該指標,2019年該指標已達18.6人。
  • 百歲老人血管瘤切除成功
    但隨著醫療技術水平的進一步提高,設備的不斷更新,麻醉安全性和手術期護理水平的提升,如今高齡手術在市腫瘤醫院已不再是「禁區」,幾天前,該院頭頸外科團隊就在科主任蔣斌、副主任陳衛賢等專家的帶領下,勇闖「禁區」,成功為一位患有鼻腔血管瘤的百歲老人成功開展手術。目前,老人已順利康復出院。
  • 百歲老人的特殊生日禮物
    1月10日,長沙縣果園鎮田漢文化園內一聲聲祝福此起彼伏,一陣陣歡聲笑語不斷響起,百歲老人餘慶華身著大紅襖披著紅圍巾笑意盈盈。據老壽星女兒張佩林介紹,母親百歲生日僅邀請了至親好友,積極響應疫情防控相關規定要求,傳承母親一生節儉的優良傳統。在祝壽儀式環節,由泉塘街道相關負責人和板橋社區相關負責人親自送來的一份特殊「生日禮物」令老人和家人激動不已,並連連道謝。
  • 每天凝望大橋的百歲老人
    通滬鐵路的開通,對南通經濟社會發展必將產生深遠影響,帶來重大歷史性機遇,而很多南通市民也翹首以待,希望高鐵開通的日子早點到來,自己也能乘著高鐵去遠行,記者今天在南通西站現場實地探訪時,就遇到了一位冒雨前來南通西站想「先睹為快」的百歲老人陳澤生。
  • 安豐鎮東光村「長壽村」又添百歲老人
    近日,東臺市安豐鎮東光村二組王益發老人喜過百歲華誕,成為自2007年以來該村的第10位百歲老人。生日當天,東臺市及安豐鎮兩級老齡委負責人專程登門賀壽,送上壽匾、禮品及慰問金,送上黨和政府的祝福。東光村是名副其實的長壽村,3400多人口中,80歲以上老人120多人,90歲以上高齡老人26人。該村近十年間先後有王益發等10位老人跨入百歲行列。
  • 懷遠縣百歲壽星地圖出爐!百歲以上老人113位!(附各鄉鎮分布圖)
    懷遠縣百歲壽星地圖出爐!百歲以上老人113位!日前,縣衛健委、縣老齡協會組織志願者深入荊山、榴城、白蓮坡、古城等鄉鎮,看望慰問了10位百歲以上老人。
  • 百歲老人的特殊生日禮物!
    據老壽星女兒張佩林介紹,母親百歲生日僅邀請了至親好友,積極響應疫情防控相關規定要求,傳承母親一生節儉的優良傳統。在祝壽儀式環節,由泉塘街道相關負責人和板橋社區相關負責人親自送來的一份特殊「生日禮物」令老人和家人激動不已,並連連道謝。這是一份什麼樣的禮物,背後有什麼故事呢?
  • 百度網盤:《​百歲老人蹺家去 》荒誕喜劇,從頭笑到尾
    百歲老人蹺家去 Hundraåringen som klev ut genom fönstret och försvann (2013)
  • 百歲老人齊慶生,寒冬時節暖人心
    百歲老人齊慶生,寒冬時節暖人心 2021-01-08 21: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圍觀】泰和縣百歲老人郭啟明:一生平淡成歸宿!
    泰和縣百歲老人郭啟明:一生平淡成歸宿  郭啟明老人(中)  百歲老人郭啟明,家住泰和縣蘇溪鎮芫背村五組。第一次見到百歲老人郭啟明,覺得老人生活平平淡淡,卻滿臉幸福;個子高但不偉岸、面目秀而不威嚴、步子穩而不高遠、談吐清而不調侃。  農民生活的平淡  老人出生在民國元年,今年104歲。三萬多個日日夜夜,每一個新的開始,都始於平淡,歸於平淡。老人說,平平淡淡才是真,這就是生活。小時候,郭啟明的家裡並不富裕。但是,他的父母勤儉持家。
  • 長沙縣為百歲老人送長壽牌匾
    12月16日,長沙縣金井鎮張桂蘭老人迎來100歲壽誕,副縣長毛葵授予她長壽之星牌匾,並送上關懷和關愛。現場,張桂蘭的兒孫齊聚一堂,共同慶祝老人百歲壽誕。毛葵為老人送上禮品和長壽牌匾表示祝賀,並聯合長沙縣聚喜社會公益服務中心為百歲老人拍攝全家福照片。據悉,「關愛暖人心,濃濃敬老情」社會公益服務在長沙縣已經實施六年,服務了近50位百歲老人,並將一直持續服務下去。
  • 50年研究啟示,揭秘百歲老人長壽經
    今天的推文將為大家介紹長達半世紀的百歲老人研究,科學家得到的健康啟示,或許有助於咱們以更好的健康狀態老去。願時光派每位讀者都「只老年紀,不老身體」,aging well,做百歲老人!在七八十歲歷經生老病死的主流外,有極小部分「生存大師」輕輕鬆鬆跨世紀,他們就是百歲老人。百歲老人緣何長壽,對我們又有什麼啟發?
  • 怎樣才能長命百歲?四位百歲老人送你五個「長壽秘訣」
    怎樣才能長命百歲?四位百歲老人送你五個「長壽秘訣」 2020-10-24 22: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百歲老人摔傷導致骨折
    近日,101歲的老人陸婆婆在家不慎摔傷,造成左側股骨頸骨折。在清遠市人民醫院骨科一區醫護團隊齊心協力的救治下,陸婆婆順利完成手術,而且術後第二天,便可下床行走。目前陸婆婆身體恢復良好,已經達到出院標準,出院之際,患者家屬不停道謝,還為該醫護團隊送上了一面錦旗以表感激之情。百歲老人摔傷致股骨頸骨折「婆婆,你覺得哪裡不舒服,現在按壓的地方疼嗎?」
  • 長壽的秘密,來自每個百歲老人的共性調查
    01 長壽老人熱情開朗 見到她時,楊南屏正在和同屋的老人聊天。 看到有人來探望她,她樂呵呵地熱情招呼著。 這位老人已經102歲了,但依然精神矍鑠、頭腦清晰,氣色也很好。
  • 南通虹西社區:百歲老人祝壽會,歡聚一堂送祝福
    中國江蘇網1月14 日南通訊 「山中自有千年樹,世上難逢百歲人」1月12日,家住南通市崇川區虹橋街道虹西社區的葛慧芳老人迎來100周歲壽辰。雖正值寒冬,但葛老家歡聲笑語,暖意如春,老人的家人、鄰裡理事代表和社區工作者歡聚一堂,將深深祝福、貼心溫暖送到百歲老人心坎上。
  • 「百歲老人賣鞋墊」拷問中國養老現狀
    近日百歲老人王振榮坐在傳媒大學西門外賣鞋墊的幾幅照片在網上熱傳,引起了網友們的激烈討論。已經102歲的王振榮白天在家做鞋墊,一天能做4、5雙鞋墊,晚上5點準時推著近200斤的重物從家到傳媒大學西門來賣鞋墊,要到晚上九點半以後才收攤回家。  前幾日有報導稱中國以養老金作為主要收入來源的老年人只有24.1%。
  • 百歲人生|坐在輪椅上打羽毛球的百歲老人很傳奇,不下雨每天都打球...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唐旭鋒今天是重陽節,小時新聞特別策劃了一組「百歲老人」系列。百歲人生,餘生很長,未來很美。一起來聽聽他們的「長壽經」。相關連結:百歲人生(1)| 帥!記者多方打聽後得知,這是一位百歲高齡的傳奇老人。而與他一起打羽毛球的是保姆周阿姨,或許是跟百歲老人在一起生活,受其影響,保姆看上去比真實年齡59歲要年輕許多。10月23日,小時記者來到老人所在的社區。上午10點,當記者敲開老人的家門時,開門的是93歲的馮寶琴奶奶和保姆周阿姨。
  • 為百歲老人做骨折手術
    經檢查發現,老人股骨轉子間骨折,由於疼痛的刺激老人脈搏和呼吸加快,血壓升高,同時存在中度貧血、心臟功能較差等症狀,情況萬分危急。  該院骨科主任李慧英告訴記者,如果保守治療,老人少說也要臥床兩個月,而高齡老人最怕臥床不起。醫務人員進行專題病案討論,最終決定儘快為老人手術,爭取治療的最佳時機。
  • 全國健在百歲老人已達58789人 最長壽老人128歲
    據新華社電截至今年6月30日,全國健在的百歲老人已達58789人,比去年同期增加4623人,其中年齡最大的128歲。這是中國老年學學會昨天在北京公布的統計數據。  統計數據顯示,百歲老人中女性數量明顯多於男性,佔到總數的四分之三;居住在鄉村的明顯多於居住在城鎮的,佔到總數的七成。百歲老人最多的三個省份是海南、廣西、安徽,增長最快的三個省份是河南、安徽、廣西。